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佛教浙江第一寺——普济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543
颗粒名称:
佛教浙江第一寺——普济寺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259-2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教浙江第一寺普济寺,普济寺原是东吴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书堂,后舍宅为寺。
关键词:
慈城
普济寺
佛教
内容
《慈溪县志》曾对普济寺作如下记载:三国东吴赤乌二年(239)建普济寺,为浙江省内有记载以来最早的寺院。
普济寺原是东吴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书堂,后舍宅为寺,有山门对联:“昔为吴相宅,今作法王城。”寺院历经毁废。唐大中二年(860)县令李楚臣复立为德润院,以泽字德润故取名之。乾符(874—879)中,,敕,改欶赐应天德润寺,僧文义大师清宴铭于石。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赐普济寺额,常住田二百五十一亩。扩建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外,尚有高僧遂端真身,加以漆饰,庄严而奉之。东冈有松如龙,石如虎,元丰(1078-1085)中,令盛次仲有诗,因以“龙虎”名轩。松奇怪秀特,晚忽枯悴。先是邑登第者不绝,后二十年举寂无人。此松既枯,登第相踵,丙辰年(1136)尤盛,或以秀气为松所夺,今祀阚泽于两楹之木。清顺治六年(1649)重修。康熙四十八年(1709)重建大殿,雍正三年(1725)重建天王殿。其西穷尽处有石壁山房,乌斯道为之记。嘉庆间(1796—1820),僧化成修葺。道光二十七、二十八年(1847—1848)僧定光重建大殿。同治十年(1871),僧才龄重塑佛像。光绪十七年(1891)僧和清修。
2003年7月20日上午,笔者前往小慈湖大池头,45号,专访普济寺最后一位当家师傅。他叫李庆元,法号佛耆,今年81岁,身体很健壮,腰背挺直,上下雪白牙齿一颗未掉,讲话声音洪亮,但有一点耳聋。佛耆法师出生于江苏镇江瓜洲,因家境贫寒,15岁离家,23岁在天津龙潭宝华山寺受戒,27岁来慈溪普济寺当僧人。当时普济寺主持为又信法师,大学文化。又信法师弟子太守法师又传三个弟子,分别有赭山寺介僧、太平庵松山、安乐寺道云。原老当家定法法师,其书法很好,普济寺有200多僧人,佛事很兴旺。普济寺有山地180余亩、水田70余亩,土地十分分散,每年要交粮税1500斤左右,还可以用二斤柴抵一斤米,持有土地证一本,新中国成立时上交给县政府。
1939年春,慈城遭到日本鬼子飞机轰炸,普济寺香火渐渐断了。1941年,一只铜香炉被船运到芦山寺,至今仍在芦山寺内,香炉正面刻着普济寺三个大字;一只铜钟被旧县政府拿去当警报使用,一根铜制的如意和一面铜镜被妙音庵常根师傅拿去;还有一个铜制的蜡烛台不知下落。当时普济寺有寺规,一般僧人来寺一宿二餐。
佛耆法师一讲,就讲到10点30分了。最后,佛耆法师还对我说,定法法师将要离开普济寺时,送他一串琥珀珠,足足有一米多长;还有用玉雕刻出来的整座普济寺像,中间刻着弥勒菩萨;以及历代普济寺主持自传书、经书等,后来全部被人抄走,一部康熙字典一至八卷也被抄走,至今心里感到万分痛惜。
现在原普济寺大殿门口,还有四株参天银杏树,现为市一级古树。一块唐代荷花石板还在学校女生宿舍楼下中间铺着。一口井还在学生膳厅保持着原样。这口井名声很大,因此学校老师都予以保护起来。13块飞天石雕是浙东唯一的唐代遗迹,而且保存最完整,于1989年10月25日由镇文管小组拉去收藏。其中有一块被市文物部门借去,至今未还。经幢陀罗尼塔是唐碑,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83年10月底移交市文管会,交保国寺集藏。唐碑上石刻出于唐代书法家(谯国)奚虚己。
普济寺内原有许多石碑已不复存在。1959年拆寺内东厢房建师生膳厅。1971年大殿被雪压塌后,在下半年改建为女生宿舍。1992年东边五小间厅厢房全部拆除,由浙江富阳建筑公司建造新的高中部女生宿舍,在山腰间发现一只石龟,看上去很大,一动不动,据说是以整座山雕刻的。后来把绳拴牢用汽车拉,汽车一发动,一只龟头断掉。目前一只石龟头还在原地藏着。
普济寺曾有历代文化名人的题诗。如宋王休《游普济寺》一首,元丁鹤年《寓慈湖僧舍次韵龙子高提举韵》诗二首,明乌继善《阚峰春雨》诗一首、桂彦良《怀旧》诗一首、钱希言《普济寺》诗一首、叶秀《普济禅寺》诗一首、姚明《普济寺》诗一首、钱文荐《普济寺》诗一首、林庭梧《秋日普济寺同罗高君、王樵元、袁颐孺》诗一首,清刘天相《普济寺》诗一首、郑性《普济寺》诗一首、查初揆《普济僧访正上人》诗三首、杨九畹《偕冯筠芬、葛琴三、周聘园出北郊,微雨,憩普济寺,后登阚峰》诗一首、陈承祖《游普济寺》诗一首。现附名人题诗二首,供读者鉴赏:
阚公山绕阚公湖,舍宅年犹记赤乌。
寂寂李门霜叶里,水禽飞上石浮屠。
北郭僧家本相家,赤乌弹指已年赊。
旧环屋外群山拱,迤逦湖旁一径斜。
片瓦神君皈下庑,朵莲老衲吐空花。
朋俦乘兴余偏懒,独坐城隅数暮鸦。
北郭探奇胜,双湖景界宽。
普门瞻法像,济世乞录丹。
点相汉年宅,梵王此日坛。
可堪诗客至,香气散旃檀。
慈湖周边岸上有一寺六庵三庙和祠堂,曾有一位作者写过《慈溪的颐和园》一书,书中赞美慈湖和普济寺。
知识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应根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