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洪塘街道社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148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洪塘街道社区
分类号: D669.3
页数: 4
页码: 1764-1767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社区组织、教育、文化、服务、环境、综合治理、特色的情况。
关键词: 洪塘街道 社区 江北区

内容

第一节 社区概况
  1992年5月,裘市镇与洪塘镇合并后成立新的洪塘镇,时有28个行政村、1个农牧场、3个居委会。2004年1月,合并洪塘和振兴两个居委会,成立了洪塘社区,时洪塘镇有1个社区和2个居委会。2005年5月,新成立了姚江社区(由14个行政村的拆迁安置农户组建而成)。2007年9月13日批准撤销方界、刘马湖、荐江3个村建制,并入姚江社区居委会建制。2008年1月,新成立宁沁、洪,都、亲亲3个社区(其中宁沁为行政村拆迁农户组成的新型农户安置社区)。截至2008年底,洪塘街道下辖5个社区:洪塘、姚江、宁沁、洪都、亲亲;23个行政村:洪塘、下沈、赵家、叶家斗、前后潘、林家、洋市、孙家、上宅、旧宅徐、荪湖、鞍山、周陈、上沈、旧宅、后张、裘市、大郎家、横山、西江、西洪、朱界、邵家渡;2个居委会:洋市、裘市;1个农牧场。
  社区组织 社区成立以来按规定定期进行改选,洪塘社区和姚江社区于2007年直选社区居委会班子,每个社区设居委会主任1人、委员4人,专职工作人员8人,分设卫生老龄、妇联计生、文体宣传、残联保障、综合治理等岗位,为住户提供服务。同时在健全领导班子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党的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洪塘社区和姚江社区设2个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57人。
  社区教育 街道辖区内现有各类学校7所:宁波市绿色学校、洪塘中心小学、洪塘中学、求知学校、宁波至诚学校、宁波技师学院、宁波公交技校;幼儿园4所:博雅幼儿园、裘市幼儿园、洪塘中心幼儿园、文体路幼儿园。
  群众性教育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对以失地农民为主的社区居民进行“市民化”教育。2006年4月4日,由江北区民政局、洪塘街道与宁波大学合作的“农民市民化”课题研究项目正式签约。是日在姚江社区挂牌成立了“江北农村社区居民心理咨询与教育服务中心”安排宁波大学的专业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教育服务。此外,姚江社区还开办了独具特,色的市民学校,每个月聘请专家学者来讲课,举行“夕阳别样红”之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讲座,转变他们在农村的不良卫生习惯,解决村改居以后从农民到居民身份转变后的困惑和不适等。还联合洪塘社区就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开展一系列其他讲座,其中有针对父母的“今天我们怎样当家长”、“怎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幼儿教育等讲座,也有针对大众的怎样安全使用煤气、如何防止火灾等居家安全知识讲座和怎样建设和谐人际关系、倡导文明礼貌等讲座。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也是洪塘街道社区群众性教育的亮点之一。姚江社区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等载体,在各阶段、各时期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和学习活动。教育形式以参加大型报告会、上党课、参加各支部大会、例会的形式进行。2007年,姚江社区远程教育被评为宁波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点;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点。
  社区文化 每逢传统节日和“五一”、“七一”、“八一”、国庆等重大节日,社区组织居民开展文化活动,自2005年以来从未间断,具体形式有园居共建、军警民共建、个人或群体出资、街道组织、居委会组织等,内容包括文艺演出,各类知识娱乐竞赛,卡拉OK、乒乓球、象棋、围棋、拔河、画画、作文、腰鼓、功夫扇、太极拳、舞蹈等比赛。各社区还专门聘请了业余指导老师,根据社区居民的爱好和特点,逐步建立了舞蹈队、太极拳队、腰鼓队、演唱队、功夫扇队、马灯队、秧歌队、篮球队、排舞队等10余支队伍,参与人数达300多人,每天早晨和傍晚训练时,社区文化广场人山人海,热闹的音乐吸引了大批锻炼的人们。2006年,姚江社区太极拳队参加青岛“巴龙杯”国际杨式太极拳邀请赛获得金奖,篮球队参加宁波市裘市村“丰华杯”农民篮球比赛摘取桂冠,秧歌队、马灯队参加了第十届宁波国际服装节“流动霓裳”社区文化展演。2007年,姚江社区太极拳队参加了浙江省国际六式太极拳比赛获得冠军,排舞队参加了宁波市“骨青春”排舞比赛。文化活动业已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村与村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村的意识慢慢淡化,居民开始融入社区大家庭。姚江社区于2002—2007年,年年被评为宁波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6年又被评为宁波市体育设施建设示范小区。
  社区服务 2005年成立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下设综治室、计生服务站、康复室、就业服务站(调查就业、失业情况、用工信息搜集)、社保服务站(扶贫帮困、助残)、法律援助站、文化活动室、党员谈心室、居家养老及老年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等,以“立足大众、服务居民、方便群众”为宗旨,开展一站式、直通式服务,以“民之所需、我之所为”的要求,拓展和改善为民服务的内容形式,实施规范化管理,不断改善和完善为民服务工作。姚江社区被评为2008年江北区四星级“温馨社区”、宁波市文明社区;洪塘社区被评为2006年浙江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2007—2008年度江北区充分就业社区。
  社区环境 姚江社区和洪塘社区精心组织实施环境建设工程,坚持每月开展全民动手日活动,全面治理环境卫生,并在卫生基础上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小区,落实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组建党员和青少年环卫监督岗和社区保洁队伍,全天候巡视保洁。姚江社区绿化率达到了40%以上,洪塘社区的绿化率则达到60%。2006年,洪塘社区被评为江北区卫生先进单位。2007年,姚江社区被评为宁波市卫生先进单位。
  社区医疗卫生 辖区内的医疗单位有:洪塘卫生院,设在姚江社区、宅前张的两个卫生服务站,慈济门诊,仁爱堂、恒辰堂两个大药房。
  社区综合治理 姚江社区和洪塘社区都成立了健全维稳队伍、夜巡队伍,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安全防范工作,其中,姚江社区还积极与小区物业公司联系,完善小区防控装置,加强保安队伍的管理,定岗、定位、定时巡逻,现有专职保安30多人。此外,两个社区还建立了群防群治网络,成立了治安巡逻队伍、消防志愿者队伍、不稳定因素信息员等;成立了调委会,设有调解员,建立调解机制。这些组织的运作有效地保障了小区的安定、团结。据洪塘街道派出所统计,两个社区的发案率明显下降,治安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社区特色
  姚江社区 姚江社区是由原方界村、刘马湖村、小郎家村、大郎家村、上宅村、叶家斗村、宅前张村等14个行政村农民拆迁户组成的一个新型农民安置社区。现已居住1269户、3725人,其中有外来务工人员550户、1958人。
  姚江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社区,社区住户以失地农民为主,他们仍然保持着以前的村级行政管理体制,同时也正受着现代都市文化氛围的熏陶,处于社会体制转变的过渡期,既对新潮的东西表现出非常开放与欢迎的态度,但也存在着许多劣俗、陋习,心理起伏波动较大。如何安抚和帮助失地农民,时刻关注他们在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变化,成为姚江社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6年4月4日,由江北区民政局、洪塘街道与宁波大学联合成立的“江北农村社区居民心理咨询与教育服务中心”在姚江社区挂牌成立,推出了“三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面对面授课,每周三下午安排宁波大学的专业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第二步:走访调查,不定期地深入居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针对特殊个体提供上门服务;第三步:跟踪服务,根据需要策划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如为社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心理辅导,为中年居民提供工作压力疏导、人际关系、子女教育、消费观念转变等心理咨询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谈心服务,针对老年人的社区生活适应、孤独感、与晚辈沟通、隔代教育、婆媳关系、心理健康保健等提供咨询和心理疏导。姚江社区的市民学校也举办类似“夕阳别样红”之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讲座,转变他们在农村的不良卫生习惯,解决村改居以后从农民到居民身份转变后的困惑和不适等,从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上帮助新居民成功转型,适应市民生活。
  失地农民再就业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他们年龄大、学历低、劳动技能单一、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过高,制约着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姚江社区在思索失地农民再就业的问题上独辟蹊径,创办了“女子创业坊”和“心连心就业合作社”。针对中老年妇女人数多,自身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掌握少,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还要承担照顾家庭的主要责任,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上下班,而现代企业也由以往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适合中年妇女的工作少之又少的就业困顿,2006年3月,在区妇联的指导下,社区居民郎月琴牵头组织起一个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女子创业坊”,专门为失地农妇提供培训,掌握来料加工制作手艺,并主动与周边服装、编织物、工艺品等生产企业互通信息,承接相关加工业务。不仅如此,还根据失地农妇的实际情况,创新了“不限制学历、不限制年龄、不限制时间、不限制场所、不限制身体”“五个不限制”的灵活就业模式,让妇女能够随意选择工作场所或工作时间。家里房屋面积小的,可在“创业坊”内工作;要照顾家庭或腿脚不方便的,可将原材料领回家加工。“女子创业坊”创办至今,已经发展到600多人,人均月收入近800元,有效地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和周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用工荒”的困难,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2006年11月1日的《宁波日报》“致富新说”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推广姚江社区“女子创业坊”的经验。而成立于2008年2月的“心连心就业合作社”则是针对社区内“三多”(失地农民多,男50岁以上、女40岁以上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的难点,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及用工、培训信息,使社区居民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的劳动就业、培训、政策法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适应市场,自强不息、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还组织开展了插花、服装、电工、保管员等技能培训,专门针对失地农民不定期地举办“百家企业劳动力人才招聘会”方便有需要的农民就近选择合适的岗位,截至2008年底,通过这样的招聘会已帮助约400名社,区居民找到了工作。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