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城名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97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古城名镇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0
页码: 1461-1470
摘要: 本章介绍了宁波市江北区慈城的建制沿革、历代县治长官人员等内容。
关键词: 城镇 发展 慈城

内容

第一节 古县治
  建置沿革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慈溪建县,隶属江南东道,县治设于今慈城。唐乾元元年(758)隶属浙江东道。五代梁开平三909)吴越国以明州为节镇,置望海军,慈溪属明州望海军。建隆元年(960)属明州,隶两浙路。宋绍兴二年(1132),属明州,隶两浙东路。庆元元年(1195)属庆元府,浙东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元至正二十(1367)朱元璋改庆元路为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为避国号讳,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慈溪属宁波。明永乐十六年(1418),因县令失官印,改慈溪为“慈谿”,仍属宁波府。入清,仍属宁波府,隶浙江省宁绍台道。民国元年(1912)废府,慈溪直属浙江省军政府;民国3年(1914)隶属会稽道;民国16年(1927)又直属浙江省政府。民国21年(1932),浙江省设行政督察年(,北宋,南,隶两,七年,区,慈溪历属第五、第六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慈溪属宁波专员公署。1954年,慈溪县境域重新划分,并移县治于浒山镇。慈城长达1216年(738—1954)的县治史至此结束。
  城垣 慈城虽为县治,但向无城墙。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两次来犯,因无城墙阻挡,全城惨遭浩劫,是年冬始筑城墙,翌年秋完工。城墙高二丈余,城基,宽二丈四尺,周围十里,辟为四门,东曰“镇海”南曰“景明”西曰“望京”北曰“环山”。还另辟小东门、小西门,并穴水门于东门、西门之左右,以通,潮汐。城门,之顶,皆以条,石环成圆拱状。城上雉堞2616,敌楼28,警铺27。东西南三面沿绕城墙挖有濠河,唯北门外因地处山势高坡而未有濠。明万历年间(1573—1620)议复马路。天启年间(1621—1627)开小北门,曰“辅极”。清顺治十五年(1658)、雍正六年(1728)、道光二十年(1840)、咸丰十一年(1861)、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八年(1882)都对城墙加以增高、修葺。民国27年(1938)8月间,侵华日机空袭慈城,为便于疏散民众,县政府奉命拆除古城墙。
  第二节 县治长官
  唐制 慈溪辖万户以上,为上县。置令、丞、簿各1人,尉2人。
  宋制 慈溪仍为上县,设知县1人,初不置丞。熙宁四年(1071)设丞1人,主簿1人,尉1人。庆历四年(1044)始设县学,置学官1人,由有司延聘,不归吏部铨选。
  元制 慈溪仍为上县。设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掌印官)1人,与县尹并治,县尹(或知县)1人。另设县丞、主簿、尉、鸣鹤巡检、教谕、书院山长各1人,典史2人。大德三年(1299),鸣鹤场设所,置盐司令、司丞、管司各1人。
  明制 慈溪仍为上县,设知县1人。知县之下设县丞、主簿、典史、教谕、书院山长各1人,训导2人。鸣鹤场盐课司大使1人,副使1人。
  清制 知县1人,知县之下设县丞、主簿各1人。顺治四年(1647),裁撤县丞、县尉,设教谕、训导各1人。鸣鹤场盐课大使1人,副使1人。松浦司巡检1人,向头司巡检1人。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