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57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
分类号: F323.7
页数: 3
页码: 704-7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主要农副产品收购政策1954年,国家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对生猪实行派购政策。1956年,国家将一批重要农副产品 ——毛竹、烤烟、黄麻、~麻、甘蔗、茶叶、蚕茧、羊毛、兔毛、牛皮、部分中药材、供应出口的柑橘等水果、水产品等交由供销社收购等农副产品收购概况。
关键词: 宁波市江北区 农副产品 收购

内容

主要农副产品收购政策1954年,国家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对生猪实行派购政策。1956年,国家将一批重要农副产品 ——毛竹、烤烟、黄麻、~麻、甘蔗、茶叶、蚕茧、羊毛、兔毛、牛皮、部分中药材、供应出口的柑橘等水果、水产品等交由供销社收购。1957年,毛竹被列为供销社专营物资,产地不得自由出售,用竹单位或个人不得到产地收购毛竹。1958年,宁波市规定柴炭由供销社统一收购并供应市场。1961年,宁波市确定主要农副产品自留量标准:规定棉区每人留棉花2市斤;麻区每人留黄麻1市斤,苎麻每人留半市斤;茶叶每人留2市斤;烟叶按吸烟人数每人留8~10市斤;毛竹、牛皮等不规定自留量,但不准上集市交易。同时实行奖售政策:规定交售毛重50千克以上生猪者,奖售油3市斤、烟2条、卫生衫1件(或裤1条,或汗衫2件,或胶鞋1双),并可留肉5千克,发给肉票;交售100千克以上生猪者,另奖煤油0.3斤、香烟2条、卫生衫(裤)1件或汗衫或胶鞋。规定绵羊毛每元奖励布票1尺;兔毛每元奖励布票0.2尺;绵羊皮、山羊皮、小湖羊皮按等级给予0.3至2市尺的布票奖励。交售毛竹、柴炭者,优待供应香烟、铁锅、土碗、煤油、化肥、土凡布、电池等工业品。此外还实行卖猪、交售家禽或禽蛋奖励精料的办法。
  1977年3月起,生猪购销采取四六分的比例安排,即40%返销给生产大队、60%由商业部门统一安排和供应。超产部分增加留肉5%,并增加补助化肥4市斤,但不得上市交易或分食。1978年市供销社规定:每交售100市斤茶油,补助成品粮100市斤、化肥30市斤;每交售100市斤茶籽,补助成品粮25市斤、化肥7.5市斤;每交售100市斤桐油,补助成品粮100市斤、化肥30市斤、退油票5市斤;每交售100市斤桐仁,补助成品粮50市斤、化肥15市斤、退油票2.5市斤;每交售100市斤桐乌,补助成品粮25市斤、化肥7.5市斤、退油票1.25市斤;每交售100市斤桕油,补助成品粮100市斤、化肥30市斤、退油票2市斤;每交售100市斤柏籽,补助成品粮40市斤、化肥12市斤、退油票0.8市斤。
  1979年9月,市计委规定两年之内,郊区每年须交售毛竹2.3万支,其中云湖公社2.1万支,妙山公社、乍山公社各1000支。1980年10月,市供销社、市财政税务局决定以1978年收购量(1691担)为基数,一定五年不变;超购部分茶叶,60%继续卖给国家,40%由社队和市安排。同时对超购部分茶叶实行减税让利:基数内按40%税率征收,超购部分按10%~15%税率征收。精制茶厂超调拨基数所产生的利润,按三七分成;市财政掌握的70%,主要用于发展茶叶生产。1981年9月,宁波市郊区办事处、市供销社下达柑橘收购任务2.5万千克,其中,妙山公社1.55万千克,乍山公社2000千克,慈东公社3000千克,半浦公社4500千克,全部由慈城供销社收购。
  1985年,国家不再下达农副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除部分合同定购外,不受经营分工和行政区划的限制,自由购销,多渠道流通。
  主要农副产品收购概况1964年,郊区各供销社合计收购毛竹21048支、柄竹5661支、杂竹3378担、木柴197043担、野生纤维1053担、毛竹壳849担、淀粉原料361担(主要为橡子)、稻草111277担、棕片12担、水牛皮158张、黄牛皮2542张、山羊皮516张、绵羊皮19张、小湖羊皮13张、猪皮4963张、麂皮664张、黄狼皮2361张、家兔皮39601张、草兔皮109张、杂皮1906张、羊毛11615千克、羽毛57586千克、兔毛692千克、猪鬃11075千克、各种肠衣12611根、席草帽108万余顶、草包328521只。
  宁波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江北岸设有专做茶叶生意的茶行、茶场、茶站。茶商用大木箱装茶,运销海外。解放初,供销社供应炒茶工具、燃料等生产资料,支持茶叶生产。1954年,茶叶生产纳入国家计划,定为统一收购物资,由供销社统一经营。供销社收茶站技术员下乡对茶农进行采制技术的辅导,建立 “民主对样评茶 ”制,提高评茶、计价的准确性。1958—1960年开展大购大销,推广四季采茶,片叶下山。1961年开始,供销社对交售茶叶实行奖售制度。1963年后,全面推广产销合同制,供销社发放预购定金,供应优良茶籽、茶苗等生产资料,组织茶农学习先进栽培技术。1985年,茶叶取消派购,实行议购议销,采取多渠道流通和开放式市场。是年,慈城供销社开办宁波市明州茶厂,经营方式为收购毛茶、加工精制、批发零售产品。1986年,慈城供销社收购茶叶27.77万千克,金额75.6万元。1987年5月,省政府通知在未完成茶叶出口收购任务之前,茶叶仍由供销社统一收购。1990年,慈城供销社收购茶叶36.7万千克,金额126.1万元。以后,茶叶放开经营,多渠道流通。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