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石头书写的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489
颗粒名称:
石头书写的历史
其他题名:
慈城,中国传统建筑透视(电视片解说词)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4
页码:
53-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城中国传统建筑,分别记述了孔庙、北门外的慈湖、颇有名望的慈湖书院等。
关键词:
慈城
珍品
古建筑
内容
也许,我们的祖先一开始用手劳动,就想到并懂得了建筑——御寒御暑,求取安全。然而,建筑对于人类的生活,并不仅仅是实用。
事实上,一部从原始洞穴开始的人类建筑史是一部“硬化”的人类文明史。这些人类为生存、为发展而留下的深深足迹,正是人类的理想和追求、观念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从这部“凝固的音乐”中找到自己民族的跳动的音符。(老人握钎击石,大汉抬石迈上山道,片名)
公元前七千多年,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这里生息。河姆渡,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河姆渡)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最东面的一个县治——句章,就在河姆渡附近的城山渡。到了唐朝,这里进一步兴旺发达,形成了一个繁荣富庶的新的经济文化中心——慈溪。(城山渡)
相传东汉时,有个叫董黯的青年,因母亲长年卧病在床,每日里便到一山溪担水,烹茶奉母治病,母病竟愈。董孝子的故事为当地人民赞誉,而城也就得名慈溪。(故事)
到了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迁治到阚峰之南,历宋明清时期,慈溪城的规模和格局才定了型,这就是现在的慈城。千年古城,凝结了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反映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慈城)
古慈城的布局是以方格网状的道路为骨架,道路的等级颇为分明,正中南北向,居中的大道是城市的中轴线,末端坐落的是当时的统治机构官府衙门。这种严谨有序、讲究等级伦理观念的城市布局思想同北京等中国宫殿式古城如出一辙,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封建文明的高度成就,也反映着传统文化劣根性的一面。(街景)
位于中轴线中间的是学宫。学宫也称孔庙。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元朝以后,所受的尊崇是至高无上的,其庙宇也可以享受帝王宫殿的同等规模。在城市中,它往往是最高大雄伟的建筑群,也是封建社会中国城市的中心,因而也代表着城市的规模和等级。
慈城学宫的规模非同一般,说明慈城曾经在浙东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看,这颇有气派的大门,威严、肃穆、庄重,大门两旁的石碑上写道:“一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门后面的泮池和三座并排的石桥,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这是学宫的第一进院落。第二进院落,青石铺成的平台上,是一座屋宇高森的主殿。第三进院落是后殿,主梁上书写年代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见。当年供奉孔子的石碑现在已经残缺不全、横卧在地了。围绕主要院落和殿堂两边的是各种祠堂。(学宫)
出东门的山坡上,自唐以来就建造有一座道观。浙江多佛寺,但少道观。慈城的清道观在浙江乃至江浙一带,就规模而言,是数一数二的了。可惜在1972年被拆毁。当年的景象如今只能从这张民间老人的记忆图中来领略了。(清道观遗址)
既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又是一个著名的孝子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互补与共存,在孔庙与清道观中不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吗?
塔,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高层建筑。它是舶来品,但很早就被汉民族同化,成为有自己特点的建筑了。中国的塔同它的方位指示作用有关,因此建塔选址的“风水”方位是很讲究的,而尤以利用山体者为多,慈城的彭山塔也正是如此。(彭山塔)
城外的建造活动还有北门外的慈湖。慈湖是慈城后院的“水池”。据记载,它是唐朝宰相房琯早期任慈溪县令时,调动人员挖掘的。湖形方正,中间被一直线形的人工堤一分为二,其类似几何形的湖面构图,同中国传统的江南园林毫无一致,这也许同城内的直线形河道一样,体现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多见的人改造自然的力量。(慈湖)
湖光山色之间深藏着浙东历史上颇有名望的慈湖书院。慈湖书院自宋代以来学子弦音不绝,直至今日的慈湖中学。这座旧址,成了今日少年追古抚今的好场所。(慈湖书院、师古亭)
树牌立坊,慈城有悠久的历史。这是我国戏剧舞台上杰出人物周信芳故居前的牌坊。这座“赵家牌坊”始建于明代,到了清代,邻居向家大概又兴旺发达,便在旁边又增建了一座,现在看来好像是前后两层连成的一座。贞节,是我国古代表彰妇女的最高荣誉,也是树牌坊的主要功能之一。(世恩坊、恩荣坊、贞节坊)
走过城内冷僻幽静的小巷小弄,就来到了一个城镇中最主要,也是最大量的建筑——居住建筑中。
一幢幢民居,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台门。在中国式格调非常统一的民居外景观中,它往往成为识别住家的标志,成为装饰的重点。这“福”字不正是主人生活观念的写照吗?(冯家、向家、台门、福字门头)
照壁,它给中国传统民居增添了独特的情趣。功能上它起到分隔内外生活空间的作用,使之“内外有别”。而从台门到照壁的过道又成为既具私密性又具公共性的过渡空间。同时,人们在这从外界到内部的心理适应过程中,还可以见到照壁上晃动的树影,这又给凝固的建筑增添了一种光彩和动态效果,所以照壁又称为影壁。还有把照壁放在门外道路对面的,这就把介于公共性、私密性之间的过渡空间延伸到了房外。同时,造型、装饰不一的照壁又丰富了街景,增加了住户的识别性。(杨状元故居,向家、俞家、布政房照壁)
从台门、过道、照壁转至明亮宽敞的生活性大空间——前院,使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慈城民居一般用高墙围绕成四合院或三合院,住户的主要公共生活就在前院和与之贯通的堂屋内展开,因而是开放的。前院,包括整幢住宅,与外界是绝对隔开的,高墙内是一个自给自足、自我满足的小天地,高墙的封闭性正是传统文化封闭、内倾心态的反映。高墙内外是两个矛盾统一的世界。(凌宅前院、高墙等)
堂,位于民居中轴线上最主要的位置,并拥有最大的内部空间,从而给人以最重要、最显赫的印象。它是居民中封建伦理观念的最主要象征和物化形态。堂屋一般较开敞,并与前院融合为家族、家庭中的主要活动空间,是大家庭举行重大活动和节日仪式的场所。它是大家庭的起居室。(大耐堂、胡宅、妙音精舍)
住户主要住在堂屋东边的卧室内,西边为妾所居住。东侧厢房为大儿子居住,西侧厢房为小儿子居住,这同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卧室一般来说不像堂屋那样开敞,光线较暗,私密性较强,如年轻女子的闺房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意进去的。(俞家,妙音精舍)
相比前院来说,后院一般只有它的二三分之一,甚至更小。面积虽小,然而它也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功能。你看,这布置精美的假山花草,很富有我国江南园林的韵味,并通常成为书房等的借景。“钟情山水、知己泉石”,它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世界观,也是文人墨客寄托思想、理想和情操之所在。
传统建筑中的许多构件都不只具力学和实用上的意义,它还通过装饰等多种手法来表达审美、观念、象征等意义,这里只能浮光掠影地展现一些风采了。这是曲线优美的梁架体系:自下而上逐渐收缩的柱子,有花瓣状、花雕状等;石柱基,有荷花状、石鼓状、铜鼓状等;防火山墙;雕工精湛的木门、木窗;还有众多的石雕、砖雕…在老一辈慈城人眼中,这些可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哟。(集锦)
讲了这许多,我们似乎遗忘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被人们称作“大屋顶”的坡屋顶。坡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特色,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审美的主要特征。屋顶的大小高低反映了封建等级的高低观念,如民居建筑中的主体空间堂屋,它的屋顶最大最高。简单的坡屋顶重复不断地布置,增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整体感,也掩盖了各自的个性。同时,它还给坡屋顶上的屋脊以优美的曲线和起翘,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非常优美地舒展,如从空中俯视,则给人以统一、重复、微微起伏的韵律和生长于大地之上的印象。这也是中庸与平和心态的体现吧!(屋顶群、定格、职责表)
知识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