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图书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92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图书馆
分类号: G258
页数: 2
页码: 1377-1378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二老阁、江北区图书馆、宁波大学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江北区 文化机构 图书馆

内容

二老阁 位于今江北慈城镇半浦村,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时为浙东除天一阁外的第二大藏书楼。该阁在郑梁翰林第东首,为坐北朝南三间两层楼建筑,楼上中间一间供奉黄宗羲、郑溱神位,左、右两间贮黄氏遗书3万卷,楼下收藏郑氏遗书2万余卷。清乾隆年间政府编修《四库全书》,该阁进呈94种藏书精本,有47种290卷著录于《总目》,33种入存目。其中《警时新录》(5卷)、《岭海舆图》(1册)、《海语》(2卷)、《灼薪剧谈》(1卷)、《十八方加减》(1册)、《造砖图说》(1册)、《西洋国志》(1册)、《九代乐章》(23卷)等为罕见之书。二老阁藏书历经近200年,多有散失,民国初被郑性七世孙卖给上海书贾,后大多归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2005年6月开馆,8月被省文化厅评定为国家三级馆。馆舍面积2200平方米,藏书5万余册,期刊杂志500余种,兼具社会培训功能。开馆以来共设流动图书站25家。至2007年底,发放借阅证3500多张,文化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查阅人数12376人。江北区各街道与慈城镇也都建有图书室,其藏书量为甬江街道3200余册,孔浦街道3000余册,慈城镇6000余册,洪塘街道3000余册,文教街道1200余册,中马街道1000册,庄桥街道13000余册。图书室内现代化设施齐全。
  辖区内学校图书馆选介
  宁波大学图书馆 馆舍由包玉刚图书馆、邵逸夫图书馆和包玉书科学楼组成,总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至2007年底,入藏图书265万册(含各资料室),其中纸质图书142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全文电子期刊2.1万种,CNKI、维普、Elsevier、Springer等全文数据库26个,全国报刊索引、EI、CSA、BP、SCOPUS等文摘数据库15个。主要收藏中、英、日等文种的专业文献,逐步建成覆盖全校各类学科专业,具有较完整的中外文文献资源的馆藏体系。馆藏有《申报》、《大公报》全套,《民国丛书》(共四编),《良友画报》等近现代资料;古籍资料有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孤本小说集成》、《明实录》、《清实录》、《四部丛刊》、《四明丛书》、《中华大藏经》、《道藏》、《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等。阅览席位1286个。是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
  宁波教育学院图书馆 馆舍设在宁波教育学院育才路校区,加上环城校区教师继续教育资料中心和学生阅览室,馆舍面积约2400平方米。2007年的馆藏规模为16万余册,其中中文图书近13万册,古籍近3000册,外文原版书6000册,合订报刊2万余册。教育教学类和文史类的文献收藏尤为全面。
  宁波四中图书馆 馆舍面积1800平方米。有图书7.5万册,古籍1673册,报刊265种,报刊合订本2217册,电子图书5万册。主要收藏中学教育教学及社科类图书,生均图书拥有量52.4册,年借阅量1.9万册。学生阅览室有座位320个,教师资料室有座位54个。电子阅览室有电脑58台,座位56席。1999年6月通过“浙江省中小学一级图书馆”的达标验收。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