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人的气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71
颗粒名称: 冯家人的气度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713-714
摘要: 本文冯家人的气度是2012年9月在宁波汪弄小区由陈俊烈口述。
关键词: 慈城镇 冯氏 气度

内容

1944年,我出生在慈城白药房,母亲叫冯赛樱,是三块桥板冯芝汀的大女儿。母亲有三个兄弟,一个妹妹,她十多岁时,外公得时疫病去世,不久,外婆又去世,这样没爹没娘的五人相依为命,当然有族人和外婆家人的帮助,听说当时的小舅还很小。
  外公虽逝,而他的影响却是永恒的,尤其是募捐五千大洋为保黎医院购买X光机一事,常听母亲说起。我还见过家里所藏的一具奖杯,碗口那么大,约是热水瓶的三分之一那么高,上刻“慈溪保黎医院X光机募捐惠存”。很可惜,当时家里穷,大约在]958—1960年间,母亲将奖杯卖给了银行。当年卖掉的还有一块银盾,镶托红木框的银盾,上面有图、有字,具体是什么图案,上面写了什么我记不起来了。外公去世后,他的遗物基本留在慈城的我家里,舅舅们在上海,他们从来不过问老家的东西,任由母亲处置。当然母亲也是迫于生计才变卖这些,还有两大木箱字画均毁于“文革”。
  此前的土改,在上海的四外公(冯子衡)因病无法来宁波,寄来土地证等委托母亲办理手续。不料,这一委托使母亲落了个“代理地主”的成分,冤啊!但母亲不申辩,不抱怨,经常到居民区接受训话,然后上街扫地,她从容地接受由“代理地主”所带来的羞辱……当时的我很气愤,我家没有土地,就因为替四外公办了一下手续而背黑锅。不说黑锅让全家老小蒙羞,更可怕的是影响着我们的政治前途,如提干、入党等,单入党就连续申请十多年都没法如愿。大约1954年,土改复审时,查实四外公始终以教书为业才摘掉“地主”帽子,而我们已背了多年黑锅,而且这“黑”一时还洗不清
  20世纪60年代初期,蒋介石反攻大陆,中印边境问题,全国处于战备状态。在部队服役的我收到家书,我惊奇地读到母亲的教训——“有事不胆小,无事不胆大”。她运用这一古训,让我安心不思家,也坚定了我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心。这次破天荒地看到了母训,这句话深深地烙在记忆深处,让我终生难忘。
  改革开放以后,四外公儿子到慈城寻祖访亲,当时的我心里直嘀咕,都是你爹惹的祸,影响了我家,影响了我十多年的政治前途。而母亲忘了她所受的罪,不仅不责怪,连当年的事都只字不提。
  我的舅舅们,也是胸怀坦荡,他们是真正的男人;而母亲虽是女性,但她的一生从勿生气,能包容一切,宁可自己吃亏,难道是大人家出来的是大肚量?!有意思的是,母亲寿至90多岁,现已去世的两个舅舅也均活到80多岁,小舅舅现在上海,已是94岁高龄了,看来气量与寿岁也有关呢。

附注

[1]冯秉友(1931—1989),浙江慈溪人,1956年调入上海广播乐团任合唱队员,1960年转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任文艺部音乐组编辑、主任编辑,参与上海文艺出版社《世界歌星大会串歌曲选》的编辑出版,先后为上海音像公司编辑录制了《西山红叶》、《世界名曲联奏》、《午餐音乐》等多盒磁带,先后获上海市人民广播电台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五讲四美”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是上海市第九届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志》1999年11月第1版)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俊烈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