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意和故乡的一些记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81
颗粒名称: 学生意和故乡的一些记忆
分类号: K820.9
页数: 7
页码: 755-761
摘要: 本文学生意和故乡的一些记忆是2013年5月在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由冯根生口述。
关键词: 慈城镇 故乡 记忆

内容

我出生在杭州吴山脚下,是家里的老二,哥哥根发比我大三岁,弟弟根余比我小四岁,我们有个妹妹。我家是从阿爷开始离开慈溪老家(现称庄桥苏冯村)到杭州来的。阿爷云生我没看到过,阿爷是否有兄弟我也没听到过,可能因阿爷过世早,父亲与堂兄弟也失去了联系。听阿娘讲,阿爷到杭州来是到胡庆余堂学生意,满师后就成了第一批药工。阿娘姓张,也是宁波人。父亲芝芳14岁时就在杭州一小药店学生意,18岁才进胡庆余堂做学徒当药工。父亲有一个姐姐梅英,一个妹妹小翠,父亲出生前,有个哥哥,长得漂亮讨人喜爱,可三岁去世,令阿娘很伤心,阿娘好几年没生儿子,当父亲出生时便取女孩之名,民间认为女孩易养。父亲是哪年进药堂的我不太清楚,药堂现存一张摄于1940年店员合影的老照片,父亲也在其中。
  母亲余阿宝(1904—1989)是庄桥费家市人。日本人侵略杭州,母亲带我们兄妹去过老家一趟,好像是1945年初夏,父亲没去。我们是乘火车回老家,有亲戚到庄桥火车站来接,我和弟妹是由亲戚挑担到费家市不到的余倒河塘村(余倒为地名的谐名,今属庄桥街道朱家村),那是母亲的亲戚家,叫什么今想不起。因学生意后一直没去过老家,前些年路过宁波,有意识地去寻找,好像没当年的影子了。
  从老家回杭州没几年,父亲身体有恙,接连做了胡庆余堂的三年病客。病客没工资,当时阿娘还在,还有外婆也住我家,一家八口人的生计全靠母亲、阿娘、外婆仨替人家缝缝洗洗,因而我还在高银巷小学读书时,就听大人在商议让我去胡庆余堂学生意。旧时,学生意的年龄大多在14岁左右,太大超过15岁,人的个性已养成就难教了;13岁以下太小,生活难自理。而且胡庆余堂又是一年只收一学徒,要求人品好、会做事,并由董事会决定招收谁。1948年我小学毕业,年龄正好。按理这年学徒名额是轮不到我的。胡庆余堂有15个股东,这一年有五六个董事的亲戚都想进胡庆余堂,还有100多位职工中的一些子弟,显然是摆不平。因为摆不平,有董事提出这次能否照顾家境困难的老职工子女。第二年的1月3日是每年一次的胡庆余堂的吃桌头酒。这酒交关重要,收到请柬的可继续工作,没收到请柬的就回家失业,所以这桌酒饭对药工来说是性命攸关的事,所以药工称其“杀头酒”。桌头酒上还宣布招收学徒的姓名。
  我要进胡庆余堂学生意,母亲量尺寸给我做了件新长衫。当时家里实在太困难,小时过年还能穿新衣,上学后很少穿新衣裳,这次母亲还依着我的脚做了双新布鞋。
  我从小跟阿娘困,18日夜,年近八旬的阿娘没困熟,我学生意要三年不能回家,让她很伤心。第二天是1月19日,这是进胡庆余堂拜师学艺的日子,每年的这天我不会忘记。我记得,这天天没亮透,阿娘起床专门替我烧一碗鸡蛋面,这是平时吃不到的早饭……出门前,父亲坐在上横头,看母亲默默帮我穿好长衫,这是我第一次穿长衫。长衫像道袍一样又长又大,下摆沿口足足缝进半尺还是快拖到脚面,尽管如此,穿上新长衫的我,人好像长高了许多。
  从家里到胡庆余堂只有三四分钟的路程,祖母是小脚,我不让祖母送。我从小跟祖母困,她不舍得,一定要送,还拉着我的手,走得很慢,低声地说:根生,家里实在太穷,稍微有点钱,也得让你读完初中。但家里经济不允许。我家是穷,但要穷得有志气。祖母还告诫:你出山了(方言,即成事后)要多做善事,千万不能做缺德事情。当学徒交关苦,你要咬紧牙关,再苦也要坚持下去,不能做回汤豆腐干(即被辞退回家)。到了店堂门口,祖母还是拉着我,不肯松手,泪汪汪地还在叮嘱:做事有头有尾不要半途而废,师傅叫啥就做啥……我抬头是高高的封火墙,往门洞看又看不清什么,其实这里我不知来过多少次,给父亲送衣或送雨伞,因好奇与小伙伴一起张望过,或者路过。而此时此刻面对庭院深深的胡庆余堂,面对紧拉着我手的阿娘,还有悄悄跟在我们身后的母亲,真有些不知所措……我看到轻声叮咛的祖母眼眶里的泪花,是一阵心酸,眼睛似也湿了,但我忍住,拼命地点头,对阿娘说,我进去了。也就在我接过母亲递过的小包袱那一刻,阿娘提高了嗓音,还有一句话你要记住:不管做什么,都要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事。阿娘路上说的话对我以后的做人做事影响很大,特别是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我从学生意开始工作了60多年,基本以此为准,而且人家请我做报告,在香港大学讲学时,我都讲到阿娘的这句话。到目前为止,我可以告慰阿娘,她的话我都做到了,无论是当学徒,还是做董事长。今年我年逾八旬,以前我是做一天工作就是一个样子,凡要职工做到的,我自己先做到,不准职工做的,自己千万不能去做。这话讲讲很轻松,但做起来实在太难。
  阿娘、母亲送我到胡庆余堂的大门口,与她们分别后,有人领我到师傅那儿。我被人引领到上面所说老照片店员合影的那间悬挂着“耕心草堂”匾额的堂屋。堂屋已是香烛高燃,烟气缭绕,在药师菩萨画像下,并排坐着两个人,一位是胡庆余堂的第四位经理俞绣章,他也是宁波人,一位是头发花白的师傅韩秉楠。经他人的指导,我在一块江南常见的旧毛毡上行跪拜礼。这一拜,年幼的我与年老的药堂好像是要从此相依为命,以至“文革”期间,我在胡庆余堂当保卫科长,大约是1966年夏天,造反派提出砸胡庆余堂,我每天值班到半夜才敢睡,当时厂里也有两派,老师傅对胡庆余堂有感情,我们一起保护胡庆余堂,但还是被烧了四只石狮子。后造反派又说我幕后指使而被撤销保卫科长,去做装卸工。虽说如此,胡庆余堂保下来了,十多年前,国家文物局局长视察胡庆余堂,说保护得真好,这是后话。再说拜师,行跪拜礼后,我成为胡庆余堂的末代学徒,因为此后胡庆余堂再不招收徒弟。
  三拜九叩之后,师傅扶起我,将一旁的各“房”房头一一作了介绍。中药店的后厅各部门,如原料的大料房、细料房,加工的刀房、磨房等统称房,房头是各房的负责人,相当于班组长。师傅是个部门经理,有七个学徒,我最小。此刻的气氛开始轻松起来,师傅出了一些类似胡庆余堂的堂宝是什么等问我,这些问题,我曾听父亲说过,便以听说的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驴皮膏、全鹿丸,还有香炉、药书、金铲银锅等回答。看我答得不错,其中一个高个师傅说带我见识见识这些宝贝,而坐在高堂的俞经理却一摆手,说了声“慢”,立起身,走过我身边,走出耕心草堂,穿过天井,在前店后厅的分隔处,手指墙壁的“戒欺”匾额说,这才是我们胡庆余堂最最重要的宝贝。俞经理让我细细看看,他的声音不高,却有磁性似的回响。
  胡庆余堂规矩极严,学徒见到自己的师傅要叫师傅,见到其他长者也要恭敬站立,尊称其“客师”。学徒一律住在店堂,生意忙时所有员工也要住在店内,我的师兄因结婚请不出婚假,只好由其妹怀抱公鸡代拜堂。住店内的员工不准夜不归宿,不准留“西发”(指分头、背头等发型),不准穿皮鞋,不准穿长衫以外的服装,而且长衫不能有口袋等。刚去时,我对长衫没口袋不习惯也不明白,那多不方便,后来渐渐明白店里有很贵重的药材,一不小心落到口袋,怕误会而有二损,一损人自尊,一损店堂利益。
  其实说规矩严,还不如说学徒苦。我去时正是腊月,一年里最寒冷的时节,每天5点之前必须起床。起床头一件事是扫地,必须把店堂两进院落两层楼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打扫一遍,扫完地是拭柜台、擦桌子;还有百眼橱上那一排排青花瓷瓶、多棱锡罐全要小心擦拭,直至能照人眉目为止;除做杂事,还要认记药名,要在一堆花草中辨识不同的药材,略知其药效,而这一切都是在非营业时间做的。按规矩,开门营业时,学徒退出店堂撤到后边。撤到后边不是赋闲,而是跟着师兄做“小炒”。小炒是药店的行话,是对顾客配方中的某一种药做洗、切、炒、煅等加工,这是药店学徒的基本功。我进胡庆余堂时,前边站柜台的有30多人,而后边做小炒的只有师兄和我两人,而每天接的方少时几百,多时上千,药方大多有小炒,每天有多劳累,现在都不敢想。送走最后一位顾客,胡庆余堂关门打烊。但旧时的药店有一规定,虽打烊关门,但只要有人上门必须开门待客。胡庆余堂的药,药真货实,因而半夜顾客较多,而店堂的规矩是学徒先开门,师傅开药方,再由学徒炒小炒。因而半夜接方铃声一响,我要立刻翻身起床,摸黑下楼,跨院开门。最麻烦的是白天听师傅讲了鬼故事,半夜黑灯瞎火的,我是被吓煞。我生在近胡庆余堂的吴山,长也是在近胡庆余堂的吴山,想不到13米高的围墙内是如此的高深莫测。然而,正是这高深莫测的胡庆余堂学徒经历让我领略了中华国药的文化,也为我从事国药半个多世纪打下扎实的基础。
  这年的5月3日,杭州解放。之前的杭州是人心很慌,胡庆余堂怕发生意外,与左邻右舍的店家一样关门落锁,这样高墙内的店员们不知高墙外的世面。到4日早晨,老俞经理觉得总关门不是办法,就让我去领领世面。我悄悄拉开后门,看街上没有行人,沿着墙脚想看个明白,不料转过街角,差一点与穿黄衣的军人撞头。不过这一探消息,我这个胡庆余堂的末代学徒又成了迎接解放军的第一人。以后故事可多了。
  我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过上了幸福生活。十多年后的20世纪60年代初,父亲回慈溪老家替阿爷做坟,这是中
  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当时父亲还拍了张照片,我一直保存着这张照片,可现在找不到了。1972年,父亲过世。之后,我国迎来改革开放,我们国药业也迎来发展的春天。在时代的浪潮中,我牢记阿娘“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教训和国药业的文化传统,把“国药”做成“国宝”而被誉为“江南药王”,中国青春宝嫁接百年胡庆余堂而名震海内外。
  “国药根生”那是一友人替我刻的一枚闲章。人啊,很有意思,越年长越念旧,前几年,我专门到慈城去寻过根呢,受到江北区委书记、慈城镇委书记的接待。这就是那年在冯宅前拍的照片。我的根生在宁波,听说家乡来人,为我们老冯家写家史,尽管我对老家的记忆是零碎的,但我不管下大雨,还是来公司,说说学生意与老家的往事。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人物

冯根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