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编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470
颗粒名称: 第十编 农业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105
页码: 469-573
摘要: 本编记述了民国时期至2008年宁波市江北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经济 农业 江北区

内容

江北区山、水、田相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水稻栽培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民国时期推广间作双季稻。解放后,种植连作双季稻和“麦—稻—稻”的三熟制;化肥、农药、农机被广泛应用。1990年实现粮食总产10.68万吨。同年,主要经济作物油菜总产4357吨,为历史最高水平。湾头蔬菜在清中期已闻名遐迩;2008年有市级蔬菜基地5000余亩,常年产量3.5万吨。水果种植由传统的杨梅、柑橘、桃等转向葡萄、黄花梨等。商品性花卉在2008年尚有近万亩。西部山区的林业有松杉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2006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为23.1%。畜牧生产历史久远,基本散养,改革开放后以专业大户为主体。渔业长期以淡水捕捞为主,2003年后海洋捕捞成为主体。2008年,农业总产值为58443万元,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之比为49.64∶4.91∶31.71∶12.72∶1.02。
  解放前,土地为私有制,且多数被地主占有或控制。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地”的目标,之后农民经历了互助组、低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化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使农村首先实行改革。至1982年秋,区境内基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4年起,江北区比全国提前两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占有 参见第三编“土地”第一章“土地制度”第一节“封建土地制度”。
  土地租赁 参见第三编“土地”第一章“土地制度”第一节“封建土地制度”。
  雇工耕种 地主、小业主也采取雇工自营农业。雇工,有长年工、季节工、忙月工及短工之分。雇工一般由雇主供给简陋住宿、膳食。长年工,除农历春节过年休假数天外,全年为业主做工,年薪根据被雇者的劳动力强弱、农活技术水平高低而定,在30~100元之间。因农活需要,业主也雇用季节工、忙月工及短工。忙月工和短工的工薪略高些,一般日薪1元左右;季节工略低些。所雇用的女工,最高日薪不过0.5元。
  第二节 土地改革
  土改阶段
  江北区现境内的土地改革,始于1950年下半年,有步骤地由点到面分批进行,大体分为4个阶段。先是准备阶段。为便于土地改革,1950年春将乡镇规模划小。江北区现境内共设有22个乡(镇),其中属慈溪县的19个、属镇海县的2个、属宁波市郊区的1个。是年8—9月,各乡(镇)成立土地整理工作委员会,组织70~80人,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对分散立户的地籍进行归户并册;对有田无赋或田多赋少的业主及未申报的“黑田”进行清查。据其中20个乡的土改资料反映,查出无赋田和“黑田”共计29001亩。接着试点阶段。1950年8月,慈溪县委确定在云山区的妙山、黄山两个乡进行土改试点,并派土改工作队进驻,至11月结束。9月,宁波地委选择慈溪县城关区洪塘乡、庄桥区洋墅乡为土改试点,组织土改工作队7个、队员154人进驻试点乡、村,其中洪塘乡82人、洋墅乡72人。同时组织农民积极分子67人参加土改工作,其中洪塘乡34人、洋墅乡33人。土改试点工作于年底结束。1950年冬全面开展。慈溪县委成立土改指挥部,组织土改工作队分赴各乡、村,实施土改运动。当地驻军也抽调干部帮助土改工作。1951年上半年,土改基本完成。最后是复查发证总结。1951年下半年对土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复查、补课。土地和财产分配后依法确立各户的所有权,由相关县(市)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所有权证》,并进行认真总结。1951年底,土地改革全面结束。
  土改过程
  培训与宣传发动 土改干部培训由浙江省干校和宁波地区干校组织实施。宁波地区共培训了400余名土改干部。各乡(镇)、村的土改工作队队长均由解放军连级以上干部担任。在土改工作队的组织发动下,各乡、村相应建立以农民协会为主体的土改队伍,并以宣传发动为前导,广泛宣传《土地改革法》和《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同时,发动农民广泛开展土改正义性、必要性,以及“谁养活谁”的大讨论;运用黑板报、广播筒和宣传队、政治夜校等形式,普遍进行阶级教育;召开乡、村农民(代表)大会进行忆苦思甜等活动。发动农民加入农民协会,依靠组织投入土改运动。
  划分阶级成分 宁波地区确定:慈溪、镇海、鄞县(含市郊)在解放前3年(1947—1949年),凡户占有土地40亩以上,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依靠收租剥削为其主要经济来源者为地主;占有一定数量土地,其剥削收入占总收入的25%以上者为富农(包括大佃农);剥削收入占总收入的15%以上,少于25%者为中农;占有少量土地或无土地者,主要靠出卖劳动力者为贫农或雇农。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少量土地为小土地出租者;农村非农业人口以其生活主要来源确定其成分,工商业者、工人、手工业者、商贩、职员、自由职业者、宗教职业者等均属其他阶层。据江北区现境内20个乡土改统计资料,划定为地主606户,计2931人,占总人口的3.49%;划定为富农、大佃农599户,计3663人,占总人口的4.36%;划定为中农4338户,计21690人,占总人口的25.81%;划定为贫农、雇农8252户,计24046人,占总人口的28.61%;划作其他阶层9653户,计31712人,占总人口的37.73%。土改运动全过程贯彻“依靠雇农、贫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打击地主”的阶级路线。
  没收征收与分配 土改运动中政策规定:凡属地主的土地和多余财产作没收处理,其余(如公地等)均作征收处理。据20个乡土改统计资料,没收征收土地涉及1685户,计6670人,土地99919.73亩。其中,地主34560.17亩,占34.59%;富农、大佃农417.38亩,占0.42%;中农和贫农39.85亩,占0.04%;其他阶层10543.25亩,占10.55%;公地54359.08亩,占54.40%。没收、征收与分配的财产:房屋5797间,其中楼房1909间、平房3888间;耕畜265头;农具28380件;家具83337件;粮食(折稻谷)98215千克。没收、征收工作遭到部分地主的反抗和破坏。庄桥区351名地主,其中有反抗、破坏土改行为的27人,占7.7%,具有严重破坏土改行为的14人,占4.4%庄桥乡还发生了震动全省的“葛风事件”。事件平息后,各乡农民群众对恶霸地主、不法地主的斗争才顺利开展起来。
  土改运动中所没收和征收的土地与财产,除收归国有外,均由当地农民协会接收。各乡、村在保留一定数量土地作机动地外,统一公平合理地分配给农民所有;房屋等财产多为贫苦农民所得。土地分配以乡为单位进行,按全乡人均土地数计算。江北区现境内20个乡,分配土地(包括土改整理中查出的无赋田和“黑田”)128920.73亩,占总耕田面积的77.1%。分配得益17300户,计61366人。其中,地主251户,计1342人,分得土地2386.57亩,占1.85%;富农、大佃农459户,计2852人,分得土地5049.82亩,占3.92%;中农3945户,计19809人,分得土地43137.08亩,占33.46%;雇农、贫农8082户,计23020人,分得土地55887.9亩,占43.35%;其他阶层4563户,计14343人,分得土地13155.57亩,占10.21%;机动田9303.79亩,占7.21%。
  土改运动实现了“耕者有其地”的民主革命目标。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了生产力。1952年,江北现境内粮食总产量42925吨,比1949年增长27.43%;适龄儿童入学率上升至70%,比土改前增长40%专记:葛风事件
  1950年11月下旬,庄桥乡六村农民协会要没收公堂地主葛文安220亩公堂田及大夫第财产。葛文安公然对抗,被村农协会扣押,便致信在华东空军预科总队司令部任秘书的侄子葛风(1941年11月入伍),要求其出面制止没收土地与财产。葛风假冒司令部机关名义,窃盖公章,伪造两份公函,包庇葛文安,干涉土改没收土地和财产的工作,并威胁道:“立即释放,否则将至县或省府解决。”葛风的行为,造成干部和群众的恐慌,土改运动受阻。11月28日,庄桥乡土改工作队专门就此事件报告地区农协会,地区农协会又速报省农协会,省农协会决定,要求“葛风所在司令部作出检讨,并处理葛风”。1951年1月3日,葛文安在庄桥被镇压。1月10日,《浙江日报》发表社论《袒护包庇地主应受法纪的制裁》。2月10日,华东空军军事法庭根据检举大量事实,依法判处葛风有期徒刑两年,并将葛风押至庄桥批斗,以肃清影响。
  第三节 互助合作
  农业互助组土地改革后,为了防止农村两极分化,帮助贫苦农民摆脱困境,1951年上半年,慈溪县委和宁波市郊委借鉴境内民间素有的代耕、调工、帮工习惯,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慈溪县组织精干力量,在县长任子诚带领下,到狮东乡白米湾村进行常年互助组试点工作,成功组建了慈溪县城关区第一个互助组——陈明来常年互助组。与此同时,庄桥乡葛家村成立了沈嘉兴、沈明良常年互助组;鞍山乡的七、八两村,相继组办了应定华、应文英两个常年互助组。
  农业互助组有常年和临时两种。常年互助组,按自愿互利原则组合,一般几户或十几个农民组合一个互助组,互助组生产资料属组员私有,农活实行互助,生产投资自备,耕畜、犁、耙、水车等大型农具由互助组统一安排使用,成本按受益土地面积分摊。收获归私所有,组内有少量公共财产和公共积累。临时互助组,一般是在农民原有换工习惯基础上改进提高,约定若干户组合,农忙季节互助,农闲单干;重活互助,轻活单干。采取“以工换工,或以畜换工”的办法。至1952年底,据江北现境内18个乡统计,有常年互助组204个、临时互助组473个,参加互助组4730户,占总农业户的40.52%。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2年春,宁波地委将庄桥乡葛家村的沈兴常年互助组试办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9户,土地45亩。但成效不佳。9月,宁波地区农委和慈溪县农委帮助进行整顿,新吸收了傅锦堂、曹天亮、叶三侬3户常年互助组骨干入社,改选社长(主任),社员增至11户,土地扩至80亩,并认真学习贯彻《农业合作社章程》,建立各项制度,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才渐趋巩固完善。1953年冬,慈溪县委派干部进驻鞍山乡荪湖村,在应定华、应文英常年互助组试点的同时,选择湖田(在今荪湖水库内)试办鞍山集体农庄。嗣后,组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部分农民、互助组的权益受损害,诱发了农民不满情绪。1955年4—5月间,各乡(镇)开展了“整社运动”;年底,约92%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仅宁波市郊区就办起农业生产合作社155个。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自愿互利”入社原则,一般社规模为20~30户,社员大会为其权力机构,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设正、副主任(也称社长)管理,土地、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仍属农民私有。社员以土地、中大型农具、耕畜等入股,同时评定劳动力等级(5~10级),实行出工记分,按股、按劳分配。在缴足国家税收,完成统购粮任务,留存部分集体公共积累后的收益,一般按劳取酬占60%,按土地等股份分红占40%。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3月,慈溪县派工作组进驻鞍山乡荪湖村,在原鞍山集体农庄和一个6户的常年互助组基础上,扩建试办具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形式的鞍山集体农庄,3月23日成立农庄委员会,有赵鹏等庄员61户,计180人。土地从原有350亩扩至田571.95亩、地50亩,合计621.95亩。折价入庄耕畜11头,犁、耙、水车、稻桶、风箱等农具107件。农庄新置耕畜2头、农具206件和32马力抽水机1台。庄员原私有土地除保留少量蔬菜自留地外全部入庄归集体所有,取消土地报酬。地面绿肥及春花作物,论质折价归庄,价款分期返还。庄员实行劳动力评级,生产由农庄统一组织,庄员出工记分。收获产品除完成国家税收及统购粮食任务,农庄留存一定公共积累外,实行按劳分配。秋后,该庄粮食平均亩产比周边农户高出两成,显示了农庄优越性,周边农户纷纷要求加入农庄。是年底,农庄扩大到194户,土地1575亩。1955年6月,上沈村鞍心社、周陈村鞍联社、后张村鞍余社等一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自愿加入农庄;而后农庄向里岙、湖里头、费家、应家弄、朱家山头等自然村发展,扩展为249户,计559人,土地2881.80亩,称为老农庄。是年底,鞍山乡五村、六村扩建为第一分庄和第二分庄。
  1956年,江北区现境内各乡、村全面掀起组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热潮。高级社由数个初级社合并而成,一般为一村一社或数个小自然村一社。经过并社升级,原来加入互助组、初级社的农民也直接加入高级社。年底,宁波市郊区建有高级社27个,入社农户8325户,占总农业户的99.3%;入社耕地面积6163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9.8%。是年,江北区现境遭“8·1”强台风袭击,农业生产受灾严重,社员实际收入下降。1957年上半年,部分高级社发生社员要求退社的事件;部分原初级社发生不愿升级并社,要求分开的情况。各级党委组织干部下社,开展整顿高级社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境内高级农业合作社得以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958年9月,宁波市郊区建立庄桥、甬江两个人民公社。庄桥公社辖庄桥、新阳、北郊、马径、压赛、穆家等生产大队;甬江公社辖东郊、南郊、西郊、湾头、万安桥、南门等生产大队(属江北区现境的有湾头大队等)。余姚县姚东区建立余姚县东风人民公社,翌年2月改称为慈城人民公社。1959年12月,庄桥公社与甬江公社合并为甬江人民公社,翌年10月复分为甬江公社与庄桥公社,并将慈城人民公社部分管理区划归庄桥公社管理。
  初建时,人民公社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公社内可作无偿调用。公社既是经济组织,又是行政机构。实行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因此,人民公社权力高度集中。经济核算以公社为单位进行,粮食等生活资料实行供给制,经济分配采取基本工资加奖励的方式。公社大办钢铁、粮食、水利、社队工厂等,无偿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力,甚至无偿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粮食、牲畜等。各级以“攻堡垒、放卫星、插红旗、拔白旗”方式提出无法实现的高指标、高要求,并层层加码。“五风一化”(共产风、平调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泛滥,造成经济混乱,干群关系紧张,农业生产水平和社员生活水平明显下降。公社还取消集市贸易,否定等价交换,大割所谓的“资本主义尾巴”。人民公社出现地瘦、牛瘦、人瘦的状况,又造成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如慈城地区,1957年社员人均收入262元,1960年减至149元,社员倒挂户①由2500户增至6700户,占总户数的72%,平均每户倒挂金额44.8元。加上欠国家各种贷款,平均每户负债103.8元。吃草根树皮者有之,慈城人民公社患浮肿病者达1444人,甚至有人逃荒乞讨。
  1960年冬至1961年春,农村各公社全面开展算账退赔。境内对大办水利平调的劳力、物资和土地;大办钢铁损耗的劳力、林木;大办文教卫生福利、兴办公共食堂所占用的民房,调用的物资等,进行算账,作退赔处理。1961年5月,慈城、庄桥、甬江3个大公社撤销管理区,并原则上以乡为单位改建公社。江北区现境建起慈城、云湖、妙山、乍山、半浦、慈东、裘市、庄桥、洪塘、洋墅、费市、甬江(部分区域属今江北区)12个公社。公社所有制也改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并以队为基础,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境内各公社共设有大队147个、生产队1243个②。同时停办公共食堂,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落实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油征购任务,减轻社员负担,恢复社员自留地和农村集市贸易,重新实行土地、劳动力、耕牛、农具“四固定”及定额管理、小段包工、多劳多得和粮食按劳分配加照顾。规定大队干部参加劳动不少于120天,生产队干部参加劳动不少于240天,干部误工补贴不得超过全年用工量的2%。1962年底,农村开展“整风整社”运动,境内各公社进行清账务、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的“小四清”。1964年上半年,境内各公社开展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称“大四清”)。通过“四清”运动,公社开始进入比较稳定时期,农业生产逐趋回升。1965年,宁波市郊区粮食平均亩产388千克、粮食总产量58610吨,比1960年分别增加100%和85.27%。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刚恢复的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又被当作资本主义批判,再次提倡“一大二公”,实行并队升级,境内有400余个生产队被合并。社、队领导班子被“造反派”冲击,社会处于无政府主义状态,正常的农业生产被干扰。1968年,人民公社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全面推行“政治评分”,农业生产出现“出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收工一窝蜂”的严重窝工浪费状况。农村分配平均主义重新抬头,境内有较多生产队发生“分光、吃光、用光”和“不留种子、储备粮、饲料粮和公共积累”(后称:“三光四不留”);社员的借支、预支、垫支情况严重(后称“乱三支”)。农业强调以粮为纲,毁林种粮。一度时间,社、队所办企业及工副业生产也被当作资本主义批判。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北区现境内各公社开始探索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至1982年,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打破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核算和分配体制。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境内各人民公社全面改建为乡政府和经济联合社,历时25年的政社合一体制至此全部结束。
  第五节 联产承包
  第一轮土地承包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郊区各生产队开始探索实施各种形式农业生产责任制,且多为群众自发。在联产到户前,先有联产到操作组的,个别地方出现“明组,暗队”的情况。1982年秋,郊区普遍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承包土地分配方式,有按家庭人口平均承包的,也有按劳动力平均承包的,还有按人口、劳动力各占不同比例承包的。承包期2~6年不等。在承包期内,农户对所承包的生产资料享有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国家政策和合同规定的处置权,相对独立地行使经营自主权;同时,农户按承包合同规定完成上缴承包金、国家税金、农产品定购任务。集体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可能,为农户组织并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种服务,进行必要的管理和协调。1984年,各村对原签订的承包合同承包期一律延长至15年,并由区政府向承包农户核发《宁波市江北区土地承包使用证》。1990年,区、镇(乡)两级普遍成立“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合同的鉴证、检查、监督,调处合同纠纷,建立合同档案,使承包合同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轮土地承包 第一轮土地承包以后,江北农村农民承包的土地有一定幅度的调整,水平较高的专业种田大户涌现,特别是引进的外来种田大户已成为本地种田大户,有的还迁入了户口。1998年春统计,全区承包土地的农户23854户,占全区总农户数的61.38%,承包经营耕地面积122567亩,承担国家定购粮任务2614.22万千克。其中经营1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3065户,占承包农户数的12.87%;经营耕地面积59087亩,占承包面积的48.89%;承担国家定购粮任务1659.75万千克,占全区定购粮任务的63.49%。在承包土地的农户中,外来种田农户1880户,经营面积31223亩(包括蔬菜地),占全区承包面积的25.84%;承担国家定购粮任务774.5万千克,占定购粮任务的30%。
  全区110个村中,承包期限于1998年到期的有6个村、1999年到期的有56个村、2000年到期的有46个村。1996年搞“两田制”即口粮田按人口平均承包、责任田按务农劳动力承包并实行规模经营的时候,已有两个村宣布承包期限延长到2006年。第一轮承包期内,承包土地作过大调整的有6个村,约有90%的村进行过小调整;留有机动地的21个村、办有集体农场的10个村。
  1998年8—9月,区委、区政府在甬江镇外漕村、庄桥镇冯家村、洪塘镇上宅村、慈城镇山东村、乍浦乡前洋村进行试点。5个村共有农户1559户,原承包土地的农户1154户,承包面积6566亩;试点后承包土地的农户1226户,其中直接延长承包期的952户,承包面积5102亩;经小调整后再延长的274户,调整面积1224亩。经营1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119户,比原增加8户;经营面积2140亩,占耕地面积的31.78%,下降6.6个百分点。向承包农户颁发浙江省统一印制的《浙江省土地承包权证》1213份。1999年5月,全区全面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至年底基本结束;次年上半年查漏补缺,完成区级检查验收;10月31日全区第二轮土地承包通过市级考核验收,
  综合得分95.6分。全区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统一到2029年9月30日。本次土地承包,原则上以现有在册农业人口为准,提倡按人口落实土地承包权。在落实土地承包权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直接延长”、“适当调整后延长”、“面积量化、四至缓论、经济体现、合同规范”、“土地股份合作”、“专业承包”等形式。全区有110个村,1027个生产队(组),承包土地农户3013户,耕地12.14万亩。除庄桥镇邵家村(该村4个生产队)因全村土地已被征用及经规定程序报批延缓的两个村27个生产队外,全区107个村996个生产队(组)基本完成土地承包工作。采取以队(组)为单位开展承包的村74个,占69%;以村为单位开展承包的33个,占31%。土地承包权按人口均包到户的102个村,占95%;按人口、劳力分包到户的5个村,占5%。承包土地实行股份合作的1个村。延长办法上,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基础上直接延长的4个村;小调整后延长土地承包期的69个村;适当调整后延长土地承包期的33个村。确定今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27个村;定期小调整的村80个。农户与村经济合作社签订土地承包合同28524份,合同签订率为98.31%。预留机动地面积4377亩,占耕地面积的3.69%。核发土地承包权证28214份,发证率为97.20%。
  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完善 2004年6月,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实施意见》,成立区农村土地承包完善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班子,承担全区土地承包的完善工作,至11月初顺利结束。全区应实行二轮土地承包的农户29837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农户29774户,其中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73份,合同签订率99.79%;落实土地承包权面积113284亩,占应承包面积的99.89%;核发土地承包权证29710本(其中核发新的土地承包权证26本),发证率99.57%;变更土地承包权证870本,收回(注销)土地承包权证6351本;原“面积量化、四至缓论”已按“四到户”要求落实的面积4192亩;有80个村取消原承包决议中实行定期小调整的条款,完善工作通过市级考核验收。
  林业“三定” 1981年11月,郊区在云湖公社(乡)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承包山)工作试点,取得经验后,在有山林的公社(乡镇)全面展开。3个公社(乡镇)的6个大队(村)给1731家农户划分自留山8156亩,占山林发证总面积的13.7%,平均每户4.7亩;妙山公社(乡)3个村给33户农户划分植树地段4公里,填发社员植树地段使用证33张。郊区对43440亩集体山林全面落实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其中联产承包到户11574亩,占集体山林面积的26.6%;专业承包到队、组的27490亩,占集体山林面积的63.3%;统一经营、专人管护的4376亩,占10.1%。林业“三定”中,处理山林纠纷38起,计570亩;协商调整插花山47块,计757亩;建立林业承包档案49本,其中山林所有权证存根及登记表12本,社员自留山使用证及登记表22本,各类文件资料12本,区内外插花山证及登记表3本。
  通过林业“三定”基本查清山林权属。江北区共有山林61040亩(包括在外县插花山),属17个单位所有。颁发山林权,证92张。其中,国营单位6个,662.6亩,占总面积的1.1%;村94个,51941.4亩,占总面积的87.3%;生产队21个,6882亩,占总面积11.6%。江北区在外县插花山2092.58亩,已分别由鄞县、余姚发证(其中鄞县三溪浦1979亩、余姚113.58亩)。在江北区境内有慈溪县插花山180亩,已由江北区发证。妙山乡(今属慈城镇)与余姚市境内二六市乡胡岙村尚有争议山383亩(其中八字村310亩、向上村57亩、三联村16亩),尚在协商解决中;费市乡(今属庄桥街道)灵山村与市民政局在原征用山地方面尚有异议;半浦乡虹星村与乍山乡洪陈村(今均属慈城镇)毗邻30亩山林尚有争议,未能定案,权属证未发。
  2006年,江北区开展第二次延长山林承包期即第二次林业“三定”工作。慈城镇共涉及35个村。其中,村统管山472块,面积31932.17亩;有8个村划分自留山3116块,面积10385.78亩;有3个村有责任山1320块,面积3104.89亩。承包农户与发包单位签订了规范的承包合同。解决山林纠纷8起,面积560亩。全镇共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2817本。山林承包期限统一延长至2055年12月31日止。同时,全区50749亩山林都明确了经营主体(涉及单位有行政村38个、国有单位3个)。其中,自留山3116块,面积10492亩,涉及农户2215户;责任山1320块,面积3147亩;统管山521块,面积36578亩。签订合同267份,涉及农户504户。国有山面积532亩,核发权证3本。全区共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2828本。
  第二章 劳动力耕地
  第一节 劳动力
  解放前,江北地区农村素有外出做工、经商习惯,农业生产需要用工,常常从台州、黄岩、温岭等地雇用短工、长年工,农忙季节更有大批“种田客”、“割稻客”流入。土地改革后,外来劳动力减少。农业合作化后,农村劳动力相对稳定于农业生产。1958年,郊区有农业劳动力37000个。1959年人民公社化,公社管理及后勤人员大量增加;“大办钢铁”等又占用大量劳动力,造成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力短缺。1960年,郊区农业劳动力下降至30900个。1960年8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坚决认真地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紧急指示》。此后农业生产劳动力又相对趋向集中,每年春、夏、秋3个农忙季节,各级政府组织各行各业劳动力支援农业生产。1964年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增加了农业劳动力,至1971年,郊区农业劳动力达到61500个。1972年后,社、队企业迅速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农艺不断改进,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绝对数及相对比例均下降。
  1984年,全区农业生产劳动力36926个,其中,种植业28860个,占78.16%;林业1215个,占3.29%;牧业584个,占1.58%;渔业265个,占0.72%;副业(含社、队企业)6002个,占16.25%。1985年后,江北区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本地农业劳动力大为减少,为此,逐年引进部分外来劳动力。1989年,全区有外来农业劳动力3206个,承包耕地17631亩。1995年增加至4202个,承包耕地3239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6%。
  因耕地面积减少,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和统计口径的变化(副业划归工业口统计),2000年全区农业劳动力减少至20315个。其中,种植业17571个,占86.49%:林业1204个,占5.93%;牧业1348个,占6.64%;渔业192个,占0.94%。是年,外来农业劳动力3414个,承包耕地1647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2001年后,江北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部分农田被征用,从事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劳动力显著减少。至2008年,全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9167个。其中,种植业7105个,占77.51%;林业909个,占9.92%;牧业990个,占10.80%;渔业163个,占1.77%。是年,另有外来劳动力78697个,分布于区内各业。
  第二节 耕地
  1949年末,宁波市郊区有耕地197220亩。①其中属于江北区现境的为177171亩,包括水田166389亩、旱地10782亩。
  耕地减少
  1952年12月,境内重建庄桥机场,征用耕地2856亩;20世纪50~70年代,又建成余姚江江塘;五婆湖、英雄、荪湖、姜湖、毛力水库及34口山塘;姚江引水渠,妙山大河、乍山大河、半浦大河、洪塘大河、洋墅大河和江北大河等河流;宁慈公路和洪镇铁路。这些水利工程和交通设施占用了一定数量的耕地。社队企业也占用部分耕地。至1983年底,郊区中属于江北区现境的尚有耕地151598亩,34年内净减少耕地25573亩,平均每年净减少752亩。
  1984年底,江北区现境内保有耕地151054亩。此后,江北区工业化进程加快,征用耕地数量逐年增加。1992年11月,区政府在甬江镇常洪设立江北工业区;2000年和2001年,又在以庄桥镇和洪塘镇为主的区域设立江北工业科技园区和江北投资创业园区。3个园区共占用土地12723亩,其中耕地12100亩。在此期间,还有设在乍浦乡的江北私营工业城,占地面积2250亩;有甬江、庄桥、洪塘3镇分别设立的镇工业园区,占用土地合计4951亩;有江北大道工程及其他交通和城市建设工程的实施,也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
  进入21世纪以来,江北区城市设施、交通道路、住宅小区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用地量也随之增大。如萧甬铁路占用土地650亩,其中耕地370亩;绕城高速公路占用土地405亩,其中耕地324亩;甬江新区北区建设占用耕地798亩。为保护慈城古县城,安置老镇区居民和新增加的城镇人口,慈城镇区域内新建慈湖人家、枫湾家园和慈湖逸墅等小区,同时开发建设慈城新区(其中东区341亩已经开发)。庄桥街道、洪塘街道也为安排住宅小区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而占用大量耕地。至2008年末,江北区境内耕地面积为96616亩(不包括可调整耕地面积9169亩),比1983年净减少54982亩,平均每年净减少2199亩。
  耕地增加
  1968年以来,市郊各公社、大队及生产队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与兴修水利相结合,实施农田标准化,采取拆除或迁移平原坟墓、填塞废河道、整理农田等措施,增加了部分耕地。1997年起,区政府相继出台《宁波市江北区造地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耕地面积。1984—2004年,江北区共增加耕地面积10739亩。
  但因江北区造地潜力不大,增加的耕地面积相当有限,总体上耕地呈减少趋势。2008年与1949年相比,江北区净减少耕地面积80555亩,平均每年净减少1365亩。
  第三章 农业结构
  第一节 生产结构
  解放前,江北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林牧渔业等次之。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1486万元,种植业占89.91%,林业占1.01%,牧业占6.26%,副业占0.87%,渔业占1.95%。1955年起,国家实行粮油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到户”政策,农业生产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1957年,林、牧、副、渔业比重稍有上升,分别为0.71%、9.22%、2.11%和2.55%;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为85.41%。但随后农业生产执行“以粮为纲”方针,生产结构比较单一,直至20世纪70年代出现社队企业(其产值统计在农业的“副业”之中)。1975年,郊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农、林、牧、副、渔各业比例为53.70∶0.51∶17.10∶25.42∶3.27;当年的农业总产值比1970年增加17%。
  改革开放后,社队企业迅猛发展,农业生产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1980年,郊区农业总产值8963万元,比1975年增长82%;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比例为35.80∶0.45∶11.16∶47.96∶4.63。1985年,宁波市全面开放蔬菜市场,产销直接见面,随行就市,按质议价。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同时取消生猪派购,放开猪价,实行指导性议购议销和多渠道少环节流通。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副产品统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993年取消粮食定购任务,全市范围内放开粮食销售和价格,实行指导性计划收购。同时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的经济补助政策。至2000年,江北区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达2.55亿元,比1991年(同价)增长59%。农、林、牧、副、渔各业比例为41∶3.82∶33.58∶16.38∶5.22。2008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8443万元,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各业比例为49.64∶4.91∶31.71∶12.72∶1.02。
  第二节 产品结构
  种植业产品结构
  江北地区种植业产品自古以来就以粮食为主,主粮稻米,另有大麦、小麦、玉米、粟、薯类、豆类等杂粮。1953年末,粮、油实行“统购统销”后,其产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改革开放后,种植业产品结构日渐突破以粮油产品占绝对比重的格局。1985年,江北区种植业产值3779万元,其中粮食作物产值占70.12%,经济作物产值占11.88%,茶叶产值占1.96%蔬菜产值占11.14%果类产值占0.69%,花卉等其他作物产值占4.21%。1986年,江北区开始引,种蔺草;水果、果用,瓜、果用蔗、茶叶、花卉、药材等作物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市级基地蔬菜栽培区域从湾头向甬江镇、庄桥镇的部分村扩展。蔬菜品种逐年丰富,除本地品种外,引进西芹、生菜、花椰菜、芦笋、青花菜、木耳菜、天津梅豆、上海九O三番茄、杭茄一号、日本青菜等新品种,并通过保护地栽培等措施,增加反季节蔬菜产量,实行均衡上市。至1995年,种植业产值增加到10096万元,其中粮食作物产值比重下降至56.63%经济作物产值比重上升至19.81%,茶叶产值占1.68%,蔬菜产值比重上升至16.55%,果类产值比,重上升至3.33%,花卉等其他作物产值占2%。至2005年,种植业产值达29668万元(现行价),其中,粮食作物产值比重再度下降至24.03%,经济作物产值因油菜籽栽培面积下降,产值比重下降至10.11%;茶叶产值占2.07%;果类产值比重进一步上升至15.52%;蔬菜产值比重上升至29.6%;花卉等其他作物产值比重大幅度上升,达18.67。
  2008年,全区耕地面积9.66万亩。其中,粮食复种面积7.39万亩,工业原料作物面积0.33万亩,蔬菜复种面积3.58万亩,瓜果面积0.93万亩,花卉面积1.30万亩,茶叶面积0.32万亩,果园面积1.76万亩,其他作物面积0.88万亩。是年,江北区种植业总产值29013万元,其中粮食作物6235万元,占21.49%;经济作物产值3043万元,占10.49%;茶叶产值593万元,占2.04%;果类产值上升至8360万元,占28.81%;蔬菜因种植面积减少,产值下降为7934万元,占27.35%;花卉等其他作物产值2848万元,占9.82%。江北区种植业结构已经向专业基地型、适度规模型、高效生态型和现代都市型方向发展。
  林业及其产品结构
  江北区山地总面积5.95万亩,其中集体所有5.88万亩、国有0.07万亩。林业占地大部分为山地。林业产品为竹、竹笋、木材、苗木等(茶叶、水果、花卉等被列入种植业统计)。1949年,林业产值15万元。20世纪70年代后,逐步引进川楝、刺杉、白杨、水杉、池杉、银杏、樱花、红枫、雷竹、象牙竹等新品种,并发展苗木生产。1984年,林业用地57258亩,其中有林地41010亩、疏林及新造林地8391亩、荒山荒地7857亩。有林地中,松林26265亩,占64.05%;杉木林585亩,占1.43%;阔叶林1882亩,占4.59%;竹林7514亩,占18.32%;经济林4764亩,占11.62%。是年,森林覆盖率15.8%。
  20世纪90年代后期,江北区全面实施“生态兴区”战略,经济林、观赏林、苗木、花卉得以全面发展。山地林相逐趋整齐,植被层次丰富;平原绿化,乔、灌、草结合,色块搭配,花卉点缀,四季鲜花,品位不断提升。1997年,林业用地65563亩,其中有林地62974亩、疏林及新造林地1449亩、荒山荒地1140亩。有林地中,松林面积减少至27481亩,占43.66%;杉木林面积上升至5576亩,占8.86%;阔叶林面积上升至5145亩,占8.17%;竹林面积上升至12468亩,占19.81%;经济林面积上升至12277亩,占19.5%。是年,森林覆盖率上升至21.5%。
  2006年,林业用地73876亩,其中有林地66123亩、灌木林7753亩,荒山、荒地已消灭。有林地中,松林面积继续减少,尚有11741亩,占17.66%;杉木林面积减少至1865亩,占2.82%:阔叶林面积继续上升,达20612亩,占31.17%;竹林面积继续上升,达22815亩,占34.5%;经济林面积有所减少,有9090亩,占13.75%。是年,森林覆盖率23.7%,比1984年上升7.9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达125417立方米。2008年,林业产值2870万元。其中,竹木生长264万元,占
  9.20%;林产品1342万元,占46.76%;竹木采伐1264万元,占44.04%。
  牧业产业及产品结构
  1949年,江北地区畜牧年饲养量11964黄牛单位,①其中猪占21.73%、牛占64.44%(主要是耕牛)、禽占11.88%、兔占0.3%、羊占1.65%。是年,牧业产值为93万元。1957年,牧业产值上升至192万元。20世纪六七十年代,郊区逐步引进、改良牧业品种。猪主要品种有荣昌、梅山猪,还有少量枫泾猪、宁乡猪、金华两头乌及外来约克、长白、苏白猪等,并逐步由肥肉型向杂交瘦肉型转变;奶牛则陆续引进荷兰黑白花奶牛;羊推广发展湖羊、黄羊和乳山羊等品种;禽在原有浙东白鹅,蛋用麻鸭,梅林、芝麻、芦花鸡等本地品种基础上,先后引入北京鸭、狄高鸭、樱桃谷鸭、康贝尔鸭和白洛克鸡等新品种。蜂由原来中华蜂发展为产蜜高的意大利蜂。改革开放后,涌现出一批猪、禽专业场(户),并逐趋产业化。1980年,郊区畜牧年饲养量30849黄牛单位。其中,猪上升至占77.1%,牛下降至占11.88%,禽占7.77%,兔占1.98%,羊占1.27%。是年,牧业产值达1000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比1957年增长420%
  1990年,江北区畜牧年饲养量34660黄牛单位。其中,猪占61.41%,牛占9.81%,禽上升至占26.83%,兔占0.92%,羊占1.03%。是年,养蜂1199箱,为历史最高年份,禽蛋产量3807吨。1995年,在优先发展畜牧业的政策鼓励下,江北区畜牧年饲养量44444黄牛单位。其中,猪占56.15%,牛占5.8%,禽上升至占36.79%,兔占0.42%,羊占0.84%。部分畜牧专业户(场)开始发展供食用、毛皮用、药用、玩赏等的特种动物。品种有犬、猫、海狸鼠、鹤鹑、王鸽、七彩山鸡、珍珠鸡、彩鸽(风尾鸽)、蛇、鸵鸟、獭兔、蚂蚁等。但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凸显,而治理难度大、成本高。2003年后,江北区划定畜禽的禁养区、限养区,全区畜牧业饲养量开始下降。2008年,江北区畜牧业年饲养量38747黄牛单位。其中,猪占5.53%;牛占12.24%;禽饲养比例上升,占76.58%;因獭兔的养殖,兔饲养量增加,占5.26%;羊占0.39%。是年,牧业产值18533万元(现行价)。其中,猪8844万元,比重为47.72%;牛123万元,比重为0.66%;羊10万元,比重为0.05%;禽9251万元,比重为49.92%;其他动物305万元,比重为1.65%
  渔业产品结构
  江北区渔业产品由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两部分组成。淡水鱼类主要产于境内的姚江、慈江、水库、池塘、稻田等水域,资源丰富,有19科58种经济鱼类。主要有鲤、鲫等湖泊定居性鱼类;青、草、鲢、鳙、鳊等江河性鱼类;鲻、鲚、鳗等洄游性鱼类;田螺、河蟹、河蚌等甲壳类和甲鱼、龟等爬行类水生动物。1949年,淡水捕捞产量256吨,产值为2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1957年,淡水鱼产量411吨,渔业产品产值47万元。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姚江流域水域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洄游性鱼类减少,淡水渔业生产由捕捞向养殖转变。1962年,庄桥公社渔业队发展海洋捕捞生产。海洋捕捞产品主要有带鱼、小黄鱼、大黄鱼、墨鱼、鲐鱼(俗称青占鱼)、马面鲀、金枪鱼、鱿鱼等。是年,水产品产量1505吨,其中淡水产品产量385吨,占25.58%;海水产品产量1120吨,占74.42%。渔业产品产值122万元。
  1990年,水产品产量1251吨。因海洋水产资源渐趋枯竭,海水产品产量下降至270吨,占21.58%;淡水产品产量上升至981吨,占78.42%。水产品产值214万元,其中淡水产品195万元,占91.12%;海水产品19万元,占8.88%。1992年起,庄桥渔业队海洋捕捞业停产。此后,江北区淡水鱼类养殖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发展了异育银鲫、中华鳖(甲鱼)、淡水青虾、南美白对虾及黄鳝、美国加州鲈鱼、罗非鱼、鑫鲫等一批名优产品,由专业养殖场(户)养殖。1997年开始,姚江、慈江等水域实行大荡与网箱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淡水渔业产量大幅提升。至2000年,淡水产品产量1721吨,产值1334万元。
  2003年,宁波海裕、远洋、海丰3家渔业有限公司归属江北区管理,2004年,姚江水域退出淡水鱼养殖,江北区渔业产品结构随之发生变化。2005年,水产品产量11684吨,其中淡水产品1083吨,占9.27%:海水产品产量10601吨,占90.73%。2008年,江北区水产品总产量20887吨,其中淡水产品产量1190吨,占5.7%;海水产品产量19697吨,占94.3%。
  第三节 布局结构
  粮油生产新中国成立前,本区域种植业以粮油生产为主,除西部山区和湾头的蔬菜地外,平原地带大部分耕地种植稻、麦、豆等粮食作物和油菜籽。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除近郊蔬菜基地和云湖等乡(公社)的山区、半山区山地外,耕地栽培的基本上仍是粮油作物。1985年,耕地面积148079亩,其中粮油播种面积132751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9.65%。此后逐步减少,至2008年,全区粮食播种折实面积为50662万亩,油菜籽种植面积为1082亩。
  蔬果生产 新中国成立前,蔬菜、瓜果、棉花、络麻等作物有零星种植,多为农民自食或自用。近郊湾头及慈城、庄桥、洪塘、裘市、费市、洋市等建置镇或集镇周边种植少量商品蔬菜和瓜果。新中国成立后利用近郊优势,发展蔬菜生产。1960年,湾头蔬菜种植面积2000余亩,至1985年,湾头有市级蔬菜基地2861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甬江外漕村、庄桥胡家村等地又发展两个市级蔬菜基地。至2008年,全区有市级蔬菜基地 5030亩。同时在慈城镇和洪塘、庄桥、甬江街道的周边发展蔬菜生产。全区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约1.77万亩,复种面积3.58万亩。是年,全区果用瓜种植面积也有0.93万亩。
  茶叶种植 解放前,云湖金沙村的天台移民蔡、单家族开始在山地零星种植茶叶树,折实面积约10亩,年产量50~100千克。1968年,郊区购进茶籽1500千克种植,至1973年,种植面积已达1800余亩。1999年,慈城镇三勤村引进优质新品种白茶,现已形成白茶基地1010亩。全区今有茶叶种植面积3200亩,主要分布在金沙、五联、公有、南联、三勤、五星、五湖、八字、妙山、三联、毛力、毛岙、上岙、慈湖、勤丰、鞍山、荪湖17个村的山地。
  水果种植 20世纪70年代,江北地区西北部山地有零星的杨梅、柿子、板栗等果树种植,后逐步发展形成各类成片果园。1985年以后,葡萄、柑橘、梨等果园向中部平原地带扩展。2008年,全区有各类果园面积1.76万亩。
  蔺草种植 1986年开始引进试种蔺草。1988年扩大到34个自然村,141户农户,种植面积182亩,分布在中部、南部平原地带。2004年发展至顶峰,种植面积达2.25万亩,占当年全区水田面积的20%。后因蔺草销售价格下降等原因,至2008年,全区蔺草种植面积下降至0.15万亩。
  花卉种植 1978年,半浦公社虹星大队山林队种植果苗。1979年起发展花卉种植。至1985年,已建立谢浪堰、南联、慈城供销社等集体花木场27个,花卉专业户1974户。2005年,全区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达2.01万亩。后因市场滞销等因素,至2008年,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减少为1.3万亩。
  药材种植江北区药材种植量不大,但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初,云湖金沙村农民叶某种植薄荷数十亩,制成薄荷油供药用,后因滞销停种。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云湖公社种植贝母、白术几十亩,鲜贝母和加工白术干供药用,后因价格关系停种。2002年以来,慈城镇毛岙、三勤、妙山等村引种红豆杉,其小枝及叶晾干后供药用。至2008年,全区红豆杉种植面积1500余亩。
  竹木生产 西北部丘陵山地是江北区林业竹木生产基地。1978年后,平原地区推广“四旁”植树和农田林网化。2006年,全区有林地面积6.61万亩,比1984年增长61%;活立木蓄积量
  12.54万立方米,比1984年增加近2倍;森林覆盖率23.7%,比1984年提高7.9个百分点。
  生猪饲养 解放前,生猪以户养自给为主。20世纪50年代开始,集体牧场养殖与户养相结合。80年代中期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生猪规模养殖的户或场分布在全区各乡镇,以中部为多。2003年,全区有万头猪场3个:宁波市(妙山)良种场年饲养量13468头;食兴牧场年饲养量15500头;湾头牧场年饲养量13375头。千头猪场15个,其中位于甬江街道的4个、庄桥街道的2个、洪塘街道的3个、慈城镇的6个。
  耕牛和奶牛饲养 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户养牛以役用为主,限龄宰杀。农业集体化后,耕牛由集体养殖。西部山地和东部蔬菜地耕作多使用黄牛;水田耕作多使用水牛。各地都有分布。20世纪70年代以来,耕牛饲养量逐年减少,奶牛养殖得到发展;80年代形成以湾头为主的近郊奶牛基地和以慈城为中心的西部奶牛基地。2008年,奶牛饲养主要分布在甬江街道的压赛村、下江村,洪塘街道的孙家,慈城镇的湖心、山西、杨陈、勤丰、后洋等村。
  羊饲养 20世纪60年代,羊饲养在西部地区的云湖、妙山、乍山、慈东为多。农民养羊用于自食,少量上市出售。
  兔饲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少数农户养兔。80年代初引来联邦德国长毛兔,养兔农民增多。2000年后,全区掀起獭兔养殖热。农民户养与基地养殖相结合,其中洪塘繁华兔业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30万元,兔场占地面积25亩,兔舍面积5000平方米,笼位15500个,是宁波市定点种兔场,兔存栏8000余只,年出栏肉兔3万余只,种兔近千只。
  家禽饲养 家禽养殖历来是本区域农村家庭副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养殖量较少,70年代初开始发展,农村社队办起家禽养殖场,实行商品化生产。80年代,各类家禽养殖专业户纷纷涌现;至2001年,全区有养禽专业户458户,并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养禽专业村。如庄桥镇姚家蛋鸭村、马径蛋鸡村、灵山肉鸭村、胡家白鹅村,乍浦三勤番鸭村等。2008年,全区家禽年饲养量296.73万羽,以专业户养殖为主,有重点专业户214户。其中,慈城镇90户,年饲养量199.54万羽;洪塘街道20户,年饲养量24.6万羽;庄桥街道88户,年饲养量67.17万羽;甬江街道16户,年饲养量5.42万羽。
  淡水产品养殖 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原潮汐河道变成类淡水湖,开始淡水鱼类养殖。同时在中西部地区相继建造起五婆湖、英雄、毛力、荪湖、姜湖等水库和30余口山塘,水面总面积3147亩,也实施淡水养殖。1985年起利用低洼田开挖鱼塘,面积1833亩,主要分布在庄桥镇、费市乡、洪塘镇、裘市乡、慈城镇、妙山乡、乍山乡等区域。1988年开始发展稻田养鱼(虾),面积达1500余亩。主要分布在裘市乡、洋市乡、半浦乡等处。2004年9月,市政府决定姚江水域退出淡水鱼类养殖,江北区淡水渔业产量开始下降。
  第四章 种植业
  第一节 耕作制度
  传统耕作制度
  慈城八字桥、慈湖和傅家山遗址发掘表明,江北地区早在7000年前已经栽培水稻。清康熙《余姚县志》记载:“蚤稻割后再种者谓之翻稻。”表明至清初已有双季连作稻。又据光绪《鄞县志》载:“鄞地稻收早熟,以清明前下种,芒种莳苗,稀行密莳,先莳早苗,旬日后复莳晚苗于行间,俟立秋成熟,割去早禾,乃锄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实,然后收其再熟。”详细记录了间作稻的栽培方法。民国25年(1936),浙江实业厅确定宁波为双季稻推广区。但直至解放初,江北地区西北部仍以单季中籼稻(俗称湖白或淮白)为主,实行一年一熟制;东南部,则为间作稻区。
  双季连作制度
  1954年,妙山农场试种双季连作稻14亩,亩产459千克,比间作双季稻增产41.4%,比单季晚稻增产1倍以上;慈溪县城关区试种双季连作稻25亩,亩产371千克,比间作稻增长35.7%,比单晚与中籼分别增长4.6%和81.4%。1956年起,江北区现境内基本不再种植中稻。1965年后,江北地区大面积推广早稻矮脚南特号和晚稻农垦58两大矮秆良种,双季连作稻面积逐年扩大。1966年,江北地区13.76万亩早稻亩产297千克,15.74万亩晚稻亩产192千克,全年粮田亩产459千克,提前一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江南地区水稻亩产400千克的目标。至1966年,江北地区水稻双季间作稻全部改为双季连作稻。
  一年三熟制度
  本地的早、晚稻加冬麦或油菜的一年三熟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加快了发展,
  成熟于80年代。1973年,三熟制面积扩大到4.57万亩,全年粮食亩产496千克,总产74410吨。1984年,三熟制面积3.58万亩,粮食亩产767千克,总产108904吨。1985年,种植业结构调整,大麦退出定购品种,三熟制面积逐年减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至21世纪初,大麦基本退出种植业领域,以粮食生产为主、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被“都市农业”等其他农业形态所取代。
  为培植地力,本地区有冬种绿肥的习惯。三熟制推广后,除“油—稻—稻”、“麦—稻—稻”外,还有一种形式即“肥—稻—稻”。
  解放初,绿肥品种有苜蓿(又称黄花草子)。1953年,妙山农场试种紫云英(又称红花草子)成功。1956年开始全部改种产量高的紫云英。1964年为最高年份,达139918亩,占水田面积的89%。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业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化肥进一步扩大施用,稻草还田技术推广,绿肥栽培面积逐年减少。至2008年,绿肥播种面积只有3511亩。
  第二节 粮食作物
  水稻
  历史上,本地区的水稻品种资源相当丰富。按熟期,有早稻、中稻、晚稻;按淀粉结构,有籼稻、粳稻、糯稻。据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水稻品种有早黄、晚青、矮白、大白(以上为五月种,八九月熟①);有细白、大赤、占城、金城、赤籼、乌籼(以上三四月种,七月收);有九里香、赤转稻、冷水红、细秆、太仓红、霜下白、雁来乌、湖州晚、黄岩、湖州白、宜兴晚、早珠、等西风、早白、黄占、白占、缩颈早、戤八石、金裹银、早黄齐、救公饥、上虞白、九月糯、黄糯、矮黄糯、黄香糯、黄扁糯、白糯、红糯、赤糯、丁香糯、鼠牙糯、虎皮糯、麻糯、杭州糯、青秆糯、雉鸡糯、乌籼糯、朱口糯、铁糯、铁秆糯、桂花糯、火烧糯等(以上大概为中晚稻)。
  早稻民国后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地早稻品种主要有火稻、余姚尖、罗江尖、黑壳火稻(铁秆青)等。1953年开始引进外地的早稻品种。20世纪50年代引进的早稻早中熟品种有莲塘早、“503”、有芒早粳;迟熟品种主要有南特号、南特16号、陆财号等。60年代引进的早稻早熟品种有矮南早1号;中熟品种有团粒早、矮钱农3号等;迟熟品种有矮脚南特号,是第一个矮秆品种并作为当家种,另有文选1号、先锋1号等。70年代引进的早稻早中熟品种有二九青、圭陆矮3号、圭陆矮8号、原丰早、早籼141;迟熟品种主要是广陆矮4号,并替代矮脚南特号,成为早稻当家品种,另有青秆黄等。
  80年代中期开始,早稻品种以中熟为主。1983年,中熟的早籼141栽培面积29400亩,占早稻总面积的23.6%。80年代至21世纪初,引进的早稻品种主要有中熟的庆莲16、二九丰、嘉籼758、嘉育293、育143,皆为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1985年,庆莲16栽培面积占早稻总面积的49.3%,超过历年的当家品种广陆矮4号10余个百分点;1988年二九丰占50%,1991年嘉籼758占51%,1996年嘉育293占97.6%,2008年嘉育143占早稻总面积的97%以上。
  江北区种植的早稻除有芒早粳等少数品种外,其余皆为籼型水稻。
  中晚稻 单季中晚稻和间作双季稻的晚稻以传统农家品种为主。中汛稻品种为中籼湖白(又称淮白),产量不高、不稳。1952年后扩大间作稻种植面积,1954年开始试种连作晚稻,且面积迅速扩大,中汛稻栽培面积因之逐年减少,至1956年已经基本不再种植。间作晚稻统称为晚青,品种有细秆晚青、粗秆晚青、红米晚青、矮千斤、三夜齐等,皆为籼型水稻;有时,粳稻、糯稻也作为间作晚稻栽培,称生晚、生糯,如长脚生糯、矮脚生糯、红须糯等。中晚稻的农家品种还有包六袋等。从1953年开始引进中晚稻品种。20世纪50年代引进的晚籼品种有四两种等;引进的晚粳品种有老来青、红须粳、“10509、猪毛簇、乌子晚、老来红、荔枝红等,以老来青、“10509、红须粳等为主栽;60年代引进的中籼品种有爱武、广选等;中粳品种有桂花黄、川大粳、船工稻、台育39;晚粳品种有新太湖青、农垦58、芝选2号、芝选3号、农虎6号、农红73,其中以农垦58、芝选2号、农虎6号等为主栽;80年代至21世纪初,引进的晚粳品种有秀水48(1980年)、秀水11(1985年)、宁67(1991年)、甬粳18(2002年)、宁81(2007年),并相继成为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初的当家品种。
  20世纪60—80年代,还相继引进中晚糯品种,主要有西洋糯、虹糯、京引88、京引15、双糯4号、桂糯80、祥湖24、祥湖84等,京引15、双糯4号、祥湖24、祥湖84等相继成为糯稻的主栽品种。
  杂交水稻 1976年,市郊开始试种示范杂交水稻17.1亩,亩产297千克(当年全郊区晚稻平均亩产172千克)。1979年,杂交稻面积超过3万亩,当家品种为汕优6号,亩产311千克(是年全郊区晚稻平均亩产274千克)。但因本地气候原因,至1989年,江北区杂交水稻减少至84亩,以后不再统计。1998年起,江北区引种粳型杂交水稻,主要品种有甬优1号、甬优2号、甬优3号和秀优5号。
  大小麦
  大小麦在境域的栽培历史至少可上溯到宋代,至明代,麦子已经成为缴纳税收的品种之一。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明嘉靖间,“花屿湖官田(今慈城镇湖心村)每亩课麦一勺三秒、米三斗五升”。
  江北地区种植的麦类主要为大麦(含米麦),其次为小麦。解放前,本地大麦(指皮大麦)主要品类有六稜大麦和四稜大麦。解放后引进种植的大麦品种有二稜大麦及二稜的矮白洋等,另有少量的嵊县无芒六稜大麦。1972年引进推广二稜大麦早熟3号,因其多穗高产、秆矮抗倒、耐迟栽、熟期早(适合配套“麦—稻—稻”三熟制),为栽培面积最大、栽培时期最长的大麦品种。以后又引进舟麦1号、浙农大3号等品种,1991年始以浙农大3号为大麦当家品种。
  米麦,又称裸大麦,江北地区种植过的米麦品种主要有萧山立夏黄及从该品种选育的757米麦。米麦因品质差,又易感严重的赤霉病,20世纪70年代大麦早熟3号推广后,不再种植。
  1972年,大麦种植面积最多,全郊区达4.59万亩。80年代中期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21世纪初开始,建设用地增加,包括大麦在内的粮食作物栽培面积逐年缩减。至2008年,大麦种植面积下降到231亩。
  境域小麦栽培面积一直不多,只有零星种植,又因其熟期长,不适合作三熟制配套品种,小麦逐渐移至旱杂地上种植,栽培面积进一步下降。解放前,江北地区栽培的小麦品种主要有光头小麦、有芒小麦;解放后引进推广南大2419、矮粒多、矮秆红、“908”等。
  杂粮
  番薯 解放前后,番薯以山地、丘陵种植为多。1957年,姚东区种植面积合计1228.8亩,单产138千克;1958年,东风人民公社种植969.2亩,单产223千克;1960年,慈城人民公社364亩,单产217千克(甘薯单产以4折一计算)。至今全区不足千亩。品种以红皮白心和胜利百号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引进徐薯18号、紫薯1号新品种零星种植。
  荞麦 荞麦在慈城一带主要作夏秋杂粮种植,7月种,9月熟。民国25年(1936),种植面积718亩。1951年1098亩,次年下降到23亩,此后几十亩至数百亩不等。亩产约20~70千克。处暑间下种,翻耕作畦,打孔点播,出苗后中耕除草,施肥,霜降至立冬收获。
  豆类 本地区豆类品种主要有黑豆、白豆(又名饭豆)、青豆、黄豆、褐豆、绿豆、赤豆、豌豆、豇豆、羹豆(带豆)、扁豆、虎斑豆、刀鞘豆。商品种植的有蚕豆,又名倭豆,历来为江北区主要食用豆类之一。民国25年(1936),慈城地区种植蚕豆2492亩,平均亩产18.5千克,总产4.6万千克。1953年达10948亩,平均亩产55.5千克,总产量61万千克。此后逐年下降。至今江北区种植面积均不超过千亩。蚕豆品种有慈溪大白蚕、上虞田鸡青。
  玉米 又名六谷、包谷。1952年,慈城一带种植玉米103亩,亩产75.5千克。品种先后为满蒲金、金皇后、一眼半黄、浙杂1号、磐安黄子、旅曲、丹玉6号、苏玉1号、丹玉13和高赖氨酸玉米中单206;近年引种供鲜食用的糯玉米苏玉糯1号、渝糯1号、渝糯2号、金银糯、渝糯7号、华糯2号以及甜玉米金银蜜脆、金蜜脆、华珍等品种。
  蕉藕 又名藕芋,1958年引入,在妙山农场试种,很快在江北地区普及。农家在屋前屋后、路边田角、河塘杂地广为种植,延续至今。第三节 经济作物
  油菜 江北地区历来有冬季种植油菜的习惯和经验,主要品种为白菜型本地油菜,但种植面积小、产量低、效益差。解放后引入的油菜有甘蓝型胜利油菜、“92”油菜、“92—13系”(1990年亩产达119千克,总产4357吨,为历史最高水平)、高油605(2001年亩产136千克,单产为历史最高水平)以及菜、油两用油菜浙双72。2008年,江北地区油菜栽培面积缩减到1082亩,总产量134吨。
  棉花 1955年,慈城镇种植棉花24亩,亩产30千克,总产量720千克。1956年扩大到59亩,但受台风影响,总产量只有450千克。1957年减少到20亩,亩产35千克,总产量700千克。1958年又扩大到64亩,亩产39.5千克,总产量2528千克。1966年增至100亩,亩产30.5千克,总产3050千克。1971年,种植面积200余亩,亩产28千克,总产5650千克,其面积、总产量均为历史之最。此后,棉花种植面积一直在百亩以下,总产量不足5000千克。棉花品种有本花矮南洋、洋花岱字15号。
  其他经济作物 江北种植的经济作物还有果蔗、荸荠等瓜果类;啤酒花、杭白菊等饮料作物;
  席草、咸草、苎麻、络麻、棕榈等纤维作物;油茶、乌柏等木本油料作物;金桂、银桂、茉莉花等香料作物;丝瓜络、白术、贝母、杜仲等药材作物。茶叶、蔺草与红豆杉详见本编第九章第一节“农业产业化”。
  第四节 园艺作物
  果树
  1949年,境域有果树226亩。1959年,慈城人民公社果树普查时为25942株,折面积683亩。品种以杨梅为最多,占40%,桃占21%,其余依次为梨、柿、苹果、枣、李、葡萄、柑橘、杏、樱桃、无花果等。
  1960年,江北地区果树种植面积568.9亩,品种15个,以杨梅、桃子、板栗为主,产量200.89吨。2006年,江北区有各类果园面积12972亩,其中梨6019亩、杨梅3776亩、柑橘1722亩、桃子424亩、板栗124亩、葡萄710亩、其他水果197亩。2008年,江北区果园面积17578亩,产量33665吨。
  杨梅 江北地区原有杨梅产区以李园岙、珠春岙、里夹岙俗称“三岙”的杨梅比较有名。皆为本地品种。1998年,毛力村、毛岙村从象山引进东魁品种进行高接换种。2007年6月,南联村傅明良家自留山上的一株杨梅树,其单株荸荠种杨梅为营养系变异,获宁波市“十大名果”称号。2008年,江北区有杨梅面积3816亩,产量1693吨。杨梅林主要分布在慈城镇的南联、公有、五湖、妙山、毛力、毛岙等村。
  柑橘 江北地区的农家素有零星种植的柑橘,1976年后开始大面积种植。主要种植区域在妙山、慈东、乍山、半浦等公社的妙山、五湖、八字、五星、毛力、上岙、三勤、联勤、虹星9个大队。1997年森林资源普查时,全区柑橘面积为2513亩,正常年份产量1500~2000吨。主栽品种为温州蜜柑,包括大叶尾张、宫川、山川早生、市文早生。经营形式上,集体果园个体承包占70%、个人自留山地栽培占30%。1999年,全区高接换种312亩,其中天草78亩、纽荷尔脐橙113亩、伊予柑47亩、市文等极早熟68亩,另有椪柑、胡抽等品种6亩。2008年,江北区有柑橘面积1848亩,产量3959吨。
  梨 境域自古种梨,但数量不多。1955年妙山农场种植“明月”、“金春秋”、“菊水”等日本良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山地种植,品种以沙梨、苹果梨为主,妙山公社八字大队的郭塘云湖公社五联大队的陈虎岭都有梨园。1985年,江北区引进种植蜜梨。1997年逐步引进翠冠、脆绿、西子绿、桂冠等早熟优质梨品种,并采用引进苗木和采穗高接换种的方法进行品种更新。是年起,江北区将洪塘镇园艺坊、大郎家村、北门村、胡家村列为示范点。1999年,江北区承办宁波市第二届优质蜜梨评比会,本区送评的“洪塘牌”翠冠、脆绿、黄花蜜梨和“慈湖”牌丰水蜜梨,连续两届被评为宁波市优质蜜梨,获得“优质名牌”称号。2007年,“洪塘”牌蜜梨获得“宁波市十大名果”称号。2008年,江北区有蜜梨7142亩,产量11665吨。
  葡萄 1980年,江北地区开始引进葡萄。主栽品种有巨峰以及稔滕、红富士等。1986年,江北区有葡萄13亩。1996年发展到780亩。2004年,江北区洪大农业有限公司的洪塘牌“矢富罗莎”获“宁波市优质名牌”葡萄评比金奖。2005年,“洪塘”红地球、“美人指”获宁波市优质名牌葡萄评比金奖。2006年由宁波都市农业园区选送的“洪塘”牌巨峰葡萄获“宁波市十大名果”的称号。今有“洪塘”牌葡萄面积1200多亩。2007年,洪塘街道西江村、横山村、裘市村新发展葡萄1500多亩。2008年,江北区有葡萄园3898亩,年产量4100吨。
  其他果树 本地区的桃子种植有一定基础,1978年以后又种植以玉露、白风为主的桃子,约300亩。1986—1989年,江北区还先后引进黑李、桃形李、苹果等小宗水果,在妙山、湖心、白米湾等村试种,皆告失败。其间,在洪塘镇园艺场还引种了无花果、猕猴桃等水果品种,后均逐年淘汰。
  蔬菜
  慈城傅家山遗址出土众多的食用果实、植物种子,以及一罐煮熟的水生蔬菜——菱角,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本地区先民已懂得采集和栽培植物。明代以来,宁波出现商品蔬菜的生产。清乾嘉年间,出现“湾头地勿落空,拔起萝卜就种葱”的民谚。光绪年间,湾头的“南江塘菜市行”已远近闻名。民国时期,郊区的蔬菜生产渐趋兴旺。宁波解放时,市区专为菜农搞代理业务的菜行有30家之多。20世纪50年代,江北地区蔬菜基地面积2157亩,占宁波基地总面积的47.8%,品种以叶菜和水生蔬菜为主。1958年12月,市蔬菜生产基地湾头大队,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获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国务院奖。1971年,江北、湾头大队始用玻璃温室栽培番茄、黄瓜。1973年试验推广圆洞式小拱棚天膜覆盖早熟夏菜。1978年,湾头兴建蔬菜工厂化育苗设施一套,但因投资大未能普及。80年代初兴建钢管大棚结合天膜、地膜覆盖技术,使夏菜上市提早半个月左右。后又推广遮阳网覆盖技术,解决夏秋菜栽培问题。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江北农村发展蘑菇、番茄、芦笋、菠菜、四季豆、小青豆、玉米笋等,为加工罐头、速冻等外贸蔬菜提供原料。80年代中期,宁波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湾头蔬菜基地被列入市区蔬菜基地重点保护区。进入90年代以后,江北区新建市级蔬菜基地3350亩,其中甬江镇1400亩、庄桥镇1450亩、慈城镇500亩。同时出现茭白、芋艿、“三茄”、大白菜、花椰菜等“一村一品”的蔬菜专业村。2008年,江北区境内市级蔬菜基地面积5191亩,占宁波市市级蔬菜基地面积的1/3,年供应蔬菜3.5万吨,占全市供应量的35%以上。
  清光绪《慈溪县志》记载,蔬之属有姜、葱、蒜、韭、薤、胡荽(香菜)、芸薹、茴香、椒、芥、雪里蕻、春不老、萝卜、胡萝卜、蔓菁、崧、黄芽菜、葵、蒿、菠菜、莴苣、苦荬、莙荙、苋、蕨、荠、银条、蕈、芋、香芋、百合、山药、番薯、笋、茭白、甘露子、芹、莼紫菜、鹿角菜、石花菜;果之属有黄瓜、青瓜、梢瓜、冬瓜、南瓜、丝瓜、瓠、茄子;豆之属有扁豆、带豆、豌豆等。1976年,湾头大队良种场开始蔬菜杂交优势利用。次年后,陆续引进推广青杂3号大白菜、温州花菜、夏光甘蓝、洛阳甜椒、之江28—2、无锡中芥茭、上海1号青花菜、四川二白皮香乌笋等主栽品种40余个。1982年蔬菜品种资源调查,市郊区有蔬菜品种计11类56种201个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适应反季节栽培的大棚蔬菜品种大量引进,主要有茄果类、瓜类、豆类、白菜类、甘蓝类、绿叶类、野生类等蔬菜,以及马铃薯、韭菜、萝卜、香葱、茭白、草莓、生姜等。1949—2008年,江北地区种植过的蔬菜共有13类67种382个品种。
  西瓜与甜瓜
  江北地区种植西瓜的记录最早见于清光绪《慈溪县志》,多属自产、自食、自销,面积不大。1959年,湾头种植生食瓜类290亩,主要品种有西瓜、脆瓜等。1979年,为解决居民吃瓜难问题,市政府下达西瓜种植任务,当年郊区种植西瓜3000亩,同时免除粮食征购任务。2006年达10845亩,为历史最高年份。2008年,全区西瓜种植面积8633亩,总产量10394吨。传统品种有宁波小白西瓜、解放瓜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的有早熟品种华东24、苏密1号、京欣1号、早佳84—24、丰乐1号;中熟品种浙密3号、金钟冠龙、巨龙、青峰、浙密2号、新澄1号;迟熟品种新红宝、寿山、浙密1号。小型西瓜有小兰、特小凤、黑美人、拿比特、早春红玉、小玲红、小玉、黄小玉。黄瓤西瓜有新金兰、新兰、晶都。无籽西瓜新1号、黑密2号、绿云等。
  甜瓜在江北区的种植面积在近百亩到数百亩不等,2008年种植面积为121亩。主要变种有香瓜、黄金瓜、蜜筒瓜等,以后两者为著名品种;还有越瓜,以白脆瓜、海冬青为著名品种。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网纹甜瓜与伊丽莎白瓜。
  专记:宁波市良种场
  1951年1月,慈溪县农业示范场在妙山成立,有机动耕地99亩,职工10余人。1953年底拓展到605亩,其中水田524亩、山地及基建用地81亩,职工45人。以后名称时有更改,1978年确定为宁波市良种场;归属也屡有变动,1984年划归江北区农林水利局主管。至2006年底,土地总面积480亩,其中水田279亩、山地及基建用地201亩,职工53人。
  20世纪50年代,该场以农业试验、高产示范为主要任务。1954年进行双季稻试种和麦、肥间作试验。1955年,511.83亩粮田平均亩产达411.65千克,已经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目标。1964年,549.66亩粮田平均亩产563.75千克,首破亩产千斤大关。1972年,开展稻、麦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品种有早稻、广陆矮4号、庆莲16等;晚粳芝选2号、芝选3号、农虎6号、秀水48等;中糯京引15、双糯4号;晚糯祥湖24等;大麦、早熟3号等。1976年开始承担市郊杂交水稻不育系种子繁育任务,至1980年共繁育不育系种子7717千克。1978年8月进行水稻、玉米轮作试种;并生产原、良种347050千克,为历史最高纪录。1979年,50.48亩胜利油菜平均亩产油菜籽
  131.9千克,单产创新高。获1978年度“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先进集体”、1979年度“浙江省科学先进集体”称号。1984年,良种场“大麦早熟3号引种鉴定试验推广”被国家农牧渔业部授予技术改进一等奖;次年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1年,477亩粮田平均亩产950.35千克,其中447亩晚稻平均亩产462千克;1992年,389亩早稻平均亩产452千克;皆为良种场历史最高纪录。
  1954年,该场建立畜牧队;1959年改建畜牧良种繁育场,主要任务是繁育、推广生猪良种,示范普及养猪技术;同时饲养部分商品肉猪。1960—1979年对当地土种、荣昌、约克和长白等猪品种进行纯种繁育和提纯复壮。20年间共繁育推广良种公母猪种3.22万头,为农村集体牧场提供生猪种源,并传授养猪技术、培训饲养技术人员。1973年开始进行供港瘦肉型中猪试养试销,至1986年,共出口供港瘦肉型中猪2.87余万头、大猪4853头,创汇200余万美元,增加盈利100余万元。1986年被列入浙江省农业厅“七五”期间万头瘦肉型养猪基地建设项目,1990年目标实现,获宁波市农业丰收成果一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翌年又获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与科技开发中心课题成果二等奖。
  1964年,该场开办粉丝加工厂,1970年年产量达2.5万千克,并利用废渣制白酒,酒糟作猪饲料。1971年改名为食品加工厂,开始生产年糕,质量上乘,具有洁白、透明、光滑、黏韧、不糊、不溃等优点。1980年底,袋装晾干年糕片销往香港。1982年确定以“塔”牌为商标(1993年,该商标正式注册)。1987年开始生产真空包装年糕。1988年,年糕片通过香港和上海转口远销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外销年糕、年糕片达1000余吨。1990年安装年糕生产流水线。1992年,已经更名为宁波市良种场慈城食品厂的年糕在浙江省首届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优秀单位,并获一等奖。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塔”牌年糕为名牌产品;宁波市人民政府认定慈城食品厂年糕产品为宁波市第七批名牌产品。2002年改建成恒温车间,实施常年生产。2002—2007年,慈城塔牌水磨年糕连续5年被浙江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2003年11月10日,慈城塔牌年糕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原产地标记注册证》。2006年3月,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准塔牌年糕为“无公害农产品”;7月,公司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评为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9月,塔牌水磨年糕被宁波名牌产品认定委员会再次认定为“宁波名牌产品”。
  第五章 林业
  第一节 林业资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省市林业部门在1957年、1974年、1984年、1997年、2006年对江北地区进行过5次林业资源普查。江北区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貌、土壤、气候与生态环境均有利于林业的发展。但境内森林面积不大,人均林地面积更少,森林覆盖率不高,资源相对缺乏,显得十分珍贵。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丘陵地区。地理位置正处在丘陵向平原过渡,坡度较缓,其间形成许多小山岙,如金夹岙、郭塘岙、季岙、毛岙、黄夹岙、七夹岙等。全区山地多数土层深厚,土壤为红壤,成土母质为侏罗纪浅色凝灰岩经风化后的坡积体和残积体,有机质含量2.6%,pH4.5~5.5。红壤中黄泥土面积占85%,保肥、保水性能较差,适宜发展毛竹、杨梅等经济林种。
  林地面积与林木蓄积 解放初,江北地区山林植被面貌尚可。1956年8月1日受特大台风影响,林木损失约800立方米。1958年大办钢铁,砍伐林木约4700立方米,使疏林、荒山面积骤增。此后经过停垦还林、封山育林、造林育林等措施培育了一批幼林;但林地面积不清,林木蓄积不明,没有林业资料积累。1963年起,山区、半山区公社及大队建立山林专业队41个,实行封山育林和有计划地开展留笋养竹,同时营造部分经济林木,采取“以短养长”办法,使山林面貌有所改观。
  1984—2006年的22年间,全区林业用地由57258亩发展到73876亩;有林地由41010亩增加到66123亩。增加的面积主要是平原林网、绿化林带、经济林以及消灭荒山、荒地的面积。其中,竹林面积从7514亩增加到22815亩,经济林面积从4764亩增加到15163亩,松林面积从34323亩减少到11741亩,阔叶林从1882亩增加到20612亩。区林木蓄积量从42669立方米上升到125417立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5.8%上升到23.1%,提高7.3个百分点。
  林业权属 江北区山林权属以集体所有为主,国有林较少。据1984年资料显示,江北区共颁发山林权证面积57907.9亩,证书3294张,其中集体所有山林42380.7亩、国有山林628.6亩,其余属自留山、承包山。至2006年,江北区林地面积(包括平原经济林,如葡萄、黄花梨等果木林的面积)73876亩。全区已建设公益林面积(包括种植业中的果树、茶叶和花卉等作物)53229亩,其中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19633亩、区级生态公益林33596亩。
  森林类型 按2006年统计,江北区林地中,人工林为43998亩,占全部有林地面积的60.8%;天然林为28346亩,占全部有林地面积的39.2%。经济林多为人工营林,种类较多,有不少名特优产品,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2006年的有林地中,幼龄林面积27792亩,蓄积量51415立方米;中龄林面积9617亩,蓄积量31926立方米。中、幼林面积、蓄积分别占乔木林地面积、蓄积量的86.4%、73.6%,近熟林及过成熟林分别占乔木林地面积、蓄积量的13.6%、26.4%。
  第二节 植树造林
  民国17—18年(1928—1929)慈溪县在大宝山种植马尾松等10亩。民国19年(1930)在慈湖四周、县立苗圃至农林场道路两侧,和城墙基地,种植白杨、垂柳、花桃等共5500株,计20亩。民国36年(1947)3月12日慈溪县府在慈湖湖滨种植冬青干株。经向老农等调查访问,解放前本地区荒山不多、近熟林也不少,。慈城镇公有村保存下来的一株金钱松,为抗日战争以前所种植;国庆村一株大枫树胸围2.45米,也有百年历史。1958年以前,今慈城镇的金沙、五联、南联、公有、毛力、毛岙等村和清道观附近,尚有许多合抱大树;“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遭受破坏,总计砍伐林木4710立方米,荒山、疏林面积迅速增加。1963—1965年,山区干部群众开始实施封山育
  林、荒山绿化和培育苗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山林再遭破坏。云湖公社金沙大队近50亩已达挂果的梨园被改成“大寨田”;成片龙须竹园、小竹园也被改成“大寨田”。1973—1979年,郊区共营造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5779亩,各种经济林4904亩。
  1990年,江北区开展“灭荒”活动,1993年达标。1995年开展平原绿化达标工作,当年五星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称号。1997年,全区达标,并获国家图10-5-2五星村村道绿树成荫林业部颁发的“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江北区开展高标准平原绿化工作,2004年获“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县(市、区)”称号。2001—2006年,外漕、上邵、马径、李家、林家、邵家渡、五星7村获“宁波市园林式村庄”称号。2007年,金沙、三勤、西卫桥、冯家、畈里塘、上沈6村获“宁波市千村绿化工程示范村”称号。2008年,夏家、朱界、东邵、杨陈、毛岙5村获“宁波市千村绿化工程示范村”称号。是年,邵家渡、西卫桥2村获“浙江省绿化示范村”称号。
  义务植树 1985—1990年,宁波市绿化委员会组织协调市级机关干部与江北区机关干部,连续6年定点到江北区英雄水库附近的向夹岙义务植树造林,每年参加人数在300余人,共绿化荒山82亩,种植松树、杉木、湿地松5万余株。1998年,慈湖公园设立江北区纪念树种植点,翌年3月15日,区领导和干部、学生共500余人在此种下梅花等各类树木1000余株。台湾同胞40余人在慈湖环湖种植纪念树——杨柳50余株。是年植树节期间,全区共义务种植各类乔灌木151230株、绿篱3200米,义务植树率达95%以上。2000年3月10日市、区领导、青年志愿者和当地驻军、机关、街道、乡(镇)干部职工共800多人,到洪塘镇义务种植香,樟1150株、象牙竹3300株,长度近5公
  里。2007年3月7—30日全区共种植木荷、银杏、栾树、桂花、红叶石楠、梅花等树木20余个品种计10万株。2008年,全区,近20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种植茶树、香樟、木荷、喜树、桂花等树木20余个品种计20余万株。
  第三节 森林保护
  病虫防治 1971年,马尾松松毛虫暴发,涉及妙山、乍山、慈城等公社(镇),危害面积3000亩。是年6月,宁波地区飞机防治松毛虫指挥部组织飞行10架次,向危害区内飞洒农药,防治面积3000亩,松毛虫平均死亡率92%。以后几年,松毛虫虽有发生,但均未成灾。1984年,江北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和江北区森林植物检疫站成立,有专职森林植物检疫员2名,负责全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1992年,洪塘荪湖村枫香林发生大面积天幕毛虫危害,市、区森防站采用“烟雾剂”防治,天幕毛虫死亡率98%。1992年开始,境域松林出现松树零星枯死,显微镜下检出拟松材线虫。1996年开始,枯死松树范围逐渐扩大,枯死松树株数逐年增加,尤以保国寺周边松林、慈城微波站周边松林受害最重,显微镜下已检出松材线虫。1998年,全区26个有山村不同程度发生松材线虫病,松树枯死6万余株。次年,全区4个乡(镇)的32个村共病死松树6万株,受害面积近1.5万亩。区森防站在疫区放置10只松墨天牛诱捕器,并挂放28万只肿腿小蜂,组织40余人的专业清理队伍,以压缩虫口密度,遏制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蔓延的势头。2000年,4个乡(镇)的27个村、2万余亩松林遭受危害,枯死松树7万余株。区森防站继续对枯死松树进行清理,并做到伐根不超过10厘米,1厘米以上病枝全部烧毁,对下山的病死木先集中堆放,然后再进行熏蒸除害。2001年以后,松材线虫病病死树株数、危害面积逐年减少,达到了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数量目标。2005年8月,国家林业局划定江北区为松材线虫病疫区。2006年以来,有些香樟林带、毛竹受到樟巢螟及竹蝗虫危害,局部地区受害较严重。
  森林防火 1990年,江北区成立森林火灾综合治理领导小组。2001年11月成立区森林警察大队,并完善森林防火规章制度。区政府与各镇(乡)及保国寺风景管理区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镇(乡)与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1998年以来的春节、清明节等森林防火重点时期,各地各级组织运用广播、电视、宣传车等宣传工具开展宣传,普及预防、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知识和森林防火法律法规。2002年,在进山主要道口、村口设立130余块固定搪瓷宣传牌。作为宁波市23个森林防火重点火险区之一的慈城镇,防火办配备森林防火车1辆、三轮摩托车1辆、望远镜1副、风力灭火机80台、二号灭火工具100把、灭火弹4箱;同时建成防火隔离带8公里,设立永久性大型宣传牌10块,固定搪瓷宣传牌100块,各村刷写宣传标语2~3条。防火期间统一印刷“告农户书”,由村委会下发到农户。2006年,组建100人护林巡山队伍、30人专业扑火队伍和200名人员组成的义务扑火队伍。组建由区、镇、村三级林业管理人员组成的防火督察队伍。2007年上半年,森林警察大队出动执法人员共85人次,车辆45车次,制止违章用火行为4件次,张贴宣传标语30余条,发放告知信15000余封。2008年春节前后,区森林消防办会同区安监局等部门,进行为期1个月检查和督察,共出动执法人员97人次,车辆46车次,制止违章用火行为11次,查处火灾肇事2起2人。是年,全区有可用风力灭火器120台、二号灭火工具400把、灭火弹30余箱,柴刀、锯子等各种工具充足;又投资25万元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余公里。
  第四节 山林管理
  依法护林
  历代官府均有封山育林措施。江北地区山民以立“禁牌”、订立乡规民约的传统形式封山育林。20世纪90年代初,区政府以文件形式公布征、占用林地的审核程序、费用缴纳办法和法律责任,其中有关费用缴纳办法由市林业部门会同物价部门发文作统一规定。2003年,江北区举办林业法规培训班,对分管林业的乡(镇)长,重点村党支部书记、村长进行《森林法》、《宁波市农村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培训。
  对经营单位执法管理 2002年,区林业主管部门对全区30多家木材加工经营单位进行清理整顿,依法查处6家加工经营单位,罚款3600元,补缴育林基金23200元。2004年,全区有竹木加工单位21家,年加工经营木材2.5万立方米,年产值近2500万元。为保护江北区现有森林资源,再次对全区所有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处理5家,罚款3000余元,补缴育林基金3000元;并对业主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交流,达成共识。2005年,共出动130人次,检查处理案件16起。其中,处理木材加工厂13家次,行政罚款43120元;处理过失案1起、森林火灾1起,行政罚款500元;处理滥伐林木1起,行政罚款3941元。2007年共检查木材加工企业12家,制止违规占用林地4起。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2003年国内“非典”爆发期间,区林防部门清查宾馆、饭店、酒楼23家,农贸市场12家次,没收青蛙150千克、蛇65条,收缴放飞各种鸟类18羽,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只。同时,划定以保国寺为中心,荪湖、鞍山、灵山、宁波都市农业园区为两侧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域。2004年,共清查饭店、宾馆、酒楼13家次,没收、收缴放生各种鸟类30余羽,蛇10余条。设立以保国寺为中心,包括周边村庄、园区、水库等11200余亩的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和放生点。由佛教人士和共青团组织,先后在保国寺进行5次放生活动,共救护、放飞各种野生鸟类12次,计2万多羽。2005年查处非法出售野生动物1起;突击检查经营场所15家次,排查重点保护区5次,野外放生10只,移交动物园各类动物12只。4次组织社会慈善人员在区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保国寺)进行野生动物放生活动。2007年检查各类宾馆饭店30余家,农贸市场3个,查处案件2起;在槐树公园开展“保护野生动物暨第26个爱鸟周图片展”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在保国寺保护中心启动“爱鸟筑巢”活动,悬挂人工鸟巢200余只。2008年,区森林警察大队和林业部门共检查巡护鸟类活动区域3处,清查宾馆、饭店30家,清查农贸市场4个,收缴野生鸟类活体6羽,收缴其他野生动物7只。
  竹木采伐管理
  江北区属非林区,林木资源有限,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制定出年森林采伐限额。本区“九五”、“十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是1000立方米。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由个人提出申请,村级合作社签署意见,由乡(镇)林业工作站报送区农林水利局,审核批准后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如需出售到省内外各县(市)的还需办理木材(竹材)运输证。2008年,江北区开出林木采伐证9份,采伐林木85立方米,产地合格证2份;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1份。
  林地使用管理
  林地是森林、材木、野生动植物及其森林景观的重要载体和基础。1998年,江北区政府对全区林地进行清理调查,发现未经林业部门审核批准,占用林地手续不全的有:采石场20家,占用林地面积220亩;利用山泥取土制砖瓦的3家,占用林地面积118亩;建公墓8家,占用林地面积
  81.8亩。共计419.8亩。还发现群众乱建零星散坟、萧甬复线未批取土、山民在坡耕地毁林种粮等情况。区林业部门对上述事件做出相应处理。同时将林地划定为可采区、控制区、禁采区,并依法执行审批。
  2000年,区林业部门查处庄桥镇灵山村村民违法占用林地案件。2002年查处洪塘镇鞍山村违法取土案件。至是年,纳入规范管理31家,征占用林地清理548.18亩。2003年依法审核、审批临时征占用林地6家,面积10.3亩;并成立区林业调查规划勘察设计室。2004年依法审批临时征占用林地9家,面积61.83亩。2005年依法审批临时征占用林地19起,占用林地33.2亩;并成功调处洪陈、虹星两村30多年的山林权属纠纷,发文裁定。2007年依法审批长期占用林地2家、临时1家。2008年,江北区依法审批长期占用林地2起、临时占用1家。
  第六章 畜牧业
  江北地区畜牧业,长期以户养并以自给为主。1949年,畜牧业总产值93万元(按1983年的市郊所属范围计算),占农业总产值的6.26%。1957年达19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22%。“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畜牧业几经波折,直至20世纪80年代,江北区畜牧业才进入快速发展期。1989年,畜牧业产值达到412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8%。90年代以后,畜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内部结构得到调整,养禽业发展尤其迅速。2002年,全区共有各类畜禽专业场(户)916个(专业户标准:肉猪饲养20头以上,奶牛1头以上,肉鸡、肉鸭饲养量1000羽以上,蛋鸭存栏500羽以上,长毛兔100只以上,蜂10箱以上,鹅20羽以上);畜牧业产值1570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94%。进入21世纪,畜禽养殖场(户)关停转迁,养殖数量逐渐减少。2008年,畜牧业产值18533万元,占农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68%。
  第一节 家畜
  猪 1949年末,郊区生猪存栏6877头,年饲养量13000头。1956年,政府对生猪实行派养派购政策。1957年,郊区生猪饲养量30800头,存栏16300头。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1962年生猪饲养量仅为16400头,年末存栏8700头。20世纪70年代初,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养猪;1971年郊区生猪饲养量达120180头,年末存栏67590头。1983年,郊区生猪饲养量80991头,与1949年相比平均年递增5.84%。20世纪90年代开始,养猪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01年,,全区有规模化猪场(户)415个,年出栏9.2万头,占总出栏数的80%。2002年,全区生猪饲养
  量17.87万头,为历史最多年份,年末存栏6.67万头、年内出栏11.2万头。2003年,有千头以上猪场17个,其中万头猪场3个。是年,规模化猪场(户)出栏10.69万头,占总出栏数的95.62%。2008年,全区生猪饲养量10.4万头,年出栏6.5万头,年末存栏3.9万头。饲养的母猪品种主要有荣昌猪和梅山猪,少量的枫泾猪、宁乡猪、两头乌及外来的约克、苏白等。后来转向饲养瘦肉型猪,母猪品种逐步向“内二元”母本(长梅、大梅、长金、杜金)和“外二元”母本(大长、长大)过渡。江北区猪品种改良工作被省农业厅列为全省8个一类型市、县(市、区)之一,并提前和超额完成省提出的猪品种改良计划。
  牛耕牛历来是农村主要畜力,禁宰杀。农业合作化前,耕牛由农户散养;农业合作化以后,耕牛归集体所有,落实到户饲养,由集体给社员工分。境内云湖、妙山等地部分农户有饲养和繁殖耕牛习惯,但数量不多。耕牛品种水牛多而黄牛少。1949年,郊区有耕牛5806头。1951年增加到6374头。因农业机械化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耕牛饲养量逐年减少。1972年为3744头,1983年为2357头,1998年降至1140头,2005年仅156头。至2008年,全区尚有耕牛158头。
  奶牛在江北地区养殖较早,民国20年(1931),李成祥等牧商合资引进少量荷兰杂交奶牛,在江北浮石亭开办生生牛奶房,至抗日战争期间宁波沦陷后关闭。新中国成立后,市郊有三益、成大、兆和、可可、康乐、光明等28家奶牛房。公私合营后,建立湾头、江北、庄桥等奶牛场,1959年底奶牛达到498头。此后发展缓慢,至1978年,郊区有奶牛156头。改革开放后,郊区出现“奶牛热”,形成湾头、慈城两处奶牛基地。1994年,宁波市牛奶有限公司落户江北区洪塘镇,建立生产加工车间。公司集养殖、加工、营销于一体,为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宁波市绿色农产品基地。有自办的大型奶牛场,另在慈溪、余姚、奉化、镇海等处有奶源基地45家,是迄今省内最大的保鲜牛奶加工基地。
  羊 江北地区历史上以饲养山羊为主,数量不多。1949年,羊存栏903头;存栏最多为1979年2174头。养羊以境内西部云湖、慈东、乍山、妙山为多,多用于逢年过节宰杀自食。20世纪60年代推广饲养湖羊,至1986年绝迹。另有乳山羊、黄羊引进,但均未成功。
  兔 1949年,郊区兔存栏702头,此后无甚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联邦德国长毛兔,发展迅猛。1985年,兔饲养量达到35441头,为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后,全区兴起养獭兔热。位于洪塘的繁华兔业有限公司,是市定点的种兔场,兔存栏8000余头,年出栏3万头,年出售种兔近千头。
  第二节 家禽
  江北地区养禽历史悠久,解放前作为农村家庭副业,规模不大,以养鸡为主,有梅林鸡、芝麻鸡、芦花鸡等本地品种。水网地带农户也饲养鸭子,品种为蛋用麻鸭。一般饲养数量较少,也有个别农户养群鸭,且多数为放养。养鹅者甚少,主要品种是浙东白鹅,有经验的农户专门饲养种鹅,孵雏出售。
  1949年末,郊区家禽存栏14.22万羽。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引入北京鸭、狄高鸭、樱桃谷鸭、康贝尔鸭等肉鸭新品种。70年代,养鸡生产发展迅速,主养品种为从外地引进的白洛克鸡。1978年,家禽年末存栏23.98万羽。1983年,养禽专业户大量涌现,郊区有蛋鸭专业户125户,饲养蛋鸭50520只,投售给国家鲜蛋16万千克;饲养肉鸡专业户25户,投售肉禽15万羽;种鹅专业户10户,饲养种鹅400羽,年提供种蛋8000枚。全郊区家禽年饲养量44.97万羽。1984年,江北区形成以庄桥、费市及北郊的近郊蛋鸭基地,并以专业户饲养为主。饲养百只以上的蛋鸭户220户,饲养量15.57万羽,平均每户759羽,其中饲养千只以上的59户,最多饲养蛋鸭2200只,年产蛋3万多千克。同时,肉鸡、蛋鸡的新品种也不断引入,主要有伊莎蛋鸡、美国AA、红宝、海佩科肉鸡等。1989年,全区鸡饲养量达到36.9万羽。2001年共有养禽专业户458户,其中肉鸡42户,出栏肉鸡16.6万羽;肉鸭83户,出栏79.9万羽;蛋鸭198户,存棚60.4万羽;肉鹅115户,出栏17.7万羽;蛋鸡20户,存栏8.4万羽。庄桥孔家村林福章为全区最大的蛋鸭户,蛋鸭存棚19980羽。区内还出现一村一品的养殖专业村,有庄桥镇姚家的蛋鸭村、马径的蛋鸡村、灵山的肉鸭村、胡家的白鹅村、乍浦乡三勤的番鸭村。
  2001—2003年,江北区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种草养鹅”项目,引进墨西哥玉米、苦卖菜、杂交苏丹草、杂交狼尾草等牧草品种。2003年,全区冬播种草面积5000多亩,出栏肉鹅35.6万羽。项目实施期间,年平均饲养量44.23万羽,出栏肉鹅34.41万羽;65~70日龄肉鹅平均体重4.14千克;每羽种鹅提供健康雏鹅22.08羽,项目获得成功。
  解放后,供销社率先办起慈城孵坊。1980年以后,家禽业发展迅速,先后办起种禽场和孵坊。全区以孵鸭为主的有慈城东门孵坊、庄桥镇胡家孵坊、东邵孵坊、洪塘的富红孵坊;以孵鸡为主的有慈城食品公司孵坊、江北种鸡场梅林孵坊。江北种鸡场和富红孵坊是市定点的种鸡场和绍兴鸭种鸭场,生产规模较大。但本区苗禽生产不能自给,每年需从外地大量购入,唯白鹅孵化一直采用本地孵化。
  第三节 特种动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区兴起特种动物养殖,大多由专业养殖场(户)集中饲养,有供食用、玩赏或药用,也有提供毛皮做工业原料。引进试养的品种较多,有犬、猫、海狸鼠、鹌鹑、王鸽、七彩山鸡、珍珠鸡、彩鸽(即凤尾鸽)、蛇、鸵鸟、蚂蚁、地鳖虫等。
  犬 农村普遍养犬,历来作为看家护院和玩赏之用。改革开放后,农村兴办养犬场,饲养肉犬、护卫犬和玩赏犬。原来饲养的主要是地方土种草狗,以后引进联邦德国狼犬、巴哥犬、狮子犬、博美犬、斑点犬、腊肠犬、圣伯纳犬等品种。至2008年,全区有专业宠物(用品)商店3家、宠物医院(诊所)3家,经登记防疫注册的犬2560头,其中城区117头。
  蜂 解放前,民间有个别农户饲养蜂,蜂群数量少,品种以中华蜂为主。1949年,市郊有蜂186群。解放后,较长时期发展缓慢。1980年以后出现一批养蜂专业户,养蜂业迅速发展。饲养品种多为产蜜高的意大利蜂。蜂农一般都外出转地放养。南到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北到山东、河南、内蒙古和东北3省。1983年,郊区有蜜蜂1734箱,产蜂蜜69.35吨、蜂王浆1150千克。1987年,全区养蜂2094箱,产蜜87吨,为历年最高年份。此后养蜂数量逐年减少。至2008年,全区仅有蜜蜂280箱。
  鹤鹑 1990年,洋市乡孙家村王智平饲养蛋鹌鹑,后逐步扩大规模,今饲养量达15万羽,规模为宁波市最大。2003年,全区鹌鹑存栏76000只,出栏58000只,产蛋10395千克。2008年,全区鹤鹑年末存栏20万羽,产蛋3.6万千克,全年出栏16万羽。
  王鸽 1991年,费市灵山牧场引进饲养250对美国王鸽。2001年,洪塘农业示范园区新建大型鸽场,饲养美国王鸽。后因修建公路,鸽场被拆迁而关闭。2008年,庄桥街道灵山村邵勇饲养王鸽5000余羽,年出栏24000羽。也有农户零星散养王鸽,但数量不多。
  其他特种动物 1999年,庄桥镇灵山村有专业户从外地引进海狸鼠400多只开始饲养。随后有慈城、庄桥两个专业户引进海狸鼠近500只。2003年“非典”爆发后均告停养。是年,市牧场(洪塘)引进饲养彩鸽(又叫凤尾鸽)200多羽。2004年因牧场拆迁而淘汰。此外,江北区有公司或农户先后饲养过七彩山鸡、珍珠鸡、波斯猫、鸵鸟等特种动物。至2008年,皆因产品销路不畅及经济效益低等多种原因而关闭。
  第四节 疫病防治
  兽医与防疫队伍
  解放前,江北地区无专门兽医机构,只有为数不多的民间兽医,走户串村,就地行医。1962年开始,以人民公社为单位,先后建立集体畜牧兽医站,在每个生产大队配备防疫员,形成一支兽医队伍。1984年,江北区畜牧兽医站成立,有23人获得《兽医员合格证书》,占总站员工数的85%。1989年后有34人取得农民技术员职称。另有3人为兽医卫生监督员、14人为兽医卫生检疫员,负责全区范围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2002年开展畜牧兽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区、乡镇兽医人员和规模牧场的兽医中有14人取得动物检疫员职业资格证书、42人取得动物防治员职业资格证书。但至2008年,乡镇街道兽医防治队伍基本上“线断网破”。
  兽药与兽医设备
  1967年,费市公社办起兽药厂。1982年经省农业厅验收合格,列为全省22个定点兽药生产企业之一,更名为宁波市兽药厂。工厂设有水针剂、粉针剂、片剂和添加剂4个车间,生产23个兽药品种,除满足本地外,销往上海、安徽、湖北、河南、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慈城镇有宁波市免疫试剂厂和“费斯特”公司,分别生产酶标试剂和水产用兽药。洪塘镇有市牧场的酵母厂和添加剂厂,分别生产酵母蛋白和防霉剂。甬江镇爱华农牧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爱华牌饲料添加剂。
  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冰箱保存疫苗。7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区、镇、乡、牧场疫苗冷藏体系,兽医防疫人员配有保温箱,保证了疫苗质量。1983年,郊区农业局畜牧兽医站在西草马路建立化验室,有无菌室一间,设备有显微镜、恒温箱、干燥箱、高温消毒器、72分光度计、分析天平、蒸馏器等,但未进行正常性的化验工作。2005年,区站在压赛李家新建实验室,增添更新设备,配备专人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诊断等检测工作。
  畜禽主要流行疫病
  江北区历史上先后发生过的主要畜禽疫病共61种,其中猪病20种、牛病7种、禽病14种、兔病2种、蜂病3种、犬病4种,畜禽主要寄生虫病11种。猪病:猪瘟、气喘病、丹毒、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仔猪黄痢、水肿病、红皮病、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腹泻、轮状病毒病、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破伤风、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高热病、痢疾、猪细小病毒病。牛病:炭疽、恶性卡他热、流感(牛流行热)、结核病、布氏杆菌病、传染性角膜炎、破伤风。禽病: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法氏囊炎、鸡白痢、鸡伤寒、大肠杆菌病、禽出败、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兔病:兔瘟、兔魏氏梭菌病。蜂病:蜂幼虫腐臭病、蜂孢子虫病、蜂螨。犬病:狂犬病、犬瘟、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畜禽寄生虫病:猪蛔虫病、猪姜片虫病、猪肺丝虫病、猪弓形体病、牛血吸虫病,牛焦虫病、鸡球虫病,鸡蛔虫病、鸡绦虫病、兔球虫病、猪细颈束尾蚴。
  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批菜牛进入区境,在外来菜牛中检测出江北区从未发现过或已消灭了的3种寄生虫:肉孢子虫病、牛皮蝇蛆、牛血吸虫病。1987年,疫病普查,发现牛副结核阳性牛21头、可疑牛2头,牛白血病阳性牛7头,但都未发现任何临床症状。
  主要疫病防治
  江北区畜禽疫病中,流行严重、对畜牧业生产危害较大和人畜共患病的主要有猪瘟、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胃肠炎、鸡新城疫、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兔瘟、乙型脑炎、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炭疽病、狂犬病、血吸虫等。党和政府重视动物疫病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畜禽主要疫病的全面免疫注射和疫情监测,制订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对疫点采取“早、快、严、小”的扑疫措施,控制畜禽主要疫病的流行。
  猪疫病 猪瘟:俗称“烂肠瘟”1954年开始对猪进行猪瘟结晶紫疫苗免疫注射。20世纪60年代改用猪瘟免化疫苗。70年代应用,猪瘟免化冻干苗,注射率及免疫效果不断提高,至80年代达到95%以上。90年代后,除零星发病外,猪瘟基本得到控制。猪霉形体病:又称猪气喘病。1960年,宁波市良种场出售感染本病的仔猪,导致本病大范围扩散。后随饲养管理条件改善、药物添加剂的应用以及使用疫苗预防等措施,猪群虽有感染霉形体,但很少发病。猪乙型脑炎:1983年首次发生本病。1986年开始,于每年5月份前对新母猪进行猪乙型脑炎疫苗预防注射,使本病逐年减少,并得到控制。牛疫病 牛结核病:随着黑白花奶牛的引进而传人并逐渐流行;1965年经检疫、隔离、消毒等综合防疫措施,建立健康群、淘汰病牛,消灭了结核病。2002年,对全区奶牛实行全面强制检疫,检出的病牛实行扑杀无害化处理,至2008年达到基本消灭牛结核病目标。布氏杆菌病:1965年检出牛布病。1968年采取检疫、隔离、淘汰和消毒等净化措施。1985年对病牛作扑杀处理。1987年后未发现牛布氏杆菌病。2005—2007年对上述“两病”实施综合防控技术。通过建立奶牛标识和管理系统,改进“两病”检测方法,建立奶牛检测和监管体系,提供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措施。至2008年,“两病”得到控制和净化。
  鸡新城疫 俗称鸡瘟,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疫苗进行预防。1987年开始进行新城疫抗体检测,建立新城疫免疫程序,常年免疫密度达90%以上,控制了鸡新城疫的流行。
  鸭疫病 鸭瘟:俗称“大头瘟”,1962年首次发生鸭瘟,20世纪70年代开展鸭瘟疫苗预防注射,得到控制。但因防疫密度低,本病仍时有发生。鸭病毒性肝炎:1985年发生本病,1990年推广应用鸭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以及用免疫蛋黄或高免血清预防治疗,本病得到控制。
  兔瘟 1984年首次发现兔瘟。1985年开始用疫苗预防,但免疫密度很低,后随着兔瘟免疫密度提高,全区逐渐控制了兔瘟流行。
  狂犬病 又名恐水病,1989年6月首次在妙山乡发现两条狂犬,至12月已有6个乡镇的16条狗发生狂犬病。后对疫区内犬只实行扑杀措施,对其他乡镇并经过批准的犬实行紧急免疫,很快控制疫情。2006年,境内有2人、2007年有1人,因狂犬病致死。
  专记:宁波市畜牧场
  宁波市畜牧场,始名洪塘畜牧场,1977年建立,1978年更名为宁波市畜牧场,简称市牧场,位于洪塘公社内,土地总面积560亩;安置知青300余人,1980年离场返城。1984年,市牧场归江北区农林水利局主管,1990年申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50万元,集体性质,独立核算,从业人员210人,主营种植、养殖业,兼营工副业、农业开发。
  市牧场的粮、油种植面积400亩左右,全面实行机械化耕作和灌溉。所产粮、油除自用外,每年交售国家定购粮10万余千克、油菜籽4000余千克。同时还种植瓜、果等经济作物。畜牧生产,建场初期以饲养肉猪为主,1988年后饲养杂交瘦肉型供港猪,年产400多头;20世纪90年代初,建两百头级种猪场,存栏公母猪140余头,年产仔猪2500余头。同时还发展家禽生产,饲养蛋鸭、家鸡等2300余羽。其间曾饲养奶牛,年产鲜奶140吨。工副业生产,建场初期兴办过酒厂、建筑队、预制件厂和针织厂,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后停办或转产。至1995年,尚有宁波市新华包装用品厂、宁波市江北新艺家具厂、宁波市江北新振电器厂与宁波市江北饲料酵母厂,共计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40万元,从业人员194人,年产值387万元、利润23万元。此后,市牧场逐步实施改革。至2001年底基本结束。这4家企业和种猪场实施集体存量资产转让、重组;农业生产实施土地租赁承包。
  2002年,市牧场区域纳入宁波市江北投资创业中心规划范围,并由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批复确认市牧场土地为国家所有制性质,市牧场634.67亩土地使用权先后被收回。2005年12月,宁波市畜牧场撤销,存量资产转由区农水局资产管理中心接管。
  第七章 渔业
  江北地区江河众多,水面辽阔,渔业资源丰富。全区有渔业水域近16200亩,其中大荡11000亩(含姚江水系江北段的水面约10200亩)、内塘2130亩、山塘120亩、水库2927亩。另有稻田养殖面积350亩。有外海捕捞骨干企业4家,拥有渔轮29艘,总马力13656千瓦,以及相应的渔港码头。2008年,全区渔业总产量20887吨,其中淡水鱼1190吨、海水鱼19697吨。渔业总产值7434万元,其中淡水渔业产值1616万元、海洋渔业产值5818万元。
  第一节 淡水渔业
  姚江渔业 姚江在历史上为潮汐河流,咸淡水交汇,渔民以捕捞天然鱼类为生,年产淡水鱼约150吨。1959年6月姚江大闸建成,姚江成为淡水大河,得以发展淡水养殖业。姚江全长107.4公里,流域总面积2940平方公里,今属江北区的水面,从余姚与江北区、鄞州区交界点的三勤村网滩自然村到宁波姚江大闸止的主航道中心线以北部分,约10200亩,其中姚江主流面积约6300亩、慈江等支流面积3904亩。1959年,姚江湾头古道1800亩水面率先开辟为渔场,开始淡水鱼人工养殖,由市园林处管理。1969年5月,正式成立两县一市(余姚县、鄞县、宁波市)姚江联合养鱼场:1970年4月,成立姚江渔业人民公社,统一管理姚江渔业。
  姚江养鱼开全国大江养鱼之先河。1974年初至1975年5月,以“大江养鱼大有可为—浙江省宁波市姚江渔业人民公社”为标题,在全国农展馆水产分馆展出,并作为全国十大典型之一向受众介绍。尔后,姚江渔业人民公社先后接待国内16个省、市的65个水产代表团,向他们介绍大江养鱼做法,并派遣11位水产技术员或老渔民帮助各地开发大江养鱼。初期品种以青、草、鳙、鲢及鳊、鲫鱼为主,实行一江统养的方式,年初一次性放养,年终一次性捕捞,年平均鱼产量534吨。20世纪80年代转变为分段养殖,实行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的模式,并增殖鲤鱼鱼种和采用轮放轮捕技术,年平均产量约490吨。90年代初,增大鱼种放养规格和数量,改进机电捕鱼技术,鱼产量由1990年625吨增至1993年711吨。1997年开始发展网箱养殖。2000年,网箱增至7000只,产量532吨,首次超过姚江捕捞产量;淡水鱼总产量达到912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2年,鱼产量达837吨,其中网箱养殖产量700余吨,实现了“再造一条姚江”的目标。2004年,市政府决定姚江退出养殖功能,拆除网箱15000只,对姚江捕捞实行许可证和限额制度。2008年,江北区发放的捕捞许可证计39本。
  池塘、稻田和水库养鱼 1984年以前,本区基本上无池塘和稻田养鱼。翌年,利用低洼田开挖鱼塘700多亩,至1993年,全区有镇(乡)、村渔场12个,养殖面积1833亩,成品鱼产量443吨,鱼种113万尾。是年,洪塘镇扩建鱼种繁殖基地40亩,名特优水产品基地193亩,其中革胡子鲶37亩、加州鲈鱼12亩、白鲳13亩、罗氏沼虾8.3亩、毛蟹混养120亩、彭泽鲫2.4亩。2008年,全区池塘养殖面积3507亩,产量939吨。稻田养鱼,1988年已达156亩,产量3.3吨。1999年起,利用低洼农田实施稻田养鱼(虾)的新型农田生产模式,次年即覆盖4个镇乡26个村50余农户,养殖面积700余亩。2001年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立体养殖方向发展,至2005年底,稻田养殖面积不到400亩,但产量则高达59吨。2008年,稻田养殖面积下降至350亩左右,产量51吨。全区有小(一)型水库4座共2927亩、小(二)水库1座、山塘34只,共220亩,实行年初放养鱼种,年底一次性捕捞的方式,年产量保持在80吨左右,年间变动不大。此外,全区4座小(一)型水库皆开辟垂钓游乐场所。
  名特优淡水产品 20世纪80年代引种试养异育银鲫,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000年在洪塘都市农业园区筹建异育银鲫市级良种繁育基地,总面积350亩。2002年,繁育苗种60余万尾,2005年增至400万尾。后因苗种销售市场不畅,至2008年,繁育场面积缩小为30亩,繁育苗种约100万尾。1995年,庄桥镇苏冯村开挖20多亩塘试养中华鳖(甲鱼)。2000年底,该村引进占地170余亩的生态甲鱼养殖场项目,所产“北大河”甲鱼被认定为宁波市绿色农产品。2005年,该场整体转换为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和产品;全区共有甲鱼户(场)7家,养殖面积500多亩,年产量85吨。后因故减少,2008年养殖面积下降至250亩,产量27.5吨。2001年,全区淡水青虾产量26吨。2002年,青虾养殖面积约300亩,产量达到44吨,为历史最高水平。2003年后青虾养殖面积锐减,产量也同步下降。2008年,全区青虾养殖面积50亩,产量8吨。2002年,洪塘都市农业园区试养南美白对虾105亩,亩产200余千克,亩利润约1900元。2003年扩大养殖达208亩,亩产300余千克,亩利润2600元。2005年,养殖面积锐减到不足100亩,总产量16吨。后市场需求转旺。2008年,养殖面积260亩,年产量32吨。罗氏沼虾,2001年全区产量6吨,2002年降到1.5吨。以后无人养殖。黄鳝,2000年人工繁殖与网箱养殖取得突破,繁育黄鳝苗种3万尾,在网箱投放笼捕鳝种26千克,成鳝产量3吨。后改为在鱼塘零星混养。美国加州鲈鱼,2000年繁育获得成功,共生产鲈鱼苗30万尾。但至2003年,本区已停止养殖。此外还有吴郭罗非鱼、斑点叉尾鮰、澳洲龙虾、翘嘴红鲅等,经短暂养殖后大多停产。2008年,慈城镇南门村产鑫鲫鱼苗60万尾、锦鱼苗10万尾。
  内河捕捞 姚江建闸前,姚江及其支流由渔民自由捕捞,渔户多用小船及网具和钓具捕捞野生鱼类,就地现卖。农民在农闲时也捕捞淡水鱼,一般在支流进行,渔具比较简单。姚江建闸后,人工养殖家鱼,淡水捕捞由专业渔场实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捕捞工具有:大拉网和机电捕捞,用于集体捕捞花鲢、白鲢和鲤鱼、鲫鱼等底层鱼类;多层刺网,用于水库捕捞;弹钓、鳗钓、游丝网、打网、罾、地笼网和跃进斗等小型渔具,一般为渔户捕捞之用;鱼罩、鱼叉、鱼兜等,为农民捕鱼所用。解放前后,渔民也有养鸬鹚捕鱼的,1954年后被禁止。
  第二节 海洋渔业
  捕捞企业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江北岸开设江浙渔业公司,先后置福海、富浙、裕浙号渔轮3艘,开创宁波机轮渔业。1957年9月,国营浙江省海洋渔业公司迁址外马路,1958年4月又迁址北郊孔浦,定名为浙江省宁波海洋渔业公司。1964年宁波海洋渔业公司有渔轮29艘,捕捞产量11673吨,产值468.2万元。1974年,渔轮40艘,捕捞产量22000吨,产值1430.7万元。1984年,渔轮54艘,捕捞产量29292吨,产值2044.2万元。1994年,渔轮65艘,捕捞产量28783吨,产值6251万元。2001年,渔轮45艘,捕捞产量17255吨,产值9249万元。2002年,公司转制。新组建后归江北区管理的有:宁波海裕渔业有限公司,渔轮16艘,2008年捕捞产量9500吨,产值3666万元;宁波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远洋渔轮2艘,2008年捕捞产量5450吨,产值4100万元;宁波海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渔轮11艘,2008年捕捞产量4747吨,产值2578万元。
  1962年,庄桥公社建办灵桥渔业队,拥有270马力的机帆船1对,当年海洋捕捞产量1120吨。1980年达4039吨。以后捕捞产量下降,1990年为270吨。1992年停止海洋捕捞作业。1999年,甬江镇压赛村村民林某购置一对拖网渔船,注册为顺丰捕捞有限公司,挂靠大榭开发区,从事近海捕捞作业,2004年划归江北区管理。2007年停止作业。
  捕捞品种与作业区域
  传统经济鱼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波海洋渔业公司拖网渔轮主要作业渔场在台州列岛至嵊山、海礁一带,主捕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带鱼。70年代,近海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作业渔场向外海扩展至东经126度,主捕带鱼。1974年探索到大黄鱼越冬渔场,运用围网瞄准捕捞技术,一网捕到1200吨大黄鱼,创全国围网产量最高纪录。是年,大黄鱼产量3305吨,占总渔获量的15%。此后该渔场大黄鱼产量每况愈下,至80年代初已测不到越冬大黄鱼鱼群。
  鲐鱼 俗称青占鱼,1970年,宁波海洋渔业公司改装灯光围网进行鲐鱼捕捞获得成功,作业渔场扩展到江外、舟外(中央渔场)、黄海中南部渔场。1977年,鲐鱼产量占总渔获量的10.7%。1987年,宁渔“653/654”船组北上对马、五岛渔场探捕拟沙丁鱼和鲐鱼取得成功。1993年,拖网捕获鲐鱼、马鲛鱼6671吨,占拖网总捕获量的66.75%。
  马面鲀 1976年,宁波海洋渔业公司作业渔场扩展到鱼外、闽东、台北渔场,捕获马面鲀3845吨,占总捕获量的19%。1979年后开辟济州岛西部、南部、东部渔场至对马、日本海、钓鱼岛、澎佳屿渔场。20世纪80年代,捕获马面鲀122197吨,占同期总渔获量的40%之多。以后捕获量逐年减少,1993年仅345吨,占1.1%。
  金枪鱼、鱿鱼 1993年,宁波远洋渔业公司与象山县水产局合作,赴贝劳共和国钓捕金枪鱼,共投产10航次,作业600天,钓捕金枪鱼105吨,净产值32万美元。又与中国水产总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北太平洋鱿钓项目”,宁波远洋渔业公司2艘船共钓获鱿鱼30.6吨。
  渔港
  1951年2月,国营宁波鱼市场在江北白沙开业,建石砌岸线160米,新辟白沙渔港区和白沙常洪渔船停泊锚地,水产品交易中心遂由江厦转移至江北。1956年,在白沙建立中国水产供销公司浙江省宁波分公司(简称水产公司)基地,统一经营水产品收购、加工、运输业务;辟江北孔浦段建浙江海洋渔业公司和水产联合加工厂。1958年,1000吨级水产专用冷库建成投产;在白沙建3000吨级水铁联运码头两座。同时建立宁波渔网加工厂。1960年,宁波水产渔需物资营业部成立。1961年,到港鱼货达62635吨。
  1973年,农林部在孔浦建水产中转冷藏、储冰各3000吨级冷库1座,连接萧甬铁路的水产专用铁路线3.8公里。1974年,在路林等地建立渔船管理机构,对进出港渔船实行签证制度,以维护渔港秩序。同年,到港水产品17.51万吨,为历史上最多年份。1980年3月,宁波市海洋捕捞公司在常洪成立,拥有渔轮6艘(后并入宁波海洋渔业公司)、500吨级冷库1座;9月,宁波水产供销公司7000吨级水产中转冷库竣工投产,铁路水产专用线与萧甬线接轨。1983年,铁路发运至22个省(市、自治区)的水产品达1206个车皮,共62274吨。1986年建立宁波市水产进出口公司。1987年,经签证到港渔业船舶16584艘次。
  1990年农业部公布第二批沿海渔港名单,江北区境内有宁波海洋渔业公司基地、宁波市渔业港区(省中转冷库)、宁波市水产供销公司第一水产批发部(白沙鱼市场)、第四水产批发部专用码头(姚江)等。宁波港江北区段岸线长6190.86米,面积612.93亩(指甬江岸线和面积),港区内有30家用海单位,设有37个不同类型的码头设施。1993年4月,在路林建立大型水产交易批发市场,置有500吨级码头泊位5座,600吨级和1000吨级冷库两座,制冰厂两座,交易棚2000平方米,以及其他供水、供油和服务等设施。1994年,甬江北岸的江北区白沙至常洪5公里岸段有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18家,至2008年,改组整合为宁波路林水产批发市场和宁波孔浦水产批发市场两家。
  第三节 水产品加工
  宁波水产品加工有文字记载的始于周代。汉代已有常见的水产糟制加工方法,至清代,水产品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1958年,宁波水产冷库与浙江省宁波海洋渔业公司合并,冷冻品6316吨、冷藏品7.7万吨、机冰6176吨。次年起,冷冻厂加工能力增加到万吨左右。1959—1971年,年均代冻量3042吨,最高的1971年达5327吨,为该年冷冻品总量的44.05%。代冻品主要来自鄞县东钱湖和绍兴的淡水鱼,占年均冷冻品总量的33.63%。同年,宁波海洋渔业总公司开发“鲟鳇牌”鱼松产品,20世纪70年代平均年产量在100吨以上,1974年达274吨,为历史最高,80年代中期停产。1979年10月,浙江省水产公司宁波中转站冷库在孔浦建成投产,容量为3000吨/次。是年起,宁波海洋渔业公司着手试制调味马面鱼干,产品主销日本;1982年开始生产珍味烤鱼片,年产都在400吨以上(1992年,珍味烤鱼片获浙江省食品博览会金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1985年7月,市水产公司常洪冷冻厂建成投产,日速冻能力45吨。1989年12月,宁波海洋渔业公司引进日处理原料100吨的湿法鱼粉设备,1991年起生产鱼粉,当年产量1529吨、鱼油303吨,创利169万元。
  2005年,区海洋与渔业局对区管的6家加工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统计:水产品加工年产量1.93万吨,产值1.12亿元;水产冷库12座,年加工能力2.65万吨,其中冷冻品0.9万吨,罐头制品
  0.69万吨,干腌制品0.18万吨,紫菜、海带等其他水产品0.16万吨;鱼品进出口0.22万吨,贸易额850万美元。至2008年,全区有水产品加工企业7家,年加工量10190吨,产值23447万元。
  主要水产品加工企业
  宁波天宇水产进出口有限公司 位于孔浦,2002年由宁波海洋渔业总公司所属的鱼品厂、冷冻厂、食品厂和进出口公司改制组建而成,是一家集水产品加工、冷冻储藏、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和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拥有8500吨级和3000吨级的冷库各1座,1万多平方米的全封闭、低温无菌、深加工冷冻水产品车间以及鱿鱼丝生产流水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熟练工200多人,获HACP证书的管理人员8人,1998年通过了美国FDA的HACP质量认证。年出口水产品4700多吨,进出口总额1000万美元,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生产的“佳佳”牌鱿鱼丝获“浙江省首届渔博会金奖”、“宁波市名牌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等称号。
  浙江省水产加工储运公司 位于孔浦,创建于1956年6月,时称浙江省水产供销公司宁波分公司孔浦加工厂,1990年更名为浙江省水产加工贮运公司,1993年获“全国500家最大食品加工企业”称号。公司有冷库3座,停靠1000吨以下船只中型码头3座,水产专用铁路线3.89公里,厂房、仓库5万平方米,加工出口水产品小包装生产车间1600平方米,冷藏车20余辆;下设冷冻厂、食品厂、转运部、贸易部、物资部、综合服务部、汽车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等10家基层核算单位。主要产品有冷冻水产品、机冰,美味鱼片、鱼糜、烤鱼片、鱼粉、速冻点心等。
  宁波市陆龙兄弟海产食品有限公司 成立于1978年,是集采购、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主导产品为“陆龙”牌黄泥螺、红膏蟹糊、脱脂大黄鱼等系列产品。2008年,总销售额达1.2亿元。公司连续被评为第四、第五届浙江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以及宁波市非公有制经济双文明企业,2002年“陆龙”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并获“浙江省名牌产品”、“宁波市名牌产品”、“中国绿色食品”等称号。
  宁波市史翠英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成立于1978年,是一家集海产养殖、海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也是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2006年,“史翠英”商标被认定为宁波市知名商标;2008年7月,“新风鳗鲞”通过“万泰”有机农产品认证。史翠英“新风鳗鲞”、“一餐泥螺”为宁波市名牌产品;其加工生产的海产系列产品曾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和优秀奖。
  宁波市胖子海味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今位于庄桥马径村,是集水产品收购、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公司。公司主导产品为“胖子”牌泥螺、蟹糊等系列产品。产品在宁波市内市场占有率达85%省内占30%,国内占10%。2004年,“胖子”牌泥螺被宁波市技监局评为宁波市名
  牌产品。2005年,,“胖子”商标被宁波市工商局评为宁波市知名商标。2008年,公司总销售额1100万元。
  第四节 渔政管理
  江北区的渔政管理水域以姚江及其支流为主。主要管理内容是水域污染引起死鱼事件的协调处理,资源放流增殖,对电鱼、毒鱼、炸鱼等偷捕鱼行为的查处,初级水产品质量检查。1984年,江北区渔政管理站成立。1985年,江北区公安分局批准姚江渔业派出所建立。1991年,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建立,下设6个分站(即姚江4个水产养殖场加洪塘、庄桥镇)。1993年,姚江渔业派出所撤销。2003年,区渔政站改为江北区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大队。
  渔政站成立之初,首先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改变沿江农民素有在姚江捕鱼的传统习惯。对各箔口进行日夜值班2年左右,检查外来渔船,不准其入荡捕捞。其次是协调渔农关系。20世纪90年代始,渔政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向收取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和姚江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1999年实行网箱养殖后,渔政管理工作从增殖放流转变到维护各网箱养殖户之间的界限划分和权利平衡。2004年网箱拆除后,姚江实行持证捕捞,渔政管理的重心又回到打击电、毒、炸等偷捕鱼行为,保护姚江渔业资源。
  调解处理死鱼事件,是渔政工作的重点。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工业污水排入姚江,致使水质日趋恶化。1978—1993年底,发生重大污水死鱼事件共18次,死鱼101万千克,经济损失242.52万元。1994年初至2003年底,发生各类大小污水死鱼事件共44次,死鱼774万千克,经济损失1914.94万元。2003年发生的“8·13”特大死鱼事件,涉及姚江4个水产养殖场中的3个场(第四养殖场除外)的全部水域,约1万只网箱,影响渔民220多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50余万元。据宁波市和余姚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姚江水质测定,姚江水体溶解氧接近于零,鱼类皆因缺氧死亡。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协调会议,下发《姚江死鱼事件专题协调会议纪要》,救助受灾渔民338万元。历次死鱼共计赔偿(救助)531.16万元。
  姚江水体污染还造成渔业生物资源的严重破坏,使一些名贵鱼类,如鲈鱼、鳜鱼、鲻鱼、鲚鱼、银鱼等绝迹;河鳗、毛蟹、甲鱼、河蚌等所存无几。
  第八章 农业机具
  第一节 农具
  古代农具
  距今6000~5700年的江北区现境的慈城小东门遗址发现有石斧、石、石凿、石刀、石纺轮等。距今约5700年的慈湖遗址发现有木耜、木锛、木锄(锤)、点种棒、木桨、木镞等。锛、
  耜、凿、锄是翻地松土农具;斧、刀是收获农具;桨、镞是渔猎农具;点种棒是种植农具。
  传统农具
  耕作农具:木犁,为主要翻耕农具;平耙,用于粉碎、平整农田;滚耙,用于农田除草、碎土;此外还有耖、锄头、钉耙、耥、坑铣等。灌溉农具:畜力水车;人力水车,可分脚踏与手牵两种;此外还有提水工具戽斗、拗棚等。收获农具:稻桶,镰刀;风箱,使谷物净;篾簟,用于翻晒谷物,后由水泥晒场替代。此外还有横刀、铡刀、畚斗、摊谷耙、拉晒耙、谷筛、白篮、团匾、谷柜等。加工农具:碾,用于稻谷去壳等粮食加工;石磨,用于粮食粉碎;臼,用于粮食加工;此外还有碓、砻、筛、榨机、纺车等。运输农具:扁担;杠棍;冲杠;木船,后被农用水泥船取代;此外还有竹箩、绳索、木轮车等。种植农具:麦戳孔、豆撬、铧戟、种田绳等辅助性工具。其他传统农具还有稻叉、铧锹、避头铣、甩铣、泥夹、便桶、料勺、推苗、笠帽、蓑衣、牛轭、牛草篰等。上述传统农具只有少数几件至今尚在使用,大多数已淘汰。
  改良农具
  华东水田犁:1957年推广,1960年慈城公社有307部,不久中止推广。胶轮人力车:1984年,江北区有6519辆。五一犁:慈城家具厂生产,铁制,仿木犁,轻便牢固,翻耕性能好:1963年推广,沿用至今。水泥船:1963年,慈城造船厂仿制成功,1965年推广,随之取代木船;1984年,江北区有813艘,2000年消失。
  新式农具
  步犁:1955年,妙山农场有1台;1960年,慈城公社有495台,不久被弃用。双轮双铧犁:1955年,妙山农场有1台;1960年,庄桥公社鞍山大队有26台,慈城公社32个大队统计有117台,不久被弃用,由供销社回收并向生产单位退款。脚踏打稻机:1955年,妙山农场有3台;1963年,郊区有1668台;使用电动打稻机后逐年减少,1984年江北区尚剩5台,1987年消失。人力喷雾(粉)器:1955年,妙山农场使用一架单管式喷雾器;1958年,庄桥公社农机厂试制手提式喷雾器1400架;1960年,慈城机械厂生产背包式喷雾器506架、高压式喷雾器265架;1979年使用已普及,1985年江北区有背包式喷雾器6599架,1999年达到13076架。人力插秧机:1959年慈城公社推广1766台,1961年停用;推广小苗带土移植后重新使用,1979年郊区有53台。此外还有打孔器、耘田器、手推割稻器等,均因不适用而相继搁弃。
  第二节 农业机械
  耕作机械
  轮式拖拉机 1969年,慈东公社红湾大队与山东大队合资购入宁波拖拉机厂生产的东方红-20型1台,功率14.71千瓦(20马力),是为江北区用于水田耕作的第一台轮拖。1978年,宁拖生产出东方红-24型,后改称奔野-25型,功率增大到18.37千瓦,适应于农田作业,很快成为江北区主要耕作机械。1987年,江北区拥有轮拖425台,功率7540千瓦,达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全区有轮拖214台,功率4227千瓦。
  手扶拖拉机 1968年,妙山良种场购入常州产东风-7型手拖2台;手拖比轮拖更适应水田作业,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得到推广,1979年开始超过轮拖。其型号基本为杭州产东风-12型、永康产工农-12型,功率均为8.82千瓦(12马力)。2008年,全区有397台,功率3513千瓦。
  船型拖拉机能 在轮拖和手拖无法耕作的烂水田里作业。1978年,慈东公社南门大队购入1艘,功率8.82千瓦;1979年,郊区拥有30艘;2008年,江北区有此机270艘,功率2530千瓦。
  排灌机械
  抽水机 1953年,妙山农场使用新中国成立前进口的柴油机抽水机1台,功率5.88千瓦(8马力)。次年购入宁波铁工厂制的柴油机抽水机1台,功率也是5.88千瓦。1955年4月,国营鞍山电力抽水机站建立,也是宁波地区农业上使用电力的开端。是年,鞍山机站使用电动机7台、柴油机1台,有机埠6座、流动机1台,灌溉农田8502亩,替代牛力水车237部,节约劳动力1.2万工。当年灌溉受益田亩的粮食总产比1954年增加30.5万千克。
  至1963年,郊区拥有排灌机械346台,功率4311千瓦,其中电动机275台、3833千瓦,柴油机68台、454.3千瓦,煤气机3台、23.5千瓦;灌溉面积15万亩,机灌率84.3%。1979年,郊区拥有排灌机械1221台、7381.6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6.8万亩。1984年,江北区有抽水机埠909座,排灌站54座,翻水站9座,排灌机械1035台、7455千瓦。2008年,全区有排灌机械1437台、12567千瓦,灌溉(复灌)面积22.15万亩。
  水泵 农村常用的小口径水泵多为离心泵,有浙农系列的6-18型、6-24型、8-24型、8-30型、8-35型。口径以10英寸、12英寸居多。今所有排灌站、翻水站全选用轴流泵,因轴流泵流量大,扬程低,适用于平原地区灌溉。1963年,郊区有各种水泵325台,1979年达1213台。1985年,江北区有水泵1124台。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2116台。2008年有1437台。
  喷(滴)灌 1958年,市农业局在湾头五队埋设地下铁管,进行固定喷灌试点,受益面积280亩。由于成本高、维修难,没有推广。1973年,慈东公社东门大队一牧场50亩水稻田使用喷灌,后因设备性能差被弃用。1979年,半浦公社虹星大队在10亩山地装上滴灌,灌溉西瓜。1982年,该大队在200亩盆景花木地使用喷灌,效果良好。1986年,江北区有喷灌73套,主要用于湾头蔬菜基地。1990年有喷灌895套。1997年,甬江镇的蔬菜地用上喷灌1176套。2003年,洪塘镇首次安装喷灌50套,用于园艺。2004年,慈城镇三勤村200亩白茶使用喷灌,有喷头400只。2007年,全区喷灌机械280套,节水灌溉面积0.68万亩。2008年有节水喷灌机械250套。
  种植机械
  1970年,庄桥公社农机厂引进上海-1型机动插秧机进行仿制,1974年生产出60台在郊区使用,工作效率为1.5~2.5亩/小时。1988年引进吉林产2T-7358型机动插秧机1台,在庄桥李家村首次搞农艺与农机配套。区政府为此在李家村召开机收机种现场会,组织干部观摩。1999年,引入华东型塑料钢质大棚562平方米,制作秧架414只,采用立体育秧,面积扩展到1957平方米,一次能满足150(软盘)~180(硬盘)亩早稻田秧苗。但因经济和技术上的原因,水稻种植机械一直没有过关。至2008年,全区尚有机动插秧机19台,功率76千瓦,机插水稻面积2300亩。另有水稻抛秧机2台,功率6千瓦。
  植保机械
  1973年,费市农机厂仿制工农-36型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成功,配套2.21千瓦(3马力)柴油机,工效5~10亩/小时。1979年引入山东产东方红-18型背负式机动喷雾(粉)机,配套汽油机功率1.18千瓦,工效6~7亩/小时(喷液),逐渐取代担架式喷雾机。1984年,江北区有植保机械467架、1042千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机动喷雾器减少,1998年全区仅有21架、43千瓦;2004年起又有新的发展,至2008年有372架、695千瓦,植保面积13.35万亩次。
  收获机械
  电动打稻机 1962年,鞍山抽水机站将1台脚踏打稻机改装为电动打稻机。此后发展较快,1979年郊区有电动打稻机2463台。1984年江北区有4117台。1993年达历史最高水平,有7427台、14408千瓦。2007年尚有5327台、8783千瓦。因联合收割机已普及,电动打稻机多被搁置。
  表10-8-11955—1961年国营鞍山电力抽水机站机埠灌溉情况表
  1971年另有电动脱粒机开始使用,具有复脱粒与清选的功能,1979年郊区有2158台,功率936千瓦;也因联合收割机普及而弃用。
  联合收割机 1974年,妙山良种场购入江西泰和产半喂入联合收割机1台。1980年,郊区引人湖州产100-12型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18台,不久弃用。1988年,引入桂林-3号全喂入披挂式联合收割机1台,未推广。1990年引入开封产KC-070型1台,未推广。1992年,引入桂林-4号1台,次年再进25台。1995—1998年,全区联合收割机发展最快,共增340台,1998年达历史最高水平,为515台、7232千瓦,机收面积163659亩。2008年有联合收割机334台、6133千瓦。
  谷物烘干机 1966年,宁波地区农业机具研究所试制的红卫Ⅰ型谷物烘干机在慈东公社试用,烘稻谷20余万千克。1984年,江北区有谷物烘干机193台,1988年达267台,翌年降至97台;至2008年,全区只有31台。
  加工机械
  粮食加工机械有碾米机与磨粉机。碾米机于民国21年(1932)在慈城镇陈杏连米厂首先使用,至2008年,全区有碾米机262台,加工粮食3万吨。磨粉机在1965年开始使用,至1999年有147台;另有淀粉加工机械10台。饲料加工机械主要为饲料粉碎机,2008年江北区有饲料加工机械174台,加工饲料0.144万吨。油料加工机械为炒锅与榨油机,2008年江北区乡村油料加工机械有8台。茶叶加工机械,2008年江北区共有96台,其中修剪机23台、采摘机21台、揉捻机26台、理条机29台、扁形茶炒机22台、杀青机4台,加工茶叶280吨。
  运输机械
  江北区各种拖拉机都配有拖车,农忙耕田、农闲搞运输。
  1979年,郊区有轮拖车284辆、手拖车249辆。次年,公路交通部门核发轮拖车行驶证292辆、手拖车行驶证141辆。1990年,江北区有轮拖车359辆,为历史最多年份。专业运输机械使用后,轮拖车、手拖车皆减少。至2008年,上牌证的轮拖车有4辆、手拖车只1辆。
  1977年开始在水泥船安装挂浆机,成为机动水泥船。1979年,郊区有158艘、772吨位,功率
  566.6千瓦。道路运输机械增多后,水道运输萎缩。1984年,江北区降至63艘、332吨位,功率206千瓦。1999年,全区机动水泥船只剩两艘,至2000年消失。
  1975年,郊区有农用汽车1辆,功率14.72千瓦。1979年,郊区有农用汽车14辆,功率779.1千瓦。1984年,江北区农用汽车发展至76辆,功率5311千瓦。1996年有138辆,功率8504千瓦。2000年起不再作农机统计。
  此外,还有由轮式拖拉机改制的变型运输机。1998年,慈城镇勤丰村张某最先购入。至2008年,全区有大中型变型运输机168辆、小型机36辆。
  第三节 农机管理
  管理机构
  新中国成立至1983年,农机管理一直由宁波市职能部门负责。1983年12月,宁波市郊区办事处新设农机科,负责管理。1984年5月,农机科改为江北区农业机械管理总站;10月增挂江北区农业机械局牌子。2002年2月,区农机总站(农机局)与区农业局合并为区农林水利局,下设农机化服务总站。基层的农机管理,长期由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及生产大队、生产队负责。1973年11月,甬江、庄桥、洪塘3个公社建立公社农业机械管理站,下设机耕运输队(拖拉机站)。1975年,郊区公社、镇相继建立农机站。除庄桥镇外,其他公社仍下设拖拉机站。1984年5月,公社、镇农机服务站统一改名为乡、镇农业机械服务公司。1986年4月,除慈城镇外,其余乡镇农机服务公司相继改名为农机化服务部。后经撤并,至2008年,江北区基层有3个街道1个镇共4个基层农机服务部(公司)。1992年,慈城镇农机服务公司被农业部评为1989—1990年度全国农机管理系统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先进单位。1995年复查中,又连续保持3年先进称号。
  管理工作
  计划管理 20世纪90年代开始,试行农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农机作业、服务体系建设、油料分配、安全生产、培训、修理、机件供应、试验推广等实行指标化,使农机管理既有定性要求,又有定量指标。2000年,区农机总站对江北区农机化水平现状与全市、全国水平作比较:机耕率99%超过宁波市的98%、全国的66%;机收率86%,超过宁波市的58%、全国的20%;但机插率
  0.36,不如宁波市的8.5%、全国的32%农机培训1955年,妙山农场为白米湾社培训抽水机手1人。1961年,鞍山抽水机站在春耕前组织31个新抽水机手训练班。1970年5月在妙山良种场举办郊区四轮和手扶拖拉机手复%,
  合训练班。1973年1月,郊区举办第一期手扶拖拉机手培训班,3月第一期四轮机手培训班在慈城举办。1972年开始,农机手经培训考核合格,由市农业局核发省统一印制的农田作业驾驶证。1984年6月成立江北区农机培训站,次年增挂宁波市汽车驾驶员培训站牌子。1988年起,受市
  农机培训 站委托,全市(除镇海)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由江北区农机培训站培训,直至各县(市、区)具备自训条件止。1989年,区培训站被评为全省先进农机培训站。1992年9月撤销江北区农机培训站,建立区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学校;1994年7月被省农业厅评为一级甲类学校;1999年改为区农机化技术学校。1976—2008年,共培训各类农业机械技术人员、驾驶员7224人。
  农机监理 1984年5月,江北区农业机械监理站成立,次年增挂宁波市城郊农机监理站牌子,行使对江东、海曙、江北3个区的农机监理。1991年,市农机监理所将属于江北区的大中型拖拉机及驾驶员档案移交给区农机监理站;同时,确定小型拖拉机新号牌和行驶证由区农机监理站核发,大中型拖拉机由市农机监理所核发。区农机监理站在区农机培训站内设立监理分站,直至2004年。2003年,区农机化服务总站增挂区农机监理站的牌子。
  第九章 农业综合开发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
  1993年,江北区政府鼓励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乡)几品”的专业化规模型农业。至2008年,江北区已形成水磨年糕、茶叶、蔺草、花卉苗木、红豆杉等若干个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农业产业。
  水磨年糕业
  水磨年糕是江北地区农村传统粮食加工产品之一。1972年,宁波市良种场食品加工厂(2002年企业转制,更名为宁波慈城塔牌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创新,将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改为机械化操作工艺,实行工厂化生产。1987年,水磨年糕实行一市斤装无毒塑料袋杀菌真空包装,改变了千年不变的年糕只能用水浸或晒干片的储存方法,使之便于长途运输、长期储存,且口味不变。(详见第四章附记“宁波市良种场”)
  1993年起,区政府引导全区发展水磨年糕产业,先后建立了9家集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品加工企业。2002年以来,塔牌、义茂等公司将年糕生产车间设置为恒温,并安装流水线生产设备,实现常年均衡产销。至2008年,江北区水磨年糕已基本形成产业化格局。全区建有加工年糕的优质米生产基地1万亩,9家企业年总产量12640吨,总销售收入6040万元。截至是年,江北区有年糕注册商标9个,其中“五桥”、“义茂”、“三雪”被评为宁波市知名商标。慈城“塔牌”、“如意”、“义茂”、“三雪”4只产品被评为宁波市名牌产品。2006年,经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定,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为“中国年糕之乡”。2009年,慈城年糕制作工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蔺草产业
  宁波市农村席草种植历史悠久,但主要集中在鄞县(今鄞州区)古林一带。1985年冬,裘市乡横山村和乍山乡陈郎桥村,有个别农户首次引进蔺草,共种植10.4亩,1986年夏收获,表现高产优质,经济效益显著。1988年冬,全区有34个村、141户农户种植蔺草,面积共182亩。但因市场等多种原因,蔺草产业发展缓慢且波动。1995年后,蔺草种植规模才迅速扩大。至2000年超过1万亩。2004年,全区蔺草种植面积22502亩,年产鲜草12117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全区初步形成集蔺草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10家蔺草加工企业拥有资产总额6668.9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567万元,销售额4697.45万元,上缴税金394.34万元。后因日本市场蔺草产品出现滞销,江北区的蔺草种植面积逐年下降,至2008年已不足1500亩,但区外有蔺草基地8000亩。蔺草制品企业9家,生产厂房建筑面积33065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5817万元,年平均从业人员590人;年收购鲜草11431吨,制蔺草席302万条,并发展草鞋产品。蔺草业年销售收入7254万元,年获利375万元。蔺草主栽品种有从日本引进的岗山2号、宁波地方品种“鄞蔺1号”等30余个品种(系)。
  茶叶产业
  1968年前,云湖公社4个大队有少量野生茶,此后才引种茶叶,郊区共种有茶叶1200亩。1973年已建成高标准茶园1800余亩,集中分布在云湖、乍山、洪塘、慈东、妙山等公社和慈城镇的17个大队。1983年,郊区茶园面积2158亩,平均亩产干茶120.5千克,亩产量居宁波市第一位。1982年,茶叶初制基本实现机械化,以生产珠茶为主。1984年,供销社开办茶叶精制厂,加工、拼配茉莉花茶。1999年,乍浦乡三勤村引入白茶。现已建成浙江省第二、宁波市最大的白茶生产基地,有白茶园1010亩,年产值180万元。该村绿茗白茶有限公司生产的“慈城”牌白茶,2001年获浙江省“龙须杯”金奖,2002年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奖”。2003年被国家有关部委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有机白茶生产基地。2004年在中国国际茶文化节上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中绿杯”名优绿茶金奖。2006年顺利通过国家有机茶认证,成为宁波市唯一的有机白茶。2008年,全区茶叶栽培面积3185亩,总产量158吨,产值593万元。
  红豆杉产业
  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物种,被称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红豆杉木材结构细腻,有光泽和香气,且耐腐朽,为优良用材。干形挺直、树姿秀美,果实入秋红艳,为优良庭园绿化树种。其种仁味甜可食,富含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可供制皂和润滑油。叶清热解毒,可入药。2003年,江北区庄桥工业区引进宁波泰康红豆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慈城镇毛岙村从该公司引进红豆杉苗,共营造红豆杉林1000余亩;慈城镇三勤村、妙山村又引进种植红豆杉林近500亩。公司研制的“抗肿瘤新药——红豆杉多糖”项目,被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列入“2003年全省重大中药产业化项目”。2005年被评为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2008年,毛岙村已向公司销售干枝、叶20吨,增加收入10万元。是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2661万元,获利26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42万元;已形成集红豆杉种植、生物医药、保健制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物工程企业。
  花卉苗木业
  1979年,原以经营果树苗木为主的半浦公社虹星大队办起了花圃场。1984年,树桩盆景发展至1000余盆,该村花卉苗木总产值300多万元,花圃净收入50万元;全村还有300多户农家办起了家庭苗圃,占农户的70%。1985年,江北区有虹星园艺中心、谢浪堰花圃、南联苗圃、慈城供销社花圃等集体花圃27个,花卉专业户1974户。在1997年1月上海全国花卉年销会上,虹星园艺中心2000多盆花卉盆景首次亮相,并被誉为“江南盆景之王”展销盆景被抢购一空。今虹星园艺中心占地面,积200多亩,各类花卉、苗木、盆景品种已发展到1000余种,其中红枫盆景达3.5万盆。中心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微型出口盆景生产基地之一,出口量居全省第一位。
  2000年,江某在甬江镇夏家村租田30亩,创办甬江瑞雪园艺场,主产鲜切花。2002年,台商投资企业——长青园艺公司落户都市农业园区,生产蝴蝶兰;市园林处在洪塘镇建立300亩城市绿化苗繁育基地;方园草坪有限公司在庄桥镇租地580亩,发展草坪产业。
  2008年,全区花卉、苗木、草坪(供绿化用)等种植面积1.3万亩。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花卉、苗木公司(中心、场、园)10家,总注册资金293.9万元,管理房及暖房等建筑面积2686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109.4万元,专业基地2660亩,从业人员218人。其中,宁波市虹星园艺中心和慈城佳艺盆景绿园生产的斑叶冬青、罗汉松、六月雪、金钱松、三角枫、五针松、红枫、银杏、黄杨、针柏、杜鹃等多个精美盆景产品,以及水石盆景产品,销往荷兰、意大利、英国、德国、韩国和中国广州、香港等地;其他花卉、苗木、草坪等产品服务于宁波城市绿化。是年,10家企业总销售收入2079万元,企业获利144万元。
  第二节 农业专业合作
  1993年,区政府鼓励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乡)几品”的专业化规模型农业以后,全区农村不断涌现种田大户、山林承包大户、畜牧饲养专业户、淡水鱼养殖专业户等专业化生产典型。同时,与之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经营企业也不断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和合作的雏形开始形成。2006年8月26日,江北区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江北区联心杨梅专业合作社成立,由慈城镇南联村傅其芳等7户专业户组成,出资认购额5万元,有基地50亩,生产经营杨梅、竹笋、竹制品等,集农、工、贸于一体。至2008年,全区建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4家,入社899人,出资认购金额523.6万元,拥有基地10633亩。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所需的种苗等农业生产资料,帮助社员销售农副产品,提供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项目。这样使分散的生产与社会大市场连接起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除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全区还建有各类农产品加工经营有限公司73家,其中宁波市牛奶集团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宁波市新康力乳业有限公司、宁波市陆龙兄弟海产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天宇水产进出口有限公司、宁波康尔绿色日用品有限公司、宁波市慈城塔牌食品有限公司、宁波丰茂水产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宁波泰康红豆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市史翠英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为市级龙头企业。2008年,73家公司销售总收入119038万元,获利总额5202万元,缴纳税金总额4476万元。共有种植基地4.87万亩,水产基地(与区外海水产养殖单位合作订购面积)13.3万亩。
  第三节 都市生态农业
  1985年,洪塘镇成立多种经营办公室,开始在以该镇后张村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水产、畜禽养殖。1987年,该区域确定为江北区农业高产示范坊,此后连续多次获市农业高产示范坊评比第一名。1993年被确定为宁波市“一优二高”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1996年被确定为全市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次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00年,农业示范园区挂“宁波都市农业园区”牌子,并被认定为市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总面积1.5万亩,设四大功能区域:8500亩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3500亩荪湖休闲风景区、2000亩保国寺森林公园、1000亩生态景观园。2001年,宁波都市农业园区被评为市区新十大景点之一。2002年,园区承担全国航天育种现场会,被评为“中高会”航天育种示范基地、浙江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
  2004年,园区规划转向农业观光休闲和青少年综合实践,重点建设集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具有良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省内一流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2005年,园区从洪塘街道划归区旅游局管理,并成立宁波都市农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园区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农家乐”特色点、省首批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和2008年连续被评为中国十佳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园。园区内的宁波洪塘南方蜜梨标准化示范区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园区功能与效果
  科技示范 2000年,园区先后组建农业研究所5家,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研究中心1家,引进各类农业科技项目40余个,实施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个,相继投入各类科技资金5000万元。主要建设名优水果园500亩、森林氧吧360亩、设施农业大棚200亩、高档花卉智能温室1万余平方米、水产养殖示范基地243亩和特种养殖场3个。主要的引进项目,一是组织实施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项目开展引种工程、设施农业建设以及技术示范推广等,初步成为本地区现代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服务中心和绿色农产品产业基地。二是引进宁波市种子公司,建立占地面积21亩的宁波市国家级种子区试站。三是与澳大利亚留学人员、市农科院和市种子站合作建立宁波国外名优品种引育中心,引进国外的优质水果、花卉和蔬菜等。四是与水产局共同建立宁波市淡水鱼育种基地,进行异型银鲫的选育与推广。五是与省农业厅、浙江大学合作建立日本洋桔梗、百合花的引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基地。六是建立航天育种示范基地,经过精心培育,筛选出29个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初步达到引进、试种与示范的目的。七是与浙江大学园艺系合作开发优质水果苗木生产,引进10个品系47个品种的国内外优质水果苗木,建立全省第一个水果种试基地。
  科普教育 2001年,园区内成立宁波市青少年绿色学校,主要承接初三学生社会实践考核并开展春秋游、军训、夏令营、休闲观光等活动,是综合性的学生素质教育基地。2002年,全国劳技教育经验交流会在绿色学校举行;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宁波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和宁波市优秀实践基地。2005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劳动技术教育先进示范基地。
  2006年,学校被评为宁波市文明单位,并先后接待全国城市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交流会代表、日本矢丁町中学生访中团。2007年,学校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学校接待参加社会实践的各类学生近10万人次,总收入400多万元。学校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
  休闲观光 2004年,园区在一期水上餐饮、垂钓包厢基础上,开发水上演艺、堤塘烧烤、彩弹射击等项目;扩建蝴蝶兰观光基地与智能温室。
  2006年确定“甬城绿岛”园区旅游品牌;建造生态休闲大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狂欢盛夏”首届农园恋系列活动;创建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省、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点。2007年改建水果采摘园;引进薰衣草、郁金香等花卉品种;引进花木长廊项目;建成上海“影响力”拓展项目。2008年,完成慈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在慈江南岸建造农家厨房、品茗雅座(包厢)、PK吧、江雪
  亭、游船码头、水木桥、六角草亭、管理房,等特色休闲建筑;完善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并种植四季相宜的树木及花卉;对园区进行绿化美化,大面积种植向日葵、黄花菜、桑树、爬山虎等植物,并改良采摘园葡萄品种。是年,园区共接待各类游客46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397.64万元。园
  区作为“农家乐”项目被评为省同类项目的五星级。
  第十章 农经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解放前,今江北区境为鄞、慈溪、镇海3县辖地,农村区域大部分属慈溪县。民国16年(1927)慈溪县政府设建设科兼管农业。
  1949,年6月,慈溪县人民政府设立实业科,主管农业行政事务。1950年1月更名为建设科,下设有农林、畜牧、水利等组。1953年3月设农林科。1954年,行政区划调整,今江北区中西部地区农业由余姚县农业部门管理;郊区、庄桥区由宁波市农业部门管理。1960年10月,慈城人民公社划入宁波市,郊区农业全由宁波市农业部门管理。
  1978年,郊区办事处恢复建立,设有农业局,局下设置农技、畜牧、水利、山林特产等科。
  区委、区政府农村工作机构 1984年3月,中共江北区委设立农村工作委员会;区政府设立江北区农业委员会。1986年1月,上述“两委”被撤销,改设中共江北区委农村工作部。1988年7月,农工部被撤销。同时设置江北区农村经济委员会(为政府序列)。1992年8月,农经委并入农林水利局,在农林水利局(农业局)挂农经委牌子。2002年2月,农经委不再挂牌。2006年6月设立中共江北区委、江北区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与农林水利局合署办公。
  农林水管理机构 1984年3月,今江北区人民政府成立,设江北区农林水利局,局下设秘书股、农技股、蔬菜股、畜牧股、水产股、山林特产股、水利股、工企股等。暂时保留宁波市良种公司。是年6月建立江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设江北区粮油生产技术指导站、种子工作站、土壤肥料工作站、植保植检站、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站、山林特产指导站、森林植物检疫站、水利工作指导站。同时将宁波市良种公司改名为江北区种子公司,与区种子工作站合署办公。1986年5月,宁波市洪塘病虫观测站(始建于1952年,称宁波地区测螟站,站址在慈溪县洪塘乡。后随行政区划变化,站名相应改变)改名为宁波市江北区农作物病虫观测站。业务归口于农林水利局农技股。1988年4月4日全局股改为科。
  1996年8月改,称为农业局,同时挂江北区水利局牌子。1999年增挂江北区林业局牌子。2001年又增挂江北区海洋与渔业局牌子。2002年2月复名为江北区农林水利局。对外增挂的水利局、林业局、农经委等牌子撤销(海洋与渔业局牌子保留)。1996年,按照机构改革的要求和政事分设的原则,重新设置职能科室。行政科室有办公室、水政水利科、农经科、科教法规科、基层管理科等;事业单位有农技推广服务总站(挂植物检疫站牌子)、蔬菜技术服务站(挂区蔬菜办公室牌子)、种子公司(挂种子管理站牌子)、畜牧兽医站、林特工作总站(挂木材检查站、森检站牌子)、农经服务总站(挂农民减负监督管理委员会牌子)、水利服务站(挂勘测设计室牌子)。2002年2月,政府机构改革,江北区农业局复名为江北区农林水利局,撤销江北区农业机械管理总站(江北区农业机械管理局),并入农林水利局。局下设置的行政科室有办公室、法规科、农经科、产业指导科、水利科。
  2008年,区农办下设综合调研科;区农林水利局下设办公室、法规科、农经科、水利科、产业指导科、农村发展科、行政审批科,同时下辖林特总站、水利总站、农技总站、蔬菜服务站、畜牧兽医站、农经总站、农机管理站、水产管理处、财务结算中心、资产管理中心、海洋渔业执法大队、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农机学校、农技培训中心、鞍山抽水机站、市良种场、慈江灌区管理处等17个事业单位。
  渔业管理机构 1970年4月成立姚江渔业人民公社,统一管理姚江渔业。1983年11月改为姚江水产养殖公司,隶属郊区办事处。1984年3月江北区政府成立后隶属区农林水利局。1987年改为江北区水产管理处,仍隶农林水利局。1990年4月改为直隶区政府。1997年10月重隶区农业局。
  农业机械管理机构 1984年4月建立江北区农业机械管理总站。是年10月增挂江北区农机局牌子。2002年撤销江北区农业机械化管理总站(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并入农林水利局,在局内增设江北区农业机械化服务总站。
  第二节 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1985年后,全区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开始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村,出现有田无人种或有人缺田种的新情况;并出现农户愿意转让承包耕地,甚至抛荒的新情况。区、乡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村级组织,遂帮助农户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土地规模经营。1994年,全区经营10亩以上耕地的种粮大户已发展到2286户,经营面积48981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137928亩的35.5%。1996年,区委进一步明确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开展按人口承包口粮田、按劳动力承包责任田的“两田制”工作。是年,全区有97个村实行了“两田制”,其中划分为口粮田的面积35416亩、责任田面积80743亩。种田大户承包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50%以上的村(即规模经营村)74个。同时调整插花地面积3739亩,完善承包经营合同7579份。
  2002年,针对全区土地流转中个别地方存在的问题,区政府进一步明确在土地流转中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稳制活田,三权分离”①的原则。2006年6月,全区经营10亩以上耕地的面积30633亩,其中经营10~20亩的面积9585亩,20~50亩的面积6453亩,50~100亩的面积5148亩,100亩以上的面积9447亩。涉及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农户2905户,流转面积14149亩,其中农户自发流转面积7597亩,涉及农户1389户;委托流转面积6552亩,涉及农户2152户;流转期限1年以下的面积为3788亩,1~5年的为8212亩,5~10年的为1260亩,10~20年的为638亩,20年以上的为251亩。至2008年,实现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5.5%。2007年、2008年,洪塘街道办事处连续获得宁波市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第三节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
  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综合改革1995年10月,区委、区政府在慈城镇新联村进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次年4月下发《关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9月底,全区110个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全面结束。全区110个村的总资产96668.32万元。其中,村级资产32149.64万元,占33.26%;企业资产64518.68万元,占
  66.74%。各项负债51981.85万元,其中村级4344.32万元,占8.4%。企业47637.53万元,占91.6%。所有者权益44686.47万元,其中村级27805.32万元,占62.2%。企业16881.15万元,占37.8%。同时,建立健全村财务预决算、货币资金管理、财产物资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专项基金管理、资金报告、收益分配等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村经济合作社的管理组织,推选社员代表,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通过《村经济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村经济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和财务监督管理小组。
  集体资产产权登记 1997年,区委、区政府在庄桥镇李家村进行产权登记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各镇乡选择1~3个村进行试点;翌年全面开展农村村级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工作,于7月底结束,全区有80家集体企业、110个村进行了产权登记。1998年,再一次对村级集体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实。全区110个村的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283687.73亩,村集体土地总面积253700.87亩,其中耕地131298.63亩,园地4143.61亩,林地58037.05亩,水域8368.49亩,企业用地2650.93亩,公益用地11510.47亩,宅基地面积22302.94亩,其他用地15388.85亩。集体资产总额61044.36万元,负债16147.71万元,所有者权益44896.65万元,其中村本级资产总额40907.66万元,负债5380.39万元,所有者权益35527.27万元;村办集体企业资产总额20136.7万元,负债10767.32万元,所有者权益9369.38万元。
  村级货币资产管理 2003年4月,区委、区政府下发《江北区农村土地征用后货币资产处置的意见(试行)》,明确货币资产的处置步骤,即发放安置补助费;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的补助资金;提留8年集体所必需的公益金、公积金和管理费;预留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所需资金;发放生活补助费,允许有条件的村,按每人每月不超过200元、时间不超过24个月发放生活补助费。在完成上述5个步骤之后,集体仍有资产的,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行资产量化,股权到人。2004年7月,区农水局、区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转发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关于加强村经济合作社货币资金管理的通知〉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对村货币资金的管理。
  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
  2001年5月,江北区在甬江镇孔浦村进行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试点,7月正式成立孔浦股份经济合作社,并通过《孔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其改革是在不改变原有村级资产、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通过清产核资,把集体净资产(不含土地等资源性资产)折股量化到社员,实行按股分红,建立产权明晰、管理民主、分配合理的新型经济组织。
  2002年4—7月,庄桥镇颜家村进行以农户承包土地折股量化的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以社员及其子女人均土地承包面积为1股。社员入股后,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为股权,土地使用权由村经济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
  2005年7月,区委、区政府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对具备条件的村全面实施股份经济合作制改革,年底即有14个村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其中两个村(颜家、上邵)为土地股份制;涉及量化资产总额26536.8万元,涉及股份量化人数11536人。这1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集体可用资金收入3311.82万元,股东分红2617.4万元,人均分红2269元。2006年,江北区农村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关于加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股权管理和流转,健全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收益分配、档案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提出要求,年底又有22个村经济合作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至2008年完成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的村60个,资产总额16.72亿元,其中量化资产11.73亿元,股东58668人,当年红利分配6892.38万元。
  第四节 农村财务管理
  农村财务会计制度沿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财务以货币核算为主,辅以实物核算和劳动工分记录,实行借贷记账法和权责发生制。农村人民公社改复式记账为单式记账,实行收付实现制,并将现金与实物分开,废除记账凭证,用原始凭证入账,账簿有现金(存款)收付、实物收付、社员往来、劳动工分账和固定资产登记簿。1973年推行“现金收付单式记账法”。1979年,农村生产队、生产大队实行“钱物收付复式记账法”。账簿有现金存款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社员分户账、劳动工分登记簿、社员投肥登记簿、粮食物资登记簿、小农具登记簿、票证登记簿等“四账五簿”;账户分“收付”和“钱物”两类。1985年重新实行“借贷记账法”。账簿有收支日记账,经济往来,财产、物资登记簿等;并推广社、队企业经营会计核算制度,设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现金和上缴集体4个科目。
  村级财务清理整顿 1986年4月,江北区普遍开展村级财务整顿工作,对每个村的债权债务、财产、物资和干部、社员拖欠款进行全面清理;并建立和健全现金保管、开支审批、财产保管、会计档案等制度。1991年,江北区对1987年以来的村本级财务、生产队财务和已经倒闭的村办企业财务开展全面清理整顿,重点是清账目、清现金、清资产、清债权债务、清承包合同。1997年3月,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村级财务清理和村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清理自1992年以来村本级、村所属企业及生产队的财务账目、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债权债务、承包合同、房产地产等内容。经3个多月的工作,江北区全面完成村级财务清理整顿工作;根据省、市的检查验收标准,随机抽查110个村中的16个村,进行逐项检查评分,平均得分93.9分。对不满85分的村作补课处理。
  通过本次清理得到:全区村级总资产65212万元,其中村、队37263万元,企业27949万元;负债总额24624万元,其中村、队7663万元,企业16961万元;净资产40588万元,其中村、队29600万元,企业10988万元。村级固定资产账面原值23823万元,现值24823万元。清理出固定资产有物无账金额1049万元,有账无物49万元,采取补办、报损等手续予以调整。村级账面投资原值11845万元,清理后为12286万元,其中对企业投资账面原值9415万元,清理后为9847万元。1992—1996年,有69个村有土地征用费收入,实得土地征用费14807万元。土地征用费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499万元,补农、贴农356万元,村政建设1979万元,公益事业1660万元,其他2336万元;在节余的7977万元中,有价证券2269万元、出借融通3469万元、净余2239万元。债权债务方面,共有债权6696万元,其中村属企业2793万元,社外单位和个人3046万元,农户157万元,其他700万元;共有债务3378万元,其中村属企业1534万元,银行、信用社464万元,社外单位和个人1072万元,其他1534万元。收款收据购买、使用方面,全区各村共购入收款收据12780本,使用8752本,核对销号8730本,其中作废19392份,短缺146份,短缺金额3413元。在清理中,收缴欠款5733万元,占村级债权的85.62%,其中收回社员欠款68万元,占应收欠款的43.3%。承包合同兑现率为98.17%。
  村级财务公开 1997年3月,市农经委在慈城镇北门村开展村级财务清理整顿和村务财务公开工作的试点中,确定必须公开的8个方面内容: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农业税和集体提留完成情况;水费、电费收支情况;村级建设项目和承包项目招标、发包及完成兑现情况;婚姻和计划生育情况;宅基地审批使用情况;农民出工、出劳情况;村主要干部岗位目标完成情况等。随后,试点村财务公开的做法在全区全面推行,并要求有条件的村设置永久性的固定公开栏。
  1999年1月,江北区首次明确将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列入对有关部门、乡镇、村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规定1月20日、4月20日、7月20日、10月20日为公开日。对公开的内容增加办公费、通信费、会议费、旅差费、文化教育费、医疗卫生费、村级建设费等费用支出以及“村经济合作社资产负债表”、“投资明细与收益分配表”。从2000年1月20日公开日起的每个公开日全区各村的财务收支明细账全面实行逐笔公布。此后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民主及财务
  规范,化管理建设的意见》、《关于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目标任务分工的通知》,确保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并制定《宁波市江北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暂行办法》,至2008年,全区110个村经济合作社(含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均做到3年审计1次以上。农村会计代理制2003年,江北区首先在庄桥镇开展村经济合作社会计代理制工作,26个村如期完成。村级会计工作实施代理制后,镇里向社会公开招聘6名会计人员,设立会计服务站,负责全镇的村级的会计核算工作。全镇减少村级管理人员20人,每年可节约管理经费21余万元。并为真正实施会计监督创造了条件,也提高了群众对村财务收支的信任度。至2008年底,全区110个村经济合作社(含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实施村会计的代理制。
  第五节 收益分配
  收益分配形式
  农业生产合作社 初级社的分配是农业总收入扣除生产费用、提留集体公共积累后的部分作社员分配。一般按劳取酬占60%;按土地等生产资料股份分红占40%。国家农业税在土地所有者账户中扣缴。一般实行夏季预分、年末决算的分配实施办法。高级社的分配,是农业总收入扣除生产费用后的净收入参加分配。分配按“三兼顾”原则实施,即在缴足国家农业税和提留集体公积金、公益金后,其余全部按劳分配给社员,并适当照顾社内困难户。1956年起,实行春花、早稻两次预分和年末决算的分配实施办法。
  人民公社 成立初期普遍实行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工资制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两种。基本工资额度由各公社、管理区根据当地收益状况制定财务预算方案,俗称:“一年早知道”通常按“早知道”确定收益分配数的60%左右给社员。供给制一般为“早知道”确定的收
  益分配数,的40%左右给社员,“吃饭不要钱”。1961年,上述分配制度被否定,公社所有制改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恢复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收益分配重新执行兼顾国家、集体和社员的原则,实行两次预算(春花、早稻预分)、一次决算(秋季决算)办法。公社对从事副业和务工社员的分配:“文化大革命”前,实行收入交队,适当补贴,参加生产队分配。1972年开始实行“厂评等级,厂队结算,回队分配”办法。公社对手工业劳动者实行“定额缴队,适当补贴,评工记分”办法。后来逐步推行“收入归己,上缴积累,现金向生产队购买口粮等实物”。联产承包时期农户只需按承包合同规定,缴足国家的(国家农业税,粮食等农产品征购、定购任务),付清集体的(承包款),剩余都是自己的。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分配方案,贯彻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收益分红前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以保障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社会公益事业的需要。同时,须事先经所在街道(镇)审核,并提交股东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收益分配实绩
  1957年,宁波市郊区农业总收入853万元,各项费用199万元,可分配总额654万元,占总收入的76.67%。分配实绩:国家税收124万元,占18.96%;合作社公共积累提留47万元,占7.19%:社员分得483万元,占73.85%,社员年人均收入66元。1960年,市郊区农业总收入807万元,各项费用311万元,可分配总金额496万元,占总收入的61.46%。分配实绩为:国家税收123万元,占24.80%;公社公共积累提留18万元,占3.63%;社员分配实行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制度,分得总额355万元,占71.57%,社员年人均只46元。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社、队办企业逐步发展,农村经济逐年增长。1977年,市郊区农业收入达2564万元,各项费665万元,可分配总额1899万元,占总收入的74.06%。分配实绩:国家税收101万元,占5.32%;集体提留公积金公益金235万元,占12.37%;农民分得1563万元,占82.31%,年人均收入131元。
  1982年秋,本地区全面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2006年1月1日起,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2008年,全区农村经济纯收入516692万元,其他收益21651万元,可分配总额538343万元。分配实绩:国家税收161328万元,占29.97%;街道(镇)、村提留13374万元,占2.48%;二、三产业企业提留274038万元,占50.9%;农民分得89603万元,占16.65%,年人均收入10266元。
  第六节 农民负担监督与管理
  1990年5月2日,江北区政府下发《关于农村经济政策若干补充规定的通知》,明确向农民提取村提留的标准:粮食作物每亩每年10元、蔬菜25元、毛竹10元、杨梅20元、柑橘20元、雷竹15元、葡萄25元、茶叶20元、精养鱼塘10元、薪炭林每立方米15元(按批准砍伐量)。劳动积累工(男18~60岁、女18~55岁)每年不少于10工。1996年,全区规定口粮田只承担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3项提留,责任田除缴3项提留款外,还需向村经济合作社缴纳每亩每年不低于30元的土地有偿使用费。1999年在全区开展的第二轮土地承包中,再次明确农民承包集体土地必须缴纳承包款,每亩每年不低于30元,并纳入农民上缴的村提留、乡统筹范围。
  1993年,江北区成立区清理农民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1994年成立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1995年建立农民负担监测点,每个镇乡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行业、有一定代表性的6户农民作为区农民负担监测点成员。1998年起,江北区规定:农民负担必须控制在上年人均收入的5%之内;农民上缴的提留、统筹费不得超过年的预算额。2001年下半年,全区推行以“一栏一信一册”(公示栏、公开信、收费手册)为主要内容的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建立涉农收费项目的备案制度;严格控制村级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执行报刊订阅限额制,积极推行村级公务“零招待”。强化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支付力度,杜绝向村摊派和赞助等行为,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过重的现状。2003年,全区减免农业税300余万元,有45%的村取消村提留。2004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全区绝大多数村取消村提留和土地承包款。

附注

①倒挂户,即社员领过口粮、稻草等实物以后,再无现金分配,且经济上还欠集体的户。 ②原则上以村为大队,各大队分为数个生产队。统计数不包括甬江公社的东郊、西郊和在汉塘、庄市两公社的大队、生产队。 ①此耕地面积是1965年按12公社2镇区域调整后统计的宁波市郊区农民土改所分得耕地面积。数据来源于宁波市统计局《宁波市农业生产统计资料(1949—1965)》。 ①黄牛单位:以黄牛为1,按水牛为1.3,奶牛1.5、猪0.2、羊0.22、兔0.05、禽0.01折算。 ①指农历月份。 ①稳制,即稳定土地承包责任制;活田,即耕地有序流转,摘活经营权。“三权”即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土地所有权,按宪法属集体;承包权,属承包土地的农户:经营权,属实际耕种的农民或其他经济组织。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