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的宋代古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483
颗粒名称: 慈城的宋代古桥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2
页码: 4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城的宋代古桥,分别记述了王桥、郭塘桥等。
关键词: 慈城 宋代 古桥

内容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慈城,即原慈溪县县治,历史遗存丰厚,域内曾有数百座古桥。但由于历史变迁和人为的拆除改建,保持历史遗韵的可谓凤毛麟角。近来在古镇西门外5公里的妙山向家村发现的两座宋代古桥,建造形制基本相同,为排柱墩石梁桥。经查考,此二桥在光绪《慈溪县志》记载中称为“王桥”和“谷堂桥”,虽然其貌不扬,却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王桥,在向家村东,地处古慈溪县西门驿道,桥下的河港称“王子浦”,于是旧称“王子桥”。成书于1227年的《宝庆四明志》记载:“王子桥,县西十里,金川乡云山里,以故老相传,后汉王修之建,遂以为名。”明代成化《宁波郡志》和嘉靖《宁波府志》都仍名“王子桥”。清雍正八年(1730)的《慈溪县志》则称为“王桥”,并载:“县八里,宋高宗被金人追至此,士人拔桥得脱,欲呼‘廿板王桥’。”明天启《慈溪县志》又补“今有拔桥巷”。
  由于此桥是余(姚)慈(溪)北路的要津,《宝庆四明志·叙遗》记载,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宋高宗为逃金兵追袭,“车驾明州”。据传当地人撤去桥板,宋高宗才躲过一劫。
  今存“廿板王桥”,原为三组排柱墩的四孔石梁桥,今存桥墩三孔。每孔有5块桥面石,桥面宽3.5米,总长16米。支承桥面的桥墩由每组横排扇形的5条方柱石斜插河床内,与埋于河床的底基榫接。这类排柱墩石梁桥的构筑,与奉化市的省级文保单位广济桥相同。广济桥为宋代初年造,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重建为排柱墩,至今仍为700多年前的原物。而慈城的王子桥,为宋高宗时代已存的原物,未见重建的记载,可见早于奉化广济桥。如今此桥桥墩仍完好,桥面已在近年重修,它已经抵御了800多年来自长溪岭的洪峰,足见此桥建造的科学性。
  郭塘桥(又名谷堂桥)于明嘉靖《宁波府志》始有记。明天启(1621—1627)《慈溪县志》载:“县西十里,谷堂浦。”其北山谷深奥若堂,一作郭塘桥。清雍正八年(1730)《慈溪县志》又记载,当地有“谷堂小浦”,以地名称。原桥之东有凉亭,此桥与王子桥驿道相接,西通二六市、三七市。桥今存4柱排柱墩2组,上铺桥面石板三组,每组5块。桥总长11米,宽2.5米,其中桥东的1块桥面石因农用手拉机过桥而断毁,其他构筑保存完好。
  幸存慈城西门外的王桥和郭塘桥,是属中国桥梁史上形制古老的排柱式石墩,其构筑原理与木结构仙脚柱式相似,两千年前的汉画像中石桥的望楼已使用。这种在排柱上架眉梁,再架横木,铺上桥面的造桥法,今存山西晋祠的宋代鱼沼飞梁,宁波保国寺大殿侧脚做法的稳固性即同一原理。
  王桥和郭塘桥都是地处桥北长溪岭向慈溪江的流水激流中,由于采用斜向而透空的排柱墩,迎水面受力后将横向推力转化为纵向压力,而背水一方的斜柱又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又因排柱墩的泄水功能良好,故具有良好的抗洪力。
  这种排柱墩其貌不扬,建造却不容易,一般无法进行带水操作,必须要河床干涸埋入底基与柱榫结合,整组柱墩即使一根断裂而桥不倒,而要重修却等同重造,为此,慈城的这二座古桥为我们研究浙东桥梁科学提供了宝贵的实证。目前,这两座古桥已被公布为江北区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知识出处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慈城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传统特色等多方面多角度反映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的地域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古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城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王桥
相关作品
廿板王桥
相关作品
郭塘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