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48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耕作制度
分类号: F326.1;S344
页数: 2
页码: 501-50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民国时期至2008年宁波市江北区种植业耕作制度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种植业 耕作制度 江北区

内容

传统耕作制度
  慈城八字桥、慈湖和傅家山遗址发掘表明,江北地区早在7000年前已经栽培水稻。清康熙《余姚县志》记载:“蚤稻割后再种者谓之翻稻。”表明至清初已有双季连作稻。又据光绪《鄞县志》载:“鄞地稻收早熟,以清明前下种,芒种莳苗,稀行密莳,先莳早苗,旬日后复莳晚苗于行间,俟立秋成熟,割去早禾,乃锄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实,然后收其再熟。”详细记录了间作稻的栽培方法。民国25年(1936),浙江实业厅确定宁波为双季稻推广区。但直至解放初,江北地区西北部仍以单季中籼稻(俗称湖白或淮白)为主,实行一年一熟制;东南部,则为间作稻区。
  双季连作制度
  1954年,妙山农场试种双季连作稻14亩,亩产459千克,比间作双季稻增产41.4%,比单季晚稻增产1倍以上;慈溪县城关区试种双季连作稻25亩,亩产371千克,比间作稻增长35.7%,比单晚与中籼分别增长4.6%和81.4%。1956年起,江北区现境内基本不再种植中稻。1965年后,江北地区大面积推广早稻矮脚南特号和晚稻农垦58两大矮秆良种,双季连作稻面积逐年扩大。1966年,江北地区13.76万亩早稻亩产297千克,15.74万亩晚稻亩产192千克,全年粮田亩产459千克,提前一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江南地区水稻亩产400千克的目标。至1966年,江北地区水稻双季间作稻全部改为双季连作稻。
  一年三熟制度
  本地的早、晚稻加冬麦或油菜的一年三熟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加快了发展,
  成熟于80年代。1973年,三熟制面积扩大到4.57万亩,全年粮食亩产496千克,总产74410吨。1984年,三熟制面积3.58万亩,粮食亩产767千克,总产108904吨。1985年,种植业结构调整,大麦退出定购品种,三熟制面积逐年减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至21世纪初,大麦基本退出种植业领域,以粮食生产为主、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被“都市农业”等其他农业形态所取代。
  为培植地力,本地区有冬种绿肥的习惯。三熟制推广后,除“油—稻—稻”、“麦—稻—稻”外,还有一种形式即“肥—稻—稻”。
  解放初,绿肥品种有苜蓿(又称黄花草子)。1953年,妙山农场试种紫云英(又称红花草子)成功。1956年开始全部改种产量高的紫云英。1964年为最高年份,达139918亩,占水田面积的89%。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业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化肥进一步扩大施用,稻草还田技术推广,绿肥栽培面积逐年减少。至2008年,绿肥播种面积只有3511亩。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