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两院院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24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两院院士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1952-1954
摘要: 本节讲述了宁波市江北区各个人物生平事迹。包括颜鸣皋、余松烈、陈敬熊、童志鹏等。
关键词: 人物 传略 宁波市江北区

内容

谈家桢 详见本编“传略”。
  朱祖样 详见本编“传略”。
  颜鸣皋(1920—),出生于慈城镇,曾在中城小学就读。民国31年(1942)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后赴美国耶鲁大学深造,民国36年(1947)获科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任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第二机械系教授、系主任。1957年调入航空材料研究所,领导建立中国第一个钛合金研究室。1962年出任航空材料研究所金属物理研究室主任;1963年被授予上校军衔,任航空材料研究所总工程师;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和第一、二届学位委员会冶金评议组成员;先后任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校兼职教授,《航空材料学报》、《材料工程》主编,先进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席,国际材料力学行为会议理事会名誉主席等。他是我国航空材料研究创始人之一,开创了我国钛合金、高温合金的应用研究和航空材料的疲劳和断裂研究。领导并参与了高温合金、钛合金和一些新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在微观结构分析、合金强化机理、金属超塑性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主持航空材料的疲劳与断裂研究,取得了系统性、独创性的成果,为飞机安全设计、合理选材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5种。获得国家、部委级奖励多项,其中有航空航天部最高奖励——航空金奖和2001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曾亲临母校中城小学百年庆典,并将位于慈城颜家桥头的祖居捐献给慈城镇人民政府。
  余松烈(1921—),庄桥街道人。先后就读于庄桥镇集成小学和宁波中学,民国31年(1942)毕业于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民国35年(1946)筹措创办专门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新农出版社。1949年到老解放区山东农学院工作。1950年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开始从事“小麦周期播种试验”和分枝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以及利用种间杂交改良分枝小麦的工作,。首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常规栽培方法,为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高产开创了新途径。1976年在滕县种精播试验田时,创出了小麦平均亩产638千克高产纪录。到1991年,在全国累计推广达10690万亩,增产小麦44.6亿千克,节约种子10多亿千克。先后获得中国科学大会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农学奖。1990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劳动模范。1992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重奖及“山东省科教兴农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滕县120万农民百姓授予金质勋章。当选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学专业人才,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专家、教授、研究员,有的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编著了《中国小麦学》、《作物栽培学》(全国院校统编教材)、《山东小麦》、《田间试验方法》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他曾专门给宁波市政府领导写信,就发展家乡农业建言献策。
  陈敬熊(1921—),甬江街道压赛堰村人。民国36年(1947)毕业于上海大同中学,1950年上海交大电讯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到北京邮电部研究所工作。1952年转至通讯兵部电信研究所。1957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研究员、副所长,1965年任七机部二院二十三所副所长,1980年被评为研究员。他长期从事电磁波地面波传播、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依赖于地面波传播的地面军事通讯方面,做了一系列开创性理论及工程设计工作,是中国制导雷达天线设计早期开拓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期,独创麦克斯韦尔方程的直接求解法,解决了地空导弹研制中其部件的关键技术;其中地空导弹制导雷达设计的天线系统误差关键技术的解决,获1985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20世纪60年代中期,解决了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雷达天线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二等奖二次和航天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二次,为中国地空武器系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多名,有专著《电磁理论中的直接法与积分方程法》等及论文3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关心家乡建设,得知压赛河已整治一新,河边已植好树并安装护栏,十分欣慰。
  童志鹏(1924—),庄桥街道童姚村人。民国35年(1946)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旋赴美国深造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电工学博士学位,随即问国参加电信工业建设。他设计出军用电台的第一台样机,为抗美援朝前线提供电台。20世纪50—70年代,任四机部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10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代歼击机雷达等机载电子设备的设计、地面微波接力通信设备等众多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生产;又领导了我国无线电卫星和运载工具测控工程的总体设计及中大型兼容型计算机工程、数据通信网、电子化指挥控制系统工程等的研制。80年代出任电子工业部电信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兼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领导研究与国际开放系统互联标准一致的中国研究网,是我国与国际联网最成功、最早的系统之一。90年代以来,主持研究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被列为“九五”期间国家级重点工程,为促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稳定和培养科技队伍发挥了重大作用,是我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开拓者、奠基者与带头人之一。曾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防科技奖一等奖。发表《未来军事电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专著。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他曾多次来宁波,为发展家乡科技事业解决问题,建立互助合作关系。
  孙儒泳(1927—),生于江北岸浮石亭,曾在浙东中学(今宁波四中)就读。195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58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他是我国兽类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其中对鼠类雄性繁殖强度的研究和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在理论上具有独创性。他以8个季节的实验资料,证明地理上相距仅110公里的两个种群间存在着静止代谢率的地理变异,从而为兽类提供了地理物种形成假说的生理生态学证据;同时提出了地理变异季节相的新概念。先后主持了10项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对于我国高校动物生态学教学也有重大而较全面的贡献,所著《动物生态学原理》获第二届高校教材评审全国优秀奖和1992年全国教学图书展一等奖,并被台湾《中国时报》组织专家评选推荐为10本大陆书之一(科学方面仅2本)。曾任中国生态学会第三届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态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校理科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现任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虫鼠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师范院校科技教育顾问。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计亮年(1934—),祖籍鄞县北郊镇湾头(今属甬江街道)。早年父母双亡、辍学打工。1952年,通过自学以第一名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1956年毕业。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核工业部衡阳工学院、广东工学院工作,1975年到中山大学工作至今。他长期从事配位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在人工核酸酶体系、氧化酶体系、超分子体系及其光电特性研究领域,完成国家基金和省部级基金科研项目16项,解决了国际学术界一直未能解决的多项难题。1982—198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F.Basolo院士研究组任访问学者时,首次从实验上证明了“茚基效应”,这项成果为用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创了一条新途径,国内外有近千篇文章和专利引用其研究成果。获科技成果奖8项,包括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译著《空气敏感化合物的操作》促进了国内无氧操作合成技术的推广。主编多部教材,其中的《生物无机化学导论》获第三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指导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70余名,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又获国家教委教书育人首届“孺子牛”金球奖和“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童坦君(1934一),庄桥街道童姚村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师从刘思职院士攻读生化专业,196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1978年被教育部选拔为中美建交前首批访美学者,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作研究访问,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做博士后研究;1986—1988年又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纽约大学等地作研究访问。他主要从事老年医学基础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揭示了生物体液中存在抑癌活性物质,此物质对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但不抑制自身骨髓细胞。后主攻衰老分子机理,率先将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念和技术引入我国老年医学基础研究,揭示p16等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基因调控及信号传导,证实环境因素不仅可直接作用,也可引发基因变化,间接影响衰老;在国际上首先证明p16不通过端粒酶,可影响端粒长度与DNA修复能力;创建了估算人类细胞“年龄”的基因水平生物学指征,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可用于衰老研究,也可检验药物抗衰作用。主持的课题获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相关课题曾入选“200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曾获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被选为“北京市教育创新工程”创新标兵。主编《医学老年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并创立了“中华健康老年网”。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颜鸣皋
相关人物
余松烈
相关人物
陈敬熊
相关人物
童志鹏
相关人物
孙儒泳
相关人物
计亮年
相关人物
童坦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