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3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分布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2
页码:
185-186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49年~2000年宁波市江北区人口分布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人口
分布
江北区
内容
江北区现境历史上主要是农业种植区,大量的农业人口聚集于乡村。开埠后的江北岸集中了最主要的工商业城镇人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人口开始向城镇集中,非农人口也快速增加。
乡镇、街道的人口分布1949年以来,江北区现境内所有乡镇、街道都发生撤并或名称更改,人口分布随之变动,且变动较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江北区人口最多的是慈城镇,达4345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6.02%,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4930人,主要原因是妙山、云湖两乡并入慈城镇。庄桥镇、文教街道、孔浦街道总人口也都超过3万,分别占全区总人口的12.26%、12.10%、11.43%。最少的是乍浦乡,仅15009人,占5.53%。
城乡人口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江北区现境内市镇人口为45095人,占总人口的43.94%;乡村人口为57544人,占总人口的56.06%,两者之比为1∶1.27。此后至改革开放前,政府一直实行精简职工、紧缩城市人口、控制农民进城的政策,虽然市镇人口绝对数不断增大,但是相对比例不断降低。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江北区现境市镇人口57755人,占总人口的34.38%,比1953年下降9.56个百分点,两者之比达1∶1.9。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因到市镇经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市镇人口统计,以致市镇人口大幅度上升,达85125人,比1953年增加40030人,市镇人口与乡村人口之比为1∶1.2。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江北区市镇人口达151756人,占总人口的70.34%,比1953年上升26.4个百分点,市镇人口与乡村人口之比为1∶0.42。1998年2月,慈城镇被浙江省政府确定为“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镇”、“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共批准“农转非”1520户、3102人。2000年,江北区的9个乡镇、街道中,仅剩乍浦乡为乡人口,其余都为市镇人口,共236854人,是1953年的5.25倍,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为87.33%,比1953年上升了43.39个百分点,市镇人口与乡村人口之比为1∶0.14。
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分布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北区现境总人口为1026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7682人(原江北区27683人,郊区压赛、白沙、湾头3乡2988人,庄桥镇2638人,慈溪县城关区19597人,云山区4776人),占总人口的56.20%。20世纪60年代之后,非农业人口在全区总人口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77年为35.06%,直到1978年才开始增加,占比为39.6%。因政府一直对“农转非”实行严格的控制,到1984年,江北区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也只有45.43%。此后则呈上升趋势。2000年达到59.37%。2001年,江北区非农业人口为135954人,比重为60.51%。至2008年,江北区的非农业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62%左右,城区4个街道已经没有农业人口。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