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治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44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治水
分类号: S157
页数: 7
页码: 395-401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的治水情况,其中包含甬江治理、姚江治理、慈江治理等。
关键词: 宁波市 江北区 水利 治水

内容

第一节 甬江治理
  奉化江、姚江在宁波市区三江口汇合后的下游河段习称甬江。1978年前,甬江从入海口到三江口全长22公里。1978年,镇海港区拦海大堤建成:1983年,游山外导流堤建成,甬江北岸延长3.6公里。今甬江北岸全长25.6公里。江北区境内甬江岸线,从宁波大学到市区新江桥北堍,全长共10.27公里。其中,宁波大学至孔浦大闸5.27公里;孔浦大闸至新江桥北堍长约5公里,为宁波市城区核心段,由宁波市市政工程处管理。
  筑堤 甬江江岸旧有土塘。明成化五年(1469)十月,桃花渡至鄞、镇接界,计2100余丈江岸始筑石塘。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辟为通商口岸之一,在今外滩段甬江沿岸筑有石砌江堤;今甬江街道双桥村龙王宫段也都用块石护岸。甬江其他地段有土堤挡潮。1949年、1956年,台风毁堤严重,双桥村龙王宫江堤被冲毁,后逐步加固修复。1999年,宁波三江六岸防洪整治工程实施,江堤得到全面治理。江北区实施的宁波大学至孔浦大闸段,除部队至常洪隧道300米外,其他段江堤整治工程均已完工。堤顶高程为4.13米(85国家高程基准),达到按百年一遇标准,直立式石堤2595米,坡土堤2670米。孔浦大闸至新江桥北堍为宁波市市政工程处段,长5004米,均为直立式石堤,堤顶高程3.13~3.34米。
  疏浚 甬江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过3次疏浚。第一次,1954年,因抗日战争初期为防御日舰入侵甬江,在江面上打桩、沉船设障,引起口门段镇海张鉴碶、清水浦3处淤积,共清除泥沙42万立方米,使宁波至上海3000吨客轮恢复通航。第二次,1961—1978年,因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第一年淤积943万立方米,第二年淤积192万立方米,以后逐年减少,至1973年趋于稳定,但每年仍淤积约20万立方米,1960—1981年的22年间,累计淤积2440万立方米。1967年,天津航道局所属两艘挖泥船,对从镇海口至梅墟间6处滩地进行整治,共挖泥32万立方米;1976年,上海航道局一艘船挖泥6万立方米;1978年,天津航道局安排津航疏浚104轮,挖泥28.7万立方米。第三次,1980—1983年,在甬江出口港区进行疏浚,挖泥308万立方米,从而保证镇海港区万吨级船只停泊和3000吨级客船进入甬江。
  清障 宁波市城区防洪核心是奉化江、姚江、甬江汇聚的三江口以及甬江河道岸堤。旧时,土堤以外滩地均为行洪排水通道。随着城市发展,沿岸新建码头、仓库,堤外滩地逐年被占,加上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倾倒,严重影响行洪。经1986年调查,河道因断面缩小,减少10%的过水能力。如遇五年一遇洪水,相应排水延长10~12小时。为此,在1986年5月成立宁波市人民政府江河清障领导小组,江北区在市领导小组领导下,对本区管辖范围内的设障进行清除。1994年、1996年、1998年,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甬江防洪规划报告》、《甬江干流堤防规划》、《甬江流域综合规划》,在此基础上,“三江六岸”防洪治理工程开始实施,至2005年,江北段治理已完成。
  第二节 姚江治理
  姚江,又称余姚江,又名舜江、舜水,由浙东四明山山脉出,北偏西行,至上虞市永和镇新江口,右折东行,至余姚马渚,再右折偏南行,进余姚城区,至宁波三江口汇入甬江,干流全长107.4公里。
  姚江从余姚市城关四闸以下至宁波三江口为下游。从上虞市永和镇新江口到宁波三江口干流长86.16公里,1959年建姚江大闸后,截弯去湾头河道5公里,加上闸内引河长1.24公里,今长82.4公里。江北区位于姚江下游左岸,从慈城镇三勤村网滩自然村至姚江大闸长24.5公里,闸外至三江口3.3公里,加上湾头“盲河”5公里,总长32.8公里。
  1959年大闸建成前,姚江为潮汐河道。一般情况下,潮流界在丈亭三江口以下。若连旱20~30天,咸潮上溯到丈亭;连旱40天,可上溯到上虞市通明坝。姚江下游河道宽150~250米,中水位0.93米时平均水深5.0米,干流下游河道坡降小于0.001%。姚江大闸建成后,姚江成为内河,闸内干流河道容积,水位﹣2.87~1.33米间,容量为4042万立方米。
  姚江大闸建成前,丈亭站测得最高潮位2.16米(1954年6月18日);最低潮位﹣1.27米(1952年1月26日)。姚江大闸建成后,丈亭站最高水位2.6米(2000年9月15日);最低水位为断流(1961年、1963年、1967年、1971年,共4次)。姚江建闸后,慈城站测得慈江最高水位2.56米(2000年9月15日4时)。
  筑堤 新中国成立前,姚江干流上游两岸山区径流无控制性工程,平原河段沿岸基本上无堤防约束,河口无御潮设施,蓄水少,排水难,历来旱涝灾害频繁。自唐开元十七年(729)至1949年,平均5~6年发生一次较大的洪涝灾害。据记载,民国11年(1922),宁波各县先后遭水灾6次,其中以民国11年(1922)8月31日受台风影响最烈,五婆湖水库(今慈城镇五湖村境)大坝脚下水位达到3.90米(调查水位),又因咸淡水交替,两岸农田灌溉保证率不高,且蟹害成灾。
  新中国成立后,受1949年6号、1951年22号台风影响,江水两次漫溢。1952年3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发放稻谷22.5万千克,以工代赈,发动民工兴筑陆埠以下河段土堤。标准按1951年最高潮位超高0.66米,达到3.63米,堤顶宽1.33米,外坡1∶1.5、内坡1:1,塘裙后为10米宽塘河,并沿内河通姚江江浦出口处建闸。1954年涝灾后又进行一次加固,堤顶宽加大到2米,内外坡均达到1∶2。至今仍在使用的洪塘街道裘市段土堤为此时所筑。
  1959年大闸建成后,姚江成为内河,潮汐不再上溯,江堤失去作用。20世纪60年代起,姚江航道因机动船掀起的船形波,加风浪冲刷,岸线土堤剥蚀严重。1967年、1971年大旱,姚江断流,土堤崩塌,各浦口不少水闸也随之倒塌。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慈城地区小区围堰电排站逐年兴建,姚江江堤防洪作用又显得重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半浦、裘市、乍山河段有众多吸沙船吸沙,引致土堤出现纵向裂缝、滑坡,危及农田、村庄,故开始对姚江堤防进行新一轮加固。先期在乍山乡谢郎闸至洪陈闸、半浦乡虹星采石场至洪陈闸段进行加固,工程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在原土堤外坡,护坡到高程1.73米,上用土堤连接,堤顶宽2米,堤顶高程达到3.63米,下面石砌,解决水流冲刷,上面土堤,解决挡水。每米造价80~100元,区政府补助20~30元/米。1994年修建江北大桥,始按上游标准堤塘建设。设计根据姚江流域规划,20年一遇标准,堤塘为二线,一线挡水,至2.13米,二线塘顶高程至3.13米,一、二线中间相隔2米,到1996年共完工6.7公里。宁波市“三江六岸”防洪整治工程实施开始后,姚江江北区段被列入中心城区的新江桥北堍至姚江大闸3.3公里、被列入非中心城区5.9公里已完成,为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顶高程,姚江大闸内3.13米,姚江大闸下游2.93~3.43米。至2008年底,江北区姚江堤防尚未加固的有洪塘裘市新闸至小西坝闸5公里、慈城谢郎闸至三勤村网滩2公里,共计7公里。其他江段已基本达到20年一遇标准。
  疏浚 河口建闸前,姚江干流自上虞市永徐镇新江口至宁波三江口为潮汐河道,两岸无堤防。1952年起兴建土塘挡潮,在内河通姚江口浦建闸控制,涝情有所缓解。1958年旱,今江北地区受灾14万亩,成灾10.72万亩。1959年建成姚江大闸,阻咸蓄淡,两岸农业生产受益匪浅,但因潮汐吞吐被截,甬江潮波变形,水沙关系失衡,引起闸外尾闾和甬江干流泥沙大量淤积,过水断面缩小,影响航运及排涝。1961年测量,离闸下1000米(第二医院断面)以内,河道断面面积缩小3%~7%,河底高程最深处由1951年10月测量﹣7.87米上淤至2.07米。离闸下2000米(槐树路小学断面)以内,缩小23%河底高程最深处由1951年10月测量—6.17米上淤至﹣4.37米;离闸下3000米(新江桥外侧断面,)缩小34%,河底高程最深处由1951年10月﹣22.37米上淤至—5.87米。至1967年,各断面又分别缩小10%、45%、60%,8年时间累计淤积368万立方米,姚江大闸排水能力由设计流量725立方米/秒,减少到450立方米/秒。姚江是市级河道,从1967年起,宁波地区水利局、宁波市水利局对淤积河段进行疏浚,确定疏浚标准:河道平均断面为1400平方米,为建闸前75%左右;江底标高为﹣6.6米至﹣6.74米,可通过流量1200立方米/秒。自1967—1984年间,累计挖泥215.8万立方米。1985年起,因经费无着落暂停,河道又迅速回淤。1990年,原3个断面复测(第二医院、槐树路小学、新江桥外侧),重淤量57.8万立方米。1991年起,宁波市政府决定恢复疏浚,至2001年,共疏浚土方93.33万立方米。
  自建闸后,江北区段闸内河道基本未疏浚,只对河岸加固。
  姚江大闸 姚江大闸位于江北区甬江街道境内,东为姚江村,西为永红村,闸上集水面积1748平方公里。按重现期20年一遇,日净雨量130.7毫米(降雨量159毫米)3天排出,设计过闸流量725立方米/秒。闸身全长165.2米,闸门36孔,每孔宽3.3米,总净孔径118.8米。闸孔净高4.4米,中间2孔升高作过船孔。闸底高程﹣2.87米。桥面高程3.63米,主车道宽7米,按汽—13级设计,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闸身上下游两端各设深1.8米的截水齿,上游护坦38.7米,下游护坦61.5米,用浆砌石及干砌块石砌筑,厚度0.6米。下游设消力池。闸基为粉质软黏土,用1.2米厚黄泥垫层,上为0.8米厚钢筋混凝土底板,底板每3孔分离为一块闸室岸,后用煤渣填充,减少基础荷载。稳定控制上下游最大水位差为3.07米,挡潮3.5米。老河道堵坝长300米,坝顶高程3.13米,宽12米。工程由1958年9月动工,1959年6月建成。建成后,闸内干流河道容积,水位在﹣2.87米至1.33米间为4042万立方米。姚江大闸建成后,因上游集水面积大,河槽内复蓄指数高,姚江水占江北区总可供水量的38.98%,加上抗旱提水占33.13%,两项总计占全区河道供水量的72.09%,江北农业生产用水得到基本保证,但一日两次潮汐吞吐被截,引起闸外尾闾和甬江干流严重淤积,影响排涝、航运。
  姚江大闸东首245米处建有姚江船闸,始建于1980年,1983年竣工,按7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50吨级船舶。今姚江船闸在原升船机址上改造,建于2000年10月,2004年竣工,2005年通过竣工验收,按通航5级内河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300吨级船舶。
  姚江排水渠 即姚江人工段。全长1200米,面宽150米,深5米。投入普工147万工、技工5.1万工。完成土方166万立方米、石方10万立方米,同时筑拦江大坝350米(今大闸路路)。
  第三节 慈江治理
  慈江,又名后江,意即在姚江后面。发源于慈城北部山区,向西至丈亭三江口入姚江。宋宝祐四年(1256)在慈城南面,太平桥至夹田桥段,人工开掘2公里河道,才成为今慈江。慈江源出镇海区小桃花岭,汇汶溪等水,向南流至化子闸,以上称中大河。化子闸以下为慈江,由东向西,出慈城镇芳江自然村慈江闸,流经丈亭西侧与姚江汇合。江北区段,沿途有荪湖河、封河、东城河、东大河、黄吉浦、郭塘河等水注入慈江;在洪塘周陈村通过江北大河入甬江;还有庄桥河、茅家河、官山河、中横河、河滩浦、安仁河与姚江相通。慈江全长28公里,江北区段从化子闸至慈江闸长14.45公里,平均河面宽60米,平均水深2~3米,中水位1.13米时,蓄水量341.2万立方米。
  筑堤 姚江建闸前,因临近河口属于潮汐河道,连晴7天,咸潮即上溯至青林渡;连晴22天,咸水到化子闸。新中国成立以前,慈江两岸无堤塘束约,甬江潮汐上溯与内涝灾害并存,特别是慈城地区,平时一日二潮受甬江潮汐侵入,遇梅汛、台汛,更受姚江干流上游洪水进入,形成内涝。新中国成立后,受1949年、1951年台风暴雨影响,农作物损失严重。1952年起,在修筑姚江堤塘同时,对慈江两岸堤防也作了相应的修筑,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1961年,慈城地区受淹6天,1962年受淹14天,1963年受淹9天。1964年起在慈江两岸低洼地区兴建一批电排站,与电排站配套的小区围堰堤防相继修筑。1979年冬,对全河道低洼段两岸堤塘作了一次较大的修复,采取关闭慈江闸,在洪塘大洋桥处筑堰抽水,使慈江水位下降到1米高程,用慈江河道内土方筑堤,堤顶高程加高到3.63米,堤顶宽2米。1986年开始,在慈城白米湾村、南门村,半浦新华村,妙山浦丰村、民丰村等险工段砌石护坡加固。2000年又对乍浦段(从慈浦大桥到慈江闸)土堤进行加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建闸 整治 慈江大闸,1971年11月开工,1974年3月完工,位于今慈城镇龚冯村芳江自然村,为抗旱节制闸。闸上排水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设计重现期20年一遇,上游水位2.33米、下游水位﹣2.37米时,过闸流量132立方米/秒。闸底板高程﹣2.37米,共9孔,中间3孔为4米,两侧6孔为3×3.5米,闸孔总净宽33米,闸门结构形式为上提式翻板门,启闭设备为两台移动船式绳鼓启闭机。交通桥桥面高程3.93米,设计为汽﹣10级。建成时,船只过闸收费;1996年后,过闸船只减少,停止收费。慈江大闸今由宁波市江北区慈江灌区管理处管理。
  慈江在江北区段原为单一排水河道。慈江大闸建成后,与镇海化子闸配套,慈江变成排水、蓄水两用河道,使江北灌区与慈江灌区有了明显分界,区水系格局起根本变化,又使慈城地区原基本上以乡镇为单位的6个小灌区,成为统一的慈江灌区(面积11.4万亩的中型灌区)。抗旱时,慈江以北水库水源可以通过慈江到达慈江以南河网;也可使姚江水源通过泵站提水达慈江以北河网,提高了慈江灌区的抗旱能力。
  2006年开始,慈江进入全面整治。整治工程按河道拓宽到60米,河底标高﹣1.87米,两岸堤顶高程3.13米,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建成生态型河道的要求进行。总投资5.1亿元,计划于4年内全部完成,2007年已完成庄桥街道灵山村1.1公里试验段;2009年,一期洪塘段4.4公里开工。
  第四节 其他河道整治
  江北区有大小河流234条(不包括江、姚江),总长332.7公里,其中河面宽在10米以上的较大河流有134条,长56.56公里。
  江北地区河道治理历史悠久。南宋宝四年(1256)人工开通慈江上太平桥至夹田桥河段,沟通慈江东西河道。宝五年(1257)沿海制置使吴潜开管,山河,长5公里,并置5眼茅洲闸,沟通姚江、慈江河道,使江流相通,旱以灌溉,,涝则泄水。
  江北区河流运行整体上依托于姚江,其水位、蓄水量随姚江水位变化而变化。1959年姚江建闸前,姚江干流为潮汐河道,内河治理主要是在通姚江河流的河口筑塘,以防御潮汐入侵。内河既要蓄水灌溉,又要泄洪排水,故以河道疏浚为主。建闸后,姚江成为蓄水河道,其河流特征发生显著变化。虽然甬江潮汐不再入侵,但遇汛期上游洪水大,如又适逢甬江高潮位时,姚江大闸泄洪受潮位顶托,排水不畅,内河易形成大面积内涝;而枯水期,因河水流量小,水质容易变差。
  新中国成立以来,境域河道整治大体分3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经济,提高农业防灾能力,河道整治以姚江沿岸加固加高堤防,防御潮汐入侵为主。至1956年,姚江沿岸土堤连成一体。内河以河道清淤为主。通姚江河道口筑坝以增加河道蓄水量。据《水资源调查》资料,1949—1960年,江北地区,国家资金投入340万元,民间投入劳力106.13万工,完成土石方193.46万立方米。
  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后,甬江潮汐不再入姚江,可用水资源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和。1962年、1963年发生洪涝,1967年、1971年又遇大旱,新的矛盾又开始产生。分析内涝和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河道排水面积和蓄水量不足。为此,江北地区掀起了河道拓宽、裁弯取直、疏浚等水利工程建设高潮。到20世纪70年代末,完成了江北大河(1966年动工),半浦公社中横河,乍山公社马路河,妙山公社东大河,洪塘公社1~3号横河、茅家河,洋市公社中心河,费市公社严家河、应家河,慈东公社东城河,云湖公社英雄水库主流溪坑改道等整治工程。今区内较大、较直河流大多为这一时期完成的。据《水资源调查》资料,1964—1967年,年投工54万~110万工,完成土石方80万~100万立方米;1972—1980年,年平均投工100万工以上,最高的1976年投工220万工,年平均完成土石方80万立方米以上,最高的1975年完成299万立方米。20世纪60~80年代,除水库、农田土地平整项目外,水利建设投工大部分使用在河道整治上。
  1982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业结构开始调整,农户投劳主要以农田田间工程为主,其间兴建了大量“三面光”渠道、石砌排水沟、抽水机埠等田间工程。1990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增加,而河道的自然淤积,蓄水量因之减少。河道作为以公共效益为主的平原水利设施,其新一轮治理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用传统人工方法疏浚河道,工效低,疏浚成本高。为此,区政府采用资金补助到乡镇办法,共投入资金123万元。1996年和1997年,各镇购买挖泥船7艘;1998年,农林水利局又购买吸泥船1艘。从此,江北区河道疏浚完全由机械化施工。从1996年至2002年,河道疏浚共完成土方420万立方米,投入资金1260万元。1996—2006年,河道整治达450公里。生态化新农村建设结合河道整治进行。
  江北大河治理 1966年,为解决洪塘、庄桥片排水,利用原河道人工开挖江北大河。江北大河自洪塘街道鞍山村接慈江后向东南方向流经洪塘周陈村,庄桥上邵村、朱称村、葛家村、马径村,机场,甬江外漕村、河东村、河西村、孔浦村,在孔浦村经孔浦大闸入甬江,全长12.6公里。上游河段河面宽25米,下游从河东村联群桥至孔浦大闸河面宽35米,河底标高﹣1.37米。全河段有水闸4座,其中周陈闸、河东闸已不使用,正在使用的庄桥红旗大闸4孔,为慈江灌区与江北灌区分界闸,出口处孔浦大闸4孔,过闸流量62立方米/秒。江北大河是江北区唯一排水入甬江河道。
  官山河治理 官山河原称为管山河,始挖于宋宝祐五年(1257)。原河面宽20~30米,长5公里。1994年根据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姚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对官山河进行整治。河面拓宽到37米,局部裁弯取直,两岸砌石护坡到2.13米,土堤高程3.63米,竣工后,全长4.2公里。河底标高﹣1.87米,新建出口小西坝闸,4孔每孔宽4米,设计过闸流量111.7立方米/秒。改建官山闸,由原2孔拓到4孔。同时将雨量站迁移到官山闸。运行后,汛期慈城洪水位可降低9厘米,工程总投资163万元。
  东大河、郭塘河整治 东大河、郭塘河是慈江以北,慈城地区64平方公里小流域主要排水河道,也是英雄水库、五婆湖水库泄洪河道。自1986年始,分3期对上述两条河道进行整治。东大河自英雄水库泄洪洞出口至慈江,全长5.5公里,今河面拓宽到20米,两岸砌石护坡至2.13米,土堤至3.63米,河底标高﹣1.87米。郭塘河自五湖村浮上桥处接东大河至支援闸入慈江,全长6.7公里,今河面拓宽到16米,河底标高﹣1.87米,1995年工程完成后,两水库下游河道泄洪能力由原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标准,3期共投入资金350万元。
  庄桥河治理 庄桥河是庄桥街道主要排水河道,南通姚江,北与慈江上游化子闸外沿山大河(镇海区河名称呼)相连,全长5.5公里。因出口处临近姚江大闸,汛期排水效果较好。从1999年开始对河道进行整治,今除街道建成区临街一段外,其他段已完成。
  茅家河治理 茅家河是江北区中部主要灌排河道,灌溉时由洪塘提水站,从姚江提水流经茅家河入慈江,排水时从下梁闸出口入姚江,全长7.2公里。2005年对下游段2.8公里进行整治,河道拓宽到25米,河底标高—1.87米,工程总投资600万元。
  2001年,姚江干流河道“水葫芦”大面积暴发,严重影响河道排水、航运以及饮用水安全。宁波市政府发动姚江沿途的余姚、鄞县、江北区、海曙区、镇海区等县(市、区),历时20余天,用人工、机械方法打捞“水葫芦”。从2002年始,全区划分管辖范围,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河道保洁队伍,每年投入资金100万元,至今仍在实施。2006年度,江北区被评为浙江省河道保洁三等奖。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