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490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林业
分类号:
F326.2755
页数:
9
页码:
518-526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56年~2007年宁波市江北区林业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林业
林业经济
江北区
内容
第一节 林业资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省市林业部门在1957年、1974年、1984年、1997年、2006年对江北地区进行过5次林业资源普查。江北区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貌、土壤、气候与生态环境均有利于林业的发展。但境内森林面积不大,人均林地面积更少,森林覆盖率不高,资源相对缺乏,显得十分珍贵。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丘陵地区。地理位置正处在丘陵向平原过渡,坡度较缓,其间形成许多小山岙,如金夹岙、郭塘岙、季岙、毛岙、黄夹岙、七夹岙等。全区山地多数土层深厚,土壤为红壤,成土母质为侏罗纪浅色凝灰岩经风化后的坡积体和残积体,有机质含量2.6%,pH4.5~5.5。红壤中黄泥土面积占85%,保肥、保水性能较差,适宜发展毛竹、杨梅等经济林种。
林地面积与林木蓄积 解放初,江北地区山林植被面貌尚可。1956年8月1日受特大台风影响,林木损失约800立方米。1958年大办钢铁,砍伐林木约4700立方米,使疏林、荒山面积骤增。此后经过停垦还林、封山育林、造林育林等措施培育了一批幼林;但林地面积不清,林木蓄积不明,没有林业资料积累。1963年起,山区、半山区公社及大队建立山林专业队41个,实行封山育林和有计划地开展留笋养竹,同时营造部分经济林木,采取“以短养长”办法,使山林面貌有所改观。
1984—2006年的22年间,全区林业用地由57258亩发展到73876亩;有林地由41010亩增加到66123亩。增加的面积主要是平原林网、绿化林带、经济林以及消灭荒山、荒地的面积。其中,竹林面积从7514亩增加到22815亩,经济林面积从4764亩增加到15163亩,松林面积从34323亩减少到11741亩,阔叶林从1882亩增加到20612亩。区林木蓄积量从42669立方米上升到125417立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5.8%上升到23.1%,提高7.3个百分点。
林业权属 江北区山林权属以集体所有为主,国有林较少。据1984年资料显示,江北区共颁发山林权证面积57907.9亩,证书3294张,其中集体所有山林42380.7亩、国有山林628.6亩,其余属自留山、承包山。至2006年,江北区林地面积(包括平原经济林,如葡萄、黄花梨等果木林的面积)73876亩。全区已建设公益林面积(包括种植业中的果树、茶叶和花卉等作物)53229亩,其中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19633亩、区级生态公益林33596亩。
森林类型 按2006年统计,江北区林地中,人工林为43998亩,占全部有林地面积的60.8%;天然林为28346亩,占全部有林地面积的39.2%。经济林多为人工营林,种类较多,有不少名特优产品,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2006年的有林地中,幼龄林面积27792亩,蓄积量51415立方米;中龄林面积9617亩,蓄积量31926立方米。中、幼林面积、蓄积分别占乔木林地面积、蓄积量的86.4%、73.6%,近熟林及过成熟林分别占乔木林地面积、蓄积量的13.6%、26.4%。
第二节 植树造林
民国17—18年(1928—1929)慈溪县在大宝山种植马尾松等10亩。民国19年(1930)在慈湖四周、县立苗圃至农林场道路两侧,和城墙基地,种植白杨、垂柳、花桃等共5500株,计20亩。民国36年(1947)3月12日慈溪县府在慈湖湖滨种植冬青干株。经向老农等调查访问,解放前本地区荒山不多、近熟林也不少,。慈城镇公有村保存下来的一株金钱松,为抗日战争以前所种植;国庆村一株大枫树胸围2.45米,也有百年历史。1958年以前,今慈城镇的金沙、五联、南联、公有、毛力、毛岙等村和清道观附近,尚有许多合抱大树;“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遭受破坏,总计砍伐林木4710立方米,荒山、疏林面积迅速增加。1963—1965年,山区干部群众开始实施封山育
林、荒山绿化和培育苗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山林再遭破坏。云湖公社金沙大队近50亩已达挂果的梨园被改成“大寨田”;成片龙须竹园、小竹园也被改成“大寨田”。1973—1979年,郊区共营造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5779亩,各种经济林4904亩。
1990年,江北区开展“灭荒”活动,1993年达标。1995年开展平原绿化达标工作,当年五星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称号。1997年,全区达标,并获国家图10-5-2五星村村道绿树成荫林业部颁发的“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江北区开展高标准平原绿化工作,2004年获“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县(市、区)”称号。2001—2006年,外漕、上邵、马径、李家、林家、邵家渡、五星7村获“宁波市园林式村庄”称号。2007年,金沙、三勤、西卫桥、冯家、畈里塘、上沈6村获“宁波市千村绿化工程示范村”称号。2008年,夏家、朱界、东邵、杨陈、毛岙5村获“宁波市千村绿化工程示范村”称号。是年,邵家渡、西卫桥2村获“浙江省绿化示范村”称号。
义务植树 1985—1990年,宁波市绿化委员会组织协调市级机关干部与江北区机关干部,连续6年定点到江北区英雄水库附近的向夹岙义务植树造林,每年参加人数在300余人,共绿化荒山82亩,种植松树、杉木、湿地松5万余株。1998年,慈湖公园设立江北区纪念树种植点,翌年3月15日,区领导和干部、学生共500余人在此种下梅花等各类树木1000余株。台湾同胞40余人在慈湖环湖种植纪念树——杨柳50余株。是年植树节期间,全区共义务种植各类乔灌木151230株、绿篱3200米,义务植树率达95%以上。2000年3月10日市、区领导、青年志愿者和当地驻军、机关、街道、乡(镇)干部职工共800多人,到洪塘镇义务种植香,樟1150株、象牙竹3300株,长度近5公
里。2007年3月7—30日全区共种植木荷、银杏、栾树、桂花、红叶石楠、梅花等树木20余个品种计10万株。2008年,全区,近2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种植茶树、香樟、木荷、喜树、桂花等树木20余个品种计20余万株。
第三节 森林保护
病虫防治 1971年,马尾松松毛虫暴发,涉及妙山、乍山、慈城等公社(镇),危害面积3000亩。是年6月,宁波地区飞机防治松毛虫指挥部组织飞行10架次,向危害区内飞洒农药,防治面积3000亩,松毛虫平均死亡率92%。以后几年,松毛虫虽有发生,但均未成灾。1984年,江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和江北区森林植物检疫站成立,有专职森林植物检疫员2名,负责全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1992年,洪塘荪湖村枫香林发生大面积天幕毛虫危害,市、区森防站采用“烟雾剂”防治,天幕毛虫死亡率98%。1992年开始,境域松林出现松树零星枯死,显微镜下检出拟松材线虫。1996年开始,枯死松树范围逐渐扩大,枯死松树株数逐年增加,尤以保国寺周边松林、慈城微波站周边松林受害最重,显微镜下已检出松材线虫。1998年,全区26个有山村不同程度发生松材线虫病,松树枯死6万余株。次年,全区4个乡(镇)的32个村共病死松树6万株,受害面积近1.5万亩。区森防站在疫区放置10只松墨天牛诱捕器,并挂放28万只肿腿小蜂,组织40余人的专业清理队伍,以压缩虫口密度,遏制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蔓延的势头。2000年,4个乡(镇)的27个村、2万余亩松林遭受危害,枯死松树7万余株。区森防站继续对枯死松树进行清理,并做到伐根不超过10厘米,1厘米以上病枝全部烧毁,对下山的病死木先集中堆放,然后再进行熏蒸除害。2001年以后,松材线虫病病死树株数、危害面积逐年减少,达到了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数量目标。2005年8月,国家林业局划定江北区为松材线虫病疫区。2006年以来,有些香樟林带、毛竹受到樟巢螟及竹蝗虫危害,局部地区受害较严重。
森林防火 1990年,江北区成立森林火灾综合治理领导小组。2001年11月成立区森林警察大队,并完善森林防火规章制度。区政府与各镇(乡)及保国寺风景管理区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镇(乡)与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1998年以来的春节、清明节等森林防火重点时期,各地各级组织运用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宣传工具开展宣传,普及预防、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知识和森林防火法律法规。2002年,在进山主要道口、村口设立130余块固定搪瓷宣传牌。作为宁波市23个森林防火重点火险区之一的慈城镇,防火办配备森林防火车1辆、三轮摩托车1辆、望远镜1副、风力灭火机80台、二号灭火工具100把、灭火弹4箱;同时建成防火隔离带8公里,设立永久性大型宣传牌10块,固定搪瓷宣传牌100块,各村刷写宣传标语2~3条。防火期间统一印刷“告农户书”,由村委会下发到农户。2006年,组建100人护林巡山队伍、30人专业扑火队伍和200名人员组成的义务扑火队伍。组建由区、镇、村三级林业管理人员组成的防火督察队伍。2007年上半年,森林警察大队出动执法人员共85人次,车辆45车次,制止违章用火行为4件次,张贴宣传标语30余条,发放告知信15000余封。2008年春节前后,区森林消防办会同区安监局等部门,进行为期1个月检查和督察,共出动执法人员97人次,车辆46车次,制止违章用火行为11次,查处火灾肇事2起2人。是年,全区有可用风力灭火器120台、二号灭火工具400把、灭火弹30余箱,柴刀、锯子等各种工具充足;又投资25万元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余公里。
第四节 山林管理
依法护林
历代官府均有封山育林措施。江北地区山民以立“禁牌”、订立乡规民约的传统形式封山育林。20世纪90年代初,区政府以文件形式公布征、占用林地的审核程序、费用缴纳办法和法律责任,其中有关费用缴纳办法由市林业部门会同物价部门发文作统一规定。2003年,江北区举办林业法规培训班,对分管林业的乡(镇)长,重点村党支部书记、村长进行《森林法》、《宁波市农村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培训。
对经营单位执法管理 2002年,区林业主管部门对全区30多家木材加工经营单位进行清理整顿,依法查处6家加工经营单位,罚款3600元,补缴育林基金23200元。2004年,全区有竹木加工单位21家,年加工经营木材2.5万立方米,年产值近2500万元。为保护江北区现有森林资源,再次对全区所有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处理5家,罚款3000余元,补缴育林基金3000元;并对业主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交流,达成共识。2005年,共出动130人次,检查处理案件16起。其中,处理木材加工厂13家次,行政罚款43120元;处理过失案1起、森林火灾1起,行政罚款500元;处理滥伐林木1起,行政罚款3941元。2007年共检查木材加工企业12家,制止违规占用林地4起。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2003年国内“非典”爆发期间,区林防部门清查宾馆、饭店、酒楼23家,农贸市场12家次,没收青蛙150千克、蛇65条,收缴放飞各种鸟类18羽,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只。同时,划定以保国寺为中心,荪湖、鞍山、灵山、宁波都市农业园区为两侧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域。2004年,共清查饭店、宾馆、酒楼13家次,没收、收缴放生各种鸟类30余羽,蛇10余条。设立以保国寺为中心,包括周边村庄、园区、水库等11200余亩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和放生点。由佛教人士和共青团组织,先后在保国寺进行5次放生活动,共救护、放飞各种野生鸟类12次,计2万多羽。2005年查处非法出售野生动物1起;突击检查经营场所15家次,排查重点保护区5次,野外放生10只,移交动物园各类动物12只。4次组织社会慈善人员在区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保国寺)进行野生动物放生活动。2007年检查各类宾馆饭店30余家,农贸市场3个,查处案件2起;在槐树公园开展“保护野生动物暨第26个爱鸟周图片展”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在保国寺保护中心启动“爱鸟筑巢”活动,悬挂人工鸟巢200余只。2008年,区森林警察大队和林业部门共检查巡护鸟类活动区域3处,清查宾馆、饭店30家,清查农贸市场4个,收缴野生鸟类活体6羽,收缴其他野生动物7只。
竹木采伐管理
江北区属非林区,林木资源有限,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制定出年森林采伐限额。本区“九五”、“十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是1000立方米。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由个人提出申请,村级合作社签署意见,由乡(镇)林业工作站报送区农林水利局,审核批准后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如需出售到省内外各县(市)的还需办理木材(竹材)运输证。2008年,江北区开出林木采伐证9份,采伐林木85立方米,产地合格证2份;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1份。
林地使用管理
林地是森林、材木、野生动植物及其森林景观的重要载体和基础。1998年,江北区政府对全区林地进行清理调查,发现未经林业部门审核批准,占用林地手续不全的有:采石场20家,占用林地面积220亩;利用山泥取土制砖瓦的3家,占用林地面积118亩;建公墓8家,占用林地面积
81.8亩。共计419.8亩。还发现群众乱建零星散坟、萧甬复线未批取土、山民在坡耕地毁林种粮等情况。区林业部门对上述事件做出相应处理。同时将林地划定为可采区、控制区、禁采区,并依法执行审批。
2000年,区林业部门查处庄桥镇灵山村村民违法占用林地案件。2002年查处洪塘镇鞍山村违法取土案件。至是年,纳入规范管理31家,征占用林地清理548.18亩。2003年依法审核、审批临时征占用林地6家,面积10.3亩;并成立区林业调查规划勘察设计室。2004年依法审批临时征占用林地9家,面积61.83亩。2005年依法审批临时征占用林地19起,占用林地33.2亩;并成功调处洪陈、虹星两村30多年的山林权属纠纷,发文裁定。2007年依法审批长期占用林地2家、临时1家。2008年,江北区依法审批长期占用林地2起、临时占用1家。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