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意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409
颗粒名称: 姐姐意可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825-828
摘要: 本文冯昭微姐姐意可是2011年9月在北京太舟坞由冯昭微口述。
关键词: 慈城镇 姐姐 意可

内容

我姐意可离开我们已有30年,我们始终怀念她。她比我大1岁,1950年从上海务本女中参加军干校,被分配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军医期学习并入党。6年后,被授予中尉军衔的她,被分配到解放军总医院,即北京301医院小儿内科工作。
  意可工作认真负责,做事从不张扬,有个患肾病综合征住院的病孩家庭经济困难,拖欠住院费100多元,意可悄悄地代付了;有个病孩家境十分困难,意可怕他出院后不坚持服药而无法康复,买了药品和营养品送到其家探望。一次,一婴儿因浓痰堵塞而窒息,她明知患儿的母亲患有梅毒,却毫不犹豫用口吸出浓痰,挽救了婴儿的生命;她还多次挽袖献血……由此,未婚的她却早早地成了病孩口中的“妈妈”意可又多次被立功受奖,而她的立功受奖,我们家人全然不知,只是在当年街道组织的“报喜队”敲锣打鼓地给军属送来“立功喜报”时,我们才知道意可所做的好人好事。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刊登过她的事迹[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她的采访录音,而一切都是别人看到或听到后告诉家人,我们才知道的。她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等。
  意可一心扑在工作上,于1961年才结婚,婚后两次流产,致体质更弱,10年后,在医院同事们的关怀下,保胎成功,顺产一女儿。而在孕期,她的丈夫随机关去了江西的“五七干校”;父母亲因北京疏散人口去了浙江慈城,我又在陕西宝鸡工作,在家里,意可无人照顾;在医院,姐姐丝毫没有因自己是高龄孕妇而影响工作,有时因门诊病人多,拖班而错过门诊部到食堂的班车(正遇医院食堂改建,临时食堂远离),她不得不步行去食堂,由于经常劳累,心急如焚的奔波造成孕末期耻骨联合分裂,步履艰难,疼痛剧烈,她不得不靠注射封闭针而坚守岗位。其间,医院收到一封与她有关的感谢信,信是一个病孩的父亲写来的,大意是他的孩子病了好久,到处求医未得根治,那天带孩子来301医院,排到他的孩子看病时快到下班时间了,而看病的是挺着大肚子的冯医生,这位父亲的心凉了一截。不料医生耐心询问、检查,先是提了儿个别的医生也问过的老问题,随后又提了一个从前医生没问过的问题,再做进一步的检查,终于查出了原因,服药后孩子的病得到了根治
  作为医生,意可就是如此的敬业;作为医生,意可还乐于帮助亲人、朋友,甚至邻居。我们的一堂弟媳33岁怀孕,因患心脏病,一些妇产科医生主张流产,而堂弟媳却很想要孩子,便找到意可。她理解堂弟媳的心愿,在301医院支持下,住入该院,后经心内科、妇产科医生会诊,并在医生、护士和病人的共同努力下,堂弟媳顺利生下6斤4两的儿子,圆了做母亲的梦。1972年,她回慈城探望父母亲。一天一家人围坐着吃晚饭时,一邻居急匆匆跑来,说是她家的一上海老年客人生病住院,现不省人事,因担心出意外,特来请“北京医生”去看看。意可一听,二话没说就放下碗筷,随这位邻居去了医院。原来,当地医院为给老太开胃以降血糖处方。意可了解、问诊、看了老人的病情,确诊这是低血糖引发的昏迷,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根据这一诊断抢救治疗,病人终于恢复了知觉。考虑到病人的高龄,意可又在医院守护一夜。老人的子女闻讯从外地赶回慈城,特地上门向“北京医生”致谢。
  4年后的唐山地震期间,我们的姨妈在健康普查时查出得了肺癌,住进了肿瘤医院。此时,姨妈年过七旬,表姐弟找意可商量是否手术。她看了片子后,建议手术。为了安慰老人,手术前后,意可多次从城西到城东探望姨妈……后来,姨妈一直活到95岁才去世。
  多年来,意可侧重于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这一诊治借助X光造
  影来诊断疾病,这样往往要长时间接触X射线。众所周知,过量的X射
  线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意可又似乎特别敏感X射线,身体瘦弱的她自觉做了X光造影后,疲乏没胃口,而她却置之不理,仍然坚持工作。1975年初,意可右乳被诊断为单纯癌,并动根治手术。手术后,她仍坚持上班,后来实在支撑不住了,才在家半休,或全休。而病休期间,她还不忘为年轻儿科医护人员开办英语班,亲自讲课培训……5年后,意可被诊断为左肺上叶小细胞未分化癌。
  作为医生,她知道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然而她没有流露悲伤,以坚持学习来安慰他人和解除自己的痛苦。在意可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她阅读外文期刊,写下论文《治疗肿瘤的国内外新进展》;她收听英语广播,又为一研究生修改了翻译稿;她还以日记的形式记下医疗笔记,如化疗所用药名、剂量,辅助治疗状况,血象化验结果,化疗反应,自我体征感觉等各种症状,一直记到去世前一周因不能握笔为止,临终前又立下捐赠“医疗笔记”和“遗体供解剖”的遗嘱,为癌症化疗提供了一份详尽的临床报告和研究标本。
  意可病情恶化时,母亲还健在,我的外甥女挺挺才11岁。为减轻母亲与女儿的痛苦,意可不让母亲去医院探望,又故意疏远幼女……她克制自己的感情,甚至不让姐夫陪护……这就是我的姐姐,慈城冯家的一个女儿;一个处处替他人着想的女医生,北京301医院小儿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冯意可。
  意可生前从不向组织提个人的要求,她的住房系姐夫单位分配的单元房中的一室,十几年来三代同堂,而且远离301医院。1982年夏天,医院分给她一套单元房,她表示可先解决更困难的同事。两个月后,意可向组织提出生前唯一的要求是“丧事从简”。然而总医院却破格成立了以院长、政委为主任委员的治丧委员会,四百多名医院医务人员和亲友向“为我院儿科建设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意可告别。
  “为我院儿科建设献出了毕生精力”是301医院当年治丧委员会讣告中做出的评价,也是对意可年仅48岁的短暂一生的评价。

附注

[1]《一切造福于病人》(《人民日报》1958年6月7日第7版)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人物

冯昭微
责任者
意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