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48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粮食作物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8
页码: 502-509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清代1958年宁波市江北区粮食作物种植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种植业 粮食作物 江北区

内容

水稻
  历史上,本地区的水稻品种资源相当丰富。按熟期,有早稻、中稻、晚稻;按淀粉结构,有籼稻、粳稻、糯稻。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水稻品种有早黄、晚青、矮白、大白(以上为五月种,八九月熟①);有细白、大赤、占城、金城、赤籼、乌籼(以上三四月种,七月收);有九里香、赤转稻、冷水红、细秆、太仓红、霜下白、雁来乌、湖州晚、黄岩、湖州白、宜兴晚、早珠、等西风、早白、黄占、白占、缩颈早、戤八石、金裹银、早黄齐、救公饥、上虞白、九月糯、黄糯、矮黄糯、黄香糯、黄扁糯、白糯、红糯、赤糯、丁香糯、鼠牙糯、虎皮糯、麻糯、杭州糯、青秆糯、雉鸡糯、乌籼糯、朱口糯、铁糯、铁秆糯、桂花糯、火烧糯等(以上大概为中晚稻)。
  早稻民国后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地早稻品种主要有火稻、余姚尖、罗江尖、黑壳火稻(铁秆青)等。1953年开始引进外地的早稻品种。20世纪50年代引进的早稻早中熟品种有莲塘早、“503”、有芒早粳;迟熟品种主要有南特号、南特16号、陆财号等。60年代引进的早稻早熟品种有矮南早1号;中熟品种有团粒早、矮钱农3号等;迟熟品种有矮脚南特号,是第一个矮秆品种并作为当家种,另有文选1号、先锋1号等。70年代引进的早稻早中熟品种有二九青、圭陆矮3号、圭陆矮8号、原丰早、早籼141;迟熟品种主要是广陆矮4号,并替代矮脚南特号,成为早稻当家品种,另有青秆黄等。
  80年代中期开始,早稻品种以中熟为主。1983年,中熟的早籼141栽培面积29400亩,占早稻总面积的23.6%。80年代至21世纪初,引进的早稻品种主要有中熟的庆莲16、二九丰、嘉籼758、嘉育293、育143,皆为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1985年,庆莲16栽培面积占早稻总面积的49.3%,超过历年的当家品种广陆矮4号10余个百分点;1988年二九丰占50%,1991年嘉籼758占51%,1996年嘉育293占97.6%,2008年嘉育143占早稻总面积的97%以上。
  江北区种植的早稻除有芒早粳等少数品种外,其余皆为籼型水稻。
  中晚稻 单季中晚稻和间作双季稻的晚稻以传统农家品种为主。中汛稻品种为中籼湖白(又称淮白),产量不高、不稳。1952年后扩大间作稻种植面积,1954年开始试种连作晚稻,且面积迅速扩大,中汛稻栽培面积因之逐年减少,至1956年已经基本不再种植。间作晚稻统称为晚青,品种有细秆晚青、粗秆晚青、红米晚青、矮千斤、三夜齐等,皆为籼型水稻;有时,粳稻、糯稻也作为间作晚稻栽培,称生晚、生糯,如长脚生糯、矮脚生糯、红须糯等。中晚稻的农家品种还有包六袋等。从1953年开始引进中晚稻品种。20世纪50年代引进的晚籼品种有四两种等;引进的晚粳品种有老来青、红须粳、“10509、猪毛簇、乌子晚、老来红、荔枝红等,以老来青、“10509、红须粳等为主栽;60年代引进的中籼品种有爱武、广选等;中粳品种有桂花黄、川大粳、船工稻、台育39;晚粳品种有新太湖青、农垦58、芝选2号、芝选3号、农虎6号、农红73,其中以农垦58、芝选2号、农虎6号等为主栽;80年代至21世纪初,引进的晚粳品种有秀水48(1980年)、秀水11(1985年)、宁67(1991年)、甬粳18(2002年)、宁81(2007年),并相继成为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初的当家品种。
  20世纪60—80年代,还相继引进中晚糯品种,主要有西洋糯、虹糯、京引88、京引15、双糯4号、桂糯80、祥湖24、祥湖84等,京引15、双糯4号、祥湖24、祥湖84等相继成为糯稻的主栽品种。
  杂交水稻 1976年,市郊开始试种示范杂交水稻17.1亩,亩产297千克(当年全郊区晚稻平均亩产172千克)。1979年,杂交稻面积超过3万亩,当家品种为汕优6号,亩产311千克(是年全郊区晚稻平均亩产274千克)。但因本地气候原因,至1989年,江北区杂交水稻减少至84亩,以后不再统计。1998年起,江北区引种粳型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有甬优1号、甬优2号、甬优3号和秀优5号。
  大小麦
  大小麦在境域的栽培历史至少可上溯到宋代,至明代,麦子已经成为缴纳税收的品种之一。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明嘉靖间,“花屿湖官田(今慈城镇湖心村)每亩课麦一勺三秒、米三斗五升”。
  江北地区种植的麦类主要为大麦(含米麦),其次为小麦。解放前,本地大麦(指皮大麦)主要品类有六稜大麦和四稜大麦。解放后引进种植的大麦品种有二稜大麦及二稜的矮白洋等,另有少量的嵊县无芒六稜大麦。1972年引进推广二稜大麦早熟3号,因其多穗高产、秆矮抗倒、耐迟栽、熟期早(适合配套“麦—稻—稻”三熟制),为栽培面积最大、栽培时期最长的大麦品种。以后又引进舟麦1号、浙农大3号等品种,1991年始以浙农大3号为大麦当家品种。
  米麦,又称裸大麦,江北地区种植过的米麦品种主要有萧山立夏黄及从该品种选育的757米麦。米麦因品质差,又易感严重的赤霉病,20世纪70年代大麦早熟3号推广后,不再种植。
  1972年,大麦种植面积最多,全郊区达4.59万亩。80年代中期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21世纪初开始,建设用地增加,包括大麦在内的粮食作物栽培面积逐年缩减。至2008年,大麦种植面积下降到231亩。
  境域小麦栽培面积一直不多,只有零星种植,又因其熟期长,不适合作三熟制配套品种,小麦逐渐移至旱杂地上种植,栽培面积进一步下降。解放前,江北地区栽培的小麦品种主要有光头小麦、有芒小麦;解放后引进推广南大2419、矮粒多、矮秆红、“908”等。
  杂粮
  番薯 解放前后,番薯以山地、丘陵种植为多。1957年,姚东区种植面积合计1228.8亩,单产138千克;1958年,东风人民公社种植969.2亩,单产223千克;1960年,慈城人民公社364亩,单产217千克(甘薯单产以4折一计算)。至今全区不足千亩。品种以红皮白心和胜利百号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引进徐薯18号、紫薯1号新品种零星种植。
  荞麦 荞麦在慈城一带主要作夏秋杂粮种植,7月种,9月熟。民国25年(1936),种植面积718亩。1951年1098亩,次年下降到23亩,此后几十亩至数百亩不等。亩产约20~70千克。处暑间下种,翻耕作畦,打孔点播,出苗后中耕除草,施肥,霜降至立冬收获。
  豆类 本地区豆类品种主要有黑豆、白豆(又名饭豆)、青豆、黄豆、褐豆、绿豆、赤豆、豌豆、豇豆、羹豆(带豆)、扁豆、虎斑豆、刀鞘豆。商品种植的有蚕豆,又名倭豆,历来为江北区主要食用豆类之一。民国25年(1936),慈城地区种植蚕豆2492亩,平均亩产18.5千克,总产4.6万千克。1953年达10948亩,平均亩产55.5千克,总产量61万千克。此后逐年下降。至今江北区种植面积均不超过千亩。蚕豆品种有慈溪大白蚕、上虞田鸡青。
  玉米 又名六谷、包谷。1952年,慈城一带种植玉米103亩,亩产75.5千克。品种先后为满蒲金、金皇后、一眼半黄、浙杂1号、磐安黄子、旅曲、丹玉6号、苏玉1号、丹玉13和高赖氨酸玉米中单206;近年引种供鲜食用的糯玉米苏玉糯1号、渝糯1号、渝糯2号、金银糯、渝糯7号、华糯2号以及甜玉米金银蜜脆、金蜜脆、华珍等品种。
  蕉藕 又名藕芋,1958年引入,在妙山农场试种,很快在江北地区普及。农家在屋前屋后、路边田角、河塘杂地广为种植,延续至今。

附注

①指农历月份。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