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88
颗粒名称: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分类号: P942
页数: 45
页码: 99-143
摘要: 本编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自然环境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自然资源。
关键词: 宁波市 江北区 自然环境

内容

江北区位于北亚热带的宁绍平原,地势总体比较平坦,河网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潮土、水稻土等非地带性土壤广布。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第一章 地质地貌
  第一节 地质
  江北区大地构造属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丽水至宁波隆起的新昌至宁波断坳内,地处姚江谷地东段、宁波盆地西北隅。
  地史简况
  宁波地处浙闽粤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带北东端,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大的地壳升降和海陆变迁。
  距今约18亿年前的吕梁运动,浙东地区接受了浅海—滨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沉积。距今约10亿年前的神功运动至1.95亿年前的印支运动期间,江北区一直处于隆起剥蚀阶段,没有接受沉积。距今1.95亿年前的印支运动至1.55亿年前的兰江运动,局部形成坳陷接受沉积,如江北区望海尖一带的“枫坪组地层”’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距今1.35亿~1.55亿年前的燕山早期运动,江北区表现为强烈的火山活动,天台山、四明山、翠屏山等山体就由该期火山岩形成。该时期的地质构造线主要为北东走向。距今0.7亿~1.35亿年前的燕山晚期运动,火山活动明显减弱,但伴随着东西向及北东向等的断裂活动,使江北区及浙东地区一些白垩纪坳陷盆地或断陷盆地逐步形成,如宁波盆地、大岚盆地及江北区的姚江谷地等,接受间歇性火山活动产物和一些河湖相沉积。江北区姚江谷地的形成主要同强盛于燕山晚期的昌化—普陀东西向大断裂有关,该大断裂使原本与四明山一体的翠屏山分离并形成断坳。
  距今0.03亿~0.7亿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局部陆相冲—洪积沉积及火山喷溢,慈城赭山的“红土层”就是这一时期火山喷溢产物的风化体。
  距今0.03亿年前以后的第四纪,江北区分别在晚更新世中、晚期及早、中全新世历经了4次大的海浸和海退,现今地貌格局渐趋形成。
  地层
  江北区地层出露不全,新生界第四系最发育,基岩区主要出露中生界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少量出露下侏罗统,新生界第三系零星分布,古生界和元古界地层缺失。
  下侏罗统枫坪组(J1f) 仅出露于金沙岙南东侧及望海尖一带,为一套灰、灰黑色中细粒石英砂岩、细砂岩与千枚状粉砂岩、板岩,含炭质页岩韵律层,多有不同程度的变质,为区内出露最老的地层,未见底,厚度大于736米。
  上侏罗统大爽组(J3d) 仅出露于金沙岙北侧及瓜山一带,为一套浅灰绿、浅灰紫色流纹质玻屑凝灰岩、玻屑熔结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夹灰紫、灰黑色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和杂色砂岩、沙砾岩,厚度大于136米。
  上侏罗统高坞组(J3g) 出露于南西部的赭山、双顶山、乍山西侧的大湾山、乌石山等地,为一套灰紫色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区域内未见顶底,上与下伏大爽组整合接触,厚度835~3109米。
  上侏罗统西山头组(J3x) 分布于长龙山—云湖—鸡笼山一带,即英雄水库和五婆湖水库周围。主要为浅灰、灰绿色流纹质玻屑凝灰岩、流纹质含角砾多屑凝灰岩,流纹质含角砾玻屑熔结凝灰岩及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间夹少量沉积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区内未见底,与上覆茶湾组整合接触,据相邻余姚干岙剖面资料,该组厚度1631米。
  上侏罗统茶湾组(J3c) 出露于慈城镇北侧的八美山、毛力水库周围、中灵峰、马岙岭一带及小尖山、扫帚山等地,为一套灰绿、灰紫、灰黄色砾岩、砂岩、粉砂质泥岩间夹含角砾玻屑凝灰岩及安山岩、英安岩等,厚度905米。
  下白统馆头组(K1g) 分布在保国寺、荪湖水库、龙皇堂山、狮子山一带,为灰绿、灰黄色凝灰质含砾砂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夹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及沉凝灰岩。与下伏西山头组呈整合接触,区内未见顶,厚度大于177米。
  第三系嵊县组(N2s) 仅出露赭山一处。为一套超基性熔岩,岩性为灰黑色橄榄玄武岩,与下伏高坞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度10~239米。
  第四系(Q) 平原区广泛发育,在丘陵区山间谷地中有少量出露。根据平原区钻探资料,江北区第四系厚度一般40~90米,最大厚度约100米。
  其中丘陵区第四系由老至新有:
  (一)上更新统莲花组(Q3)。零星分布于山间谷地中。为冲积—冲洪积相浅黄、棕黄色砂质黏土和沙砾石层,地层最大厚度10余米。
  (二)全新统鄞江桥组(Q4)。零星见于山间谷地和谷口一带。以冲积—冲洪积相砂、沙砾石为主,少量粉砂质黏土,结构松散,局部地区沉积物常粗细相间为特征。厚1~20米。
  平原区第四系根据近年来大量钻孔资料及最新划分成果,由老至新有:
  (一)中更新统下组(Q21)。上部冲湖积相灰绿—灰蓝色黏性土,下部冲洪积、坡洪积含黏性土卵(砾)石、含黏性土碎(砾)石。最厚28.5米。(二)中更新统上组(Q22)。上部冲湖积相灰绿—灰蓝色黏性土,下部冲积、冲洪积含黏性土卵(砾)石、砾砂。最厚28.5米。(三)上更新统下组(Q31)。上部冲湖积相灰绿—褐黄色黏性土,下部冲积卵(砾)石、砾砂。最厚44.3米。
  (四)上更新统上组(Q32)。分上、下两段,地层最厚39.95米。
  下段(Q32—1):上部冲湖积相灰、灰绿—褐黄色黏性土,中部海相灰色黏性土,下部冲海积灰、灰绿色卵粉细砂。
  上段(Q32—2):上部冲湖积相褐黄—灰绿色黏土、粉质土,中部海相灰色黏性土,下部冲海积灰、灰绿色卵粉细砂。
  (五)全新统下组(Q41)。海相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黏土。最厚41.86米。
  (六)全新统中组(Q42)。海相淤泥,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局部地段顶部见薄层泥炭层。最厚32.9米。
  (七)全新统上组(Q43)。冲湖积相灰、灰褐、褐黄色粉质黏土,黏土。最厚6.5米。
  岩石
  基岩区多半分布火山碎屑岩夹有碎屑沉积岩,少量火山熔岩、潜火山岩和脉岩,偶见变质岩。
  火山碎屑岩主要为灰紫色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玻屑凝灰岩、流纹质含角砾多屑凝灰岩以及英安质含角砾玻屑熔结凝灰岩等,广泛见于区内上侏罗统各地层。
  碎屑沉积岩主要为砾岩、砂岩、粉砂质泥岩、页岩和凝灰质含砾砂岩、凝灰质砂岩等,主要见于枫坪组、茶湾组和馆头组等地层。
  火山熔岩主要有橄榄玄武岩、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区内所见这些岩层厚度一般不大,以数米至几十米为常见,呈夹层或似层状产于大爽组、茶湾组和嵊县组中。
  发育潜火山岩一处,分布于保国寺西北的小灵峰一带,面积约2.5平方公里,岩性为霏细斑岩(νπ)。
  脉岩主要为霏细斑岩,规模小,散布于丘陵区和一些孤丘中,展布方向以北东和东西向为主。
  变质岩为千枚状砂岩和板岩,变质程度浅,江北区仅见于金沙岙南东侧及望海尖一带局部地段。
  侵入岩发育潜火山岩一处,分布于保国寺西北的小灵峰一带,面积约2.5平方公里。岩性为霏细斑岩。
  脉岩主要为霏细斑岩,规模小,散布于丘陵区和一些孤山中,展布方向以北东和东西向为主,出露宽度一般为2~10米,延伸长度小于50米。
  构造
  受昌化—普陀东西向大断裂的影响,区内北部东西向断裂较发育,分布在云湖至梨元岙一带,北东向断裂仅发育在荪湖水库一带,另外,在金沙岙一带发育有北西向断裂。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
  昌化至普陀大断裂 总体呈东西走向,由余姚入境,横贯江北区,东部入海至普陀。该断裂在省内长约260公里,由一系列平行、局部雁行排列的断裂组成宽约20公里的断裂带,断裂以北倾为主,倾角70°~80°。经江北区时断裂走向偏转成280°~290°,并产生陷落形成姚江谷地,慈城镇北侧的梨元岙—云湖断裂、五湖断裂均是该大断裂的组成部分。断裂在区域地球物理及航空遥感图像上反映明显。根据相关区域研究资料,该断裂形成于距今约8亿年前的晋宁运动,强盛于1.35亿年前的燕山运动,国家地震局于1999年对该断裂通过测年认为,余姚一带在距今0.01亿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仍有活动。现今慈江的形成,与该大断裂有关,是该大断裂的一条分支断裂演化的产物。
  第二节 地貌
  江北区地形呈西北、东南两级阶梯。整个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部高,东南部及中部低,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渐趋开阔,构成喇叭形地貌,由西北丘陵和东南平原两部分组成。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平原。河湖众多,水网密布。经过多年的经济开发利用,相当部分海拔(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在20~50米、大小不等的残丘已被夷为平地。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洪塘街道。低山丘陵主要由变质岩组成,山体破碎,风化较深,形成一个由丘陵、残丘、河谷、平原块状分布的地貌综合体,主要由西北丘陵和东南平原两部分组成。地貌上丘陵占21.6‰,平地占70.1%,水域占8.2%,形成“二山一水七分地”的地貌。
  平原
  江北区平原,南以姚江、北以翠屏山南麓丘陵为界,东抵甬江,西达乌石山,总面积156.28平方公里,约占区域面积的75.07%。地面高程1.8~3.0米之间。平原区河网密布,是主要的粮、油、菜产区。区域内平原位于宁奉平原北部,呈东西向不规则长条状展布。本平原区于侏罗纪末形成盆地基底,在白垩纪系向斜盆地的基础上逐渐堆积而成。按地貌成因,属堆积平原。西部属堆积平原之潟湖平原;东南部属冲湖积、湖沼淤积平原。厚约120米,浅层为河湖相黏性土,局部可见泥炭,其下为海相软土层。
  丘陵
  江北区丘陵不发育,总面积4507.933公顷,约占江北区面积的21.6%。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在江北区西北部,分布着50~400米高的丘陵及孤立低丘。其中海拔250388米之间高丘面积有105公顷,占总面积的0.5%;海拔150~250米之间中丘面积有608.733公顷,占总面积的2.9%;海拔50~150米之间低丘面积有2034.467公顷,占总面积的9.8%;山脚线以上至海拔50米的土地1759.733公顷,占总面积的8.4%。按分布特点,可分北部丘陵区和散布平原的低丘两部分。
  丘陵中最高峰为慈城镇境内的尖山,海拔高程为386米。丘陵的一般高程在200米左右。100米以下零星孤丘与平原镶嵌分布,地面起伏不平,常有碟缘洼田出现,并埋藏着不少泥炭,部分地畈田地势低洼,易遭洪涝。地面高程在0.5~1.62米,最低点在慈城镇湖心村,其地面高程为0.5米。
  分布于慈城镇和洪塘街道北部一带的翠屏山,总体呈东西走向,并依此形成一系列既独立又相连的地貌景观,多数山体展现为单面山,总称丘陵。组成物质主要为火山岩,少量变质岩、花岗岩和沉积岩。海拔高程386米以下。大小山峰数十座,其中300米以上和200~300米之间的山峰各有8座,100~200米之间有9座。
  主要低山
  尖山 又名敧头山,以不同方向观看之形态得名。位于英雄水库北东约3.5公里,最高峰小黄泥尖海拔386米。东与镇海区接壤。
  望海尖 位于尖山北约1公里。海拔361米,为区内次高峰。在该峰以东0.8公里和以北2公里处,分别有海拔331米和316米两座高峰。3座山峰东部均与镇海区接壤,镇海区一侧山岙内有石柱寺等古迹。
  大斗山 位于英雄水库东约2公里,海拔342米。东与镇海区接壤。
  庙山岗 位于英雄水库北东约4.1公里。海拔314米,在岗梁西南约200米处有一海拔321米的无名峰。两座山峰北与慈溪市接壤。
  金竹岙 位于英雄水库东约2公里,海拔283米。东与镇海区接壤。
  小灵峰 位于保国寺北西方向1.3公里,海拔293.5米。北与镇海区接壤。
  马鞍山 形似马鞍而得名,东邻小灵峰,两山相连,旧时统称骠骑山。位于荪湖水库北东约0.8公里,海拔261.4米。东南约0.5公里,北与镇海区交界。
  鸡笼山 以形得名。位于洪塘街道北东约3.5公里,海拔250.6米,北与镇海区交界。
  长龙山 位于英雄水库北约1.1公里,海拔250.1米。北与慈溪市交界。
  白岩石 以山上有白色高岭石得名。位于五婆水库南东约1.5公里,海拔224米。
  中灵峰 位于慈城镇北东约2.5公里,海拔215米,东与镇海区交界。
  相岭山 位于英雄水库南东约1公里,海拔208.9米。
  陆家山 位于三圣殿水库西约1公里,海拔196.3米。东与镇海区交界。
  石塔山 位于三圣殿水库南西约1公里,海拔192.3米。东与镇海区交界。
  钱会山 位于三圣殿水库南西约1.5公里海拔176米。东与镇海区交界。
  鸡笼山 位于五婆湖水库东约1公里,海拔1,60.2米。
  大山位 于英雄水库南西约2公里,海拔162.8米。
  龙山 以形得名。位于英雄水库北东约0.5公里,海拔138米。
  羊角尖 以形得名。位于英雄水库北西约1.3公里,海拔129米。
  朱家大山 位于英雄水库南西约3.5公里,海拔108.8米。西与余姚市接壤。
  灵山 位于保国寺北东约1.3公里,海拔106米。北东与镇海区接壤。
  凤凰山 位于洪塘街道北约3公里,海拔95米。
  白鹤山 位于荪湖水库南西约0.5公里,海拔96米。西侧山坡有高岭土和萤石矿点或矿化点。
  大宝山 又名光荣山。位于慈城镇西约0.5公里,海拔61米。在大宝山西200米的枫湾山南麓建有朱贵祠。
  主要低丘
  散布于平原区东部,原为若于露出海面的孤岛,现为孤丘地貌。山体组成物质主要为火山岩和沉积岩。海拔高程在164米以下。海拔高程在24.4米以上的孤丘共12座。
  后黄山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偏南约4.5公里,海拔57.3米。
  前黄山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偏南约4.7公里,海拔56米。
  双顶山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西约3公里,海拔42米。
  乌石山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偏南约6.3公里,海拔154.6米。西与余姚市接壤。
  羊角尖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西约7.3公里,海拔164米。为区内最高孤丘。西与余姚市接壤。
  大湾山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西约6.7公里,海拔86米。南临姚江。
  赭山 因山体组成物质系火山喷溢的玄武岩风化后呈红色而得名。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西约4.5公里、田洋朱家自然村西约1公里,海拔123.6米。山体呈北东走向,南西紧临姚江。
  黄蛤山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北西约2公里,海拔24.4米。
  彭山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约2公里,海拔25米。山顶有古塔,名彭山塔。
  龙王堂 山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东约2公里,海拔79.6米。
  狮子山 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东约3.2公里、白米湾村南西约0.5公里,海拔99米。西南山岙有姜湖水库。北东侧山坡有萤石矿点与高岭土矿点。
  卢家山 位于洪塘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偏北约4.5公里,海拔82米。
  主要岭道
  姜官岭(又称将过岭) 位于慈城镇,由东门村、东山村通往新联村。岭已于1985年被炸平,人来车往今已畅通无阻。
  东悬岭 位于慈城镇,由上岙村通往毛力村、毛岙村。今已成为沥青路面的公路。
  西悬岭 位于慈城镇,由慈城镇区通往妙山村。
  石子岭(原称石刺岭) 位于慈城镇,由慈城镇区通往五湖村。
  荪湖岭 位于洪塘街道,马鞍山上,由荪湖村通往镇海区汶溪。
  姜湖岭 位于慈城镇,狮子山上,岭东为白米湾村,岭西为山西村。
  桃花岭 位于慈城镇,由金沙村通往镇海区九龙湖镇。
  夹岙岭 位于慈城镇,由金沙村通往慈溪市。
  通天岭 位于慈城镇,由金沙村通往慈溪市。
  长溪岭 位于慈城镇,由南联村通往慈溪市。2007年为建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此岭已开通隧道。
  罗家岭 位于慈城镇,由毛岙村通往镇海区汶溪。
  裘墅岭(稠树岭) 位于慈城镇,由毛力村通往镇海区汶溪。
  牛粪岭 位于慈城镇,由三勤村通往余姚市罗江。
  刺桐岭 位于慈城镇,由三勤村通往余姚市罗江。
  白湖岭(又称白芦岭、白狐岭) 位于慈城镇,由三勤村通往余姚市罗江。
  此外尚有季岙岭、油方岭、马岙岭、傅家岭、陈虎岭、浒梢岭、鄮岭登、踌躇岭等。
  第二章 气候
  江北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冬季主要受西风带冷空气控制,夏季则受副热带高压、台风和西南气流影响,冬夏季风交替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热量较优,空气湿润,灾害性天气频繁。
  由于江北区没有单独设立的气象站,本章主要依据江北区气候资源组编纂的《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分析》、《农业气候资料》记载的1961—1980年气象资料及其分析成果进行记述。
  第一节 气象要素
  日照
  江北区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061.4小时。最少月是2月,为113.9小时,最多月是8月,为275.1小时,最多月和最少月相差161.2小时。从四季分布看,冬季为393.7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19.1%;春季为453.6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22.0%;夏季为702.8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34.1%;秋季为511.3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24.8%。
  江北区的日照年际变化比较明显,1961—1980年间,日照时数最多的是1963年,达2403.5小时,其次是1971年,为2332.3小时,最少年份是1970年,为1840.9小时,最多年与最少年相差达562.6小时。
  根据宁波的天文辐射量和当地日照百分率,可以推算江北区的太阳辐射量。全年总辐射为106千卡/平方厘米,12月辐射量最小,为5千卡/平方厘米,占年辐射总量的5%;8月辐射量最大,为15.5千卡/平方厘米,占年辐射总量的15%。太阳辐射量的月变化与气温的月变化基本一致。
  太阳辐射的年际变化与日照的年际变化基本一致,最大年出现在1963年,为121千卡/平方厘米;最小年是1970年,为102.9千卡/平方厘米。
  气温
  根据1961—1980年资料统计,江北区年平均气温为16.0℃~16.3℃;最热月是7月,为27.6℃~28.1℃;最冷月是1月,为4.1℃~4.3℃。年较差23.5℃,极端最高气温为39.2℃,极端最低气温为﹣9.5℃。
  年最高气温相对集中在7月。大于或等于35℃的高温日数平均每年为7.5天,出现在6月上旬至9月中旬,其中7月上旬至8月上旬出现几率最大。
  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0℃的日数平均为35.7天,平均初日在12月1日,平均终日在3月11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5℃的天数平均每年2.9天,集中在1月份。
  历年各月气温平均日较差为7.3℃,年内以4月和8月气温日较差最大,为8.7℃;6月最小,为6.8℃。
  按照江北区气候常规和农作物生长特点,10℃、20℃和22℃是重要的界限温度,其初终日期及其相应的活动积温如表2-2-5、表2-2-6所示。
  降水
  江北区年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等于0.1毫米)在120~200天之间,降水量年际变幅较大,慈城站1973—2005年间,多年平均降雨量1407.3毫米,最大1983年为1750.4毫米,最小2003年为945.6毫米,最大年为最小年的1.851倍。姚江大闸站1950—2000年间,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407毫米,最大年1984年为1823毫米。
  降水年内分配受季风气候影响,年内各月降水量相差悬殊,年内分配呈两峰两谷形态。第一个高峰在6月上旬(梅雨季)。出梅后至7月中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期,为第一低谷期。第二高峰在8月中下旬,受台风活动影响,形成暴雨期,往往出现最大全年降水量。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降水量最少,为第二低谷期。
  境内降水量的空间差异,根据宁波市水文站(1956—2000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等值线图,江北区各地大多在1300~1400毫米之间,其中沿姚江、丘陵山区较高,庄桥、甬江一带略低。
  江北区80%保证率降水量为1013.7~1128.3毫米,春播期间(4月)80%保证率降水量为79.7~89.3毫米:秋播期间(10—11月)80%保证率降水量为12~20毫米;夏收夏种期间处于相对干旱期,80%保证率降水量为43~70毫米。
  蒸发
  江北区年均蒸发量为1296.5毫米,4—10月为高蒸发量时段,月蒸发量均在100毫米以上,其中7—8月为高峰期,蒸发量在190毫米以上。蒸发量还与降水量相关,多雨年份蒸发量较小,少雨年份蒸发量较大,两者年均蒸发量相差283.6毫米。
  风
  江北区风向分布具有典型的季风特征,夏季盛行偏东南风,冬季多偏西北风,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期,风向不稳定,春季多偏南风,秋季多偏北风。9月至次年3月以西北风为主,4—8月以东南风为主。
  第二节 四季特征
  春季
  春季平均为77天(4月1日至6月16日)。春季为冬夏季风的转换时期,南北气流交替频繁,常出现拉锯式局面,造成低温阴雨天气,气温日差较大,雨量显著增多,开始进入汛期。
  夏季
  夏季平均为95天(6月17日至9月19日)。夏初处于梅雨期,阴雨连绵,风弱光少,湿度大,雨日多,一般在7月中旬出梅。盛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高温天气,晴热少雨,光照强,易出现伏旱。同时,台风开始活动,不少年份因此造成洪涝。
  秋季
  秋季平均为62天(9月20日至11月20日)。秋季前期仍受台风影响,随着冬季风的增强,南北气流交汇影响增多,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晚秋处于变性冷空气控制下,晴朗少雨,气温适中,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冬季
  冬季平均为131天(11月21日至3月31日)。冬季处于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干燥少雨,寒冷,当强冷空气南侵时,常引起剧烈降温,并伴有雨雪。
  附:气象谚语
  日月星 日头出得早,天气靠勿牢。天高好晒谷,天低要抽芽。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篷。日晕雨,大晕三日里,小晕在眼前。月亮穿蓑衣,明朝雨淋淋。月亮生毛,有雨难逃。夏夜满天星,明日晒煞人。星越密越热。疏疏星,密密雨。落雨见星,难望天晴。久雨见星,天将放晴。长雨怕夜星,长晴怕夜阴。
  风云雷虹 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燥松松;秋东风,晒煞老虾公;冬东风,雪花白蓬蓬;春风不刮,青草不发。早晚风凉,晴到九月重阳。东风急,准备蓑衣斗笠。东风西云,一定要落雨。天上鱼鳞斑,明朝晒谷不用翻。满天乌云一个洞,落起雨来呒没一个缝。云向东,一阵风;云向南,雨绵绵;云向西,带蓑衣;云向北,好晒谷。雷打惊蛰前,七七四十九日不见天。梅雷催稻大。小暑动雷,要做重梅。东闪西闪,晒煞泥鳅黄鳝。
  雾露雨霜雪 春雾雨,夏雾火,秋雾凉风,冬雾雪。早晨地盖雾,尽管洗衣裤。早雾晴,晚雾雨。雾上升,天转晴;雾下沉,雨来临。夏雾洋洋,晒煞稻秧。白露三潮雾,晚稻坐丰收。阴天无露水,风大露水少。露水天晒谷天,露水重太阳红。清明要明,谷雨要雨。头梅不可做,二梅勿可错(意为不可缺少);三梅做到底,有谷也没米。日晴夜雨好年成。伏里多雨百作好。春无三日晴,冬无三日雨。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雷雨隔田塍。马鞍山戴纱帽,赵家洋烧缸灶。春霜不露白,露白要出脚。春霜三朝白,晴到割大麦。一日有霜晴勿久,三日有霜天晴长。霜夹雾,晴得河底枯。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冬雪是宝,春雪是草。落雪不冷湿(化)雪冷。雨夹雪,落到明年二三月。雪上加霜,春花倒灶。
  气温 春天生意实难做,一头行李一头货。冬冷不算冷,春冷冻煞(读ang宁波方言“盎”指小牛)。吃过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热黄梅长稻,冷黄梅长草。六月盖被,有谷没,米。三伏不热,,五谷不结。热热三伏,冷冷三九。一九二九,滴水勿流;三九四九,绞开捣臼;五九四十五,河边看杨柳;六九五十四,笆头出嫩枝;七九六十三,破衣两头甩;八九七十二,黄狗睏阴地;九九八十一,飞爬一齐出。
  物象 人不知春草知春。清明牛放青,夏至草头齐。鸡宿早,天必好;鸡宿迟,雨要落。蚊虫做市,落雨呣问。蜻蜓成群,大水来临。蚯蚓路上爬,雨丝乱如麻。雨中蝉鸣报天晴。燕子高飞告天晴,燕子低飞报雨到。蚂蚁搬家,大雨成河。麻雀囤食,天要下雪。烟不出屋,雨点滴落。鲤鱼河面跳,大雨将要到。鱼浮头,蟹出洞,雨来临。石板还潮,阴雨难逃。水缸还潮,大雨将到。
  第三节 气象灾害
  江北区因受气候、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条件影响,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旱灾、冰雹、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据有关资料记载,台风、旱灾、洪涝等成灾情况较为频繁。
  主要灾害
  台风 虽然台风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强度大、范围广、突发性强、具有极大破坏力的台风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许多危害。新中国成立至2008年,江北区受台风影响共147次,平均每年2~3次,影响江北区的台风最早发生在5月,最迟发生在11月,其中80%以上集中在7、8、9三个月。
  旱灾 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的情况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则称为成灾。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49年至2008年,江北区共发生旱灾27次,分别为1951年、1953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61年、1963年、1964年、1967年、1971年、1973年、1978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6年、2000年、2003年,其中以1967年最为严重。
  洪涝 洪涝灾害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江北区由于梅汛造成的涝灾共计5次,分别为1954年、1983年、1984年、1994年、1997年,其中以1954年最为严重。
  大雪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北区发生较大规模的降雪天气总计4次,分别为1961年、1964年、1972年、1977年。
  成灾原因
  江北区自然灾害主要由灾害性气候所造成,但地理位置也占一定因素。由于宁波市海岸线长,每年在西太平洋生成热带风暴、台风,向西北移动,可直接袭击和影响江北区。而热带风暴、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则形成洪涝;盛夏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由于江北区水资源相对贫乏,易引起干旱。
  内涝成因 江北区地处姚江下游低洼地区,姚江干流上游集水面积大,其西南山区水库少,泄洪能力低,北部沿海地势高,向北杭州湾排水不畅,干流向甬江排水又受高潮位顶托,故易引起内涝。城区甬江沿岸受潮汐影响,历年高潮位时低洼地区民宅大面积进水。
  干旱成因 江北区水资源相对贫乏,供水依赖姚江,保证率不高,慈城沿山区蓄水困难,人畜饮水保证率不高。
  第三章 水文
  第一节 水系
  江北区为甬江水系,沿甬江干流沿岸段为干流水系,其他均为姚江水系。
  江北区有大小河流234条,长332.7公里,河网率3.86%,其中框架骨干河流为九纵四横13条,长83.4公里,占江北区河流总长度的25.07%。江北区内河的水位、水量变化,均随姚江水位变化而变化。平原地区受姚江干流影响,汛期洪水大,泄洪时又受甬江潮汐顶托,排水不畅,易形成大面积内涝,盛夏受副高压控制时,易发生干旱。慈城镇北部山区,溪短流急,洪水集中,易在小流域形成洪涝。
  九纵河流(南北走向)
  郭塘河 上接东大河,下从支援闸出口入慈江,全长6.7公里,现宽16米,深﹣0.87米。
  东大河 英雄水库泄洪洞到慈江,全长5.5公里,现宽20米,深﹣1.37米,是英雄水库、五婆湖水库主要泄洪河流。
  安仁河 从安定闸接慈江到洪陈闸山口入姚江,全长3.3公里,现河面宽15米,深﹣0.67米,是江北区西片慈江通姚江的主要河流。
  东城河 从毛力水库泄洪洞至夹田桥闸入慈江,全长3.29公里,现河面宽10~15米,深—0.45米,是毛力水库泄洪河流。
  中横河 三板桥闸接慈江至涨家浦闸入姚江,全长4.25公里,现河面宽15米,深﹣0.45米,是现慈城城区排水河流。
  官山河 从官山闸接慈江至小西坝闸入姚江,全长4.1公里,现河面宽37米,深﹣1.37米。
  茅家河 从小洋桥接慈江至下梁闸出口入姚江,全长5.25公里,现河面宽16米,深﹣0.57米,是江北区中部排水主要通道。
  中心河 上接江北大河至中心闸入姚江,全长5.55公里,现河面宽18米,深﹣0.67米,因距离姚江大闸近,排水效果好。
  庄桥河 上在化子闸处接慈江至李碶渡闸入姚江,全长5.5公里,现河面宽20米,深—1.07米。
  四横河流(东西走向)
  慈江 为姚江一条较大支流,从澥浦大闸至丈亭三江口,长33公里,江北区从化子闸至慈江大闸,长14.8公里,现河面宽30~60米,深﹣0.37~﹣1.9米。
  江北大河 是1966年开挖的新河,并将各段老河道加深加宽连接而成,一条以排水为主的河流,从周陈闸处接慈江至孔浦大闸出口入甬江,全长12.6公里,是江北区唯一入甬江河流,现河面宽上游段25米,下游段35米,深﹣1.37米。
  十八湾 从泗港闸接慈江至甲门闸入庄桥河,全长4.39公里,现河面宽16米,深﹣1.07米。
  裘市大河 从横山闸接官山河至裘市闸入姚江,全长6.0公里,现河面宽20米,深﹣1.0米。
  第二节 水文特征
  径流
  径流来源于降水。江北区境内没有径流测站点,其面上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参照宁波市径流深等位线图(1956—2000年),为700~600毫米之间,其中在慈城镇三勤村沿姚江边略大于700毫米。径流的年内分配呈两峰两谷,月径流1—6月呈逐月增大趋势,6月中旬开始出现第一峰值(梅雨期),7月中旬到8月上旬出现第一个低谷期(伏旱期);8月下旬到9月上旬出现第二个峰值(台风期),10月起径流逐月下降,11月至次年3月为第二个低谷期(枯水期),年内最大月径流与最小月径流之比可达十几。
  江北区内姚江闸在1959年建成后,闸内成为淡水河,其排出的径流,实测年平均排水量为11.71亿立方米,最大年排水量为1975年的19.91亿立方米,最小年排水量为1968年的3.84亿立方米。
  水位
  姚江闸内河道成为淡水河后,江北区域河网水位的变化,由原来受甬江潮汐影响而改变为受姚江水位影响。姚江非汛期水位控制在0.93米以下,台汛期水位控制在1.43米以下。慈城站内河水位最高2.56米,出现在2000年9月15日凌晨4时[据调查,最高水位出现在民国10年(1921)6月14日,慈城镇五湖村水位3.83米]。姚江多年平均水位0.7米,姚江大闸站最高水位2.55米,最低水位河道干涸。
  汛期中抗旱、排涝时,内河河网水位在涵闸控制下与姚江干流水位不一致。慈城镇低洼地区例如湖心村、龚冯村,需常年由水闸控制其境内河网水位,一般常年控制在0.63~0.93米。
  汛期
  江北区夏秋季节受热带低压气旋(台风)影响较大。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为汛期,其中分梅汛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台汛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汛期开始每天上午8时,水库、河网水位定时向区三防办公室报汛,以便防汛、防旱、防台,一直到汛期结束。2000年,水库慈城雨量站建成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不再采取人工报汛。
  潮汐
  江北区境内有甬江、姚江闸下游到三江口这两段属潮汐河道,其中甬江段从三江口到宁波大学全长10.27公里,姚江段长3.3公里,共13.57公里。甬江在每个太阳日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每潮从起涨到落平,平均历时为12小时25分。在姚江闸未建成前,宁波站涨潮历时比落潮历时长20分钟。姚江闸建成后,减少了姚江的槽蓄量,使涨、落潮历时发生变化。涨潮平均历时5小时55分,落潮平均历时6小时30分,落潮比涨潮历时长35分钟。
  甬江潮量在姚江建闸前,白沙断面为2630万立方米。姚江闸建成后,白沙断面为1140万立方米,比建闸前减少43.35%。姚江建闸前经在丈亭站实测,平均涨潮进潮434.4万立方米,落潮返潮量688.2万立方米(1956年6—7月实测),最大进潮为959万立方米,返潮为312万立方米。
  甬江泥沙以冬春大、秋季小为特点。冬春两季偏北风,风速大,风浪掀起杭州湾滩涂泥沙随潮流进入甬江。1951年,白沙站实测,涨潮时平均含沙量为0.27千克/立方米,落潮为0.23千克/立方米。
  水温
  江北区内水域河流水温,在甬江上的白沙站、姚江上的姚江大闸站实测。甬江年际内最高水温出现在7—8月,在28℃~30℃之间,多年平均为18.5℃;最高为33.2℃,出现在1959年7月24日;最低3.3℃出现在1958年2月2日。姚江水温7—8月在28℃~29℃,多年平均为18.2℃,最高35.5℃出现在1966年8月4日;最低为1.8℃,出现在1967年1月17日。
  第四章 土壤①
  第一节 类型
  江北区土地总面积为313090亩,其土壤形成与分布可归纳为西北丘陵、西北部丘陵平原和东南平原3个地带,其中丘陵6761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1.6%;平地219533亩,占70.12%;水域25938亩,占8.28%。
  西北丘陵
  在丘陵的缓坡和岗地分布着黄泥土,上坡及中间镶嵌分布黄泥沙土和黄砾泥,山顶或陡坡处多为石砂土,在山岙及垄田多为黄泥沙田。
  西北部丘陵平原
  土壤分布以青紫泥田、黄化青紫泥田、泥炭心青紫泥田为主,各土种之间以一定几何图形相结合,有时一个土种穿插镶嵌在另一个土种之间。土壤质地黏重,黏粒含量高达30%,土体湿时软糊烂,干时坚硬,发育于“古潜育体”土壤。
  东南平原
  土壤分布主要是黄斑田、黄化青紫泥田,以潴育型水稻土为主,脱潜潴育型水稻土零星分布在畈心田。
  第二节 养分
  江北区土壤养分贮量比较丰富,潜在肥力高。有机质和全氮(Ⅰ级)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大于5%,占34.12%;含量4%~5%,达47.06%。全氮含量大于0.25%,达50.29%;含量在0.2%~0.25%之间,占36.17%。而速效养分磷、钾含量偏低,速效磷甚缺,小于5毫克每升以下土壤达81.77%。速效钾含量中等偏小,也较少,在50~100毫克每升之间占79.41%,小于50毫克每升占7.06%。土壤略偏酸。养分含量也因地形、成土母质、土体内水分等状况而颇有差异;加之人为对土壤环境影响和长期来农业生产水平差异,各类土壤养分状况及供给能力存在不平衡现象。
  土壤有机质和氮素
  江北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68%±1.060,变异系数22.65%,全氮平均含量在0.247%±0.055,变异系数为22.07%。其中,水田17万亩,有机质平均含量4.68%±1.06,集中分布在4%~5%之间,占样品总数的47.06%。全氮平均含量0.247%±0.055,大多数大于0.25%,占样品总数的50.29%。丘陵土壤6.6万亩,有机质平均含量3%±1.45,集中分布在2%~3%之间;全氮平均含量为0.138%±0.076,集中分布在0.075%~0.15%之间。旱地土壤6000亩,有机质平均含量只有1.64%,全氮0.103%,其养分含量较低。各乡镇之间,慈城镇、洪塘镇、费市乡、庄桥镇土壤有机质贮量居高,平均含量在5%以上,超过江北区平均含量水平4.68%,全氮含量也居首位。
  土壤磷素含量
  江北区土壤全磷含量在0.02%~0.069%之间,平均为0.044%,属中等偏上水平。速效磷含量为5毫克每升±9.17,变异系数183.4%,含量偏低,甚缺,在5毫克每升以下土壤面积占83.17%;平原稻区缺磷面积较大,达82%。各乡镇之间也很不平衡,其中妙山、半浦、裘市、洪塘、费市等乡速效磷甚缺。大体上旱地土壤速效磷大于水田;壤质土大于黏土;河海相沉积速效磷含量大于湖沼相沉积。
  土壤钾素含量
  江北区水田土壤速效钾素含量平均为79毫克每升±24.4,变异系数为30.89%。其中大于150毫克每升只有1%;100~150毫克每升土壤占10.56%;50~100毫克每升约占80%;小于50毫克每升也有7.92%。平原稻区不同类型土壤中其速效钾含量从高到低是:粉泥田大于黄斑田大于黄化青紫田大于泥炭心青紫泥田大于黄泥沙田。丘陵山地土壤中,尚未开垦利用的黄砾泥速效钾含量大于已耕作利用的黄泥土、黄泥沙土。水田土壤中,沿山脚、山垄的黄泥沙田其速效钾含量甚缺,在50毫克每升以下。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总的趋势是:壤土和黏土大于砂土和泥炭土;江海沉积类型土壤大于湖相沉积,红壤性坡积,堆积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壤酸碱度
  江北区平原水田土壤大部分由河、湖海相沉积物形成,由于受地下水的复盐基作用,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pH值在5.5~6.5之间,面积占93.07%;pH值在4.5~5.5,占4.29%;pH值在6.5~7.5,只有2.64%。丘陵山地土壤,由于经过红壤化作用,岩石、母质彻底风化,其盐基部分受强烈淋洗,成为酸性土壤,pH值在5.0~5.5的为多,占73.68%;pH值小于5.0,有5.26%;PH值在5.5~6.0之间,有21.05%。旱地土壤pH值集中在5.5~6.5之间,占72.22%,偏酸和偏碱都只占少数。
  土壤代换量
  土壤代换量是指土壤胶体吸附交换性阳离子的能力,其强弱以代换总量或阳离子交换量以毫克当量/100克土来表示,用以反映土壤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的强弱。江北区土壤代换量绝大部分集中在12~17毫克当量/100克土,占64%。其土壤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均属中等。
  第五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水资源
  江北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的地表径流量为1.26亿立方米,基流径流量为0.3034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为1.5634亿立方米,潜水蒸发量为0.06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6264亿立方米。
  河川径流量 江北西片山区大于700毫米,其他均在600毫米左右,庄桥、甬江一带为550毫米。
  地下综合补给量
  江北区的丘陵补给量824万立方米,平原地下水补给量2210万立方米。江北区潜水蒸发量为630万立方米。江北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3664万立方米。
  丘陵山区 岩性主要为亚砂土类沙砾,厚度3~5米,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00立方米/日;大的如慈城镇新联村傅家泉水,流量达0.5升/秒,大旱之年不枯;其他山区泉水流量均在0.05
  0.10升/秒之间。水质较好,可以作为分散居民用水。
  平原区 海积、湖积亚黏土—黏土,分布在庄桥街道费市、洋市、姚江沿岸一带地面,含水性、透水性均极差,单井出水量小于10立方米/日。浅层承压水,分布在英雄水库坝下地段,单井出水量100~1000立方米/日,水质矿化度0.5~1.0克/升,可作生活和灌溉用水。深层承压水,分布在甬江、庄桥、城区一带,单井出水量100~1000立方米/日,矿化度0.5~1.0克/升,广泛用于工业和生活用水。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沉降中心在甬江街道孔浦村一带的甬江两岸,地下水位下降到﹣3.87~﹣4.57米影响的区域范围有500平方公里,并且以年2.36~2.5毫米的速度持续向下沉降。2000年宁波市政府下达停止地下水开采通知,地面沉降速度有所减慢。
  第二节 矿产
  江北区境内矿产资源相对贫乏,已发现高岭土、萤石、天然气、石英岩、泥炭、矿泉水、建筑石料、砖瓦黏土8个矿种,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矿种少,建筑石料资源相对丰富。
  矿产种类
  建筑石料 资源量较丰富,岩性有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火山沉积岩等,前者青灰色,石质优,用作商品混凝土、预应力桩管的骨料;后者用作塘渣。
  建筑用凝灰岩 资源量较丰富,主要分布在慈城镇东北一带,岩性有流纹质含角砾玻屑熔结凝灰岩等,石质优。该类岩石的抗压强度在80~130兆帕,可用作桥梁及桩基混凝土,预应力桩管的骨料。
  砖瓦黏土 资源量较丰富,有海相灰色淤泥质亚黏土、残坡积黄色黏土及江、湖、河中的黑色淤泥等,主要用作制造砖瓦。
  高岭土 已知有金沙、诗冠头、湖塘下、山西4个矿点,系霏细岩脉或蚀变凝灰岩风化残余而成。矿体规模大小不等,估算资源量约90万吨。其中山西的高岭土矿体宽20米,长约200米,延深大于20米,储量约20万吨。矿石质量较好:A12O3—20%、Fe2O3—1.63%、TiO2—0.11%、K2O—6.20%、Na2O—0.45%、烧失量5.6%
  矿泉水 出露于大茅峰、鸡笼山东南坡,系含偏硅酸基岩裂隙水,日涌水量2.5~2.7立方米。水质为:矿化度357.3、偏硅酸32.5、游离CO27.85、pH值7。
  矿点分布
  应家弄萤石矿点 位于洪塘街道应家弄自然村西(规划区边界975米),为禁采区内。矿脉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控制,发育两条矿化带,矿体长10~40米,宽0.8~1.35米,矿体内部发育有0.65米宽的夹石,但地表已近采空,无进一步勘查的价值。
  湖塘下萤石矿点 位于慈城镇湖塘下自然村东300米(规划区边界550米),矿脉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控制,矿体长20~100米,宽0.1~0.7米。该矿点在20世纪70年代已采出矿石约3500吨,萤石的资源潜力较小,无进一步勘查的价值。
  江北气点 位于江北区孔浦村(规划区Ⅲ区内),气层岩性为含贝壳粉砂质黏土地,气量为20~30立方米/昼夜,气压2帕,气层厚度3米,埋深19~24米,气体类型为甲烷—氮气型,内含CH—40.92%,C2H6—0.32%。利用价值不大。
  第三节 植物
  江北区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热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历史上森林植被茂盛。20世纪近百年中,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大片常绿阔叶林几乎灭绝,取而代之的是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及人工引种的植被类型。
  天然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等。主要树种有青冈、苦槠、甜槠、栲类、木荷、枫香、冬青、马尾松、杜鹃(映山红)、化香、白栎、茅栗、乌饭、苦竹、毛竹。
  人工植被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湿地松、樟树、杜英、喜树、毛竹、早竹、淡竹、雷竹、乌竹、哺鸡竹、龙须竹、水竹、杨梅、柑橘、茶叶、板栗、桃、李、梨、苹果及平原地区片林、林带,“四旁”树的水杉、银杏、池杉、白榆、苦楝、泡桐、香樟、广玉兰、香椿、冬青、金钱松、桂花、棕榈。江北区人工林面积为15188亩。
  低山丘陵植被
  针叶林 江北区主要的植被类型,大部分通过次生演替而来,面积较大,广布江北区丘陵山地。主要树种为马尾松,属暖性针叶林,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下的山地,是典型的代表群系之一。具体可分为马尾松—甜槠、木荷群丛;马尾松—白栎、檵木群丛;马尾松—芒箕群丛等。伴生树种常见的有甜槠、木荷、白栎、枫香、青冈、麻栎、山合欢、苦槠等。江北区现有杉木林1865亩,全都是1990—1993年“灭荒”工程中人工种植的纯林,经多年培育、管理而形成。
  阔叶林 江北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原始群落已破坏殆尽,现存多是次生阔叶林类型。保存较好的仅有洪塘街道荪湖村一大片阔叶林。江北区阔叶林以硬阔类为主,有20229亩,软阔类仅有383亩,主要分布在洪塘街道的荪湖村,慈城镇的五湖、妙山、新联、湖心、毛力、毛岙等地。
  江北区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群系有:丝栗栲、木荷、米槠林,分布面积较广。在荪湖村保护得好的地段的山麓和山背均可见到。乔木层优势树种为丝栲栗、木荷、米槠;伴生树种以石栎、长叶石栎为主;灌木层组成的种类除乔木层常见种以外,主要是以连芯茶、浙江新木姜子、白花野木瓜为主;草本层中主要有狗脊、里白等植物。木荷、米槠林:乔木层以木荷、苦槠为主。主要伴生树种为石栎、青冈、檫木等;灌木层组成的种类除乔木层常见之外,主要有檵木、山枫等;草本层中有莎草、狗脊、淡竹叶、鳞毛蕨等;层外植物以菝葜、络石、莴藤为主。
  江北区落叶阔叶林的建群树种是枫香、赤皮稠。乔木层伴生有苦槠、红脉干姜等;灌木层以苦竹为主;草本层主要有狗脊、阔叶莎草、宁波莓等。竹林由竹类植物组成的单优势竹林群落。大面积天然竹林是江北区山地的一大特色。竹类有10属50余种,江北区竹林以毛竹为主,面积20452亩,占竹林面积89.6%,其余为杂竹,少部分天然林常与枫香、木荷、马尾松等树种混生。毛竹林内的灌木层常见有檵木、柃木、枫香、红楠等;层外植物有菝葜、络石、鸡血藤等。
  平原植被
  基本上是人工林,以蜜梨、葡萄、桃、柿等经济林为一块,另一块是在高标准平原绿化建设中选用的林带林网乔木树种香樟、杜英、构树、广玉兰、栾树、杨树、龙柏、榆树、乌桖、混地松、桂花、无患子、杨梅、青冈、池杉、红枫、夹竹桃、哺鸡竹。第三块是平原绿化四旁植树,樟树、棕榈、水杉、雪松、广玉兰、黄杨、法国梧桐、盘槐、桃树、杨树。
  古树名木
  经调查统计,江北区共有古树名木152株。慈城镇91株、白沙街道25株、洪塘街道23株(其中保国寺16株)、庄桥街道12株、甬江街道1株。
  按权属分:国家所有41株,集体所有105株,个人所有6株。
  按保护级别分:一级古树2株,二级古树27株,三级古树123株。
  按位置分:单位庭院内30株,个人宅院内6株,寺院内19株,公园内2株,村旁4株,路旁5株,水旁19株,田旁1株,山坡上66株。
  按分布状态分:散生107株,群落2个45株。
  按树种分:马尾松49株,樟树46株,枫香12株,银杏6株,广玉兰6株,朴树6株,金钱松5株,金桂4株,槐树3株,紫藤2株,肥皂荚2株,红枫2株,冬青2株,龙爪槐2株,龙柏1株,麻栎1株,榉树1株,黄杨1株,旱柳1株。共涉及19个树种。
  这些古树名木中,树龄最长的为慈城镇东门村清道观的龙柏,已有1000年;胸围最大的为慈城镇金沙村的樟树,399厘米。
  1998年,江北区对14株古树名木进行了除虫、修剪、补洞、白蚁防治、立牌等复壮工作。1999年又对11株古树名木进行了复壮。江北区古树名木普遍生长良好。
  第四节 动物
  江北区分布的兽类有黑鹿、毛冠鹿、黄鼠狼、獐、猕猴、穿山甲、狐、鼬獾、花面狸、刺猬、黄鼬、野猪、野兔等;鸟类有黄腹角雉、龙鹰、小隼、山斑鸠、猫头鹰、灰白鹭、小杜鹃、啄木鸟、喜鹊、夜鹰、松鸦、褐翅鸦鹊、黑枕绿啄木鸟、黑领噪鹛等;爬行类有眼镜蛇、五步蛇、滑鼠蛇、宁波滑蜥、环纹游蛇、翠青蛇等。
  姚江水域鱼类有19科,分别是:鱼是科、银鱼科、鲤科、鳅科、鲶科、危科、鳗鲡科、鱼咸科、鳉鱼科、鲻科、鳢科、合鳃科、旨科、攀鲈科、塘鳢鱼科、虾虎鱼科、杜父鱼科、舌塌科、刺鳅科,共58种。
  此外,还有田螺、河蚌、毛大蟹(茅草狼)、红圈蟹(红圈狼)、螳螂、蜻蜓、蝉、蟋蟀、水蛭(蚂蟥)等。
  附:重大自然灾害年表(江北建区前采用周边县历史资料)
  东晋
  咸康元年至三年(335—337)大旱,斗米值五百,饥民相。
  南北朝
  宋大明七年(463),浙东诸郡大旱。
  唐朝
  贞元六年(790)夏,浙东旱,井泉多涸,人渴,立水疫,死者众。
  开成四年(839)慈溪旱饥。
  大中六年(852),慈溪旱。
  北宋
  咸平三年(1000)两浙大饥,民疫死,春浙旱。
  天圣四年(1026)九,月,两浙大水,坏民屋。
  天圣六年(1028)七月,淫雨为灾。
  熙宁元年(1068)明州旱。
  熙宁三年(1070),两浙旱,蝗害。
  熙宁四年(1071),两浙水,翌年赐谷十万石之。
  熙宁六至八年(1073,—1075),慈溪连续干旱,罗谷不登,疾大作,藉尸郊野。
  元丰三年(1080)慈溪旱。
  元祐八年(1093),明州大旱。
  绍圣四年(1097),两浙夏旱。
  元符二年(1099),余姚江河水溢,高丈余,有声,数日乃止。
  大观三年(1109),浙江旱,发票赈之,益免其租。
  重和元年(1118)夏,,浙大水,民流移,溺者众。
  南宋
  绍兴十八年(1148)八月,明州大水害稼;浙东旱。
  乾道元年(1165)二月寒,败首种,损蚕麦,夏无麦。
  乾道二年(1166)夏,旱。
  乾道六年(1170)夏,浙东旱。
  淳熙二年(1175)秋,浙江皆旱。
  淳熙四年(1177)五月、九月,明州两次大风雨,海涛汹涌。
  淳熙五年(1178)秋,明州飓风、暴雨夹海潮,淹没庄稼,冬饥。
  淳熙八年(1181)五月,、慈大雨,漂没民居,田禾尽腐,大饥。
  淳熙九年(1182),明州旱,大饥。
  淳熙十四年(1187),明州七月大旱,九月始雨。
  绍熙五年(1194),明州自去冬不雨至是年夏秋。七月,水漂民庐,殃田害稼,人多溺死,冬饥,人食草木。
  嘉定元年(1208),慈溪夏旱。
  嘉定四年(1211)七月,慈溪大水坏田庐,人多溺死者。
  嘉定八年(1215),旱。
  嘉定十四年(1221),明州旱。
  嘉熙四年(1240),慈溪大旱,饿殍成丘。
  元朝
  至元二十二年(1285)秋,大水伤民,坏庐舍。
  大德六年(1302),五月不雨至六月,大旱。
  大德十一年(1307),大旱饥疲,明年复无麦,民相枕藉死。
  至顺元年(1330)闰七月,鄞县、慈溪水没民田。
  至元二年(1336)三月,浙江旱,自春不雨至八月,民大饥。
  至正十二年(1352),慈溪自四月不雨至七月,民大饥。
  明朝
  永乐七年(1409)秋,浙东雨雹。
  永乐十八年(1420),大风,慈溪县治厂堂,门廊庙宅悉皆倾仆,县令缚草为厅以居。
  正统三年至四年(1438—1439),慈溪两年夏旱。
  正统十年(1455),鄞县、慈溪、定海大旱三个月,饥民遭疫,人迹绝往来。
  成化二十三年(1487),慈溪大旱,饥。
  弘治十六年(1503)九月,慈溪旱灾。
  正德三年(1508),宁波府六至十二月不雨,禾黍无收,百姓野菜为食仍难以生活,以致卖儿鬻女度日。冬大雪,河冰不化,草木萎死,冻饿死者甚众。
  正德五年(1510)十月,宁波大水,遭饥。
  正德六年(1511),慈溪大旱。
  正德十一年(1516),慈溪大水,无麦;余姚旱。
  正德十四年(1519),慈溪夏大旱,饥。
  正德十五年(1520),慈溪夏大旱,饥。
  嘉靖五年(1526)夏,慈溪旱。
  嘉靖十六年(1537)七月,宁波海溢,潮入灵桥门。
  嘉靖二十四年(1545)夏,宁波府大旱荒,谷价腾贵,道路饿殍相望。
  嘉靖三十一年(1552)秋,慈溪旱。
  嘉靖四十三年(1564)夏,慈溪大旱。
  隆庆三年(1569)闰六月十四,飓风暴雨,海啸潮涌,漂没人畜无算,宁波各县俱受其灾。
  万历十三年(1585)秋,宁波各县渍淫连旬。
  万历十六年(1588),宁波府夏秋亢旱成灾,有以子女易一饱者。
  万历十七年(1589)七月中,宁波府大雨不止,潮入郡城,禾尽槁死。
  万历二十四年(1596)秋,宁波府大水伤稼,民多淹死。
  万历二十六年(1598)九月,浙江水灾,准免粮六分。
  万历三十二年(1604),宁波府大雨并冰雹,房屋畜舍麦豆被毁。
  万历三十七年(1609)秋,宁波府大水,漂没民舍无算。
  万历三十九年(1611),宁波府大水。
  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初三,宁波府雪坠空如倾,封垛二三尺,山中坎陷平填七八尺,摧折竹木无算,时入春,阴冬连旬不解,檐冰长短如银栅。
  万历四十六年(1618)七月,宁波府大水,坏庐舍,溺死者众。
  天启元年(1621),慈溪、鄞县六七月亢旱。
  天启三年(1623),宁波夏旱。
  天启六年(1626)七月,宁波大水。
  天启七年(1627)七月,宁波府风雨作,山崩石裂,余姚大水。
  崇祯元年(1628)七月二十三日,宁波大风雨,拔木圮石坟。
  崇祯二年(1629)七月,宁波狂风随作,毁屋折木,连潮不息。
  崇祯六年(1633)六月,定海、慈溪飓风,雨如注,倒坍民房。
  崇祯七年(1634),宁波旱,饥民取南乡山中白泥充饥,竞传称“观音粉”。
  崇祯九年(1636),宁波大旱,岁饥,多饿殍。
  崇祯十一年(1638)六月,慈溪大风。
  崇祯十三年(1640)六月,宁波大旱,人取白泥充饥,多得腹胀病。余姚亦大旱。
  崇祯十五年(1642),宁波大旱,饥。
  崇祯十六年(1643),宁波旱。
  清朝
  顺治三年(1646),宁波自四月不雨至七月大旱。
  顺治四年(1647),慈溪旱,饥。
  顺治十一年至十二年(1654—1655),宁波府夏大旱,河底开裂。
  顺治十四年(1657)六月,宁波大风雨,水没堤岸。
  顺治十五年(1658)三月,宁波府大雨雹,击死牛羊,桑叶尽折。
  顺治十八年(1661),宁波府大旱五至八月未雨。
  康熙元年(1662)夏,慈溪大旱。
  康熙二年(1663)六月,慈溪大风海潮,漂庐舍,坏禾棉,伤人畜无算。
  康熙三年(1664),宁波大雨冰雹,十二月暴风竟日。
  康熙四年(1665)七月,宁波府各县淫雨、飓风大作,岁大歉。
  康熙六年(1667)四月,慈溪旱,饥。
  康熙八年(1669)秋,宁波府大水,海溢,一夕平地水高数尺。
  康熙九年(1670),宁波府大水、大风,害稼;十二月十三日,宁波大雪至二十七日,雪积高数尺。
  康熙十年(1671)夏,宁波府大旱,至八月始雨。
  康熙十一年(1672)秋,宁波淫雨。
  康熙十七年(1678)八月,宁波府甬江潮水大涨,潮入灵桥门。是月淫雨,余姚县尽遭淹没,连及慈溪。
  康熙二十年(1681)四至五月,宁波府淫雨不止,禾稼尽淹死,农家多更插秧;六月不雨至十月,宁波城中井泉皆枯,月湖亦变涸。
  康熙二十六年(1687),镇海、慈溪大旱。
  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慈溪、镇海大风雨,山洪暴发,平地水深丈余,城内居民纷纷避至屋上,人畜、庐舍淹没者不计其数;八月初三起,又连雨五昼夜,县皆水灾。
  康熙三十二年(1693),慈溪春夏亢旱。
  康熙三十五年(1696),慈溪、镇海大旱,自去秋不雨至是年五月始雨,早稻全萎、晚稻薄收。
  康熙三十八年(1699),宁波府夏旱;秋水灾。
  康熙四十四年(1705),宁波府大水。
  康熙四十九年(1710),慈溪四至五月淫雨不止;自六月十日始亢旱六十日。
  康熙六十年(1721)三月,镇海、慈溪雨,小者如碗,大者如盆,毁民舍禾稼。
  雍正元年(1723)秋,镇海、慈溪大旱,稻麦尽枯,民不聊生,剥取树皮草根为食,饿死甚多。
  雍正二年(1724)七月十八日夜,慈溪、镇海飓风驾海潮,堤决,平地水深三丈,屋舍、禾棉、竹林尽毁,浮棺满地,尸横遍野,越四五日咸潮始退。
  雍正三年(1725)七月十八日,慈溪、镇海大雨,海溢,乡民登屋脊或大树上避水。
  雍正五年(1727)七月,宁波山洪暴发。
  乾隆九年(1744)七月,宁波府海潮暴涨,害棉花,下旨震恤。
  乾隆十二年(1747)七月,镇海、慈溪海潮大作。
  乾隆十六年(1751),镇海大旱,自闰五月至八月不雨。
  乾隆十九年(1754)八月,鄞县、慈溪大雨,山洪暴发。
  乾隆二十年(1755)七月,慈溪大风雨,拔木损稼。
  乾隆二十三年(1758)秋,鄞县、慈溪大雨三昼夜,山水暴出。
  乾隆三十五年(1770)七月,宁波大风潮,秋大水。
  乾隆三十六年(1771)八月,慈溪大水。
  乾隆三十九年(1774),慈溪夏旱。
  乾隆四十二年(1777)冬,宁波大雪,平地积厚四五尺,翻三次。
  乾隆四十六年(1781)六月,余姚、慈溪大风雨,拔木飞瓦、坏庐舍,禾稼尽淹;慈溪四五月旱。
  乾隆五十六年(1791)秋,慈溪飓风,禾稼淹没,冬饥。
  乾隆六十年(1795)冬,宁波大寒失常,数百年生樟木冻枯不蘖。
  嘉庆三年(1798),宁波旱饥,设粥厂捐赈。
  嘉庆七年(1802)秋,慈溪大旱,早禾穗而不实,饥。
  嘉庆十年(1805),慈溪大旱,高田龟裂像虎口,低田禾穗如火烧。
  嘉庆十一年(1806),慈溪六月不雨至七月二十二日;七月,宁波大水。
  嘉庆十五年(1810),慈溪大旱,姚江咸潮上溯至两县境内,禾稻立枯。
  嘉庆十九年(1814),慈溪旱大,饥。
  嘉庆二十二年(1817),宁波风潮入灵桥门。
  嘉庆二十四年(1819)夏,宁波大旱。
  道光三年(1823)七月,慈溪大风雨,海溢坏堤,水淹平地高数尺,害禾棉。
  道光八年(1828)秋,慈溪大旱。
  道光十三年(1833),镇海、慈溪旱,大饥。
  道光十五年(1835),慈溪夏秋无雨,岁歉收。
  道光十七年(1837),镇海、慈溪夏旱;七月大风雨,江河水溢。
  道光十九年(1839)春,宁波、镇海大雪,平地积雪五尺。
  道光二十一年(1841)冬,宁波、镇海大雪。
  道光二十二年(1842),慈溪春旱。
  道光二十三年(1843)八月初八,宁波府各县大风雨,太白山崩,东钱湖堤决,平地水高五六尺,舟行桥上,牲畜溺死,庐舍崩坏,棺木漂流不计其数。
  道光二十四年(1844)夏,慈溪大旱。
  道光二十六年(1846)七月,慈溪大旱,民采薇蕨为食。
  道光二十七年(1847),镇海、慈溪春秋旱;宁波正月至四月不雨。
  道光二十九年(1849)芒种后,慈溪大雨积旬,川泽皆满,平地水高三尺,饥民泛舟乞食,往来如织,其状甚惨。
  咸丰二年(1852),鄞县、镇海旱歉收。
  咸丰五年(1855)七月,宁波久雨水灾。
  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二十六日,镇海、宁波皆大雪,平地积雪五六尺,镇海河水皆冰,至同治元年(1862)正月中旬始通舟楫。
  同治三年(1864),镇海夏旱,秋冬旱,全年五个月未下雨;慈溪一月旱,秋冬复旱。
  同治六年(1867)八月,宁波海溢,坏塘田,秋潮入灵桥、东渡两门,直进平桥。
  是年秋,宁波大旱,晚禾歉收。
  同治十年(1871)夏,宁波府各县和余姚七月旱,虫害。
  同治十一年(1872),宁波府大旱,禾苗尽萎,河枯舟楫不通,井泉枯,至冬至始雪。
  同治十二年(1873),宁波夏秋旱。
  同治十三年(1874),宁波秋旱,疫流行。
  光绪三年(1877)五月,宁波大风拔木,坏庐舍;镇海十至十一月阴雨,十二月初一至下年正月,雨风雪相继而至,百余日中能见阳光者仅二十天。
  光绪五年(1879),宁波府大旱;镇海七乡河底皆龟裂,稻禾尽枯。
  光绪九年(1883)七月初一,镇海、慈溪飓风暴雨。
  光绪十一年(1885)七月,宁波大水,漂没民居百余间。
  光绪十五年(1889)七月,宁波府各县洪水冲击堤塘,坏庐舍无算;八月至十月淫雨不止,大水成灾,田禾腐烂,饥民四起。
  光绪十六年(1890),宁波府飓风,江潮大涨。
  光绪十八年(1892)冬,宁波奇寒,江河尽冻,果木冻枯,鸟兽冻死。
  光绪二十四年(1898),慈溪大旱,民为争水格斗。
  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宁波风雨大作,江水陡涨,水涌灵桥门内,新老江桥、桃花渡及招商局前一片汪洋,四乡低洼之处,水与桥平,航船不通。
  宣统元年(1909),慈溪水灾烂秧,七八月暴雨成灾。
  中华民国
  民国4年(1915)7月,镇海、慈溪大风雨为灾。
  民国7年(1918),镇海夏旱,秋蝗;咸潮沿姚江内灌,冬至始退。
  民国9年(1920),宁波各县大风暴雨,四明诸山石崩岩裂,洪水数道并下,冲毁庐舍道路,淹溺人畜不可数算,后2月暴洪又作。
  民国10年(1921)9月,宁波暴雨竟夕,山洪披山而下,较上年尤甚,近山各村,无不被灾;塘圮岸崩,田庐人畜随流而尽,至津梁断绝,沙石壅障处处皆是;老江桥被山洪冲断铁链,架板大桥3座被潮冲至镇海,诚百年未有之奇灾。
  民国11年(1922),宁波各县水灾前后凡6次,以8月31日台风最烈。6月14日,宁波市内大雨倾盆,适逢潮涨,新江桥堍水深5尺以上,桥上第二排铁链撞断氽走,交通断绝,倒房坍墙,覆舟毙人,不可胜计。
  民国12年(1923)8月7日,宁波飓风大作,狂风急雨,通宵达旦,毁船舶,屋倒墙坍。
  民国17年(1928)7月,慈溪、镇海堤塘冲毁,米粮缺乏,人心惶惶。
  民国18年(1929)3—5月,慈溪不雨,河涸早稻不能种。
  民国21年(1932),慈溪旱,5、6月不雨。
  民国22年(1933)9月18日,宁波各县狂风暴雨,海潮突涨,塘圮倒坍,拔树圮屋,咸潮入侵,灾情特重。
  民国23年(1934),宁波各县4月起不雨至中秋后,历时近百天,江河尽涸,河床毕露,稻禾枯萎,秋收绝望,姚江咸潮达通明堰。
  民国29年(1940)10月,宁波各县狂风暴雨竞日不绝,山洪暴发,河水涝溢,船只阻于桥。是年前旱后水,饿殍载道,弃子女于道者数百人。宁波各县春、夏、秋大旱,3—10月无雨,禾失灌,民无饮水,饿死甚众。
  民国30年(1941)8月,宁波各县暴风雨,坍屋倒墙,积水没胫,宁波城区交通呈半瘫痪状态,电灯、电话杆倾倒尤多,建筑物受损巨大。
  民国31年(1942)8月,宁波早稻开始收割,台风袭境受损,大雨不止,江潮高涨,滨江路、新江桥北岸马路均被水淹,招商码头水深没胫,顿成泽国。
  民国32年(1943)8月,慈溪大风,受灾6.7万亩。
  民国34年(1945),慈溪旱,受害农田面积七成。
  民国37年(1948)7月,宁波各县暴风雨,各地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多与岸平,四乡航船停航,
  稻田一片汪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年5月10日至6月10日干旱,由于上年干旱加“空梅”受灾3.5万亩,成灾3.2万亩。经8月19日第16次、9月28日第22,次两次台风暴雨,又逢大潮,双,桥村境内,龙王宫处甬江土堤决口姚江无堤约束,形成内涝,受灾1.84万亩,成灾0.03万亩。
  1952年7月18—21日、8月30日,遭受第七次、第15次两次台风袭击,其中第七次台风造成龙王宫处甬江土堤再次决堤。
  1953年,自上年12月中旬以后近4个月未下雨,4月15日至5月29日旱46天,又在7月1日至9月2日连续干旱64天。姚江咸潮上溯至明伟乡姜家渡,人畜饮水发生困难,今江北区境受灾15.3万亩,成灾10万亩。8月17日遭受第10次台风袭击,农田受淹3万亩。
  1954年5月,出现3次梅涝,8月25,日遭受第11次台风袭击,暴雨,高潮,今江北区境农田受灾3.43万亩,成灾1万亩。
  1955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旱40天;9月发生水灾,受灾1.75万亩,成灾0.11万亩。
  1956年6、7月,旱。8月1日24时,第12次强台风在象山登陆。登陆时台风中心气压923百帕,风速每秒65米,风力12级以上。台风过程,暴雨中心四明山区雨量达300毫米以上,今江北区境雨量119毫米,甬江宁波站最高潮位2.8米,姚江丈亭水位4.32米,宁波市死亡人员3897人,受淹195.82万亩。今江北区境受灾1.02万亩,成灾1.02万亩。
  1957年5月、7月、8月3次受旱,分别为24天、43天、41天,受旱面积8万亩,6月19日姚江咸潮上溯至丈亭。
  1958年5—8月,梅季为空梅,从6月22日入梅,6月24日出梅,梅期仅有3天,宁波市梅雨量为45.6毫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梅雨期最短一年。从5月19日起干梅连夏旱至8月23日,旱期长达96天,河道断流,内河航运中断,姚江咸潮上溯至通明堰,农村大部分地区发生人畜饮水困难,今江北区境受灾14万亩,成灾10.72万亩。
  1959年9月3日受第4次台风影响,一次降水200毫米以上,受灾3万亩,成灾1.5万亩。
  1960年3月31日5,时,余姚陆埠、丈亭、慈城一带下冰雹。
  1961年,从6月15日起宁波各地断雨,而后在太平洋副高控制下旱情扩散较快,姚江闸内水位从7月1日的3.1米,至8月27日下降到﹣3.64米。时郊区已建成妙山、慈东、半浦3座翻水站,共翻水812万立方米。由于姚江水位急剧下降,青林渡闸、中心闸等水闸,因闸两侧堤塘坍塌而报废,后重建。姚江岸边正大火柴厂开裂被迫停产;青林渡铁路桥火车减速缓行。
  是年10月4日遭受6126号台风袭击(1961年以后台风采用编号),沿海出现12级以上大风,各地普降暴雨。象,山县西周24小时雨量491毫米,镇海县新路岙335毫米,宁波市区雨量145毫米,姚江、奉化江水位都接近历史最高水位。今江北区境农田受淹6天,受灾1.4万亩,成灾0.84万亩。1961年,农业生产影响严重,共受灾11万亩,成灾10万亩。
  1962年9月3—6日6214号台风在福建连江登陆,台风中心气压935百帕,近中心风力每秒65米,台风过程正与北方冷,空气在上空交会,普降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余姚百丈岗水库降雨达674.2毫米,慈溪浒山384毫米,宁波市区215毫米,为姚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水灾。慈城地区农田积水1~1.5米,可行船,天数最长14天。政府动用飞机投放食品,时值农作物分蘖抽穗,损
  失严重,郊区受灾9万亩,成灾5万亩。
  1963年,自1962年冬至1963年春少雨,冬春旱长140多天,从1963年6—9月又旱50多天,今江北区境受灾3.2万亩,成灾2.07万亩。
  是年9月10—15日,6312号台风在福建连江登陆,其外围云团与北方冷空气南下形成台风倒槽,宁波市普降大暴雨,宁波市区421.8毫米,宁波市郊区农田受淹9天,受灾17.54万亩,成灾14.97万亩。
  1964年,从6月28日至7月底降雨50毫米,以后干旱少雨,至9月9日旱情才解除,受灾8万亩,成灾3万亩。
  1966年9月7日,受6615号台风影响,江北区农田受淹10万亩,成灾1万亩。
  1967年,全宁波大旱。从6月25日入梅,7月9日出梅,梅季基本无雨。从5月下旬至9月上旬,干梅连夏秋旱,连续干旱94天,其间降水量只有79.4毫米。姚江干流河道从8月9日开始出现断流并一直延续到11月份,断流期长达105天,湾头、庄桥、半浦、乍山姚江江岸大面积塌坡。宁波市区自来水断源,依靠船只从上海运水。英雄水库放水到死库容以下。受灾15万亩,成灾8.7万亩。
  1970年6月26日,受梅涝淹2天。
  1971年,先是春旱空梅继伏旱连秋旱,从4月17日至5月28日受旱41天,5月24日入梅,6月8日出梅,只有两场分布不均雷阵雨,从6月23日至9月20日连续干旱89天,姚江河道断流43天,江底开裂可行人。自1967年大旱后,境域先后建成和平、青林渡、城山渡、小西坝4座翻水站。抗旱前期因姚江河道有水尚可,断流后只有城山渡可翻水,旱情迅速扩展,农田受灾12.6万亩,成灾8.5万亩。
  1972年2月5日开始,连降大雪,至12日平原积雪30厘米,山区最厚达2米。
  1973年,自1972年11月9日至1973年1月13日,连旱66天无雨。
  1977年元旦至2月21日,下雪天计21天,平原积雪20厘米,山区积雪1米以上,姚江部分冰封。8月21—24日,7707号台风紧靠沿海北上与南下冷空气交接,形成台风倒槽,普降特大暴雨,降水量在200~450毫米,慈溪灵湖510毫米。慈城站120.9毫米,最高水位8月24日晨5时4.14米,农田受淹4天,受灾7.76万亩,成灾5.74万亩。
  1978年,出梅早,降雨少,气温高。6月25日出梅,比往年提前10天;气温从7月2—16日连续半月在35℃以上,其中10天在38.5℃以上。受灾11.28万亩,成灾0.29万亩。
  1979年8月22日,7910号台风在舟山普陀登陆,宁波地区处在12级风力范围内。8月23日晚宁波甬江潮位达4.54米,江北区外马路、中马路、槐树路沿江一带潮水入侵,民宅大面积进水。最大降雨慈城站54.6毫米。由于姚江干流洪峰进入下流平原地区,排水又受甬江潮水顶托,郊区出现大面积内涝。慈城站8月25日20时水位4.03米,农田受淹4天,受灾5.15万亩,成灾2万亩。
  1980年1月3日至2月13日,下雪8天。6月27日、7月16日,慈城2次下冰雹。
  1981年,从5月下旬少雨,梅汛雨量明显偏少,只有93.1毫米,从5月至7月旱40天,慈江灌区从姚江翻水2450万立方米,山区有近1000亩农田受灾。
  是年8月31日至9月3日,8114号台风紧靠沿海北上,8级以上风力持续30小时,适逢农历八月大潮,9月1日宁波站高潮位达4.85米。江北区沿甬江一带民宅、工厂企业大面积进水,孔浦大闸甬江潮水过闸顶进入江北大河。慈城雨量站降雨113.6毫米。9月2日上午8时,最高水位3.85米。农田受淹5万亩,成灾0.5万亩。冬,慈城从12月30日至翌年2月28日,降雪天计11天。
  1982年,前期旱,5—6月连旱28天,5月雨量只有59.5毫米,到梅汛后期才降水,慈江灌区翻水1975万立方米。7月初梅汛结束后,从17日开始到8月20日受旱33天慈江灌区抗旱翻水2040万立方米。冬,慈城12月6日至翌年3月26日,降雪天11天。
  1983年,旱。
  1984年4月13日,慈城下冰雹。梅汛后雨量明显偏少,7月雨量93.3毫米,较常年偏少四成。从7月7日到8月14日,受旱30天。慈江灌区抗旱翻水1665万立方米。冬,12月28日至翌年2月10日,降雪天22天。
  1985年5月开始旱。5月份雨量只有66.2毫米,占常年五成。进入6月,梅汛雨量又偏少,6月降水98.8毫米,较常年偏少四成。慈江灌区抗旱翻水1960万立方米。
  1986年5、6月雨量偏少,较常年偏少三成,从6月21日出梅后到7月底,受旱40天,慈江灌区抗旱翻水2290万立方米。8月7—25日又连旱18天。8月26日,8615号台风袭境。姚江上游四明山两天雨量231毫米;慈城雨量站雨量52.8毫米。农田受灾3万亩,成灾0.4万亩。
  1987年9月8—12日,受8712号台风袭击,连续4天普降大雨,面雨量在200毫米以上,姚江上游陆埠雨量在400毫米以上,慈城雨量站雨量为191.5毫米,奉化江、姚江出现近20多年来罕见洪水,姚江闸内水位4.10米,慈城雨量站水位9月12日上午8时4.22米,为建站第二高水位。正值农历八月大潮,排水受甬江潮水顶托,到16日涝水才基本排出。农田受淹4天,湾头蔬菜地90%受淹,沿甬江外马路、槐树路一带住宅进水,深达0.5~1米。江北区农田受灾8万亩,成灾1.5万亩。
  1988年夏旱,6月21日出梅后到7月底受旱40天。慈城山区3000亩农田受旱,慈江灌区抗旱翻水2454万立方米。
  是年7月29日,受海上低压云团影响,遭受罕见特大暴雨袭击,习称1988“7030”暴雨,12小时最大雨量超过500毫米,慈城雨量站雨量53.6毫米,由于姚江上游洪水,江北区慈城雨量站也出现了超警戒水位。
  是年8月7日,8807号台风在象山县林海乡登陆。是年9月22日到12月底出现97天冬旱。
  1989年8月21—22日,受海上热带低压云团和北方冷空气南下复合影响,姚江流域降水在200毫米以上,慈城雨量站140.9毫米,平原河网水位猛涨,8月23日8时,慈城雨量站水量最高3.9米,农田受灾5万亩。9月13日,8921号台风在福建霞浦一带登陆,又遇冷空气南下,普降大雨,慈城站雨量86.2毫米,9月14日晨5时,水位4.11米,受淹农田5万亩,湾头一带蔬菜地受淹严重。
  1990年春旱。5月4—21日连晴18天,6、7月雨量较常年偏少三成,7月5—29日晴24天,8月11—29日又连晴18天。慈城沿山地受旱严重,晚稻无法播种,改种旱作。姚江水位从2.83米下降到﹣0.34米,慈江灌区抗旱翻水2845万立方米。
  是年又先后遭9015、9017、9018、9022号4次台风袭击,其中以9015号台风对江北区造成损失最为严重。8月31日,台风在台州椒江市登陆,24小时雨量在200毫米以上。点雨量,鄞县四明山区杖锡468毫米;慈城雨量95.1米,9月1日上午毫8点水位3.92米。沿甬江一带低洼地民宅进水,受灾3万亩,成灾1万亩,湾头蔬菜地受淹严重。
  1992年夏,高温旱。从7月7日至8月底,35℃以上高温天气有24天,从8月19日至9月5日连晴18天,姚江水位从3米下降到﹣0.3米,慈江灌区抗旱翻水2540万立方米。
  是年8月29日,受9216号台风外围强劲的偏东气流影响和其后部不断有密集云团的补充,造成大范围连续性普降暴雨,宁波全市平均降雨量260毫米,最大宁马岙725毫米,江北区慈城雨量站降水107.6毫米,慈江最高水位出现在9月1日上午6时,为4.08米。
  1993年9月18日,慈城下冰雹。
  1994年春旱连夏秋,5月降水只有63.3毫米,占常年五成;6月8日入梅6月24日出梅,从出梅到8月20日57天中基本无雨并高温,7月雨量只有10.4毫米,不到常年一成,35℃高温天气达25天;9月降水又偏少,只有31.0毫米,占常年二到三成,姚江水位从2.94米下降到﹣0.5米,慈江灌区抗旱翻水3404万立方米。
  是年6月8—13日、6月16—18日,两次梅暴袭击。6月8—13日,慈城雨量站降水227.8毫米;相隔3天6月16—18日,又降水91毫米,姚江持续处在超警戒水位,慈城水位从6月11日8时3.82米,一直到6月17日尚有3.78米。农田受淹4天,受灾5万亩,成灾0.7万亩。
  是年8月21日,9417号台风在温州瑞安登陆,在台风影响期间又逢农历七月十五日大潮汛,宁波市三江口潮位4.72米,超警界0.72米。慈城降水103.2毫米,慈江水位3.3米,沿甬江外滩、后马路、槐树路一带住宅进水受淹。
  1995年,伏旱加秋旱,从7月7日到8月18日连晴42天。7月降水量仅占常年五成,8月降水量占常年六成。慈江灌区提水3383万立方米。
  1996年2月18日至3月19日,慈城降雪10次。是年春旱,5月降水量37.6毫米,仅占常年三成,进入8、9月降水量分别为81.1毫米、57.2毫米,分别占常年的五成、三成,从7月底到9月18日旱50天。是年,全年降水量只有1120.8毫米。慈江灌区抗旱抽水3590万立方米,为慈江管理处成立以来抗旱翻水最多一年。
  1997年8月18日,9711号台风在温岭石塘镇登陆,正值农历七月半大潮汛,出现了风、雨、潮“三碰头”。8月18日23点38分,宁波市三江口潮位达5.18米;四明山区华山点雨量395毫米;慈城雨量105毫米,慈江水位8月20日晨4时为4.07米。农田受淹5万亩。
  1998年9月19日,9806号台风在舟山普陀区登陆后,20日零点再次在北仑区登陆,普降暴雨。在台风风暴潮和天文潮双重作用下,市区三江口潮位高达4.69米,超警戒水位0.69米。慈城降水108.1毫米,慈江水位9月20日14点为3.45米。
  2000年春,旱。5月降水量84.2毫米,占常年六成;7月5日出梅后到8月8日晴34天,7月降雨量91.7毫米,占常年降水量六成;慈江灌区抗旱翻水2255万立方米。
  是年夏,慈城6月17日下冰雹。
  是年,影响江北区台风有3个:8月8—10日,8号“杰拉华”;9月13—15日,14号“桑美”;8月27—30日,12号“派比安”。其中以14号“桑美”为最严重。第14号台风“桑美”从12日开始影响江北区,9月13—15日正值农历八月半天文大潮,出现风、雨、潮“三碰头”。甬江流域面雨量235毫米,最大余姚夏家岭3天降雨748毫米,为宁波历史之最。慈城雨量270.2毫米,宁波三江口潮位达5.01米,姚江大闸内最高水位4.42米,为建闸40多年来最高水位,慈江水位9月15日晨4时为4.43米,为建站以来最高水位。江北区受淹8万亩,半浦姚江虹星塘倒塌,新华村三板桥附近受淹,慈浦、慈乍公路中断,农田受淹6万亩,成灾2万亩,蔬菜地受淹更严重。
  2002年,影响江北区台风有两个:7月4—6日,5号“威马逊”;8月5—7日,16号“森拉克”。慈城雨量站降水83.8毫米,5月14日最高水位3.91米。农田受淹5000亩。
  2003年,春旱连空梅加秋旱。其中5月降水量69.2毫米,仅占常年四成;6月降水量89.6毫米,占常年降水量五成;除7月外,8、9月降水量分别为103.3毫米、79.3毫米,占常年降水量不到五成。是年,全年降水量945.6毫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降水量最少年份。从7月27日到8月18日连晴24天,9月又旱18天,慈江灌区抗旱提水2410万立方米(2000年以来耕田作物面积减少40%,抗旱强度大于1996年)。
  2004年,影响江北区台风有3个:8月10—12日,14号“云娜”;8月25—26日,18号“艾利”;9月12—13日,21号“海号”。其中受14号“云娜”影响,江北区损失88万元。
  2005年,影响江北区台风有3个:7月12—19日,5号“海棠”;7月31日至8月6日,9号“麦莎”;9月10—11日,15号“卡努”。其中9号“麦莎”过程降雨,慈城站121.1毫米,8月7日上午8点,慈城水位3.92米,农田受淹1万亩,江北区损失849.8万元。15号“卡努”过程降雨,慈城站88.6毫米,9月12日上午8点,慈城水位3.95米,农田受淹1万亩,江北区损失1560.9万元。
  2006年,影响江北区台风有5个,受灾影响不大。
  2007年,影响江北区台风有3个,其中9月16日13号“韦帕”台风,9月17—23日过程雨量,英雄水库218.5毫米,受淹蔬菜4742亩、水稻4350亩、大棚1200亩、水果706亩、西瓜380亩、其他作物50亩,慈城镇倒塌老房1间,直接经济损失962万元,一度转移群众6510人。10月5日16号台风“罗莎”,6—9日慈城雨量站过程雨量182.3毫米,最高水位慈江9日零时至10日6时为4.31米,姚江大闸站最高水位为4.36米,受淹农田51700亩、蔬菜地8800亩、花木6500亩,倒塌房屋1间,直接经济损失2944.08万元。

附注

①本章根据1985年土壤普查资料记述。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 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