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章 古城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996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古城保护
分类号:
K928.7
页数:
3
页码:
1492-1494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对慈城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
名胜古迹
慈城
宁波市江北区
内容
第一节 规划
开城之初的规划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慈城的第一任县令房琯选县治所在地,即为古慈城历史的开始。因此,古慈城并不如国内大多数城,镇以山或水的形态而逐渐性发展那样,而是在古代就有规划指导下建造而成的。房琯是慈城建城规划的最早设计者,也是具体实施规划的建造者。房琯对于建城的规划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城外,即对城周边环境的风水意义上的认识和相关改进;二是对城内布局,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道路交通,供排水,集市贸易,休闲,以及宗教宗族信仰,民间聚会等精神生活需求出发。构思科学,实用而又先进。
地处江南的慈城,北倚熔岩丘陵,南俯湖沼平原,西邻姚江谷地,东屏红土低丘。近看慈江、远眺姚江及江南群山,可谓四明山水尽收眼底。故有“慈枕山为邑,五曜归垣,九龙回合,兑位宝山,兀然翼蔽,干青霄而蔽白日隐然室外有障,车有屏也”之说。房琯运用中国风水中的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因势利导,在城北开,挖一湖,以蓄北山之水,并应以北方属水之意。于是,有形的自然环境与无形的风水理论得到了有机融合。东为青龙,故东山蜿蜒至南,草木葱茂,青翠如黛。西山如虎雄踞一角,石白且坚,是为白虎。南山如雀,振翅欲飞,石赤如火,号为朱雀。北湖似龟,仰吻珠山,蕴华凝碧,湖泥似墨,是为玄武。居中为城,街衢如矢,河道如带,纵三横六,方如棋局,是为中土。且东山的塔山高于西山的大宝山,南边的赭山与城北的慈湖又山水相对,水火相衬。
县治城内,房琯采用传统的城池规划。东西两侧的建筑和街弄以中街为轴,相互对称。街弄设置取《易经》八卦“乾三连”、“坤六断”之意,建南北向三条大街和东西向六条横街。东郭、西郭都有酒楼,楼中有戏台,楼前是河道,河上商船云集。除北面是慈湖外,东、南、西三面都围着护城河,城河之水在东南方的巽位上与慈江合并直通姚江。城内有一条主河道叫骢马桥河:自东门到西门穿城而过。连接主河道的则是遍布全城的小河。与三纵六横的街巷相对应,河道是三纵四横。这些宽不过一丈、深不逾六尺的小河却是全城的血脉,河道互相连接,北接慈湖,南通慈江。朝夕之间,潮起潮落,东海的海水沿甬江、姚江、慈江直拍河岸,使慈城之水直通大海而成活水。整个城区形如龟背,意寓一只向北俯伏的“神龟”,正在汲饮慈湖“圣水”。这样天地人合一的江南一邑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规划者对大自然深刻认识的杰作。
慈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为研究与协调慈城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为古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发展战略,2001年,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委托作出了《慈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方案。该规划将新城开发和老城保护结合成一个系统,把慈城的历史文化环境放到整个宁波市域中来考虑需求。以古县城区的保护和开发为契机,进行第三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提升古县城区的品质,带动城市形象地位的上升。再以城市的形象地位来吸引投资,带动新区的发展。这次规划除保护规划的用地调整、道路交通、保护更新等方面内容之外,还从各街坊的控制规划入手,根据各居委会管辖街坊范围的建设特点与位置关系,对各街坊分别提出规划要求和控制策略,对加强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规划还对若干重点地段的空间环境作出详细设计,保护传统建筑与传统空间,拆除障碍建筑,并采用修补植入的手法,恢复历史街区肌理与空间形态,改善古城历史街区整体环境。
宁波市慈城镇(2007—2030)总体规划
2005年以后,慈城镇一直经历着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社会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综合协调慈城镇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生态发展,协调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2008年12月,制定了《宁波市慈城镇总体规划(2007—2030)》,通过了宁波市城乡规划审议联席会议评审,并获市政府批复同意。
根据规划,慈城镇将成为宁波市文化核心区。该总体规划的范围包括慈城镇行政区和洪塘街道的荪湖区块,面积107.88平方公里。期限为2007—2030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2007—2010年。规划确定慈城镇的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以历史人文山水旅游为特色的宁波市中心镇,宁波市中心城北部门户区域;主要职能是历史文化名镇、城市北部门户区、江北区的生产制造基地、人文山水休闲旅游服务中心、高品质居住地。
第二节 保护
古慈城的最初规划和建造,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巧妙结合;以理性规划为最高原则;争取天时、地利、人和。整个建设趋于对称、序列,追求整体与完美,秩序与规律,和谐与统一的特点,这种高度理性美集中表现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成就,在选址、供排水、交通、防火、绿化和风景区等方面,都有过卓越的成就和经验,堪称江南古县城的典范。而在20世纪,除了市政建设方面与时俱进、有所发展之外,对于如何保护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并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进入21世纪之后,才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保护方案并加以实施。
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21世纪以后,对于古镇慈城的保护意义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人们所认识。2001年12月,宁波市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宁波市城建投资控股公司和宁波市江北区政府、慈城镇政府共同出资组建,从事慈城古县城保护开发与新城区开发建设,是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的经营实体,注册资金8000万元。公司坐落在慈城镇人民路6号。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城镇建设项目和其他实业的开发、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在对慈城古县城遗存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资源进行梳理和保护的同时,公司引入市场化操作方式,开发旅游产业,带动和发展房地产业并推动相关产业链的集聚。公司拥有一批具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和一支强干、高效的员工队伍。本着严谨、踏实、高效的工作理念,致力于慈城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人居与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品位的提升。古城保护志愿者协会 2003年3月,慈城镇古城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该协会属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以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合法地从事古城的保护与宣传;从事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开拓和经营活动,为保护古城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成立时有理事会成员16人,会员70人。
慈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1年制定的《慈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方案,划定了一个古城区保护范围。为保护古城区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并协调周围环境,保护古城区完整的风貌特色,将慈城古城区划分成四个等级的保护范围,并对规划影响区提出特别控制要求。文物保护区:已经公布标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包括待定文物保护单位)其本身和其组成部分的四边界限以内。核心保护区:为了保护文物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以及古城内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区、沿街沿河风貌带、各主题游览区。包括沿慈湖、解放河、护城河之古城滨水风貌带;沿重要传统商业、居住街巷之沿街风貌带;依托街巷,围绕祠堂、公共建筑而建的传统民居建筑群。风貌协调区:完整的古城区(至护城河以外10米)。区域控制区:古城建成区范围内以及为与古城周边山水风貌整体协调,及保证古城外轮廓的完整性所必须控制的区域,古城所有区域以及护城河外围,邻近公路两侧、滨水、沿山地带。
修复、修建、重建工程 2003年6月,历时2年多、建筑面积2643平方米的孔庙修复工程竣工,并随即向游客开放。是年10月,国家级文物保护点“冯岳彩绘台门”主体建筑修缮工程竣工。
2004年1月,建筑面积5424平方米的“慈溪县衙”修建工程竣工,该工程保留了唐代步道遗址,并于当月对游人开放。是年4月,重建“校士馆”(俗称“考棚”)工程竣工,6月对游客开放。2004年底,“宝善堂”与“葛家走马楼”修缮工程竣工,翌年始对外营业。
2005年4月,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符卿第”的修缮工程完成。5月和9月,总建筑面积7853平方米的冯宅、俞宅修缮完工。是年10月,清道观重建工程启动,至年底大殿等主体工程竣工,并于2008年对外开放。
2007年,慈湖景区重建,汤家弄饭庄、解放路基础设施改造,老城区排污泵站建设等项目基本完工。2008年,“甲第世家”、洒税务、城隍庙等项目完工;太湖路太阳殿路历史街区全面启动房屋修缮工作。是年9月,古城内“DIY”产业园区开园。
随着慈城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被逐步激活,沉睡多年的儒魂商魄被唤醒,“复活”后的古县城风貌又重现于宁波北大门。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