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族庞大 人丁兴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289
颗粒名称: 一、家族庞大 人丁兴旺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4
页码: 051-0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城镇冯家家族庞大,人丁兴旺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一世祖忠安公、大宗祠与代嘉冯、观音堂与福聚支、惠宗祠与启承祠、统宗祠与绩高堂。
关键词: 慈城镇 冯家 家族

内容

慈城冯氏南迁后,初期15世没有完整谱系史料,其间也历经血脉断裂的风险。唐代冯旦采用冯冕的编次行第,此后慈城冯氏有了完整的家族世系。没有史料介绍冯旦为何启用这一编次行第,笔者认为可能与黄巢起义有关。
  一世祖忠安公
  乾符二年(875),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起兵。这场史称唐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直接打击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冲击了封建最高统治者。黄巢起义的战火蔓延了大唐半壁江山,按当前的地理行政概念,波及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安徽、浙江等9省的一些区域,加速了唐朝的灭亡。所幸的是战火不曾波及位于江南地区的慈城。然而,黄巢作乱,(慈城冯氏)“公族三支,维存公一息”[1]。谱记公冯旦为忠贞公14世孙,唐僖宗光启三年(887),以贤良对策,举进士,以博学转兵科给事累进吏部侍郎兼中书令,卒年55岁,谥忠安。族人尊称南迁慈城的冯氏唯一血脉为忠安公,其族孙冯祖宪纂修《慈溪冯氏支谱》时,将忠安公像敬刊卷首。
  根据《中国家谱总目》和慈城冯氏后裔提供的家谱、祭簿等的汇编,目前与慈城冯氏有关且存世的家谱有17种,参见《与慈城冯氏有关的现存家谱一览表》(表五),根据冯祖宪纂修的《慈溪冯氏支谱》和统宗祠福聚军支绩高堂支37世孙冯贞群(1886—1962,谱名仁官,字孟颛,号伏跗居士)的《伏跗室史部书目》分析,慈城冯氏曾经纂修20个版本的家谱,参见《慈城冯氏旧谱一览表》(表六)。
  分析存世家谱,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一是慈城冯氏自忠安公开始正式采用忠贞公所编的96字行次,而且忠安公为一世祖助行,表五所列家谱世系也基本按忠安公助行一世为参照。笔者认为,这是慈城冯氏为避免人丁兴旺可能造成世系混淆而设,也是宗族文化之一。
  二是慈城设县治后,慈城冯氏才陆续从金川乡迁居到县城,迁居后的慈城冯氏,因子孙繁衍而分族支,因此谱记:我宗皆出金川支,而祠堂分三,曰大宗,曰统宗,曰惠宗。支分五,曰大街,曰福聚,曰西桥,曰檡树,曰大桥,[1]约为元顺帝时期。
  由此可见,忠安公是冯氏南迁慈城后十分关键的人物,他对15世祖忠贞公编次行第的启用,为慈城冯氏延续望族血脉,发家发族而世系不乱奠定了基础。正如前文所述,忠贞公是慈城冯氏的望族规划师,忠安公是望族规划的首位执行者,此后的慈城冯氏众子姓创祠立世均在忠贞公与忠安公的望族规划蓝图上再添色彩。
  大宗祠与代嘉冯
  约北宋宣和元年(1119)前,忠安公11世孙冯世良生二子,长子冯允询(谱名小五),次子冯允高(谱名小六),允询、允高兄弟有可能按住宅分称下宅与上宅,允询称下宅。后来,下宅为大街支,允询成为大街支祖;上宅分观音堂、西桥、大桥、檡树四支。[2]过了百余年,16世孙、允询曾孙冯隆祖(谱名万八五)创设大宗祠而被尊为大宗祠始祖。根据冯和珍的《与我家有关的一些冯氏记忆》一文,大宗祠堂号世显堂。当时大宗祠建筑、地点均无记载,根据祠支众子孙口述,清末民初大宗祠位于原慈城大光明戏院址,即今解放路东,莫家巷北。
  《慈城冯氏城区宅地分布表(1937年)》(表三)所示,序号47地块编号1028为冯世显堂,位于(慈城)直街(今称解放路)西,莫家巷北(沿巷)。而慈城民间所传,《田野调查》口述者统称的大宗祠位于解放路东,莫家巷北,即表三所示的序号44地块编号0966标注的是冯世泽堂。难道大宗祠还有“世泽堂”?世泽堂与世显堂的关系如何?再查1937年慈城测绘图,图中没有大光明戏院,所注冯世泽堂地块正是慈城民间所说的大光明戏院位置。那冯世泽堂也是大宗祠的堂号?这样就可推断冯世泽堂位置即是大宗祠,后因大宗祠改建为大光明戏院,冯世泽堂的名称也随之消失。这仅仅是笔者的推断,亟待进一步确定。
  不管怎么样,慈城冯氏大宗祠大街支的一脉堂名为世显堂。而且大宗祠的创建为慈城冯氏搭建了祭祀祖先的平台。根据史料推断:当时,慈城冯氏除金川乡创立家庙与石神像,有专门祭祀祖先的场所外,慈城冯氏祭祀祖先以墓祭为主,因而家谱有如下记载:鹏山万百一公墓,每年三月初三日至墓拜祖;东岙季九公墓每年立夏前择日祭扫拜祖;端十二公墓无考,于三月初三日鹏山扫墓时遥祭;黄墓库寿十三公墓于三月初三日鹏山扫墓时往祭拜祖。[1]大宗祠创建以后,西桥、大桥、檡树三支并入大街支更号代嘉冯[2]。慈城冯氏除墓祭外,还在祠堂祭奠。严格地说,代嘉支冯是借大街支的大宗祠祭自己的祖先,因而不祭大街支始祖冯世良与冯允询,而是祭冯隆祖和冯晔(谱名万百二)并为始祖。[3]谱记,檡树支祖、大桥支祖分别是冯昕(谱名万百五)与冯晞(谱名万百六),代嘉冯是否只同祭这两位支祖?现存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只载有代嘉冯大约传十一世。这期间,慈城冯氏又先后创建统宗祠、惠宗祠。
  综上所述,慈城冯氏定居县治后,先分族支,再创设祠堂。祠堂创建时间以大宗祠在先,统宗祠与惠宗祠稍晚。
  观音堂与福聚支
  在大街支等四支更号代嘉冯之时,福聚自为一族,号观音堂冯[1],并创设统宗祠。现慈城境内仍有观音堂地名,观音堂西面有阴墙门头冯家,原居观音堂冯氏子孙。如今,阴墙门头小弄的居民中乃有慈城冯氏子孙,自称是祖先传下的房子。
  笔者推测,上述的“上宅”与“下宅”有可能与观音堂建筑有关,这是对以下四份史料的综合思考。
  其一,上面提到的谱载上宅分观音堂、西桥、大桥、檡树四支。
  其二,谱载明初惠宗祠西桥支21世孙冯泰(字克雍,号泮林),由永乐十五年(1417)举人官御史归里,一日乘公舆过观音堂,适福聚支耆老尊长环立桥上(桥曰福聚桥),御史巍然不顾,诸老相舆,詈之,复不逊,遂殴辱之,御史呈府道请究治,两相交讼。[2]
  其三,福聚桥位于县治南,观音堂中横河上,旧名第二石桥,建于元统三年(1335),桥上有大士像,俗呼观音堂。永乐年间,冯氏重建。[1]
  其四,统宗祠福聚民支在观音堂后,进士第祖堂供道一仕元府君。[2]
  由此推断,元朝至明朝初年,慈城冯氏较为集中居住在观音堂或者观音堂附近,如果观音堂一名延续的话,那么此乃慈城冯氏迁居县治后居住的地名,与慈城冯氏“冯冕卜居金川乡”史记类似。
  为何称观音堂,没有相关记载,然而据“在观音堂后进士第祖堂”记载推断,迁居县治后的部分慈城冯氏有可能设祖堂以观音堂而名。族分六支后,谱系史料很少提及观音堂冯,是因观音堂支后称福聚支,即此一支又分军、民、匠三支[3]。而且冯氏家谱明确,“福聚”两字源于《观音经》。
  鉴于上述记载,笔者认为,福聚支冯出自观音堂支,慈城冯氏迁居县治首个集聚地点可能在今观音堂或观音堂附近,之后分支发族而向外延伸居住。
  惠宗祠与启承祠
  有道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三国之论似乎也适合慈城冯氏的家族分支。西桥支冯睢等更号代嘉支合祭于大宗祠不久,17世孙、冯晔长子冯纯孙(谱名季四公)创建惠宗祠,堂名不详。惠宗祠西桥支启承祠存仁堂贞房仲房乐房39世孙冯有箴(1909—1997)留有遗笔,上书“承志堂、恒裕堂、存仁堂”三个堂名。根据史料、口述史与实物等可明确,存仁堂是启承祠的堂名,恒裕堂为观德祠的堂名,那么承志堂是否为惠宗祠的堂名,冯有箴后代说不清,笔者更无法确定。
  清康熙雍正年间,惠宗祠西桥支31世孙(季四公14孙)冯映斋(1686—1761,族名之仁,字元长)创建启承分祠。此启承祠一名是否与“承志堂”有关呢?仍没有史料提及。嗣后敬季四公为惠宗祠始祖,季四公卒葬于金湖乡东岙乡向岭山。前述冯泰(前述吵架的冯御史)是季四公的来孙。数百年后,西桥支冯姓子孙一直追忆着惠宗祠的始创祖,民国二十七年(1938),有人私自盗砍季四公墓旁荫木,族孙冯月波报案以依法追究。当时的《慈溪日报》以“冯季房公启事”为题而告,启事称祠祖为吾族季四公。[1]
  冯映斋创建启承祠,堂名存仁堂,并立“启承之大、天云本全、保宜有子、世德广裕”作为启承分祠众子姓排行,参见《慈城冯氏各支排行对照表》(表七),族人称冯映斋为启承祠支祖。冯映斋的四个儿子分元、亨、利、贞四房,此后其四房子孙又分出“江、淮、河、汉”,“乾、坤”与“孟、仲、季”等房支而行至如今,又有十余世,参见《慈城冯氏惠宗祠西桥支启承祠世系分族支分房表》(表八)。
  慈城民间统称“江、淮、河、汉”四房为前新屋,其中河房因有四子又分四房,为示上下两代四房的区别,高辈四房族称上四房,河房四房族称下四房。笔者认为,慈城冯氏世系不乱,与历代子孙严格执行忠贞公的“望族规划”是分不开的,冯映斋是慈城冯氏又一位望族规划优秀执行者。无论是国,还是家,只需一个规划师,但需要许许多多的规划执行人。
  统宗祠与绩高堂
  上述统宗祠是观音堂支,后称福聚支,分军、民、匠三支。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统宗祠福聚军支32世孙冯彦珽(字嘉谟,号玖峰)撰有《拟小祠堂绩高堂记》:
  统宗祠奉万百一(即冯暐)府君为始祖,其下为提领官季九(17世)府君,生端十二(18世)庠生,庠生生寿行五昆季(19世)。寿祖生道行(20世),道行分三支为军、民、匠。军支祖道二府君以下更四支为尹行(21世)。尹六府君以下更四支为礼行(22世),礼祖生彬(23世),祖三兄弟分东西后三房。小宗祠旧址即古所称东河高田墟也,自明天顺间礼祖建宅于是,历彬贤良三代皆世居之,厥后子姓蕃衍,各查分授,唯中堂及后小屋数椽为三房公业,中供礼祖木主。
  由此可见,绩高堂是统宗祠的分祠,族称小宗祠,二祠设立时间相差七世,时间至少相差一百年。对福聚支的冯氏族人而言,统宗祠为宗祠,绩高堂只是军支小宗祠,而且支祠又分三房。统宗祠族人至尹行与道行又分不少房支。至清同治年间,统宗祠仍有三支九大房,这三支九大房为军支尹四房、尹六房、尹八房,民支盛一房、尹一房、尹三房和匠支宗一房、宗二房、宗三房。[1]
  综上所述,慈城冯氏由一支到六支的扩展,不仅仅是人口数量的增加,还是以祭祀祖先增加家族凝聚力的途径。在慈城冯氏分支的同时,慈城冯氏也有子孙外迁离开慈城。其中有记载的元明年间迁居宁波附近的有19世孙冯宁孙(字允明)支出赘定海坊郭朝氏,元间徙鄞县千岁坊[2];另一支于明初迁居鄞南乡后仓[3];一支迁鄞西凤岙,后又有儿孙搬居宁波、上海[1];一支在余姚南的西岙(今余姚梁弄)2];宁波以外至少还有19世孙冯仲孙出任陕西凉川卫军,慈城冯氏家谱不录其后;另外,明永乐时慈城冯氏一子孙徙居海宁赭山,后其子孙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自海宁赭山迁居本邑园花镇[3]。根据上述分支合族、分支迁徙,编制《部分慈城冯氏分支、迁徙世系表》(表九)。
  综上所述,慈城冯氏“绵绵延延继继承承,盖千数百年”,以县治城内外为家园,族支分十多支,其中明末为家族最兴旺之际,宗族房支更多达20余支,如表八所示的宗行第28或29世。这些世系中有的断世,有的又分出新的支脉,又延续10多世。《田野调查》至少找到了17支支脉的慈城冯氏后裔,参见第六章。从一至六族的扩展,一支支脉扩展到17支支脉,此印证了慈城冯氏家族之庞大、人丁之兴旺。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