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论设中西合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记忆江北——旧闻录》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479
颗粒名称:
论设中西合塾
分类号:
K295. 53
页数:
2
页码:
156-1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记忆江北——旧闻录中文化教育篇的情况,介绍了日本报据四明友人来言,江北岸现设中西学塾的相关内容,记录于《申报》 1876年2月2日。
关键词:
宁波市
记忆江北
旧闻录
中西合塾
内容
昨日本报据四明友人来言,江北岸现设中西学塾,教读生童,系新关西友卢君、旗昌华友陈君创成此事。此二君者亦深识当世要务,而为此大有裨益之事也。夫宁波通商口岸与上海并立,止以上海海口为各路通衢,其繁华更甚于他处,讲究西学之人亦聚于上海而不聚于宁波。故自同治以来,西学盛行,在上海则有各中西人设塾教授,而官绅倡其事者若广方言馆及现在之格致书院,皆讲求西学,日盛一日。而宁波则自今日始也。从此师专于授,弟精于学,则将来习业以去者正不知凡几,而又各视其材质志量以区别应用。吾知数年之后不思办理洋务之无人矣,且数年之内又不止宁波一处有此书塾也。顾余尚有一说素蓄于心而未之言,今闻卢君陈君之事而窃愿陈述以商之,且愿各处有志于此诸君俯探而行之也。夫现在教授西学,兼读中书,止以造就中国人耳。若设为中西合塾,不犹愈乎其法?如各省府义塾择广厦一所,延中士西儒各分读中西书,计中士日教西童,夜教中童,西儒日教中童,夜教西童。而所延师长,中士必多于西儒。一西儒教西书可以日给二三十人,而中士教书人家讲究读书者不过三四子弟,毋许附学。故约计一西儒所教者,中学则以二中士分教之。其束修之数,西儒每月百金,中士半之可也,西儒每月五十金,中士亦半之可也。每一童到塾,量其家计而定束修之数,不必定拘一格。其有产者有子弟入塾,亦必愿多致脯修,初无勉强,再令其另输若干以贴经费,亦当无不愿也。或仿照义塾之式,分仁义礼智信等斋。其年长而学有进者升入仁义,年幼而速成者亦准升列,年长而学无成者降,至十六岁以后,而仍无进境则令出塾。其年过十六而来就学者,酌量师之劳逸而增入兼教,作为附学子弟,与在塾子弟有间,束修从重酌送,不收入塾中经费,而津贴其师。西人受中学,中人受西学,皆同此例。夫中人欲子弟知西学,即西人亦欲其子弟通中学,苟中人创此议而商之,西人当无不允。若非通商口岸地方,则既不得西童而教之,而仅教中童以西学,则所延之师必是从西商经营略识西文西语之徒,虽教焉,无益也!即延西士,亦大都教士之流,甚无裨也!故不如不设书塾之为愈矣。又凡西人之来中国也,非富商大贾即学士通人。中国除商贾外,读书人罕愿越海,而商贾与读书向分两途,仅能解字者犹少,况通文义乎?故西士有设馆于中土而教中人子弟者,必无中人设馆于外洋而教西童者。若能破解成见,不惮重洋至外国诸埠而设馆以教西童,则将来中学之盛行于泰西又岂可量哉?然此事极非易易,就目前以论,则中西合塾之不可以不设也。吾为此说,愿有志西学者商榷之。
——《申报》 1876年2月2日
知识出处
《记忆江北——旧闻录》
本书《记忆江北——旧闻录》收录了综合篇,政治篇,经济篇,文化教育篇,社会篇和人物篇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