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64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
分类号: F123.7
页数: 3
页码: 868-8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清产核资与统计登记、产权管理与保值增值等国有资产管理概况。
关键词: 宁波市江北区 国有资产 管理

内容

江北区国有资产主要由企业国有资产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组成,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区财政局,与相应主管部门实行共同管理。1991年,区财政局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挂靠预算科(此前即由预算科行使管理职能),对外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1996年,区财政局成立国有资产管理科,对外挂国资办牌子,其主管内容有清产核资、产权登记、资产评估、年检、资产使用、监督管理和处置管理等。
  第一节 清产核资与统计登记
  1991年,区财政局国资办对辖区管理的43家全民企业进行调查,对12家公司进行资产登记其中以国有资产开办的集体企业2家,资金20万元。1992年,江北区首次开展企业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和产权登记。产权登记28个全民企事业单位,共有资产3679万元,其中国有资产总额1354万元。1995年首次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和产权登记;次年对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进行清理。1998年开展全区国有资产清查和产权登记工作,共登记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141户,总计占有国有资产45932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105户,占有国有资产34207万元,比例为74.5%;企业36户,占有国有资产11725万元,比例为25.5%。1999年全面进行清查登记:行政部门12户,资产总额14372万元,负债总额2819万元,净资产总额11553万元,固定资产9828万元;事业单位93户,资产总额40607万元,负债总额13192万元,净资产总额27415万元,固定资产14232万元;国有企业30家,资产总额50280万元,负债总额24213万元,净资产总额26067万元,固定资产23383万元。2001年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共计清查行政事业单位100户,报损资产1631.9万元,盘盈资产4378.6万元,清查后资产总额67128万元,负债总额23231万元,国有净资产43897万元。2002年,江北区开展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工作。共登记76户,主要是经济实体与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属经济实体的44户,占有资产32889万元,负债19866万元,净资产13023万元,在册职工219人;属事业单位的32户,占有资产9464万元,负债3596万元,净资产5868万元,在册人员330人。2003年再次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固定资产存量为4.8亿元。
  2006年开展国有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共清查统计190户(不包括慈城镇和涉农街道),其中行政单位35户、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118户、企业37户。经清产核资(资产盘盈1047万元,资产损失786万元),截至2005年底,国有集体资产总额649670.83万元,负债总额381341.91万元,净资产268328.92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资产307901.26万元,负债92659.88万元,净资产215241.38万元;企业资产341769.57万元,负债288682.03万元,净资产53087.54万元。资产清查中对国有房产、土地情况进行专项清查。182个单位房产入账价值64029.85万元。房产建筑面积474778.31平方米。土地面积9722665.95平方米,除去鱼塘、果园、操场等,实际土地面积393420.65平方米。房产使用情况为:办公房224处,车库等附属房产59处,职工住宅19处,闲置房产15处,经营出租房产63处,其他77处。房产产权情况为:房产证、土地证齐全169处,仅土地证62处,仅房产证24处,临时建筑27处,无证175处。
  2007年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截至2006年底,全区共有单位171户,定编人数5242人(行政1499人,事业3743人)。资产合计297912万元(行政45860万元,事业25205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3613万元(行政22931万元,事业50682万元);固定资产中,土地房屋44661万元(行政13592万元,事业31069万元),大型设备1872万元(行政163万元,事业1709万元),交通运输设备9946万元(行政5071万元,事业4875万元)。事业单位有部分固定资产出租,年出租收入785.26万元。另有对外投资额13765.57万元。根据资产清查情况共处理资产盘盈472.82万元,资产损失1133.9万元。
  第二节 产权管理与保值增值
  企事业单位改制2000年,全区国有、集体企业开始改制,是年完成改制17户。2001年,国有、集休企业立项改制25户;完成资产清查并办理资产核销23户,累计净损失资产979万元;委托中介机构完成评估19户,评估总值2392万元;完成资产处置13户,评估净资产1734万元,资产转让额1284万元。至2002年,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2003年始,姚江医院、光明眼病医院等事业单位开展转化经营机制和体制改革工作。
  国有企业组建1996年,江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区财政财务开发公司将700万元贷款本息转为投资股份,为江北区第一家按现代企业制度改建的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被确定为集体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点单位。至2002年,通过改制,基本明晰了江北区属地企业产权关系,使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社会一般竞争性领域。此后相继组建一批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至2008年底,全区登记备案纳入管理范围的国有企业(公司)共36家,主要有各类投资公司、部分农口企业和房产开发公司。其中各类投资公司主要发挥融资平台作用,与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合作,支持江北区区块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政府或部门融资通过投资公司运作,主要方式有政府信用贷款、企业间担保贷款和土地担保贷款等。此类国有企业(公司)共有15家,其中区本级国有投资公司融资规模近42亿元;慈城镇与3个涉农街道所属的投资公司融资规模近3亿元。2007年,江北区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湾头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开始运作,注册资金2亿元。2008年,组建宁波市城北绕城高速连接线建设有限公司、宁波市荪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宁波民安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和宁波城北铁路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4家国有投资公司,总注册资金2.8亿元。
  产权监管与产权交易2002年,区政府出台《加强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监督意见》,区财政局出台《江北区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建立国有企业日常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落实经营性资产管理责任制,开展以保值增值为核心的企业绩效评价。2003年,区财政局国资办首次委托中介机构对13家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经审计,企业占有资产6.54亿元,保值增值率102.56%。2005年,对22家国有企业进行委托审计,资产总额294004.04万元,负债总额243320.26万元,所有者权益50683.78万元,资产负债率82.76%。2006年,对30家经营性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统计,其中,赢利企业19家,亏损企业8家,利润为0的3家,年末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90133.05万元,资产负债率82.19%,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99.9%。当年主营业务收入9338.67万元,利润总额409.87万元,净资产收益率0.27%。2007年,对15家经营性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统计,资产总额420126.7万元,负债总额288169.4万元,所有者权益131957.3万元,资产负债率68.59%;当年主营业务收入10910.8万元,利润总额﹣48.6万元,净利润 ﹣127万元。
  2002—2005年,全区共发生国有产权交易项目43个,交易金额8044.94万元。其中,企业改制19个,企业投资、股权转让7个,其余为行政性国有资产处置和转让。2006年,国有产权交易项目主要有慈城标准厂房出售和安置房出让。2007—2008年,发生国有产权交易项目7个,主要有慈城镇枫湾家园商铺、宁波友利创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股权、姚江花园二期店铺和车库、甬江街道夏家村房产等,评估总价8439.53万元。
  国有资产处置2005年前,国有产权交易主要是通过评估或账面清算价值,采用公开拍卖或协议转让方式完成,所得收益一般由主管部门、原产权单位统筹或上缴、部分上缴财政,用途除明确规定外,一般都未限制用途。2005年,区财政局出台《江北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必须由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核,报区财政审批,重大资产处置需报区政府批准。此后又相继出台《江北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实施意见》、《不良资产核销实施办法》、《加强区国有公司财务管理若干意见》,规范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的处置和管理。2006—2007年,区财政局审批核准资产盘盈43.1万元,盘亏1.88万元,无偿调拨3.53万元,报废14.86万元,报损3.47万元。2008年,审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515万元;同时完成江北区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共有36个单位200多辆车涉及改革,成功竞拍178辆,总成交额1366.1万元,竞拍底价为1058.2万元,增价幅度为29%,单车成交价最高为28.3万元,最低为 1.1万元。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