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工会组织与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78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工会组织与活动
分类号: D412.855
页数: 5
页码: 1140-1144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会组织与活动。
关键词: 工人组织 团体 江北区

内容

工会组织沿革
  1952年6月,宁波市总工会江北办事处建立,席良卿任区工会办事处主任(1956年2月因精简机构,办事处被撤销)。1953年上半年,今江北区境之慈溪县所属城关区、庄桥镇、洪塘乡相继成立店员工会、手工业工会、搬运工会、教育工会和镇工会。1954年又成立县医务工会、金融工会。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慈城镇、洪塘乡、庄桥镇等工会撤销。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境内基层工会停止活动。
  1979年12月恢复市总工会江北办事处。1984年3月,新的江北区成立,相继恢复或建立基层工会。1985年12月,江北区工会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区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至2000年,全区职工数28689人,入会职工17024人。是年8月建立区总工会常委联系镇(乡)、街道工会工作制度。9月,在甬江镇孔浦村召开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现场会。2005年3月印发江北区工会会员网上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实行工会”网上入会”。至2008年,区总工会辖1个产业工会(区教育工会)、7个局(委)工会、7个街道总工会、1个镇总工会、1个区私营企业工会。全区基层工会组织326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会63个,私营企业基层工会组织155个,覆盖企业850余家。有基层工会干部600余人,其中专职工会干部32人。至2008年,区总工会改选5届。全区基层工会组织中,女职工委员会组建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建率、集体合同签订率,均达到95%以上。
  区工会代表大会 1986年1月至2008年,区工会代表大会共召开5次。出席会议的除正式代表外,根据需要邀请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参加会议。
  1986年1月23—25日召开区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180人,特邀代表20人,代表9585名会员,选举产生了江北区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18人,其中常委8人、主席1人、副主席1人。
  1989年,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工人阶级要为取得改革关键阶段的胜利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明确社会职能;理顺与党、政关系;增强基层活力,转变活动方式;创办为职工、为社会服务的经济事业和实体;继续在乡镇企业中发展工会组织等五个工作重点。
  1994年,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江北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动员职工为发展江北经济建功立业;依靠职工深化改革;加强职工和工会队伍建设;拓宽工会工作新领域;推进工会的改革和组织建设等五方面任务。
  1999年,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和动员全区职工,同心同德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江北跨世纪宏伟目标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2004年,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认真履行维权职责,团结带领全区职工为建设现代化新江北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工会的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要求围绕大局,以基础工程、素质工程和实事工程三大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协调劳动关系,为“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强区、构建都市化的生态文化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每届委员会一次会议选出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副主席。
  基层工会 1986年,全区有基层工会组织119个,会员9974人。其中有45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有44个单位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共计98次,各种民主形式的联席会议122次,提出各类提案1168件,被采纳实施539件。1987年3月,江北区第一个产业工会——中国教育工会宁波市江北区委员会成立。7月,江北区百货公司、五交化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饮食服务公司、蔬菜食品公司筹建基层工会。1994年,各镇乡党委将年产值300万元以上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庄桥镇宁波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慈城镇的宁波华丰无纺布公司于同年7月开始工会筹建工作,乍浦乡的私营企业祥通制衣有限公司于同年11月正式成立工会。1999年初,慈城地区有23家小型私营企业按规范要求首批建立私营企业联合基层工会。之后,孔浦村、杨陈村等也成功组建了私营企业联合基层工会和村级企业联合工会。2000年9月,开始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联合工会。同时,乡镇范围内,依托行业协会,建立小型行业工会;以区域性私企协会为框架,组建私企基层联合工会。至2000年底,全区80%的非公有制企业组建了工会组织,其中私营企业基层工会组织221个、覆盖企业80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组建工会35家。2001年,全区26个社区全部建立工会。2002年,区总工会把组建的重点转到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和人数在25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2004年,全区开展以创建示范镇(街道)工会、先进基层工会为主要内容的区、镇(街道)、基层工会“三级联创”活动,逐步形成以示范单位工会为龙头,规模企业工会为重点,机关事业单位工会为骨干,村和社区联合工会为基础的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新格局。
  乡镇、街道工会 1992年,扩镇并乡前,全区11个乡镇共建立工会组织65个,发展会员6803人,配备工会干部11人,其中专职工会干部3人。1994年8月至1995年1月,白沙、孔浦、文教、中马等4个街道的工会工作委员会相继成立,实现了全区9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工会工作委员会。1998年,孔浦街道成立了全省首家街道居民区联合工会。次年,全区各街道都组建了居民区联合工会。2000年,孔浦街道工会率先建立社区工会和街道辖区单位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开拓出街道工会工作的新路子。至2000年底,全区4个街道全部完成街道工会改组为社区工会的改革,同时完善社区工会联席制度,调整了街道社区基层工会组织网络。2002年上半年,全区镇、街道工会相继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在全市率先完成由委任制向选任制的改革。2005年12月,庄桥街道在宁波市城区建立首家街道总工会;其余街道、镇也陆续组建。2008年,江北工业区总工会建立。至此,全区7个街道、1个镇、1个工业区全部建立总工会。
  行业工会 2001年8月,江北区建设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并由其协助乡镇工会组建建筑行业工会,吸收工会会员,组织行业的工会活动。有30个建筑、装饰、设计、监理企业及事业基层工会首批加入联合会。
  职工代表大会 1986年9月后,国务院颁发《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条例。至1990年,江北全区有33个基层单位建立了职代会制度。是年,有30个单位召开职代(教代)会总计46次;提案211件,实现135件;有14个基层单位对30名基层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至1991年底,全区有63个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制度,占基层工会数的42.8%。1997年,区各级工会完成应评议的国有集体企业领导班子的民主评议工作。其中区教委、区卫生局、区城建局工会的教代会、职代会制度已趋于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1999年,区总工会重点开展以厂务公开为龙头的企业民主管理。2002年,全区事业单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代会制度,27家规模企业建立和完善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主要活动
  开展劳动竞赛 1986年,全区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20多项,创经济价值6万余元。1987年,全区基层工会开展“三创一增”、“双增双节”(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等活动。各系统工会结合实际组织“节日优良服务月”、“战高温、保清洁”等多项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1989年,区总工会相继组织开展创新、创先、创优、创汇、创最佳效益的“五创立功”、“创三优,促销售,降费用”和效益、节能、创新、奋进、优质服务“五杯”劳动竞赛。1989—1994年,全区各基层工会共组织劳动竞赛483次。1996年后,区总工会组织“学知识、练技能、比贡献、树标兵”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技术开发、技术引进的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活动。1999年,江花集团《汽车尾气净化用氧传感器》、金田铜业公司热轧车间φ305改建等项目受到市劳动竞赛委员会的表彰和奖励。同时,区总工会加大职工培训力度。1999—2003年1月,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06期,受训7612人次。2003年开展万名职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2005年3月,评选出5名“江北区职业技能带头人”。是年还组织全区职工开展建设节能型单位的创建活动。
  评比劳模先进 新中国成立后至江北区成立前,各级劳动模范资料不全。1985年开始,区总工会配合中共江北区委、区政府每2~3年评选推荐一次劳动模范和模范集体。
  1985年评选区级工业劳模10人、农业劳模10人,先进生产(工作)者10人。1986年,部级劳模2人。1987年,市级劳模2人。1988年,区级劳模18人、先进生产(工作)者14人;市级先进集体1家、特等劳模1人。1989年,部级劳模2人;市级劳模5人。
  1990年6月1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复函省劳动人事厅、省总工会的报告,同意1985—1989年期间,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并从1990年起,对省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同时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是年,江北区市级劳模2人。
  1991年,市级“七五”劳模3人。1993年,市级特等劳模1人、劳模5人、模范集体2家、先进集体2家。1994年,省级模范集体1家,部级劳模1人,区级模范集体3个、先进集体8个、劳模10人、先进个人15人。1995年,市特等劳模1人、劳模5人、模范集体1家、先进集体3家、先进生产(工作)者5人。
  1997年,区级劳模10人、先进生产(工作)者15人、模范集体3家、先进集体8家;市级特等劳模1人、劳模3人、模范集体1家、先进集体2家、先进生产(工作)者4人。1999年,省劳模3人,市特等劳模1人、市劳模2人、市先进生产(工作)者16人,区模范集体3个、区先进集体8个。
  2000年,永红村党支部书记孔根良成为全区第一位全国劳模。
  2001年,区劳模15人、模范集体8家,市级劳模4人、模范集体2家。同年,区人民医院院长王泰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为江北区首位获此奖者,同时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区劳模18人、模范集体8家;市级劳模4人、模范集体2家。2005年,庄桥街道上邵村党总支书记邵国振被评为全国劳模。同年成立江北区劳模协会,编印《劳模风采录》,建立和完善劳模档案。2007年举办《五月的赞歌》劳模表彰大会,评选区劳模10人、模范集体5家,推荐并获得批准市级劳模5人、模范集体2家。是年,文教街道双东坊社区党委书记工美芳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1999年起,区总工,会决定给区级劳动模范发放荣誉津贴。2003年起,每两年对全区劳模进行一次健康体检。2004年,提高和规范对劳模的荣誉津贴和医疗补助费标准。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988年2月成立区职工物价计量监督总站,对农贸市场的物价、计量进行监督检查,连续5年被市职工物价计量监督总站评为市级先进集体。1995年起,在企业中推行签订集体合同、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同年,建立区、镇(乡)、企业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47家。1998年区总工会参与调解或仲裁劳动合同争议案件31件;接待处理职工来信、来访45人次。1999年,成立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2001年,全区有300多家企业建立由工会主席任主任(组长)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法律监督组织;8个乡镇(街道)均建立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区一级成立由区领导挂帅的,区级机关11个部门参加的江北区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全区有持证的工会法律监督员和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员70余人。2003年4月,江北区总工会职工维权服务站成立,2005年更名为区职工维权服务中心。
  帮扶困难职工 1986年,区总工会对各类积极分子安排休养活动43人次,对313名较困难的职工(其中包括火灾户)进行适当经济补助,补助总额达21745元。1989年,补助困难职工1684名,补助总额47000元。是年,区总工会建立法律顾问委员会,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全年接待来访职工300人次,处理来信84件。1990年,全区有34个基层工会组织互助储金会,1793名职工参加,储金会金额为21421元,并组织动员100个基层工会参加市救急济难基金会,上缴基金21580元。1994年,区总工会决定把工会一年一度为职工送温暖的活动拓展为“送温暖工程”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2000年,江北区出台《江北区非公有制企业特困职工帮困暂行办,法》。2001年,各乡镇建立困难职工基金。2003年,全区各级工会补助资金总额90万余元。
  参与政务 1985年,区总工会参与经济与物价体制、工资和劳动制度等改革政策的制定。建立工会信息网络,编印《江北工运》,反映职工意愿,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1989年,区总工会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参加与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专门工作机构。是年7月,江北区政府下发《关于在政府工作中发挥工会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作用的通知》,随后区总工会全面参与全区经济体制、工资分配、劳动制度、物价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领导机构,共同参与决策。通过《情况反映》上送的《集体商业陷入困境》、《职工对第二轮承包的反映》等内参信息。1995年,区总工会与区政府召开首次联席会议,互通情况,解决工会和职工的实际问题;又参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的论证、审批和实施。2000年是江北区全面改革的攻坚年,区委、区政府确定对国有、大集体企业全面转制,区总工会发动全区工会干部积极参与改革、热情支持改革。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