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宁波青年会与近代宁波社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潮涌城北》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258
颗粒名称:
一、宁波青年会与近代宁波社会
分类号:
D632.9
页数:
19
页码:
88-106
摘要:
本文记述的宁波青年会与近代宁波社会包括宁波青年会的社会活动、宁波青年会成功的原因分析情况。
关键词:
宁波
青年会
近代
内容
进入民国以后,宁波社会除旧趋新的步伐明显加快,活跃于城乡的社会团体日趋增多,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这一进程中,设于江北岸的宁波基督教青年会(简称宁波青年会)的作为引人注目。基督教青年会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19世纪末开始进入中国,1912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在上海成立。宁波青年会于1917年由陈谦夫、余德华、严齐富等联络甬上中西人士数十人发起筹备,次年4月正式成立,并在江北岸傅家桥下租屋设临时会所①,推陈谦夫为首任会长。宁波青年会成立后,发展相当迅速。会员自成立之初的200人增至1926年的2000余人。特别是1922年6月成立青年会服务团以来,深入到宁波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向社会作种种之活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宁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俨然成为当时宁波社会事业的一个中心。②1933年宁波青年会成立十五周年时,各界人士纷纷认可其“对宁波社会之贡献、公益之建树”③而予以高度评价。
(一)宁波青年会的社会活动
社会教育是青年会最主要的事业,以至时人称其“本为一种社会教育机关,广义地言之,其全部工作可称为教育事业”④。基督教青年会分城市青年会与学校青年会两类。与其他城市青年会一样,宁波青年会以“发扬基督精神,团结青年同志,养成完美人格,建设完美社会”为旨宗,其社会活动也主要围绕德、智、体群等方面展开。
1.德育事业
青年会十分重视德育工作,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余日章认为“中国今日之需,并不在于海陆军,也不在兴办实业,而在于人民的道德,故道德是‘需要之需要’⑤。但青年会倡导的道德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往往以宣传基督教义与培养宗教信仰为主,当然也有超出宗教的成份。成立不久,宁波青年会就规定其德育事业范围主要为德育演讲(每月一二次),设立德育研究会、夜校德育班、秋季布道研究会等。⑥从实际情况看,其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节俭运动:宁波青年会成立伊始,即设有节制会,倡导节俭生活,反对嫖、赌、烟、酒,为此每年都进行为期一周的节俭运动,在城乡各地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其中1924年的节俭运动于4月10日至15日举行,“用图书幻灯在城内城外各处演讲共计十四次,男女各界来听者,不下二千余人,无不大受感动”⑦。为提倡节俭,方便会员聚餐,1921年12月,青年会“特与火车站堇江春(饭店)商妥,订有会餐券一种。每餐计英洋5角,茶饭小奖一律在内,惟持此券去者,须四人一席,六人、八人也可,随时可食,无庸预定”⑧。
(2)星期聚会:1920年底,美国传教士、时为宁波崇信中学校长的梅立德夫妇、青年会总干事胡詠骐等仿效杭州基督教友谊社,在宁波创立基督教友谊社,其宗旨为研究学术并得正常之娱乐。该会每星期聚一次,内容为祈祷、演讲、讨论、报告等。一般事先确定一个主题,进行演讲与讨论。地点在青年会与崇信、崇实、斐迪等教会学校及几个传教士家中轮流进行。参加对象有学校教师、高年级中学生、教堂牧师、教士与青年会干事、董事、会友以及海关、铁路、邮政等高级职员。每半年还开恳亲大会一次,以联络彼此感情。据《时事公报》报道,该社第三期(1920年11月至1921年1月止)各聚会主题分别为宁波教会历史谈、星期六之利用与公共礼拜之价值、基督教之家庭、美术谈、如何利用闲暇时光、甬北组织中华教会之需要、基督教对于风俗之态度。⑨这些活动开始只局限于江北岸地区,后推及老城区。
(3)布道活动:宁波青年会不做经常性的传教工作,但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宗教活动,如举办宗教演讲。1922年,该会邀请世界青年会干事艾迪到各教堂轮番演讲,还与群学社、福音研究所联合创办圣经研究会,专门研究宗教与人生等问题,到1924年时,参加者已达200余人。⑩青年会还组织道德班、英语圣经班、退修会、灵修会等,以宣传基督教教义,吸引青年人入会。1924年5月,宁波青年会“为谋全城基督教学生之合作精神起见”,发起组织宁波基督教学生联合会,城区各中学以上之基督教学生均为会员。联合会设有社会服务股、校会事工股、查经股、布道股。其中布道股即“为对于校内与校外之布道”⑪。
应该指出的是,青年会德育活动的宗教色彩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不可否认,宗教对净化道德仍具有一定的作用,青年会通过宗教活动向青年灌输基督教道德观念,使部分青年萌发了崇善抑恶、服务社会、平等待人等理念,其积极意义也应予以肯定。
2.智育事业:如果说青年会德育事业的影响还局限于其内部的话,那么青年会之智育事业已大步走向宁波社会,并产生重要影响。早在成立之初,青年会即设立智育部委员会,并规定其事业范围为:(1)补地方教育不足及应付社会特别的需要;(2)提倡社会教育,灌输国民常识;(3)协助文化运动,鼓吹市政之改良(如民屋、道路、公共游戏场、图书馆)。⑫具体说来,青年会智育事业门类繁多,但以提高民众文化水准、介绍新知识为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智育演讲:各地青年会高度重视演讲工作,经常举办各种演讲活动。其演讲内容约有以下几个方面:A、历史,如本国史、各国政治史、世界工业发展史、哲学史、宗教史;B、科学,如光、热、声、雷、天文、心理、森林等学科;C、卫生,如公众卫生,驱蚊、肺痨、防御、急救术等;D、经济:如节俭运动、家庭经济学、商业管理法、工业制造术;E、德育,如世界伟人事迹、比较宗教学、伦理学等;F、教育,如教育之重要、我国教育不发达之原因、普及教育方法、各国教育比较等。⑬在各类演讲中,宁波青年会侧重于举办“智育演讲常会”特别是1920年、1921年、1922年及1930年举办的大规模科学演讲尤具,影响力。当时,由青年会全国协会派遣饶柏森、韩镜湖等人,携带大批仪器来甬讲解无线电报、无线电话、空气功能、单轨铁路及有声电影之原理,“听者每次达数万人(指每次至宁波各处讲演时听讲者之总数)”⑭。如1922年2月中旬,宁波青年会邀请全国协会干事韩镜湖在总商会会所进行关于空气功能的演讲。为吸引更多听众,青年会还请总商会代为宣传。结果那天,绅商各界到者达500余人,济济一堂,颇具盛况。“会场陈列韩君往各省演讲时之摄影数十种及宁波青年会图表十余种..讲毕众鼓掌,韩君讲时均用仪器说明。”⑮
(2)办学:分下列数种:①国语注音字母传习所,1919年起,宁波青年会鉴于我国语言不统一,有碍于教育与文化进步,特设立注音字母传习所,聘请义务教员担任教授。“甬上各小学教职员多入班听讲,极一时之盛也。”⑯讲授一般在星期日举行,“限六星期毕事”,至次年10月已举办多期。对此,时任效实中学校长的董贞柯予以高度评价。他说:“国语传习所已相继设立,国人之新知识必然日增,国语统一在斯一举,此可为预祝也。本年教育部实行规正,各小学校练习国语,使一般小学生程度日上,始基坚固,民国希望正在于是。”⑰②英文补习夜校,自1920年起(除1927年),每年举办,学生多为工商界青年,人数最盛时1200人,最少时为27人。其中1924年“肄业学生共计113人,上学期毕业者7人,均能阅书、写信、会话,成绩甚佳也”⑱。③义务小学,1923年设立,专门招收7岁以上14岁以下之男生,7岁以上12岁以下之女生。1924年有学生70多人,教员2人,分为一、二、三、四年级教授,免收学费,“故邻近之贫苦儿童..胥于此是赖焉”⑲。④夏令日夜英算补习学校,此校是为便利投考中学校之学生及为中学校学生补习课程起见而于1923年开设。1924年,“来校补习学生有四十余人,教员五人,开办日期共计两个月”⑳。⑤书报室,鉴于当时宁波尚无公共图书馆,公共阅报处也尚未普及,宁波青年会对于书报室工作相当重视,20年代初就已设立。到1924年,该书报室已拥有中文报纸10余种,中西文杂志10余种,中西图书300余册。每日来该处阅览者“不下50余人”,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3.体育事业
宁波青年会对于体育事业也相当重视,专门成立体育部推进此项工作,为近代体育在宁波一地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宁波青年会重视运用体育团体力量推进体育事业。早在成立之初,即成立篮球队,并于1922年主持宁波首次篮球赛。以“全黑”为名的青年会篮球队以精湛的球艺、不败的纪录风靡甬城,并于1930年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运动大会并取得优异成绩。1925年,青年会在江北岸建立网球场,组织网球队。期间,青年会乒乓球队、足球队等相继组建起来。宁波青年会还通过组织大型体育运动会与体育组织来推动宁波近代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的发展。显然,青年会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宁波体育事业的中心。正是在宁波青年会的组织推动下,近代体育运动在宁波一地蓬勃发展起来。早在1920年6月初,青年会即发起成立宁波中等以上学校体育联合会。其在发起函中说:“欧美学校其重视体育殊非因学生体魄之强健与否,实一校之精神系也。合多数学校而为比赛,则城市之精神系也。友邦动以老大病夫四字诮我,亦以吾国学校向不讲究体育而缺少学校之精神。”㉑随后青年会又发起成立各校体育教员联合会。期间,青年会经常出面主办校际各类体育比赛。1926年5月2日,《时事公报》在《青年会今日赛球》的一则报道中说:“青年会篮球队成立以来,曾迭见与民强、效实各中学作友谊比赛,兹闻该会于今日下午又将与省立四中、师范篮球队在小教场作友谊比赛,届时当有一番热闹矣。”㉒
在青年会的影响与推动下,城区宁波永耀电力公司、四明华美医院等也相继组建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队。青年会还多次举办综合性或单项体育比赛,如1925年,该会体育委员会主办宁波第二届运动会。1931年,又举办“美联杯”网球赛。在青年会大力倡导下,二三十年代甬城体育活动相当活跃,校际体育比赛兴盛一时,成为当时宁波社会生活的一道亮点。
4.群育事业
群育事业是青年会进入社会的捷径,为此宁波青年会倾注了最大的热情而全力加以经营。其早期开展群育事业的主要方式是联谊、游艺、参观、旅游之类寓教于乐的活动,如当时宁波青年会就有每月一次组织会员外出旅行的活动。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为适应当时急剧变化的时代发展需要,青年会改变群育方式,开展一系列面向平民大众的社会活动,使大批青年步入民间,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实践,由此青年会的影响也随之扩大。
(1)公民教育:青年会认为“一国政治之良否,社会之进化,全视乎其人民是否具有良好的资格,要使中华民国的人民都能成为良好的公民,则公民教育不可不积极提倡”㉓。1924年春以后,北京、广州等地青年会开始试办公民教育,次年,青年会在上海举行全国干事会议,决定把公民教育作为青年会今后主要工作之一,由此推动公民教育在各地的开展。对此,宁波青年会表现相当突出。早在1924年“五九”国耻纪念期间即进行颇有声势的公民教育运动。“计在各教会、各学校、各机关内共开演讲会十二次,除请专家演讲关于公民教育范围内各种问题外,并映放公民教育幻灯,分发‘怎样做公民’、‘公民纲要’等印刷品三千张,共计听讲人数一千七百余人,又在会所门口陈列‘公民须知’图画八种,来观人数不下五百余人,均极动容。又在各校试行公民选举以测验民意之所在。学生参加选举者共有416人,所选举之结果如下:选举问题一,如你做了国会议员,在选举的时候欲选举何人为大总统,结果以孙中山票数为最多,计得二百六十一票选举问题二,试指出于中华民国历史上最有贡献公民五人,结果以蔡松坡票数为最多,计得一百十四票,次为蔡元培、孙中山、梁启超、黎元洪。”㉔
除公民教育运动外,宁波青年会还进行相关宣传动员工作。如在中等以上学校设立公民教育研究社,组织演讲队赴城厢各地进行公民教育问题演讲。青年会还经常根据形势需要进行专题研讨与演讲,如为适应“五卅”运动后各地蓬勃开展的爱国运动需要,青年会于1925年12月7日起举办不平等条约与国际问题讨论会,邀请陈叔谅等会内外专家演讲“关税”、“领事裁判权”等问题,听者相当踊跃。㉕
(2)暑期学生社会服务团:宁波青年会利用学生暑期组织学生社会服务团,到各城镇乡村举办平民学校或演讲公民常识。如1924年暑期,青年会共组织12队,“在奉化、上虞、温州、余姚等处开办平民学校七所,乡民得此破天荒之教育,均喜出望外,而平民学校之经费,则由学生自筹。暑假以后之继续工作,地方人士亦均乐为担任”㉖。
(3)社会调查:当时宁波青年会认为宁波社会关于文化道德建设极形稀少,而社会问题如娼妓则到处充斥,为此,组织社会调查委员会,试图就某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良方”。如1924年拟订废娼计划:“(一)先调查情形,并征求地方人士对于废娼问题之意见(此两事均经实行,曾在十一、十二两月刊中有所发表,深为地方人士所注目);(二)定明年春夏之交,为大规模的废娼运动;(三)于废娼运动前后,请热心公益者捐资设立感化院,以收容娼妓,为谋出路。”㉗1925年5月,根据上述计划,宁波青年会曾在城区进行废娼宣传,但此活动后被汹涌而至的“五卅”运动所打消。
(4)火警救护队:宁波青年会还参与甬城消防事业。青年会服务团火警救护队成立于1923年11月,初时有队员18人,每遇地方有火警发生时,均奔往灾场驰救。由于表现出色,颇为社会人士赞许,一年后即加入救火联合会。至1925年5月又扩充队员人数至50人。到同年8月,共计火警出发次数49次,急救伤人26人。1927年冬又添加新式灭火机一只。该队被认为“对全城救火事业诚有莫大裨助也”㉘,成为民间消防的一支重要力量。
(5)农村服务事业:青年会工作原来一直以城市为中心,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宁波青年会积极提倡乡村服务事业。“应时代之要求,欲拯国势于万一,欲救重危之乡村,故有下乡运动之举。”“其步序首由教育入手,使人尽其才;次之乡村建设,使地尽其利;再之社会组织,使民能自治。”㉙
1929年,青年会在与鄞县高桥基督教恤孤院毗邻的郭家庵设立农村服务处,作为为农民服务的事业机构。该处设有专职干事,主持工作,内设游艺室、阅览室、医疗室、儿童游戏场、浴室等,随后又发起成立鄞县第一个农民合作社。该社由青年会担保向宁波中国银行贷款购买肥料,向农民供应。不久,青年会又将合作事业向邻近的集士港、童家横等地推广。在2年时间内,先后组织成立20多个农民合作社。青年会后来还在樟村以及镇海之河头等地成立农村服务处。他们为当地农民开展济贫、识字及提倡卫生、改良习俗等一系列活动,还组织农民观光队到宁波、上海等地观光,受到农民的欢迎。通过数年努力,当地农民开始改变旧的观念,精神面貌与文化状况有了较大改变,经济与社会生活也有显著进步。
1932年夏,宁波青年会鉴于青年失业者众多而又缺乏专门技能,故积极提倡技能教育,并创办短期养蜂传习所,还于1933年添办数种专门讲习所,以期普造专材,为建设之用。㉚
(6)抗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宁波青年会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提倡国货,援助前线将士,救济战区灾民,表演警世戏剧,颇得社会各界赞许。针对一般民众国家观念淡薄,当时宁波青年会白天“将无线电所得消息张贴壁上,晚间,敦请专员演讲满藏问题、日本帝国主义传统政策、中国外交史、中国民族史、世界新闻、国际趋势等问题”㉛。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青年服务团走出城市,赴乡村进行化装演讲。同时该会义务员踊跃为前线将士劝募输捐运粮。一年间宁波青年会输送至前方将士的物品计“盐光饼二百余万枚,席三捆,草鞋五百双,炒米十袋,白米一石,年糕十三袋,碗五箩,筷三袋,军用眼镜四十副,广东饼两箱,棉袄六十条,雨衣十件,铁床一只,大洋八百九十元八角”㉜。
(7)提倡正当娱乐:宁波青年会重视青年人业余时间的娱乐问题。为抵制不正当娱乐方式,青年会提倡和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该会设有乒乓、棋类、弹球等专供成人与儿童作业余之娱乐。1926年4月新会所落成后,更添置了大批文体设施。为倡导正当娱乐,该会还不时邀请国内外艺术团体来甬献艺,如1926年7月19日,由东南欧各国艺人组成的世界跳舞团来甬表演。特别是借助于当时方兴未艾的大众娱乐方式——电影,青年会经常举办电影放映活动。如1926年5月13日,青年会举办第一次电影大会,为期3天。首日放映著名中国电影《小公子》,门券“小洋四角”,观者300余人,深受甬城各界欢迎。㉝为丰富甬城百姓业余生活,提倡正当娱乐,青年会还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庆日举办游艺活动。如1926年农历正月,青年会服务团在初二至初四3个晚上,连续在该会会所举办同乐游艺会。有国乐、国技、火棍、跳舞、京调、双簧等多种节目。其中初二晚上为《十五年之后》,初三晚上为《我到那里去》,初四晚上为《沙场血泪》,均由该团化装演讲班表演。“又闻初五晚上,城内竹林学校拟假座青年会举行筹款游艺会,新剧为《红玫瑰》,系女子表演。”㉞
此外,青年会还有周年、国庆、国耻(如五九)纪念会,以唤起民众之国家意识,扩大其社会影响。如1920年10月9日下午2时,该会开预祝国庆纪念会。“到者约有百余人,兹将开会秩序录下:1.振铃开会,2.宣布开会宗旨(胡詠骐君),3.唱赞美诗(全体),4.游艺(崇德幼稚园),5.董贞柯君演说,6.国乐(斐迪学生),7.魔术(施秉瑜君),8.风琴独奏(邬女士),9.篮球比赛(崇信中学),10.三呼万岁,11.散会已四时矣。”㉟据报道,该会还于当天晚上6时召集全体会员举行提灯游行。“随同出发者有体生医院全体医员,又有粹成阳伞厂工人亦同时助兴。闻其出发路程由江北傅家桥下起,到火车站转洋关前及英领事署、外马路,过新江桥,进东门至鼓楼前,弯紫薇街,出药行街、灵桥门,到江东后塘街,弯杨柳街头,穿百丈街乃过老浮桥、海宫前、半边街,到糖行街始行散会。一时道旁观者莫不欢欣鼓舞,颂民国万岁云。”㊱据统计,1924年宁波青年会“开周年纪念会、国庆纪念会等共计三次,到者一千二百余人”㊲。
5.与地方团体之协作事业
(1)平民教育运动:20世纪20年代初,宁波一地平民教育运动兴盛一时,青年会实有创始之功。1923年8月间,青年会即联络四明初级中学、群学社,拟设立平民学校3处。为广泛宣传,同月17日下午1时,“该三团体三百余人,排队游行,由北门外初级中学出发,入城,出东门,过新浮桥,至江北岸。沿途演说,各人手执小旗,上书:‘快来读书’,‘不取学费’等字样,五时许行至咸仓门,乘渡归校”㊳。
1924年2月,宁波青年会与鄞县教育会发起组织平民教育促进会。为唤起平民与各界人士之注意,曾举行两天提灯游行大会。全年“倡办平校30处,俾成年失学者有所向学,计学生千七百余人”。继与群学社与基督教学生会等合办平校数处,是后由本会单独举办,求学者亦甚踊跃。1925年8月9日宁波《时事公报》报道说:“本埠青年会所办高级平民学校由朱旭昌、张莼馥㊴、史良臣三君出资,由该会干事谢介眉
君亲自教授,学生约四十余人,其中成绩较佳者均能写信读报,肄业已四月,定今日举行毕业礼。”
1926年5月,宁波青年会鉴于“平民生计日促,生活艰难,特组设平民职业学校”。分商、工两科,晚间在平民学校读书,先以3个月为试办期。“商科生专行贩卖糖果及卫生药品、苍蝇拍、竹扇等。货物成本由青年会代垫,器具亦由该会置办,而所得赢利归本人所有。工科生专行制造蝇拍及竹扇。饭食由青年会供给,三个月后再议工资。”㊵
(2)卫生运动:宁波青年会高度重视卫生事业,这也许与当时宁波公共卫生状况相当不尽如人意有关。为此青年会除单独组织卫生运动外,还与其他团体合作。1923年,青年会与甬上各团体发起组织城市卫生促进会,并积极开展有关活动。“如发起时疫医院,施种牛痘,坑厕编号,添置垃圾桶,调查全城卫生状况,请求官厅取缔坑厕等事,均为地方人士所赞许。”㊶
青年会卫生运动一般选择在初夏病菌较易繁殖传播之际举行。如1926年5月下旬,青年会鉴于天气渐热,虫菌丛生,决定在6月份举行卫生运动,为此函告各界开筹备会,得到各界人士热烈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卫生运动于6月初开始。本次卫生运动以展览为主,还把展览会开到镇海。据宁波《时事公报》载,1926年6月22日,宁波青年会与镇海教育会联合在镇海邑庙举行卫生展览会。“场中遍悬卫生挂图、保护婴孩图及人体模型,任人参观,并随时在旁说明。上午招待学校团体,下午招待平民并由王洁身君(青年会干事)演讲卫生大纲。夜间演放影片,共五本(集)。首四本演疟疾之由来,后一本演放霍乱的来源。参观来宾因天雨略形减少,共计约四五百人,由各校教员招待。县立一校童子军维持秩序,故秩序井然”。㊷
(3)慈善赈济活动:作为社会公益团体,宁波青年会更是把慈善赈济事业作为本职工作而积极进行。早在1920年,北方顺、直、晋、豫、鲁5省旱灾为患,哀鸿遍野,同时邻,近宁波之台属各不久改名为中西协赈会地水灾也相当严重。为此青年会与本埠各团体合作,发起成立中西协赈会,进行募捐赈灾活动,共筹得捐款1.7万多元,汇至灾区散放。㊸此后,凡是赈济诸事,青年会几乎无役不从,尤其是积极参与华洋义赈会事务,由此赢得上海华洋义赈会总部与宁波旅沪同乡会的信任。如1921年宁波大水,旅沪同乡会即委托宁波青年会进行灾况调查。㊹1924年江浙战争期间,青年会积极参与战争救助活动,组织多个收容所,安置难民。平时,青年会设有恤孤会,于每年12月份向各界征集赈款、衣服、书籍、玩具、食品等分发给各孤儿院孤儿。㊺
(4)拒毒运动:1924年10月,中华民国拒毒会在上海成立后,宁波青年会即联合本埠各团体组织拒毒会宁波分会,并多次进行拒毒游行宣传。如1925年3月28日下午,宁波青年会联合四明、慕义女校、崇德女校、浸会高小等团体约500余人进行“拒毒游行”。“队前有大旗一面,上书‘扫除鸦片’四大字,在火车站出发,出外滩过新江桥进东门,由东门直至鼓楼前,转过府前,直至盐仓门散队。沿途分发传单,各人均手持小旗,上书‘劝同胞切勿再吸’、‘鸦片是害人的东西’、‘万众一心’等字样,沿途并有青年会叶云峰、谢凤鸣以及其他各代表分头演讲,听者莫不动容。”㊻
(二)宁波青年会成功的原因分析
20世纪20年代,波及全国的非基督教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此背景下,宁波青年会之所以能迅速在宁波立足并对宁波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中下列因素尤为重要:
其一,较好地适应与满足民初宁波社会的需要。正如时人所言:“宁波青年会在其会务发展的进程之中,确认他是能够适应宁波社会的需要。”㊼“它能适应环境,参照现状,随时代之变迁,地方之习俗,而因革之。”
㊽清末民初以来,宁波商业发达,外来文化影响深入,以新式商人与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开始登上社会活动舞台。特别是五四运动极大地震撼了宁波社会,要求改变现状、改良社会的呼声日趋强烈。宁波青年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主张顺应了这种愿望与潮流。而以德、智、体、群四育为中心展开的宁波青年会社会活动范围与工作重心又能与时俱进,随时代与社会发展而加以调整,由此得到宁波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欢迎。正是在宁波社会的认同与支持下,诞生于五四前夕的宁波青年会得以迅速在宁波立足并发展壮大起来。
宁波社会对青年会的支持程度可从历届会员征募与青年会新会所募款活动中得到佐证。为发展团体势力,宁波青年会从成立起每年都举办征募新会员活动,而在宁波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几乎每次都大获成功。如1921年4月,青年会进行第三届征求会员活动,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旅沪著名人士如谢蘅窗、方椒伯担任沪宁队正副队长,后任宁波总商会会长的俞佐庭及朱旭昌、张天锡、魏伯桢、余东泉、陈企白等甬上著名人士也都担任各征求队队长。结果到16日征募成绩第一次揭晓时,“总计征求一八二人,分数九〇八分”,其中上海沪宁队“成绩异常优美,不数日,已得三千余分”。谢蘅窗还致函宁波青年会,盛赞其“办事多才,声誉卓著,故此次登高一呼,众山皆应”。可见,成立才3年的宁波青年会的社会影响力已不可小觑。对此,宁波《时事公报》报道说:“该会征求仅及一星期,其成绩已能若此,足见甬上人士倾向该会之一斑。”㊾而1926年4月落成的宁波青年会新会所更是地方社会支持青年会的明证。该会所建筑之费耗资10万金,除由青年会北美协会所转赠数千美金外,余皆取之于甬沪两地宁波人。其中袁履登、陈蓉馆、孙梅堂、方椒伯、楼恂如则被称为“建筑新会所之五大柱石”。他们出钱出力,慷慨相助。从寻觅会址、会勘地基到调解纠纷、签订合同,无不亲力亲为,以至宁波青年会表示:“诸君关怀桑梓社会教育之热忱令人敬佩,将来大厦告成诸君伟功端不可忘。”㊿同时宁波青年会成立以来,会务活动频繁,所需经费不菲,而会中又没有基本金之设。“但各界慷慨输将,历年极见踊跃。”〓正是社会各界的慷慨捐助,不但保证了宁波青年会历年开展会务活动的需要,而且有时还略有积余。
其二,充分发挥与依靠青年人的积极性。青年会认为“青年人是社会中坚,是社会改造运动的急先锋,所以,先要抓住青年,才能推动社会”〓。基于这一认识,宁波青年会紧紧依靠青年特别是以青年学生与教师为主体的青年知识分子队伍,开展各项社会活动,从而使其影响遍及社会各个领域与层面。清末民初以来,受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潮影响,宁波一地兴起办学热潮。到20世纪20年代初,一支以受过新式教育的教师和中等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知识分子队伍已经形成。宁波青年会充分认识到这支队伍所具有的活动能量而设法将其罗致至自己的周围,从而成为其各项活动得以开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如在新会所落成之第二天即1926年4月4日,青年会即开会“专招待本埠学生界,到有各中学校男女学生共七百人”〓。其对青年学生群体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宁波青年会开展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服务团以及后来成立的四育养成团(后改名少年养成团),其成员多为“在学之少年”。青年会还注意发动其他学界青年之力量,如1926年7月,宁波青年会组织暑期回甬学生,发起通俗演讲会,利用青年会新会所,“贯输以通俗常识,其成效必著”〓。
其三,活动方式多样,手段灵活,使宁波青年会得以深入宁波社会。如上所述,宁波青年会在事业范围与工作重点上能根据社会需要而随时加以调整,在实施方法与手段上更是灵活多样,因而取得巨大成功。如青年会为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民众的注意力,充分利用当时流行的大众宣传方式如电影、演讲、游艺、游行。特别是演讲,宁波青年会不仅高度重视,专门成立演讲队,经常组织各种演讲,还注意运用名人社会效应,邀请国内外著名人士来甬演讲,并借此进行广泛的宣传,从而取得良好的效应。在宁波青年会的邀请下,青年会全国协会首位华人总干事王正廷(王氏还担任宁波青年会名誉董事长)、现任总干事余日章,著名教育家晏阳初、陈鹤琴以及世界青年会协会总干事都先后来甬演讲。当时青年会组织的演讲活动给甬城人民留下深刻印象,即使在非基督教运动背景下对青年会看法有些偏激的人士也不得不承认“青年会自在宁波设立以来,第一个出风头的就是演讲,差不多一星期里头,总要举行一次,在青年会里头算是招徕生意的军乐队。在我们宁波人却总不能不感激他,因为无论演讲的人程度怎样,听的人多多少少总可以得到一些见识。所以青年会欢迎演讲的人,我们宁波人也很欢迎青年会的演讲,而况青年会物色人才的眼光,拉角儿的手段可是极好”〓。青年会的演讲主题十分广泛,从生物之意义及生命之起源到法国华工情形,从社会心理到世界教育潮流,青年会的演讲无疑成为当时宁波人了解科学、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口。在青年会所办演讲活动影响下,当时宁波人对演讲的作用也有相当的认同。1922年10月25日,一位署名“半符”者在《时事公报》发表的《教授和演讲》的时评中,对演讲在民众教育中的作用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在国家与社会无力兴办大批学校的情况下,演讲是使大批无力进学校的穷人接受教育的最好形式,“所以演讲比教授来得重要”。在对外宣传动员工作中,青年会还注意运用图片、幻灯以及实物,以求得最佳效果。正是由于宁波青年会在宣传动员工作时十分注意方法与手段创新,从而往往能达到“极为动容”的效果。同时,青年会在对外宣传中还注重联络新闻界,如1926年4月,新会所落成,专门宴请甬上新闻界,以联络感情。〓宁波青年会的社会活动不仅内容十分丰富,经常深入到宁波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的社会阶层相当广泛,甚至惠及狱囚。据《申报》报道,1924年12月圣诞节前一日,宁波青年会会员携带食品、书籍、药品赴鄞县监狱,分发给各犯人。“同时并有唱歌、演讲等秩序,使犯人也得一时之快乐,是日参加者又有四明中校等数团体。”〓
宁波青年会还积极扶持学校青年会(青年会分城市青年会、学校青年会两类)的发展,设立校会事工股,“协助各校青年会会务之进行”。到1922年2月定海中学青年会成立时,宁波城区斐迪、浸会、崇信、圣模等校均已设立青年会。在宁波青年会支持下,各校青年会积极开展会务工作。如浸会中学青年会会务“素称完善,除在北郊之外设有小学一所,校中又不时集论道会,研经班,余如童子养成团及服务部之卫生队、扶弱队,皆已成效卓著。近来布道部复鉴于狱中囚犯之沉沦黑籍,虽法律上之制裁不可挽救,而人品之改革尚可追求,爰有监狱布道之创举,准每星期日下午出发”〓。
综上所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宁波青年会的本色化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不仅经受了非基督教运动的考验,而且还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教会在宁波的影响继续扩大,这与宁波青年会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据统计,1924年定海居民中,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者2948人,信佛者仅249人。〓20世纪30年代初鄞县城厢居民中,信基督教、天主教者合计达2123人,占信教总数3541人(含佛、道、回教等)的60%。〓同时,宁波青年会的活动对民国时期宁波社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至少在宁波青年会的影响与推动下,当时大批青年关注社会问题,投身社会实践,一批关注现实、致力于社会改造的新型社会团体也应运而生,一些原来从不被注意的社会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关注,尽管作为一个社会团体,青年会也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20年代的宁波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这其中显然有青年会“穷干苦干”的筚路蓝缕之功。
知识出处
《潮涌城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记述的近代宁波外滩研究包括历史沿革、经济社会篇、公共事业篇、慈善公益篇、文化教育篇、人物篇、文献篇、附录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