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和我的合唱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73
颗粒名称: 我家和我的合唱队
分类号: K825.76
页数: 5
页码: 716-720
摘要: 本文冯永祺家和我的合唱队是2014年5月在上海赤峰路404弄由冯永祺口述。
关键词: 慈城镇 合唱队 冯家

内容

我出生在慈城,满月后随母亲到上海。当时,父亲在上海工作。
  父亲原名维新,后觉得此名有点辛亥革命政治色彩,改名为味辛,读音一样,写法与意思大不相同。我家是慈城大宗祠冯氏子孙,这份简谱是过继祖父抄录留下来的。我祖父、我祖母早亡,父亲有个妹妹,兄妹俩由他们的娘舅抚养。据说奥姑送给慈城人,而父亲十五六岁到松江一酱油店学生意。满师后,在松江阿姑那儿工作。
  祖母有一姐妹嫁到颜家桥冯家,这家有一子叫冯以圭,时任上海鸿祥钱庄副经理。祖母虽过世早,而她的外甥以圭,我喊以圭阿叔,蛮考虑父亲,将父亲从松江叫到上海,并介绍到天津路鸿祥钱庄做跑街先生。从前跑街先生蛮吃香,一天三顿饭,跑街先生不到是不开饭的。
  父亲到鸿祥钱庄时,钱庄由受之先生掌舵。父亲工作勤快,为人诚实,与同事齐心协力,被提升为襄理。而且当时的鸿祥钱庄生意兴隆,每年年底分花红,我家分了不少钞票,父亲用这些钱接连办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修葺祖宗三代的坟墓,全部改建为大坟;第二件事,是先买后建慈城民生路108号的新房子大屋,我家原先住顺水弄;第三件事,是嫁女儿,也就是阿姐癸芬与姐夫郑冠祜结婚。姐夫是半浦郑家人,在天津垦业银行工作,想不到阿姐20岁时结婚,23岁时姐夫去世就守了寡,抱着女儿回到上海,当然这是后话。
  父母办好这三件大事,尤其是造好新屋后还帮助外婆为舅舅娶亲结婚。母亲是白米湾陈家的女儿,只有一个弟弟。父亲钱庄跑街发迹前后,慈城的家由外婆掌管,而外婆又十分溺爱舅舅,害得舅舅啥事干不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用的全是父母的钱。那时,我们上海家里,有四个奶妈,一个烧饭师傅,还有一辆黄包车和车夫,父亲会赚钱,但家里开销也大。
  我八岁时,因父亲生病,全家回到慈城。回到慈城后的父亲曾到清道观休养,然而好山好水挽留不住父亲的生命。第二年,父亲抛下我们兄弟姐妹七人撒手归天了,当时大姐已出嫁,母亲没工作,父亲的过世让我家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母亲无奈只好将两个妹妹送到上海孤儿院;我十一岁住入娘舅家;阿弟远离上海到南通一西药店学生意。
  那时,父亲的莲塘[1]堂叔因其独子没结婚夭折无后,便与母亲商量让我们四兄弟中过继一个。后确定我过继给莲塘祖父。过继没有书面文本,只是莲塘祖父请亲朋好友聚一起吃了顿饭,算是作个见证。莲塘祖父与四五个人合资开办兴业木行,木行除股份老板外,有两个客师(即师傅),三个徒弟。莲塘祖父是木行合伙人,在行里分管财务兼会计。过继后,我就到兴业木行学生意,说是学生意,实是跟随莲塘祖父干活,只可惜不到三年,木行散伙关门大吉,我转到华生木行。莲塘祖父有美玉2]、霞玉两个女儿,他过世时,美玉俩阿姑将莲塘祖父家的家具器皿全给了我,如顶蓬篮、考篮等,均号“始平莲记”等文字。
  再说弟弟在南通药店满师后,也回到上海,进入慈城人刁进文开的明昌木行工作,弟弟工作勤快,人也聪明,不久被派往福建收购木材。这一工作经历为弟弟以后出任上海德裕祥葡萄厂厂长、贵阳橡胶厂厂长打下扎实基础。
  我们兄弟先后工作,家里逐渐走出困境,后来母亲、大哥、大姐和小妹四家同住在巨鹿路367号,原是上海福幼医院高镜郎儿科专家房子,四户大家庭同住一墙门,分灶吃饭,生活共同照顾,经济相对独立。母亲年老后,还常念叨父亲与受之先生的关系,总说受之先生有恩于我家。父亲生前常与受之先生的两个儿子,还有冯以圭、冯志鸿等一起聚会,他们既是同乡、同事,又有或近或远的亲戚关系。我记得鸿祥钱庄歇业,冯志鸿创办华通五金号,大哥永礽拜担任经理的志鸿为先生。还有冯志鸿太太金秀之的老家就在慈城下横街开山货店,与我家相近。我想不到,我在虹口区石油煤炭公司工作时,竟与冯志鸿女儿玲玉工作的人民银行第三储蓄所,在四川路上的同一幢楼里,当时我是公司业务科科长,她是储蓄所所长。更巧的是我下放到长兴岛劳动,她也在那儿劳动。
  从华生木行到退休前的机关行政工作(虹口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我的工作平平淡淡,而我一直喜爱唱歌。退休后的1992年,我在鲁迅公园组织老年合唱队。当时办合唱队的宗旨是老有所乐、自愿(这里的愿,我们用谐音,是自愿参加之意)自乐、与众同乐、寓教于乐。因是发起创办人,大家又选我当队长。我不负众望,视合唱队为第二生命,起早摸黑,全身心投入,选歌、教唱、排练……使合唱队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公园合唱队之一,队员有两百多人。1997年,日本爱知县访问团来上海,观看老年合唱队的表演,《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老年合唱队的照片[1],还有香港《大公报》[2]《澳门日报》3]、《新民明报·美国版》[4]等先后刊登了鲁迅公园老年合唱队的消息。这期间,冯玲玉来鲁迅公园锻炼身体,我们偶然相遇,我邀请她加入我们老年合唱队,玲玉入了合唱队,后是我的得力助手。还有合唱队名誉队长、区团支部书记也姓冯,叫冯久伦。一时队员开玩笑说是冯氏歌队,有趣吗?我们的慈城冯氏,有父辈的同事关系,有我辈邻里兼师兄妹关系,如今又多一层合唱队的队友关系。到今年,合唱队成立24年,我当了15年队长,后因体力不支,第二次申请退休。据报道,当时全国只有三个公园有歌队,即上海鲁迅公园、北京石景山公园、广州白云山公园。
  少小离家老大回,前几年身体允许,我们年年回慈城扫墓,这张是我们全家扫墓时在师古亭前的合影。前几年,我在霞玉阿姑家碰到回上海省亲的兴发[1]阿叔,他现居台湾,当年在慈城兴发阿叔是教炼,是队附警员。

附注

[1]冯莲塘:冯芝汀募冯莲塘2元(《甬同乡会募捐》,《申报》1918年8月18日) [2]梅玉:参见本章《我的两个冯家阿爷》和表6.3.3 [1]《人民日报·海外版》1998年1月8日头版头条:同祝福,祖国好 [2]《大公报》1999年1月30日:上海老人天天唱 [3]《澳门日报》1999年2月8日:公园里的老人合唱队 [4]《新民明报·美国版》2000年8月28日:标题不详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人物

冯永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