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明清古建筑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北遗珍·慈城卷上》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923
颗粒名称: 慈城明清古建筑群
分类号: TU-87
页数: 96
页码: 20-1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江北区慈城明清古建筑群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程氏庆余堂、大耐堂、冬官坊、恩荣坊、张家园6号方氏民居、刘氏桂花厅、慈城刘家祠堂、莫驸马宅、周氏世恩坊、民主路70号向氏民居、姚镆故居等。
关键词: 江北区 慈城 古建筑群

内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慈城明清古建筑群是1997年8月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8处,分别为:孔庙、甲第世家、福字门头、布政房、姚镆故居、大耐堂、桂花厅、冯岳彩绘台门、刘家祠堂、莫驸马宅、世恩坊、冬官坊、贞节坊、恩荣坊、冯宅、向宅、程氏庆余堂、方家砖雕台门。这些建筑鳞次栉比,熠熠生辉,形成了慈城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孔庙、甲第世家、福字门头、布政房、冯宅、冯岳彩绘台门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城古建筑群,其余12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慈城明清古建筑群。
  程氏庆余堂
  蔡院巷7号 类别:古建筑·坛庙祠堂
  程氏庆余堂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此堂为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后裔程嘉禾之甥王赓南所建,东梢间之廊檐墙有一刻有“建造程氏庆余堂碑记”字样的石碑。该堂为三合院,门楼居东,厅堂朝南,五开间,用九檩,施五架梁,脊瓜柱为鹰嘴形,童柱下椽呈圆舌形,梁下置隔架科二攒,前廊为船篷轩,刻卷草、夔龙和“寿”字,抱头梁前部呈象鼻形,前檐柱础为瓜棱状。
  大耐堂
  三民路5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大耐堂是一座单檐硬山式三开间建筑,穿斗架的木结构厅堂。该堂建于明代早期,建筑高大雄伟,其柱头和部分梁架上装有斗拱。东侧尚保存着庑殿顶厢房,厅堂原悬有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大耐堂”及其他各种匾额十余块,“文革”期间全毁。现大耐堂整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为我市明代早期现存较高大的木结构厅堂建筑之一。
  冬官坊
  民主路26号 类别:古建筑·牌坊影壁
  冬官坊主人为明弘治己未(1499)进士、工部主事赵暕立。冬官坊与恩荣坊前后只相距一米。二柱单开间,面阔3.56米。平板枋正反面皆刻三角纹与云纹,上额枋正面高浮雕孔雀牡丹,二侧为云纹,背面高浮雕鸳鸯莲花。填枋板横刻“弘治己未进士赵暕”,正背面字一致。下额枋,正面高浮雕双狮舞绣球,二侧为龙头相对,背面高浮雕双麒麟抢宝珠,二侧为龙头相对,中间填云气纹,下额枋之二端各置透雕之卷草纹雀替。
  恩荣坊
  民主路26号 类别:古建筑·牌坊影壁
  恩荣坊为二柱单间歇山顶建筑,坊高6米,面阔3.5米,屋面石刻成筒瓦,正脊上有两个鸱尾。正面上部额枋正中悬一块双龙戏珠匾。匾上直书阴刻“圣旨”二字。下额枋上中间有浮雕双狮舞绣球,两边上方各浮雕一个龙头。背上部额枋正中也悬一块双龙戏珠匾,匾上直书阴刻“恩荣”二字,中间额枋横书阴刻“诰封三代”四字,枋北端有建坊年代“乾隆丙申岁孟秋月上浣吉旦”之落款,南端直书阴刻“儒林郎侯选州同孙向恒升建”的一行置名。
  该坊是宁波市迄今保存完整的清代石雕牌坊,它所采用浮雕透雕相结合的手法、造型艺术和独特风格,反映了这一时期牌坊装饰上的特点,是研究古代石结构建筑和雕刻艺术水平珍贵的实物资料。
  张家园6号方氏民居
  光华路张家园6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张家园6号方氏民居原名方家砖雕台门。建此宅的主人姓名不详,一说为清嘉庆五年(1800)举人方华钦。此牌楼式砖雕台门是该宅的二门,阴面雕刻精美,共分三层,上层为博古架和官宦九人;二层为“入孝出第”等字和报喜队伍、宫廷人物等;三层为大凤凰和主仆、老翁等九人。阳面雕刻简单,上书“韫玉怀珠”等字。从题字来看,此台门建于道光乙丑年(1829)
  县志列传有方华钦传。方华钦,字景安,号竹南,嘉庆五年(1800)举人,历任洋县等地知县,题升汉阴厅通判,此人是否是建宅的主人有待证实。
  刘氏桂花厅
  民族路25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刘氏桂花厅,明代慈溪刘姓大族一住宅,此宅为一四合院,硬山式,大门朝南,布局为倒屋、前厅、中堂、后楼、左右厢房,后有一井、一池,倒房之东侧、东厢房之南方为台门,前原有石狮一对、台门之正北有一照壁,今台门,前厅照壁已毁,后楼及西厢房已有不同程度的更改,唯中堂保存了原貌。中堂面阔三间,施中柱,用十檩,前檐柱小抹角形,櫍形柱础,隔墙皆以芦苇芯木条作骨干,抹草泥。
  慈城刘家祠堂
  民族路刘家弄3号 类别:古建筑·坛庙祠堂
  慈城刘家祠堂是明代慈溪刘姓大族的祠堂,三开间,平面布局为横长方形硬山造,面阔14.3米,进深12.8米,梁架高大进深九界,用十檩,明间抬梁式,施五架梁,下施顶头拱,平身科,明间三攒,次间二攒,童柱下缘呈圆舌形,鼓形柱础,东北角山墙边砌有清嘉靖九年刻着“遵奉宪示永保祀产并免值役碑记”字样的碑一方。
  莫驸马宅
  莫家巷25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据《慈溪县志》记载:“莫驸马宅,西莫家巷,按莫驸马不详其姓氏,亦不知其时代。”相传为余姚人,后移居慈溪,东西莫家巷皆其旧址。考余姚志,莫叔光宋绍熙间官居中书舍人,其侄子纯庆,元丙辰状元驸马或其后裔欤。
  周氏世恩坊
  永明路中心 类别:古建筑·牌坊影壁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监察御史高懋为进士周翔、周文达、周镐立。周翔,字鹏举,由岁贡入监,正统十三年(1448)第进士,选江西道监察御史,卓著风裁。周镐,字仲京,翔四世孙,父文达,正德八年(1513)举人,镐登嘉靖十一年进士,官行人转刑部郎。
  四柱三间,通阔约8米,中柱高5.92米,边柱高4.46米,高浮雕、透雕工艺精细逼真。平板枋下部刻莲瓣纹,明间南面上下额枋刻有“正统戊辰(1448)赐进士周翔”和“正统□癸科赐进士周文达嘉靖壬辰(1599)科赐进士周镐”,各额枋分别刻有丹凤朝阳,双狮舞绣球,双龙抢珠,凤凰牡丹,白鹤云彩,麒麟大鹏等,花板与雀替多为卷草纹。
  世恩坊在慈城现存的石牌坊中,雕刻最精细丰富,规模最宏大,是研究古代石构建筑的实物资料。
  民主路70号向氏民居
  民主路70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民主路70号向氏民居原名向宅,为一座由照厅、正厅、东西厢楼组成的四合院,出门往西有一巷道,巷口为向恒升为其祖父向腾蛟所立之功德石碑坊“恩荣坊”。
  向宅原为北宋真宗(998—1022)的右仆射向敏中的后代向恒升所建,向恒升号桐园,例授文林郎、侯选州司马,其在福建开木材行时,用了一万两银子造这幢住宅。
  向氏于南宋时从北方迁来,明代建筑“大耐堂”与向宅的东厢房柱网腹着,说明了向宅与大耐堂的历史关系。
  向宅二厢楼的前端,五花山墙,大门之所存木、石、砖构件上都有仙鹤、博古、人物、花卉、寿字、夔龙、鹿、桃、竹节、宝相花等精细的雕刻。
  姚镆故居
  民族路18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姚镆(1465-1538)字英之,慈城人。官居资政大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二品高官。弘治六年(1493)进士。除礼部主事,进员外郎。擢广西提学佥事。弘治六年任兵部尚书,祖居“植本堂”。子涞,字维东。嘉靖二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争“大礼”,廷杖。又议郊祀合祀,不当轻易。召修《明伦大典》,恳辞不与。
  刘氏贞节坊
  尚志路4号 类别:古建筑·牌坊影壁
  该牌坊是明万历时翰林冯有经为其母刘氏立,是宁波市现存为数不多的贞节牌坊之一。坊单开间,面阔2.98米,柱高4.12米,用高浮雕、透雕工艺手法,层次分明,艺术性较强,平板枋上刻卷草和莲瓣纹,南面上额枋上刻“蹊旌表嘉靖甲子科顺天举人,冯讚继妻刘氏之门”,下额枋为双狮舞绣球,两侧各一龙头。北面上、中、下额枋分别刻双狮舞绣球,丹凤朝阳与卷草。花板透雕卷草纹,坊之上匾额书“贞节”。坊之北原有一台门,门之前有八字墙。全是砖砌,墙体为方砖斜砌上饰卷草套菱形纹。目前只剩残迹。
  太阳殿路39号俞氏民居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阳殿路18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太阳殿路39号俞氏民居原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进士、湖广布政使冯叔吉所建新宅,故称新布政房,后代衰落卖给俞姓人氏,改称俞宅,重建于清初。
  该宅坐北朝南共五进,纵轴线上主体建筑,前进为11开间,由主厅、东西二弄,二大厅组成,厅均为三开间抬梁架、脊枋上装有正心斗拱,大厅东西各有备弄,弄旁的东西厅堂各为三开间穿斗架建筑,大厅前东西二方筑有磨砖石砌影壁,后进为五间二弄穿斗架二层楼房,东西各五间二弄厢楼,组成四合院。
  相传,俞宅先祖被称为泥螺太公,乾隆年间为三北卖泥螺者,他在小东门河埠头掏洗泥螺时,不小心木桶滑落水中,下河摸取,意外发现一块大石,掀开下面有一瓷金、一瓷银。从此发迹,才到慈城建房。
  慈湖师古亭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慈湖湖心堤上 类别:古建筑·亭台楼阙
  慈湖师古亭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知县胡观澜重浚慈湖所建,为崇仰宋儒杨文元公(杨简)师道教泽、千古表率,故名师古。
  师古亭为六角重檐攒尖顶廊亭,戗式作法。12根石质柱子支撑起亭子,12只翼角高高翘起,二副阶施平身科四攒,用抹角梁,结构独特精巧,师古亭与宋代开凿的慈湖相映成景,为古城慈城一标志性建筑。
  师古亭是浙东现存最古老、面最宽阔的木石结构重檐式廊亭,是宁波市现存的唯一一座乾隆年间的亭子。
  慈湖革命烈士陵园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慈湖北侧
  类别: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烈士墓及纪念设施
  慈湖革命烈士陵园原名朱洪山烈士墓座落于慈湖北侧,陵园布局座北朝南,略偏西南。自1950年起,先后安葬了朱洪山、郑侠虎、蒋子瑛等著名烈士。该墓地经过多次迁葬和改建,至1990年共安葬了34名革命烈士,形成了烈士陵园的格局。
  1997年、江北区民政局又对陵园进行了全面整修和改造,并迁葬了一百余名在各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陵园于1998年开放,谭启龙同志题写陵园名。
  陵园先后被江北区区委,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相关链接
  朱洪山(1917-1946),乳名朱琪,又名朱树春,宁波庄桥更楼人。少时因父亲失业、母亲病故被寄养在上海叔父家,读完小学。1935年后回到家乡,在鄞县农村教书。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奔赴延安。1938年5月任中共慈溪县工委委员,1945年10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后,任新四军浙东留守处副主任,坚持在四明山区。1946年9月任中共鄞慈县特派员。1946年12月31日,在鄞(县)西潘岙牺牲,时年29岁。
  杨家弄16号应氏民居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弄16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杨家弄16号应氏民居原名应宅,为清乾隆九年(1744)建造的官宅,主人名字不详。原为五进,多数被焚毁,今存照壁、门楼和前东厅,建筑面积128平方米,八字形照壁,中间高,两头低,石砌须弥座。上刻卷草、凤凰、牡丹,通高约4米,通长7米。砖雕双龙戏珠、喜鹊牡丹、凤凰麒麟、“寿”字等花纹。东厅之天花板漆有缠蜘花卉,久不褪色。
  应宅为乾隆早期建筑,它保存了宁波砖雕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对研究宁波地方清代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周信芳祖祠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鼎新路口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名人故、旧居
  周信芳祖祠为我国现代杰出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30岁(1925)成名后回乡所建,他在此居住过,当时作为祠堂,名为“全恩堂”,原前有台门、中间为堂,后有楼房,左右厢房,现仅存祠堂。面阔三间,硬山式,抬梁建筑,梁架结构不用平梁,而用弓形的对支梁,顶住脊檩,对支梁的中间悬一花斗,屋顶硬山式,山墙高于正脊。
  相关链接
  周信芳,原名士楚,京剧“麒派”的创始人,我国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原籍浙江慈溪(今江北慈城)。出身艺人家庭,他六岁拜陈长兴为师,七岁登台,十三岁就成为戏班中的主角,到天津、北京等地演出。到北京后搭入“喜连成”科班,曾与梅兰芳同台演出。从这里起,他将七岁登台始用的“七龄童”艺名,改为
  “麒麟童”。也就是从这时起,“麒麟童”这个名字一直屹立在京剧剧坛上,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
  符卿第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权路27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符卿第的主人陈鲸是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至南京尚宝卿。现存建筑于清中晚期所建,宅分前厅、后楼、二厢楼,前进九开间,中五间厅堂,建筑高大。后楼有后廊,楼之顶部皆施船篷式天花板。大门朝东,大门前后用轩,施倒抱鼓石全为博古,分别为平升三镲戟,花瓶、毛筒、拂尘、铃架、鼎等。门楹联上刻双龙抢珠、凤凰戏珠、石榴、松鼠、狮子、佛手等,门额上施平身科。
  南照壁上刻三条边饰,分别为卷草、几何形夔龙狮子舞绣球、凤凰牡丹。
  前厅,后楼封檐墙上砖、石雕和中天井二隔墙上端之边饰有人物、动物、亭阁、花草果实等,题材内容十分丰富。
  太平天国兵营旧址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新路13号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太平天国兵营旧址原系向氏宅第,其后裔转卖给凌姓人家。1862年9月太平军占领慈城后,曾驻军于此。
  门楼朝北,进门为一长弄,二门为一台门,主厅七开间,二厢楼,该建筑保存完整,并具有历史文化意义。
  太平天国公馆旧址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弄16号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太平天国公馆旧址建筑为前后二进,前为三合院,后为五开间厅堂,均为楼屋,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朝南砖雕台门,天盘石下左右分别透雕龙凤、麒麟石质雀替。砖雕分别为:天官赐福、高官厚禄、延年益寿、和合双喜等,此宅之柱、梁架、门窗、轩等大体带着清后期建筑之特征。
  该宅在清光绪年间由邑人财主秦子敬买进,于五四运动前后进行过修缮。
  中华路79号民宅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慈城望京社区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现存坐北朝南七间两弄楼房,通面阔32米,进深七柱九檩,小青瓦硬山式,穿斗与抬梁混合梁架,中柱上端脊檩处和前柱上端设斗拱,方形柱,楼板桁条间距大,楼板厚实,中厅楼板已严重糟朽,隔墙基础侧石统为扁砖拼砌而成,这在其他古建筑中不多见,墙体为龙骨砖砌成,上层月梁部隔墙用芦竹筋谷灰泥制成,前廊阶条石用材巨大,天井前残存二门半座,原应为牌楼式台门,上部已经毁,现存石质门框,面阔
  3.8米残高3米,造型简朴,具有明代风格。从原有建筑规模和建筑形制考证,该宅应为明代官宦宅第的一部分。
  太湖路24号民居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此建筑整体坐北朝南,院落三重,建筑二进,建筑规模较小,布局合理,规正。建筑风格为清晚期江南民宅。
  该宅正南围墙中心开一门楼,为单开门,双木门,硬山屋面,建筑风格较为简朴,门楼进深为三柱三檩,中柱落地,穿斗步梁。正厅为三间一弄,弄在东侧,置一楼梯,重檐硬山屋面,南置檐廊,进深为七柱七檩,中柱落地,穿斗梁架,一层顶部由南至北排列十五根搁栅,二层顶部为弧线形天花板,后进为三间一弄,硬山屋顶,穿斗梁架,进深四柱六檩。
  光华路10号民居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光华路10号民居原名酒税务,此处民居现存建筑年代为清中晚期,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坐西朝东,厅堂三间,进深九柱13.6米,面阔12.2米,南北各有八间二弄厢楼,建筑组合平面为“H”形布局,前后天井,前天井阴墙高4.5米,宽10.6米,石刻须弥座,草龙、如意、卷草图案,荫墙脊下有通长砖雕图案,其间有“俾尔戬榖罄无不宜”八个砖刻楷书,两厢前廊西端各有偏门通外天井,偏门采用石门框,上有砖雕门额,各刻“挹爽”“凝晖”字样,其下有一砖雕月梁,上饰草龙、花卉、博古图案。
  该组建筑原有东门厅已毁,现存西便门十分古朴完整。
  尚志路132号周氏民居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尚志路132号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名人故、旧居
  此处建筑为一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式洋楼,建成于1929年,原为民国初期旅沪实业家周仰山宅,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三合院式,前厅五间二弄,面阔27.6米,进深14米,前厅、东西厢楼上下前廊与二门门廊天桥形成西周环通,前柱采用混凝土磨光方形柱,上下前廊均采用水泥花式地面,后进五间二弄,东西两侧连接三间一弄,共有八间三弄,通面阔42米,进深8.2米,前后进为一狭长天井,连接前后两弄设有两座过天井的楼道。整组建筑还有朝东大门,配房以及前后花园。
  冯氏节孝坊
  市级文物保护点镇桥街33号 类别:古建筑·牌坊影壁
  此处建筑现存单开间(原为三开间),残高6.8米,残宽4.5米,明间现存上下横梁,中间额坊,上下横梁雕刻精美,内容丰富,中间额坊上南北面刻有“皇清旌表节孝勒赠儒林郎应日朋元配勒封冯氏安人之坊”,东侧落款为“雍正岁次辛亥”,西侧落款“孟秋月吉旦立”。
  该牌坊是慈城现存碑坊中石雕保存最完好的一处。
  邵氏坊
  市级文物保护点 民权路46号类别:古建筑·牌坊影壁
  邵氏坊,为明邵氏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坊单开间,上部已毁,面阔3.92米,柱残高3.8米,天盘梁已断裂,梁下平板枋上刻有“旌表监□□邵氏之门”,字迹已风化,下额石雕风化也相当严重,内容也所存无几,方柱小抹角,小额枋高浮雕龙、仰莲等。
  陈氏坊
  市级文物保护点金家并巷口类别:古建筑·牌坊影壁
  陈氏坊,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冯若陶妻陈氏立。坊为坐东朝西。坊为单开间,面阔4.8米,柱高4米,用高浮雕与透雕手法,技艺娴熟,造型逼真,上部已毁,天盘梁已断裂,梁下平板枋上刻有“巡按浙江试察御史臣乔可聘具题,礼部尚书臣林欲楫覆题,崇桢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圣旨是,草莽臣冯元仲谨述”。中枋刻有“旌表明故儒冯若陶妻陈氏之门”。下额枋为双狮舞绣球,两侧各一龙头。东面额枋上无文字,下额枋刻有双龙戏珠。
  应家池塘
  区级文物保护点 太阳殿路50—52号类别:古建筑·池塘井泉
  应家池塘为明代水池,长4.1米,宽3.1米,深约3米。池四壁用石块垒砌而成,池口周围用望柱栏板,南北两侧栏板为透雕龙凤装饰,西端有一船首状构造,踏步凌空向池中挑出0.6米。据考证,该地原为明代应家大屋,池为应家所有,因年代旷远,大屋无存,只留偏宅。古代在室内建池,或许为风水、克火及生活用水的配置。小小一方池水,斗转星移,百年不涸,记录着历史沧桑。
  抱珠楼
  区级文物保护点 始平路6号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抱珠楼,坐北朝南,现存的建筑由台门,前厅、后进三个单体所组成,建筑形致呈“日”字,占地面积736平方米。该宅建于清代,为清道光年间慈溪冯氏后商冯本怀的私人住宅,后进为他的私人藏书楼,“抱珠楼”由此得名。
  慈城郑家祠堂
  区级文物保护点 雷家巷8号 类别:古建筑·坛庙祠堂
  郑家祠堂是一处清末明初时期慈溪郑氏宗族祠堂建筑。整体建筑坐西朝东,分别由门厅、正厅、后进三个单体组成,院落两重,呈“日”字形布局,保存基本完好,建筑占地面积885平方米。
  门厅为硬山顶,五开间,明间中柱落地,进深三柱七檩,前柱置牛腿,小月梁承撩檐枋。中柱前置二单步月梁步架,后置一双步梁。次间为四柱七檩,中柱落地穿斗抬梁混合结构。正厅硬山顶。山墙两侧上高砌“人”字形高墙。五开间,前置檐廊,月梁步架,檐柱上部置牛腿,小月梁承撩檐枋。明间为抬梁结构,脊檩下置方斗,各置单步月梁。进深五柱九檩,次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进深六柱九檩,八墙正贴为八柱九檩,后进为重檐硬山顶。五开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前置廊。明间进深四柱七檩,抬梁结构。
  华家巷7号民居
  区级文物保护点 华家巷7号 类别:古建筑·其他古建筑
  华家巷7号民居原名宝善堂,原为县衙后花园的一部分,后成旧时慈溪文人墨客吟诗作乐聚会的场所,各方雅士纷至沓来,把酒品茶,终享盛名。堂内原有“来鹤山房”,内祀吕纯阳真人,时成一道教胜地。慈城籍著名实业家应昌期先生对此地情有独钟,曾在此举行订婚大礼。
  察院巷3号张氏民居
  区级文物保护点 察院巷3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察院巷3号张氏民居原名张尚书房,原建筑的大门在尚志路口(现已毁),建筑整体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均已毁,现存建筑由后进院落、西侧的部分建筑组成。建筑占地面积2280平方米。西侧院落为二进建筑,坐西朝东,五间二弄,硬山顶,前后置檐廊。前檐廊较宽,约四米,进深六柱八檩,中柱落地,前后各置一双步梁,后进为硬山顶,中柱落地,抬梁穿斗混合,进深四柱六檩。后进为七间二弄,硬山顶,前置檐廊,檐柱上部置十字拱承抱头梁,明间为抬梁穿斗式结构,中柱落地,前后各置一双步梁,次、梢间置阁楼。
  县衙甬道遗址
  区级文物保护点 浮碧社区 类别:古遗址·宫殿衙署遗址
  慈城县衙甬道遗址,坐落于慈城镇古县衙内,北起自清清堂遗址中心。依山势向南延伸。2002年,由宁波市考古研究所对甬道进行发掘,发掘面积370平方米,发现一条长长的甬道,残长25.2米,宽3.64米,中间铺存石板,石板两侧铺有砖,现在展示的部分砖步道,原残长10.6米,宽2.9米,系用30厘米×15厘米×35厘米的砖横向侧铺。在砖步道里还发现“口通十四年”铭文砖,字迹不清,经考证应为唐咸通十四年(873)
  
  冯骥才祖居
  新发现 民主路159-1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当年冯骥才的父亲就出生在这里。其祖居在民主路五马桥畔。
  相关链接
  冯骥才,祖籍慈城,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颜鸣皋祖居
  新发现 日新路24号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名人故、旧居
  颜鸣皋祖居是一处清末民初时期的宅院。现存建筑由正房、西偏房两个部分组成。规模较小,结构、型致简单。占地面积约为432平方米。2006年,由慈城镇人民政府出资进行全面整修后,作为当地院士陈列馆对外开放。
  祖居正厅为硬山顶、重檐,二间一弄,弄置楼梯,由南往北而上。前置廊,檐柱上部置十字斗拱承月梁步架。明间中柱落地,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中柱前后各置一双步梁,进深七柱九檩。
  相关链接
  颜鸣皋(1920—)原籍浙江慈溪(今江北慈城),金属物理学家、航空材料专家,他长期从事金属材料的物理学研究。早年在美国从事金属塑性变形和加工织构理论的研究。回国后,他开拓了中国钛合金材料的研究并建立了航空工业用的钛合金系列,领导并参加了高温合金、钛合金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近20年来,致力于航空材料的疲劳与断裂研究,为飞机的安全设计、合理选材提供了大量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他为我国的航空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竺巷东路16号杨氏民居
  新发现 竺巷东路16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此处建筑现存台门、前厅、后偏房,建筑二进,院落三重,格局基本完整,占地面积580平方米。分布格局相当清晰,建筑四周高砌围墙,在南侧围墙中心置一台门,台门为砖雕石框台门,单开间,硬山顶,上置小筒瓦,磨砖飞檐,下置六朵平身科,正中阳刻篆体“和气致祥”四字,朝北刻有“视履考祥”。
  前厅五间二弄,重檐硬山顶,前后均置有檐廊,檐柱顶部为十字斗拱,月梁步架,明间一层顶部由四根方形地板搁栅,二层顶部为天花板,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结构,进深七柱九檩,正南施六扇格子长门,北面施双道板门。二弄与后偏房相连,采用连廊相接。后偏房为硬山顶,通排七间,檐柱置牛腿,十字斗拱支撑方檩,梁架为穿斗结构,进深三柱六檩。
  该宅建筑规模不大,但建筑用材较为考究,是当地清晚期民宅典范。
  竺巷东路19号缪氏民居
  新发现 竺巷东路19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缪氏民居现存建筑建于清末时期,四周高砌封火墙,建筑布局保存完好,南侧围墙中心开一台门,建筑二进,院落两重,东西两侧为厢楼,面积为769平方米。
  台门为单开间,上端已毁,现存石框架,上局有砖磨花草雕刻,前厅为硬山重檐顶,三间二弄,二弄由前厅贯穿后进。弄内置楼梯,由北往南走向,前设檐廊,穿斗抬梁混合结构,进深七柱八檩,明间地坪为三合土,两次间均为地板,檐柱顶部置十字斗拱,平头月梁步架,东西二厢楼为重檐硬山顶,南端山墙置三马头墙,厢楼为五间二弄,穿斗结构,前置檐廊,进深为三柱五檩,后偏房不完整,现存五间二弄。
  五马桥头冯氏民居
  新发现 五马桥头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五马桥头冯氏民居原名前新屋冯家,此建筑分二进,院落三重,整体建筑占地面积为764平方米。原建筑格局已遭破坏,现存建筑为原建筑的西北角的一部分。
  前厅为三间二弄,重檐硬山顶,前有檐廊,牛腿雀替雕刻精美,月梁步架,进深六柱九檩,穿斗抬梁混合结构,楼顶置天花板,前厅无楼梯,通过东西二弄与后进相接,形成四周围廊。
  后进三间二弄,重檐硬山顶,前有檐廊,平头梁,东西二弄间,各置有楼梯,由南至北而上,二层形成围廊与前厅相同,明间为穿斗抬梁混合结构,进深五柱七檩。
  始平路2号冯氏民居
  新发现 始平路2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始平路2号冯氏民居原名后新屋冯家,该建筑群体规模较大,建筑用材硕大,工艺精湛,风格大气,现存建筑均为清时期风格,是慈溪冯氏旺族重要聚居地,是清代药业巨商冯云濠的住宅,建筑分布面积2503平方米。
  池塘为原处群落的中心,四周均用青石板高砌,无任何栏板与望柱,长18米,宽11米,深约2.5米。现池中无蓄水,台门已毁,现存下端石框柱,两侧仍保持磨砖墙面,顶端有一小部分刻有花草图案的砖雕,雕刻工艺精湛高超。东侧为厢楼的南山墙,墙体上端为五马头墙,显示宅主人品位、规格较高。前厅为重檐硬山顶,三间两弄,前后檐廊均已拆除,明间为单层窜堂,二次间均置楼板,前厅中柱落地,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中柱前后均施双步梁,进深五柱七檩(加上已拆除的前后檐廊,应该是九檩七柱),后进三间二弄,重檐硬山顶,前后檐廊均已被拆除,抬梁穿斗混合结构,进深五柱七檩,明间置楼板,东西厢楼由南往北贯穿九间三弄,重檐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结构,进深六柱八檩,东西向檐廊均已拆除。
  太阳殿路6号民居
  新发现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此民居现存建筑由大门、正厅、东西耳房、东西偏房、西厅所组成,整个建筑坐北朝南,南围墙东侧开一门,大门已毁原来风貌,正厅为五间二弄,三明二暗,硬山顶,前置檐廊,檐柱顶部施十字科承檐檩,月梁步架,明间五架抬梁,脊檩下施蝴蝶木,鹰嘴童柱,进深四柱七檩,明间两侧均为二弄,中柱落地,穿斗步梁,进深七柱七檩,次间、稍间为穿斗步架,上置阁楼,后院落天井西侧设二耳房,为硬山顶,单开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进深三柱三檩,风格结构有所改动。
  据当地民间口碑调查,该宅也是俞宅的一部分,2007年已全面维修,很多建筑构架均已更换和修复,布局也有改动,但明间梁架基本上是原貌,保存完好。
  太阳殿路22号民居
  新发现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该建筑是一由由门楼、东西厢房和正厅所组成的三合院。建筑布局合理、造型简朴,占地面积约497平方米。
  南面正中心开一大门,硬山顶,单开间,双扇木门,梁架结构较为简单,进深为二柱二檩,前柱置牛腿承撩檐坊。后柱为抱头梁步架。东西厢房为二开间,硬山顶,进深四柱六檩,中柱落地,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中柱前后各置双步梁。正厅为七开间,三明四暗,前置檐廊,明间进深五柱八檩,中柱落地,前后各置双步梁。檐柱顶部置十字斗拱承檐檩,月梁步架。檐廊由东往西贯穿,西端开侧门与24号民居相通。
  该民居建筑规模较小,布局规正、合理、实用,保存完好。
  太阳殿路24号民居
  新发现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该建筑院落三重,建筑二进,建筑规模较小,布局合理、规正。建筑风格为清晚期江南民居,占地面积约458平方米。
  正南围墙中心开一大门,为单开门,双木门,硬山屋面,建筑风格较为简朴,大门进深为三柱三檩,中柱落地,穿斗步架,院落天井东侧开一小门与22号相通,正厅为三间一弄,弄在东侧,置一楼梯,重檐硬山屋面,南置檐廊,进深为七柱八檩,中柱落地,穿斗梁架,一层顶部由南至北排列十五根搁栅,二层顶部为弧线形天花板,后进为三间一弄,硬山屋顶,穿斗梁架,进深四柱六檩,西侧为一小门与20号民居相通。
  太阳殿路26号民居
  新发现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现存建筑格局完整,布局合理,保存完好,占地面积约为793平方米。
  大门朝南,硬山式屋面,单开间双开木门,梁架采用穿斗抬梁混合结构,中柱落地,进深三柱五檩,后二柱为双步梁。进入大门,由南至北采用走廊布局进入前厅,西侧为三间一弄倒厅,硬山顶,明间抬梁结构,进深二柱五檩,次间穿斗抬梁混合结构,中柱落地,前后各置双步梁,进深三柱五檩,东偏房位于门楼东侧,由南至北贯穿前厅,坐东朝西,通排五间,硬山顶,穿斗台梁混合,双步梁结构,前厅三间二弄,朝南,硬山顶,前置廊,明间中柱落地,穿斗抬梁混合结构,中柱前后各施双步梁,后内柱与后檐柱间又加一双步梁,进深六柱八檩,两次间置平顶,进深七柱,穿斗结构,后进呈四合院布局,三间二弄,重檐硬山顶,前置廊,檐柱施牛腿承檐檩,二弄均置楼梯由南往北而上,明间为顶部置天花板,抬梁结构,进深五柱九檩,次间为中柱落地,穿斗抬梁混合结构,进深六柱九檩。
  冯君木故居
  新发现 太阳殿路44号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该建筑坐北朝南,现存的建筑由前厅、后进两个部分组成,前后两进建筑年代有差异,整体占地面积723平方米。
  该建筑二进,院落二重,前进为五开间,三明二暗,重檐硬山顶,前设檐廊,檐柱顶部置十字科承月梁步架,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明间进深七柱十檩,后进为三间一弄,弄在东侧,为三明一暗,重檐硬山顶,东西二侧山墙高砌三马头高墙,前置檐廊,檐柱前施牛腿承月梁步架支撩檐枋,明间进深五柱七檩,穿斗抬梁混合结构,明间北置楼梯,东西走向,后进为民国初期风貌。
  相关链接
  冯君木(1873—1931)近代文学家。原名鸿墀,字阶青,又字君木,慈城人,少年从母学习诗文,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拔贡参加会试,列二等,任丽水县学训导。未几,调任宣平,因病不赴。30岁回到故乡,与金石书画家吴昌硕、诗人况周颐、朱孝臧等交往密切,又曾与陈镜塘结成剡社。民国初年,与陈屺怀等在宁波后乐园(现中山公园)创办国学社,讲授经史文学。民国才子陈布雷、书法家沙孟海等人都是他的学生。长期任效实中学国文教员。著有《回风堂诗集》,
  尚有诗词各若干卷、日记若干卷。
  太湖路10号民居
  新发现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现存建筑大门朝东,由东厢楼、正厅、西厢房和大门四个单体组成,建筑占地面积约为551平方米。该建筑紧邻太湖路上的东侧厢楼,厢楼的南侧朝东开一大门,大门为石框架结构,造型简单。厢楼为硬山顶楼房,由南至北通排为五间一弄,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中柱落地,前后各置一双步梁,东侧无檐廊,进深四柱六檩,楼顶均置弧形状天花板。正厅为五间一弄,双层楼房,重檐硬山顶,前置檐廊,西侧间置楼梯,由南至北而上。檐柱施十字科抱头梁,整体为穿斗抬梁混合结构,中柱落地,前后各施一双步梁,进深六柱八檩,整个建筑结构简单,用材较小,但建筑布局合理、实用,是当地比较典型的民宅例范。
  太湖路33号陈氏民居
  新发现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太湖路33号陈氏民居陈宅,东邻古县城校士馆,北倚慈湖古城墙,南有一巷,与杨家弄2号民宅相望,该宅的整体建筑为清末风貌。据调查,此建筑为“大隐陈宅”,占地面积约为798平方米。
  建筑格局相当分明,四周高砌围墙,大门朝南,单坡顶,石条框双开门,单柱二檩,立柱上部置牛腿承檐檩,二门朝东,硬山顶,台门上部存简单砖雕,正厅为三间二弄,二弄各置楼梯,由南至北而上,为重檐硬山顶,两侧山墙高砌封火墙,整体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中柱落地,前后各置一双步梁,进深七柱十檩,正厅前置檐廊,为月梁步架,檐廊两侧各开一侧门通向东西偏房,偏房为五开间,穿斗抬梁混合结构,中柱前后各置双步梁,进深四柱六檩。
  杨家弄2号民居
  新发现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该建筑现存的部分由大门、二门、南北两侧厢房、正厅五个单体组成,主体建筑为坐西朝东,建筑风格为清末风貌。占地面积约为535平方米。
  大门朝北,与陈氏民居大门相对,大门造型简单,为单坡顶,单开间双木门,单柱双檩,柱子上部施牛腿,座斗承檐檩,二门为硬山顶双开门,南北两侧为厢房,厢房两开间,硬山顶。进深三柱五檩,两侧山墙柱为四柱五檩,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中柱落地,上承一双步梁,童柱承脊檩,厢房北侧采用连廊与正厅相接,正厅为硬山顶,朝东,五开间。前置檐廊,檐廊两侧各开一侧门,檐柱上部施十字科承月梁,梁架采用穿斗抬梁混合式,中柱落地,前后各置双步梁,梁下施穿枋。
  民权路117号葛氏民居
  新发现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传统民居
  该建筑风格为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大门朝东,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由大门、二门、正厅、左右厢楼所组成,呈三合院形制,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470平方米。
  该宅建筑用材硕大,做工精细,保存完好。左右厢楼为二开间,重檐硬山顶,前置檐廊,进深九柱九檩,穿斗结构。正厅为三间二弄,硬山顶,重檐,前置檐廊,檐柱上部为牛腿花斗十字斗拱承撩檐枋,后置月梁部架,进深七柱九檩,中柱落地,前后各置一双步梁,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
  普迪小学旧址
  新发现 民族路46号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及附属物
  学堂始建于民国四年(1915),由上海金融巨子秦润卿先生出资兴建,占地面积约4800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布局、风貌保存基本完好,现存建筑均为中西结合式风格,有建筑三进,院落三重,由教务办公室、小礼堂、音乐教育室、二进教室房和前后两个操场组成。学校大门已毁,屋面为硬山顶、瓦片、门窗风格采用小青砖拱券状,砖混结构,第一进与第二进中轴采用过廊相接形制,第二进前置廊,檐柱十根,二侧为弄,檐柱为方柱,上部为拱形承檐檩,泥满顶;第三进与第二进相似,中操场两侧原有礼堂,今已毁。
  普迪学堂是宁波现存保存完整的“中西合璧”公共建筑之一。在宁波的建筑史、教育史、文化史、慈善史、宁波帮心灵史、慈城古城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民主路83号葛氏民居
  新发现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
  葛氏民居是一处建于民国时期具有中西建筑风格的洋房,始建于30年代初,建筑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是一幢三楼三底砖混结构二层房。平面布局呈方形,方木柱式外廊建筑,建筑分布面积320平方米。通面宽18.38米,通进深9.38米。建筑南立面均为清水石叠砖砌。四坡顶,盖本瓦,外部装饰简洁,内部装饰均为泥满顶,线脚。外地面为水泥与砖砌地坪。室内均为木质地板。北侧建偏房四间,“人”字顶,结构简单。东侧花园有井一口。
  民主路30-32号罗氏民居
  新发现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该建筑群落分东西大院,是一处清时期风格的宅地民居。现存建筑坐北朝南,规模较大,用材硕大。建筑布局保存基本完好。建筑占地面积约为2574平方米。大门朝南,单开间,进深二柱;前厅为七开间,硬山顶。前后置廊,抱头梁。明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中柱落地。前后各置一双步梁,进深五柱七檩。东西厢房为两间一弄,弄置楼梯,硬山顶,重檐。西大院前进为七开间,硬山顶,前置廊,抱头梁。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中柱落地,前后各置一双步梁,进深六柱八檩;后进五间二弄,重檐,硬山顶,前置檐廊。檐柱上方置十字方斗承月梁步架,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明间进深七柱十檩。
  罗氏为当地望族,建筑主体布局保存基本完好,对研究当地人文与民居建筑有着重要的价值。
  莫家弄38号阮氏民居
  新发现 类别:古建筑·宅第民居
  阮氏民居是一处建于清代晚期阮姓民宅第。现存建筑坐北朝南。由正厅、左右厢房所组成。建筑占地约664平方米。今大门已毁,正厅布局为五间二弄、重檐、硬山顶,山墙两侧砌“四马头”墙。前后各置廊。檐柱上部置斗拱承象鼻状牛腿,月梁步架。檐廊东西两侧各置一侧门。明间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中柱落地,前后各置一双步梁,进深七柱十檩。次间二侧置弄。设楼梯,由北往南而上,为穿斗结构,进深十柱十檩。正厅前为一天井,左右两厢房。前置廊,为二开间、硬山顶山墙两侧高砌“人”字形高墙,为抬梁穿斗结构,中柱落地,前后各置双步梁,进深五柱七檩。
  钱氏洋房
  新发现 觉民路33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传统民居
  该洋房始建于民国时期,为钱苓甫之宅。民国后期出售转让给冯尔康。1949年后被人民政府租为慈城粮管所。现为粮管所职工宿舍。现存建筑坐北朝南(偏东南)。建筑四周高砌围墙,南侧开一大门,主体建筑呈“凹”字形,四坡顶屋顶盖小本瓦,置望砖。楼层为二层半,顶部置阁楼。建筑为五开间,采用四根清水砖砌立柱。东西梢间置亭。后置檐廊,地面铺彩色花砖。明间为八扇花窗玻璃门,次间各六扇。二层置水泥栏杆,明间阁楼置一朝南阳台。
  钱家洋房是当地保存较好的民国时期中西风格建筑,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宓石安私人诊所旧址
  新发现 解放路8号(镇人民政府内)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医疗卫生建筑
  宓石安诊所旧址,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砖木结构二层楼花园洋房,现存建筑占地面积96平方米。
  洋房的总体布置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造型和建筑装饰则大都采用西方形式,现存建筑呈方形状,坐北朝南,三开间,四坡屋顶,以西式洋瓦压顶,清水砖砌外墙面,四周墙面均为四条砖砌立柱,南墙正中置一门,立柱之间墙体均开置一窗。
  慈城火车站
  新发现 镇南门 口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交通道路设施
  慈城火车站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民国三年(1914)宁波至曹娥段建成通车。民国26年(1937)萧山至曹娥西通车,抗战时全线破坏,路基改作公路。新中国成立初铁路恢复通车,现存建筑为1954年重建,建筑采用苏联站房式风格,建筑规模按县级三等站设计。建筑坐北朝南,主体部分由候车室、月台、车站雨蓬、附属公房4幢共7个单体组成,现占地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50年代至90年代之间逐步添建了部分辅助建筑,如西侧的货运仓库,2号月台等。候车室是多三角顶平房;砖混结构,屋顶采用西式洋瓦,主体外墙均为黄色调,木构件为绿色,分为5间,总面阔为27.85米,候车厅前6.8米处设有月台,沿边采用大条石板。月台上设有一雨蓬,由东到西共50米,是由两根木柱支撑起来的一个“V”字形顶,为双排,木柱共22根,每排11根,车站东面另有附属公房4幢,横向2排共24间,每排12间;竖向2排共8间,通排4间。
  慈城火车站是萧甬线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县级车站,是宁波铁路发展史上的重要见证之一。
  钱氏祠堂
  新发现 光华路14号类别:古建筑·坛庙祠堂
  钱氏祠堂坐北朝南(偏西南),建筑布局呈“日”字形,建筑二进,院落二重,占地面积1184平方米。
  正厅五开间,硬山顶,高平屋,明间抬梁结构,前置檐廊(现已毁),进深四柱七檩。后进五开间,重檐硬山顶楼房,明间抬梁结构,进深四柱七檩,后进天井西侧墙体有乾隆时期石碑一通。门厅三开间,东西各二间耳房,硬山顶,高平屋,前置飞檐,明间进深四柱七檩,前置双单步月梁,后置双步梁,中间置船篷轩,后内柱平板枋上置三朵平身科,两侧各半朵,门厅建筑用材硕大,做工考究。
  柳山庙
  新发现 古巷社区柳山庙沿 类别:古建筑·坛庙祠堂
  柳山庙是一处清代庙宇建筑,建筑四周高砌红色围墙,据考证,此庙是为纪念唐都扈驾孙惟晸而筑。孙惟晸,号柳山,字曰彰,慈溪县(今慈城)人。现存建筑三进,院落二重,建筑占地面积1134平方米。门厅为五开间单檐硬山平屋,正厅五开间,高平屋,硬山顶,后置两厢楼,原中间有一戏台,今已毁,厢楼今存西厢,东厢已毁,正厅明间为抬梁结构,用材硕大。

知识出处

江北遗珍·慈城卷上

《江北遗珍·慈城卷上》

《江北遗珍》丛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宁波市江北区现存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按地域分为五卷,全面反映了江北区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