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传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943
颗粒名称: 第六章 传媒
分类号: G206.2
页数: 5
页码: 1400-1404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广播电视、报刊、出版发行等文化传媒的历史发展状况。
关键词: 江北区 文化艺术 传媒

内容

第一节 广播电视
  机构沿革 1973年,江北广播专线开通,并建立广播放大站,拥有2台275型广播扩大器,1978年撤销。1986年2月,区人民广播站正式成立,8月正式开播。1992年,区内有慈城、庄桥、洪塘、乍浦、甬江5个乡镇广播站。1994年,区人民广播站更名为“宁波市江北区广播电视站”除承担原广播站的职能外,还负责管理和发展江北区城乡有线电视,并承担江北城区4个街道有线,电视网络维修工作。1996年确定镇(乡)广播电视站为全民事业单位,2000年又确定为江北区文广局的派出机构。2007年,区广播电视总站和甬江、庄桥、洪塘、慈城4个广播电视站合并为江北区广播电视中心,承担江北区9万余户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运营、维护和数字电视开发和管理职能。
  广电设备建设 1958年,境域各人民公社开始村村通广播,每个自然村有一个5瓦小高音喇叭,一天分早、中、晚3次播音。1965年开始,村村推行广播喇叭入户。1986年,12个乡镇均设有广播放大站,区内信号线长240公里(线条),乡镇街道总线440公里,分户支线280公里,2年后全部成为合格站。1991年,江北区有线广播喇叭数为2.43万只,至1997年,增至2.83万只,喇叭入户率为72.94%;广播杆路合计361.3杆公里,其中农村杆路333.3杆公里。是年,江北区有线调频广播开通,广播数为800只;全区有线电视联网乡镇5个,有扩音机(区、乡镇)29部,8000瓦。有线电视用户数(乡镇)为2.55万户。光缆线路(乡镇)有23点,142.5公里。2000年,全区实现村村通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网络达450杆公里,有线电视终端用户5.7万户,其中农村3.2万户,新发展有线调频广播1.2万户。初步建成以光缆为主体的传输网络。2006年,江北区乡镇有线电视用户为4.86万户,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为90%,乡镇光缆线路为715点,825.91公里。2007年完成江北区广电中心新大楼的建设;申领了《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正式开通数字电视,电视栏目从原来的32套增至130套,并开通互动电视。乡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8万户,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为92%,乡镇光缆线路为795点,890公里。
  队伍建设 1987年,区广播站帮助8个乡镇举办报道员培训班。1994年,区广播电视站(人民广播站)成立有线电视安装维修工程队,开办电器修理门市部、录像放映室,并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拟定考勤制度、岗位职责、奖惩制度等具体管理制度;同时,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建立通讯员网络,加强采访新闻的制作与报道。1997年,区广播站举办2期近80位乡镇通讯员参加的新闻业务培训班。同时发动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理论、技术培训,绝大多数人员通过了理论、技术测试。2003年,区广电总站聘请12位行风监督员,受理用户故障投诉1800余次,全部妥善维修,用户满意率达到95%以上。实行24小时值班制、无双休日制、投诉记录制度、安装维修回访制度。2006年,区广电中心王静采编的新闻专稿《促进两岸合作谋求共同发展》,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复评暨第十六届人大新闻奖一等奖;区广电中心记者周永卫采写的《实践党的两代领导集体嘱托,锻造爱国拥军品牌——白沙街道双拥工作纪实》,在全国第六届“新世纪之声”征文评选活动中获通讯类金奖,被授予“爱我中华共创和谐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称号。
  第二节 报刊
  解放前今江北区境域内出版的报刊
  (甬报》 清光绪七年(1881)正月创刊,英国牧师阚斐迪邀宁波李小池等创办,报馆设在江北岸钰记钱庄内,徐漪园任主笔,为文言文报纸。月出1卷,每卷8页16面,第1页封面,正文15面,1万余字。设“选录京报”(第10卷始撤销)、“中外近事”及议论、译文、告白、杂俎等栏目,以新闻为主。上海、南京、北京、天津、汉口、重庆、厦门、福州、广州、台湾等地均有寄售。仅办一年即停刊。
  《德商甬报》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11月28日创刊,德商德丰洋行创办,报馆设在江北岸傅家道头,主笔为王永年。设本馆告白、文牍、电讯、历史、新闻等栏目,以较多篇幅报道宁波市场商品行情、港口货物进出口信息等。每期一大张8版,日刊,何时停办不详。
  《四明日报》 清宣统二年(1910)6月30日创刊,报馆设在江北岸洋船弄。蔡琴荪等发起创办,股东为甬城著名绅商,有“绅士报”之称。经理王东园,主笔王荦。发行范围包括宁波府及余姚县。日出对开两大张、8版,其中新闻、广告各4版。设专电、汇电、紧要新闻、海外要闻、各省通讯、本省通讯、本郡通讯及琐闻。后陆续辟“四明艺苑”、“四明俱乐部”、“谭薮”、“余霞”、“新谈助”等副刊。民国16年(1927)3月国民革命军进驻宁波时被封闭。
  《浙东公报》 民国4年(1915),中国同盟会会员卢浩、钱衍等集资1万银圆创办,报馆设在宁波江北岸桃渡路口对面。袁炳熊为总经理,卢浩为经理,钱衍为协理,向龙为主编。日出4开一张,宣传爱国图治,伸张民权。后因人员更迭,渐失本来面目。民国6年(1917)停刊。
  《时事公报》 民国9年(1920)6月1日创刊,宁波第一份民营大报,宁波“救国十人团”团长金臻庠集资创办,自任经理,主编乌一蝶,报馆设在江北岸同兴街(20世纪30年代移至江北岸中马路)。初期发行量967份,日出对开一张;民国11年至22年(1922—1933)曾出对开三大张,分广告、评论、国内外电讯、本省本地新闻等栏,电讯剪自上海各报。两年后销售数已逾4000份。报纸注重向外辐射,设”本报特约专电”、“特约译电”、“中外要闻选录”等栏目,反映国内外形势。
  抗日战争初期日发10000~13000份,发行宁波所属各县及上海,远销南洋、美国芝加哥等地。民国30年(1941)4月28日遭日伪劫夺,初为4开4版,不久扩为对开4版,民国33年(1944)后期又减为4开4版,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停刊。民国35年(1946)2月11日复刊,改名《宁波时事公报》,社长金臻庠,总编辑应斐章,日出对开一张。民国37年(1948)10月24日,被当局勒令停止发行。
  《宁波民国日报》 民国16年(1927)3月1日创刊,国民党宁波市党部机关报,报馆设在江北岸洋船弄。首任社长庄禹梅,主编王任叔。日出对开一大张,以反帝反封建为办报指导方针,有电讯(收自广播)、地方新闻、商情、评论、广告及副刊“机关枪”。民国16年(1927)4月9日,因转载电讯《蒋介石欲效军阀故智耶?》,刊登评论文章《王俊十大罪状》而被查封。后被国民党右派控制,刊登反共口号、“清党”消息。日出三大张,设“新生活”等副刊。民国20年(1931)受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宣传部直接领导,民国30年(1941)4月停刊。
  《宁波商报》 民国14年(1925)12月创刊,报馆设在江北岸车站路升平坊。发行人袁世霖,社长厉谓吟,主编叶伯允。日出三大张,因发行量少,民国15年(1926)4月23日停刊。民国20年(1931)春,李匀之等沿用此名出刊,至109期止。次年3月,金梦麟、洪宸笙等集资续办。民国23年(1934)转让给宁波商社,并移至江北境外的咸塘街7号。
  《慈溪民众》 民国21年(1932)2月24日出版创刊号。主办方为慈溪县立民众教育馆,馆址在慈城镇。旨在辅导民众和进行抗日宣传。主要内容有揭露日寇侵华的历史和罪行,报道“一·二八”抗日战争消息。还介绍科学知识和生活百科知识,宣传扫盲,并发表过一些文艺作品。
  《新慈溪报》 民国23年(1934)8月创刊,铅印,三日刊,4开4版。创办人为陆海平、冯孝同等。所载内容以社会新闻为主,亦登载文艺作品。社址在慈城民族路4号。民国26年(1937)6月13日起试办日报,民国27年(1938)被勒令停刊。
  《宁波大报》 民国23年(1934)11月12日姜伯喈等人集资创办,主编张松年、翁闲鸥,地址江北岸车站路126号。日刊,4开4版。第1、第2,版刊登声明、通告、广告。第3版为国内外电讯及本地新闻,辟电讯扎要、社会写真、各县简讯、“姑妄听之室杂记”等栏目。第4版副刊,辟“多讲
  多话”言论专栏。民国30年(1941)4月停刊。民国36年(1947)6月复刊,地址江北岸三湾弄,发行人沈友梅,总编辑陈英烈。有国内外电讯、地方新闻,设“大事小谈”、“小事大谈”言论栏目辟“大风”、“同学”、“七日文艺”等副刊,日发行量约5500份。民国37年(1948)1月起,与《宁波日,
  报》合并。
  《慈溪公报》 民国24年(1935)创刊,周刊,4开4版。由国民党慈溪县党部主办,社址在慈城学宫。主要刊载县党部工作计划、总结、文件及内设机构的工作概况。民国26年(1937)改为《慈溪日报》。
  《慈溪时报》 民国24年(1935)12月由张心痕创办,三日刊。社址在慈城民族路25号。内容以国内外时事和地方新闻为主。辟有副刊“文溪”、“五磊山”,新旧文艺兼容并重。民国26年(1937)并入《新慈溪报》。
  《慈溪日报》 民国26年(1937)由《慈溪公报》改组定名。国民党慈溪县党部主办,社长周聘三,主编韩一鸣,后改由叶修人主编。编辑部在竺巷东路5号,后移慈城太阳殿路40号。8开4版,第1版登通告、启事与广告;第2、第3版以地方新闻为主;第4版为综合版与广告。民国30年(1941)日本侵略军入侵慈城时停办。
  《新生》 慈溪新生文艺社编辑发行,民国26年(1937)4月出版第1期。设有短评、论坛、小品、诗歌、杂谈等栏目,涉及文学、哲学等领域。
  《前进》 周刊,慈溪县抗日自卫委员会发行,创刊于民国27年(1938)8月1日。先后由马毓龙、俞赵祥任编辑,内容有时事述评、国内外大事、抗日宣传、慈溪县的社会问题和抗日动态等。
  《慈溪民众》 由《慈溪民众》月刊社编辑发行,民国29年(1940)9月创刊。向民众宣传二五减租常识,介绍时事,阐述积极开展农运的意义,报道民运实际、民运动态等。
  《慈溪新报》 民国31年(1942)3月创刊,由汪伪“慈溪县乡镇联合会”主办。办报发起人、后兼联版编辑的是许纯昌。日报,8开2版。第1版为新闻,第2版系“慈湖”副刊,每期印数近百份。
  《慈溪简报》 民国34年(1945)10月1日创刊,初称《慈溪简讯》。山慈溪县政府教育科主办,社址为慈溪县城中华路25号,8开2版,双日刊,负责人为章建白。内容为县政新闻、地方新闻和电讯(收录中央社广播的有关国内外新闻,记录整理后刊发)等,每期发行500份。次年5月初停办。
  《慈溪报》 民国35年(1946)5月5日创刊,由慈溪县政府社会科科长胡介新与姚宇庆、叶守定发起创办。社址在慈城太阳殿路。先为4开4版的日报,次年2月17日出8开2版。内容以国内外和地方新闻为主,设有慈风、县府公报、训令等栏目,每期印行近千份。
  《慈溪教育》 由《慈溪教育》月刊社编辑出版,民国37年(1948)5月创刊。内容主要有教育问题尤其是小学教育问题论坛、教材编写法及乡土教材选登、教学方法探讨、教育人物评价、地方教育动态、慈溪简师近讯等,也发表过一些文艺作品。
  解放后江北境内出版的报刊
  《甬江日报》 1949年8月8日创刊,中共宁波地委机关报。地址和义路69号,后迁槐树路194号。中共宁波地委、市委共同成立党报委员会,顾德欢为书记、李频如为副书记,郑汉杰任总编辑。设采访、电讯、经理等部。日刊,对开4版。第1、第2版刊登新华社电讯、地方新闻,第3版为市区、各县经济消息,第4版副刊。发行量3000~5000份。1950年7月7日,与《宁波人报》合并为《宁波时报》。
  《新江北》 2003年4月29日试刊,7月15日正式创刊。由中共江北区委宣传部主办,编辑部位于江北区政府大院内。《新江北》主要宣传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报道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反映各地各部门的特色工作,宣传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和重大成绩,以及反映百姓生活。2004年1月6日,正式扩版发行,由原来的4开4版扩版为对开4版,发行量由原来的每期5000份扩大到6000份。2005年5月24日,《新江北》出刊百期纪念,开启网络版。2006年9月,《新江北》试改版,改为一周两期。2007年7月,《新江北》增期扩版,由一周两期改为一周3期,版面由一周8版增加到12版。
  《江北瞭望》 江北区委政策研究室主办,2006年创办,月刊。主要栏目有:领导论坛、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等。发行量每期1500份。
  《江北新农村》 江北区农办、江北区农林水利局主办,2006年创办,月刊。主要栏目有:卷首语、热点关注、工作动态、政策解读、基层新事等。发行量每期700份。
  《江北教育》 江北区教育局主办,2005年创办,季刊。主要栏目有:机关动态、党课学习、校长论坛、校园聚焦、德育之窗、社教天地、教研在线等。发行量每期600份。
  《宁波慈城冯氏研究》 江北区文联和宁波市慈城冯氏研究会主办,2006年11月初创刊,国内首家以研究慈城冯氏家族和家庭文化的期刊。2006年出版1期,2007年编辑出版《宁波慈城冯氏研究》(2007年卷)。栏目主要有会悟解读、倾诉交流、笔墨情思、奇志异行、悠远家世、斐然成果等。
  《古镇慈城》 20世纪90年代创刊,江北区文联主办。2001年改版,由江北区慈城镇政府、江北区文物管理所编印。2001年编印3期,2002年编印3期,2003年编印4期,2007年编印6期,至2008年6月,共编印33期,每期印行1000册。栏目有人文慈城、冯氏研究、古今人物、往事追忆、记忆故乡、半浦古村等。
  《慈湖水》 慈湖中学老校友主办,1999年7月创刊,不定期刊物。栏目主要有:通讯、评论、诗歌、花絮等。2007年发行8期,至2008年7月共发行46期。
  《江北岸》 1985年1月10日创刊,由江北区文化馆主办。1988年5月,始由江北区文化馆和江北区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办,编辑室设在江北区文化馆内。属报纸型综合性文艺刊物,主要反映江北区区内的文化活动情况,刊载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各类文学作品等。原计划为季刊,实为不定期刊物。每期4开,正、反两面印刷,免费赠阅。发行范围为江北区文学工作者协会会员、市内各县区文化馆、上级有关文化单位和区内有关部门等。共出版3期后停刊。
  《江北史志》 江北区史志办公室主办,2007年创办,季刊。主要栏目有:领导讲话、党史专题、史海纵横、史志论坛、古今人物、江北之最、江北纪事等。发行量每期1000份。
  第三节 出版发行
  书店 抗日战争前,慈溪县城孝中镇(今慈城镇)有益智、嘉泰两家私人书局,经营各类图书和文教用品,兼营印刷业务,均于县城沦陷前夕关闭。后由顾振元等人合股在莫家巷口开设慈溪书店,直至宁波解放。1951年10月,在吸收慈溪书店的基础上,筹建新华书店慈溪支店,11月25日正式对外营业,1954年11月迁至浒山镇。
  图书出版 1999年12月29日由江北区委宣传部策划,宁波日报社编印,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保国寺》在江花宾馆举,行首发仪式,并向包玉刚图书馆、宁波大学图书馆和宁波高专图书馆赠送精装本《保国寺》。画册共71页,收录精美珍贵照片100余幅。2004年出版《外滩文化与城市发展》。2005年,江北区出版《中国反腐败史话》丛书。2008年1月,《中国共产党宁波江北历史》(第一卷)举行首发仪式,区委副书记毛溪浩出席并讲话;区领导杨馥源、江鲁、林锦琪、徐培荣参加了首发仪式并向有关部门赠书。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