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民间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4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民间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36
页码: 195-2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习俗的具体情况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民间习俗主要包括时令习俗、人生礼俗、商贸习俗和民间信仰四大内容。
关键词: 江北区 民间习俗 宁波市

内容

◎概述
  民间习俗主要包括时令习俗、人生礼俗、商贸习俗和民间信仰四大内容。
  江北一地的时令习俗,总体上与甬城其他地方一致,但由于古镇慈城作为一个县的建制历史悠长,加之慈城在古代一直是县的建制,以及慈城特殊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之故,使得习俗和宁波城略有差异。王安石谓:“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有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王征士《旧景序》称慈城:“风俗敦庞,贤才辈出,敦尚礼仪,耻于浮邪。邑中男女昧爽具衣冠,问父母舅姑安,不顶冠长衣不见客,小儿亦有礼度。”
  时今习俗中,甬人历来是八月十六过中秋的,这一延续持久的习俗与慈城一致。但是在解释这个习俗时,慈城人的说法依据却与宁波其他地方的说法不一样。据传,甬人八月十六过中秋的习俗还是源于慈城,与慈城人赵文华有关,而与流传甚广的南宋宰相史浩无涉。本章收录的“中秋节”习俗,就是考虑到慈城文化独特的一面,存此一说。
  慈城习俗与周边地域稍有差异,在人生礼俗上也略有体现,如慈城的婚俗。慈城人家结婚与宁波其他地区有异,主要在婚礼过程上,慈城人家婚礼时兴当日中午到女方行大礼,晚宴再到男方家。另外,幼儿入学前,必须到孔庙行“开笔礼”。这也是具有强烈地方特色之处。
  江北的商贸习俗十分丰富。慈城城内不仅商贸繁华,而且由于“人稠土狭”,自南宋以后,多出现有人离乡行商,渐渐形成商帮。因此,慈城商人在商务上形成的习俗众多。特征鲜明的如商店开业,择吉日,拜财神;店堂大都有一个当街的曲尺形柜台;商家十分重视元宵节,上灯前,各商店铺肆都要在门前张灯结彩。再如正月十二日上灯,早晨要请职工吃汤团,十八日落灯,晚上则吃年糕;上灯日,各龙灯都要到城隍庙参赛,挂红点睛,俗称“龙灯开光”。商家店铺禁忌甚多。如:店员在店堂门口不可打呵欠、伸懒腰、手托门枋等;扫店堂,只能往里扫,不可往外扫;药店店员还忌嗅药,送药要说送补药,否则认为是触其霉头。各行业都有拜师习俗,自古传艺讲究留一手,得到师傅绝招真传者,一般多是师傅的后裔,进而形成“传子不传女”的民俗心态。本章收录“鸡毛兑糖”,是因为这种物物交易的商贸方式影响面广,在旧时,江北大地上的角角落落几乎都有“兑换担子”的身影。
  民间信仰主要有各地的庙会,如稻花会、请龙祈雨、水陆胜会等,大多与宁波周边地区相似。本章收录“慈城庙会”一则,盖因慈城庙会历史悠久,规模大,活动内容多,对慈城及其周边地区影响深远。
  祭灶
  祭灶是在我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民间习俗。旧时江北,几乎家家灶间都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灶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灶火,因此作为家庭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十里不同俗”。江北地区的祭灶习俗,总体大致相同,但不同片区仍有略微差异。
  江北白沙街道一带,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三夜,家家都要祭灶,亦称“送灶神”。灶神神像大小相当于16开纸张,上绘一座宫殿,书“广德宫”;中间为神像,像下有五个小孩捧铜钱、元宝,寓“五子登科”、“招财进宝”意。左右有联谓“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样”。祭灶时,一般放净茶一杯,供奉的果子(祭灶果)若干,还有用纸折的马,等等。祭灶果数量虽少,但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八色,相传是为了使灶君尝到甜头,粘住口,免得说不吉利话。祭完,要将旧的神像和纸马烧掉,叫做“送灶”。祭灶果则分与孩子吃掉。至除夕夜,再贴一张新的神像,称为“接灶”
  江北慈城称灶神为“灶君菩萨”。旧时慈城人祭灶的习俗比较隆重,现在请灶神做祭祀活动已经很少,也很简单。大多是供几样蔬果,点上香烛,意思一下,但吃祭灶果仍然流行。慈城传统送灶神仪式一般在十二月廿三日晚上。为此先需准备祭祀用具,一般是三炷香、一对红烛、三杯茶以及汤圆。供奉汤圆是取团圆之吉意,并向灶神祈愿财源不断、团团圆圆、平安吉祥之意。还有,需准备水果5种、1碗饭、5样供菜(即莲藕、芋艿、油豆腐、烤麸、黄豆芽),素食可用小碗装。另外,1只纸马和1盘黄豆也是必备品。一切准备好之后,先燃香,然后再点红烛,并把香放在香炉后拜三拜。最后,对灶神祈愿。当香和红烛都燃得差不多时,主人要将纸马放到预先准备的铁盆里,再将燃尽的香烛、黄豆等一并丢入铁盆,点燃纸马,然后礼拜,将灶君送上天。至此,送灶神结束。
  甬江街道一带的祭灶日,是在每年的十二月廿三。祭灶时,祭灶人须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可以让孩子抱着鸡,跪在大人身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称为“马”。送灶多在黄昏快天黑时。届时,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祭灶果。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八色,或十二色,吃到嘴里都是又甜又黏。供奉结束,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与纸扎的“马”一起烧掉,祈求灶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祭灶果则分给小孩们吃掉。到了年三十夜,须再把灶君接回,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因为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
  江北民间关于祭灶的说法还有不少。虽然这些祭灶活动各有特色,但目的都是相同的:希望通过祭灶这一形式,让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说说好话,并在新的一年里带给全家好运,希望全家都身体健康,工作、学习顺利,生活圆圆满满。
  祭灶活动不仅是民间的一项习俗,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体现。在这个传统习俗中,能感受到华夏儿女们的真诚与朴实。所以对于这一传统习俗,我们要一代一代地传承、流传下去。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夏”是“大”的意思,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因此立夏既是一个节气,又是一个民间节日。田禾既成,立夏节也由此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活动,宁波江北一带,主要有吃立夏饭、立夏蛋和立夏称人等习俗。
  是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后,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在孩子脖子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称“大立夏饭,主要指是日中餐。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为倭豆豆肉煮糯米饭。此时,倭豆新上市,刚好适时食用。菜有苋菜黄鱼羹、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乡俗蛋吃双,笋成对,豌豆多少不论。
  民间相传,立夏吃蛋可以拄心。“拄”意为支撑。苏轼《试院煎茶》里有“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之句。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而立夏以后便是炎夏,为了不使身体亏损消瘦,应该进补,吃了蛋,人的双腿可以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带壳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为了消除眼疾,人们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里自己的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亮有光。
  吃完中饭还要称人。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上面称体重。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称老人时,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时,要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则要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不能外打里。民间认为,立夏称人会带来福气,同时也可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立夏蛋既可以用于相互馈送。也可以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帐子上。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胀厌食、乏力消瘦的小儿之疾。而系五色丝线的手绳,则称为“立夏绳”。是日,宁波习俗要吃“脚骨笋”,即用乌笋烧煮,每根长三四寸,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再是吃软菜(君踏菜),说是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说是这天坐门槛,夏天里人会疲倦多病。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它形成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端午节这习俗,主要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民间有悬香袋、吃粽子和赛龙舟等节庆活动。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馨香溢世,投粽子原是为了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后演变成节日的专有食品;划龙舟是为了表示竞相营救屈原。
  新中国成立后,端午节迷信色彩大减,但吃粽子、小孩挂香袋和悬挂蒲艾等习俗仍风行。除此之外,宁波人在端午节时,还有插五端、吃五黄、吃五毒饼、辟五毒和系五彩丝线等习俗。
  插五端,指插挂菖蒲、艾草、胡蒜、榕树枝和石榴花在门窗上,以辟邪;
  吃五黄,指的是吃黄花鱼、黄瓜、蛋黄、黄豆、雄黄酒;
  吃五毒饼,指的是用雕刻了五毒虫图案的印模子,盖在人们喜欢吃的玫瑰饼上,寓意把一切毒虫吃(消灭)掉,使它们不再去伤害人。
  关于端午节,民国张延章在《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里还有这样的说法:“五月端阳老虎画,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红蘸高粱酒,苍术还须正午烧。”
  诗里所说的,即是宁波端午的另一习俗——描端午老虎、做布虎。即是用“百兽之王”老虎,镇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五毒”。
  与别地稍不同,宁波的端午老虎雕版的印刷花色特多,在约四五寸见方的纸上,绘一虎一孩、一虎二孩、一虎三四孩、二虎一孩、二虎二孩、二虎三四孩等图案。图案上,虎和孩姿态各异,涉及李存孝七岁打虎、杨香虎下救父等故事。20世纪30年代,曾有人收藏此类图案达150余种。而将黑色版画“端午老虎”纸,供孩童添上红蓝等颜色戏玩,称“描端午老虎”。描好后,贴在门或墙上,谓可辟邪。
  端午前夕,宁波江北的姑娘们忙于制作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各种彩色香袋,内塞掺和了香粉的棉花,挂在孩童胸前或悬在床帐或摇篮上,谓可驱邪。
  除上外,江北地区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习俗。如端午节午时喝雄黄烧酒、以解百毒的习俗。方法是:先将雄黄烧酒晒在太阳下,并掺放切细的菖蒲根,每人啜一口,谓可解毒。又有喷雄黄烧酒于屋角,亦有倒写“蛇”字贴壁上等方法。还有吃蜒蚰螺(蜗牛)炖蛋和清炖癞蛤蟆习俗。由于民间相传端午日午时前(尤以午时为佳),捉到的癞蛤蟆、蜗牛、蜈蚣均可入药,故端午节又称“药送节”。这天,大人要给自己小孩手臂系上五色手绳,叫“缠绳”,待以后解下绳时,要粘上糯米饭,抛至屋瓦上,让飞鸟含去(粘去),谓孩子可无病无痛、长命百岁。是日,用雄黄在婴孩额上写上“王”字,以示有兽中之王保护;有给孩子穿虎纹衣服,缝制布虎和老虎枕头,谓“年年端午五月五,剥过粽子做布虎”。
  七夕
  七夕夜坐看牵牛织女星,是宁波民间的习俗。
  相传,每年的这天夜晚,天上的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因为织女是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妇女期望求得她的智慧和巧艺,所以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为“乞巧节”。七夕夜,有情男女也少不了向她求赐,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乞巧节,在旧时慈城又被称为“少女节”、“洗头节”。新中国成立后,七夕节习俗在民间流行,只不过内容与形式开始简化。如女人采槿叶洗头,随社会发展变化,改为使用洗头液。旧时,人们认为,七夕那天用槿树叶洗头,会使头发乌黑发亮,也去晦气。
  乞巧的习俗后来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起来。相传,织女七月初七因为这天可以见到牛郎,为了让头发乌黑发亮,使自己变得更美丽,就用槿树叶子洗头。民间为了纪念牛郎和织女的纯真爱情,每年也会在七月七洗头。希望自己留住青春,保持姣好容颜。妇女们选用新鲜采摘的成年槿树叶子,用手搓揉出绿色浆汁,直到浮起气泡,然后将槿叶汗倒在头发上,用手揉搓后即可洗净,经似弱,汁很槿叶现代的洗头液。用它洗发自然顺泽,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并且有止痒去屑,清凉解毒之功效,头发也倍显蓬松、柔软。按长辈话说,如此可保一年头发乌黑。七夕晚上,人们乘凉时,会边观看夜空星星,边念“北斗星,亮晶晶”。一气念七遍,寓意人会聪明。这一习俗,至今仍在当地存在。旧时人们以陈列瓜果、设香烛的形式,向织女乞巧并祭拜。这日,许多人家还会做七夕“巧果”,即用面粉拌糖,制成各种小巧物状,放进油锅煎炸,炸得松脆,吃起来清香可口。少女和孩童将“满堂红”(凤仙花)加少许明矾捣碎,睡前用豆叶或夏布缠指甲,包三四次,将指甲染成深红色,不仅亮丽美观,且有吉利之意。七夕前后,慈城乡村还有吃“童子鸡”的习俗。取一斤多重的鸡一只,锅底搁三块瓦爿,放上陶罐,将鸡放入罐中,烧过三撮红稻草即可炖熟。吃法是一人吃一鸡,连汤喝光,谓可滋补。
  还有女孩对月穿针的习俗,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乞巧用的针分为双眼、五孔、七孔、九孔等。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中秋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宁波城乡的中秋节,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习俗,这就是中秋节不是定在农历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据传,这个日子的改动源于江北的慈城。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
  话说慈城人赵文华在京城任工部尚书,每年必在中秋节前回家乡过节。所以每年节日临近,全家便上下掸尘,准备好供奉物,并备好美酒佳肴恭候尚书大人。
  旧时,从京城千里迢迢返家一趟,可不容易。有一年,赵文华仍照老习惯,安排节前一个月就开始返乡之行。他坐着大官船,沿大运河南下,威风显赫自不必言。大运河在明朝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来往客商与运货的大小船只密密麻麻如同过江之鲫,首尾相接。水上行船不比车辆,好不容易抵达长江,不巧台风来袭,只见江面白浪滔天,风声怒吼,南行船只千帆尽落,无法过江。赵文华只得按捺如箭归心,泊船等待。谁知劲风连刮三天,等过了江,文华心焦,连声催促船夫加快进程。如此,过杭城,转萧山,越绍兴,赶余姚,一路上传谕,一概免去沿途官员迎送觐见之礼,只是急急往家乡赶。可是到家已是八月十六下午。此时,他见家中节日祭祖之席未撤,全府上下通宵未眠在等候着。尚书大人未到,众人惶惑无措,谁也不敢自作主张另行安排,老夫人面露愠色,责怪儿子已过了团圆佳节才赶回。文华见此情景,忙笑着说:“哈哈,八月十六月更圆嘛!”一语定音,全府上下重新过中秋节。
  从此以后,凡是慈城人过中秋节,全都改为八月十六。这一民俗沿用数百年,至今不变。
  慈城庙会
  宁波慈城地区的庙会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的《慈溪县志·岁时记》就有关于庙会活动的记载:“九月(农历),在城各坊,各舆祠庙神像游行街市,导以兵仗、彩亭、金鼓、杂技,各相竞赛,观者塞琚,谓之社伙。”
  庙会最早也称为“庙市”,由春秋战国时期的祭祀活动——村民社赛发展而来,多在春、秋两季举行。
  如今的庙会已蓬勃发展成为一项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传说明朝年间,日本商人勾结武士,常趁春、秋季节的东南风潮汛,驾船到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抗倭英雄戚继光一面指挥戚家军抗击倭寇,一面组织民间结社,鸣锣报警聚众抗倭。其中一些形式,就演变为后来的庙会了。
  当地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庙会是为了纪念庙菩萨的生日。新中国成立后,纪念菩萨的庙会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热闹的、有利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
  传统的慈城庙会,又被当地农村称为行会、赛会。每年在清明过后和春耕之前举行。
  据当地老人讲述,老慈城每年都有庙会,比较有名的是关帝殿庙会。关帝殿庙会的初衷是用来纪念关帝菩萨。它由街面上儿家主要店铺起头,请来草根戏班唱戏,少则三两天,多则五天。届时小商贩云集,城乡民众会一批批涌来看热闹。
  庙会的队伍由数百人组成,数名年轻壮汉抬着菩萨塑像在游行队伍最前面行进。每到一处村庄,都要鸣炮数声。游行队伍的领头人称“头香”。头香一般由族长或者长辈推举产生。例如,乍山庙会的头香由洪陈村的金发木匠担任,人称金发大刀。修行队伍中的抬阁最为引人注目。它由七八个身强力壮的村民,抬着木板搭成的平台,上面由青年男女扮成“杨家将”、“八仙”等人物进行表演。游行队伍里还有舞龙、踩高跷和荡湖船等一系列民俗表演;迎风飘动的大会旗上绣有金龙、黄龙;两面大锣也会同时对敲,热闹非凡。
  传统庙会多是群众性的活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都祈求菩萨保佑这一年又有一个好收成。
  如今的慈城庙会,仍旧延续了传统慈城庙会的特点。它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集市形式,即在庙内祭祀并进行表演,并在庙外及附近街道两旁进行商品交易,此亦称为庙会集市;另一种是把神像抬出庙外,四乡巡行,称作迎神赛会。
  现今的慈城庙会仍在每年中秋举办。2002年,当地借重建“江南第一古县城”之机,把喜庆、祥和的中秋民俗和商贸结合起来,举办了旨在展示儒学、儒商文化的首届慈城文化庙会。
  慈城庙会中的民间文化活动多种多样,是集艺术、美食、娱乐为一体,又渗透着江南传统文化气息的民间集会。其中抬阁、踩高跷、荡湖船和舞龙舞狮等多种民俗表演自是会集中展示,而艺术欣赏中还有清朝和民国慈城籍艺术家的书画和根雕作品,而钱币展、花卉盆景展以及戏曲、魔术、评弹和小型歌舞等游园活动更是不少。这时期,慈城的传统特色食品——年糕,更是庙会小吃街的主角。游人中,有的品尝年糕,有的驻足石磨前,亲身体验年糕文化历史及传统水磨手工年糕的制作过程。每到庙会举办,从南门寻芳景园,穿镇而过的解放路,到慈湖周边一带,到处人山人海,欢闹不停。
  1980年出生的应莉莉,现从事慈城庙会的组织协调和研究工作,并在不断吸收和融合中,开始将传统庙会引入现代慈城庙会活动中。
  今天,经过数百年演变和发展的慈城庙会,已经不仅仅是当年群众自发的民间集社,而是一种大型的,跨越村落,使整个慈城实现互动的一种新型民俗活动形式。这一民俗活动的开展,也自然而然地使慈城成为庙会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基地。
  2002年开始,经慈城镇政府、慈城镇文化服务中心协调和组织,加上各个民间团体的大力协作,慈城庙会已经成为慈城镇文化品牌,并在近年举办了三届。
  尽管如此,由于现代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冲击,加之人们对于庙会重视与保护力度不够,知道并掌握传统慈城庙会的人仍不如旧时多。为了保护这项传统的民间民俗活动,使其不至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该镇还将进一步发掘中秋庙会、孔庙典礼等具有浓厚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活动,使之与现代内容相结合,成为江南文化古镇上一道亮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景线。
  宁波婚俗
  结婚是人生最大的喜事,牵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婚礼习俗也特别多。
  旧时宁波,普通婚俗有媒妁、订婚、贺礼、搬嫁妆、相亲、迎娶、拜堂、喜宴、闹洞房、回门、望担、满月盘等十多道程序。
  媒妁,即媒人上门说媒,探询双方生辰八字,合则由媒人议彩礼,择吉日“下定”(又称“送恳帖”或“过书”),再择吉日交换庚帖,由媒人分送对方。
  订婚,即女方为男方兄妹预制鞋帽,男方择吉日向女方送聘礼,并宴请媒人等,婚姻关系遂定。订婚后,男方择定婚期并征得女方同意,男方即送彩礼,女方采办嫁妆。
  婚期前,双方亲友皆送贺礼。婚前第三天,女方要用大红帖三请准女婿,准女婿坐蓝呢大轿,由写有本堂名的灯笼引导到女家,在堂上拜见岳丈,侍坐一旁。茶送三道后,入房中拜见岳母。稍坐后,出拜太公等尊长,再会见账房等执事。酒席上,岳丈向女婿送酒菜,女婿致谢。礼毕,岳丈退席,由妻舅陪席,新娘避而不见,此谓“相亲”。
  婚期前两三天或当天,男方去女方家搬嫁妆,搬到后陈列在厅堂,让亲友和左邻右舍观赏。
  迎娶是旧婚俗的高潮。婚前第三天的晚上,新郎要与父母双全的男孩同睡一床,称“伴夜”。每晚要给孩子吃枣子、花生、桂圆、莲子、鸡蛋等,寓意“早生贵子”。成婚夜,小孩不再陪郎。戏称“挈出尿瓶”。
  结婚日凌晨,男方家以全副猪、羊在礼厅致祭,称“享先”。是日,新郎剃头,两旁各置茶几一张,放两块银元和一只五色果包,作为剃头师傅报酬。“送娘”用棉纱线绞去新娘脸上汗毛,称“开面”;中午,女方家办“开面酒”(即“起嫁酒”),宴请贺客和男家迎娶人员。新郎不能去女方家迎娶,而是在家等候。花轿从男方家出发,由“堕民”手捧名帖引导,轿前仪仗沿途吹奏,陪轿者边放炮仗。女方家虚掩大门,花轿到后,男方使者从门缝塞入红包,女方家始开中大门迎入。花轿的轿门要朝外停于堂前,妻舅持红烛、镜子照轿内,谓可以驱邪,称“搜轿”。搜轿后,使者催妆三次,新娘着霞帔、戴凤冠、盖大红方巾,由兄弟抱上轿,以免新娘双脚碰地,带走娘家风水。新娘上轿前,由母亲喂“上轿饭”,寓意不忘养育之恩。新娘上轿坐定后,不可移座。花轿出门时,母亲要上堂哭诵吉词,新娘也以哭惜别。新娘座下放铜火熜,内燃炭火香料,寓意新娘给夫家带去财运如火旺发。妻舅送花轿至中途,用火熜之火,点香带回,置于火缸内,寓意共同兴旺。男女双方各有2至4名男子接送。双方相遇致礼后,接送的男方向女方赠糕点以示慰劳。
  拜堂行大礼,婚礼达到高潮。迎亲花轿回到男方家时,要鸣炮、敲锣、击鼓,有的还要敲悬于帏上的铜雀。花轿停于堂前,轿夫开轿门,一盛妆幼女上前行礼后,“送娘”取蜡壶中香粉在新娘脸上补妆,称
  “添妆”,然后携新娘出轿立于拜位。幼女退立一旁,一全福妇女,用秤杆微扣新娘头部,再用秤尾自下而上挑去方巾,挑下的方巾置床顶上。陪郎也请新郎立于拜位。爷(或父)以及主婚者位于上,赞礼司仪站于左旁。一小孩读祝文,新郎、新娘先拜天地与祖宗,再对拜。拜堂后,陪郎两人捧花烛,引着新人踏地面布袋入洞房。布袋5只,每行1袋,“送娘”即移置于前接之,谓“传代入房”。
  入洞房后,新人并坐床沿,饮红糖圆子汤,礼厅中宾客同时进食,以示团团圆圆。食后,新郎出房,“送娘”伺候新娘换妆,然后新人依次向父母和长辈跪拜,称“见大小”。
  结婚日晚上,男方办喜宴,俗称“好日酒”。主婚人和新郎恭候于大门口迎宾客,乐队奏迎宾曲。喜宴设新娘专席,由4名未婚姑娘陪侍。每上一道热菜,“送娘”陪新娘回洞房换一套新衣,回席向宾客施礼说:“众位先生,姑娘在此换汤作揖。”最后一次说:“姑娘在此谢汤作揖。”此称“侍筵”。席间乐队奏《龙凤呈祥》等乐曲。
  喜宴毕,奏送宾曲,寿翁二人及亲友簇拥新人入洞房。房中花烛桌上置果盘,上放桂圆、荔枝、花生、红枣、橘子等。寿翁居中,向新人敬酒三杯,每敬一杯,皆交换酒杯,新郎、新娘各啜一口,称饮“交杯酒”。再取盘中果各两颗,分给新郎、新娘,并诵吉语。依习俗,新娘第一天不开口,宾客则千方百计逗新娘说话。午夜十二点,宾客退出,新郎随出。“送娘”整理卧具,侍新娘换妆。新郎遍谢襄办婚事人员后回房。“送娘”取黑枣嵌胡桃肉给新郎、新娘分食数枚,又取床头果1包给新娘,新娘赠红包。“送娘”退出,新娘关门后,新人共吃床头果,入寝。乡间又有于此时设法破门取闹,以罚糖果,称“闹洞房”。
  完整婚俗,还有回门、望担、满月盘三个程序。
  旧时,成婚次日起床后,新郎开门,寓早生贵子意。男家发轿帖请妻舅,妻舅受茶三道后,退至新房休息。中午宴请妻舅,称“会亲酒”。妻舅坐首席,菜肴丰盛,唯忌用毛蟹(甬语毛蟹为妻舅戏称)。宴后,新人坐轿去女家,随轿送“望娘盘”一担,晚上由岳丈家设盛宴待新人,忌用冰糖甲鱼。宴毕,原轿返回,称“回门”。
  婚后三天,新娘下厨煮糖面分送四邻。此三日中,女家亲戚各送礼贺新娘,称“望担”。
  结婚满月,女方送礼品一担,称“满月盘”,再加礼券若干,供男方酬谢襄办人员,俗称“花销票”。
  新中国成立以后,婚礼形式新旧相间,而新婚礼逐步取代旧婚礼,力求从简,因此如便轿、腰鼓迎新娘,送茶敬双亲,向亲友分喜糖,晚上亲友去新房喝茶、吸烟、吃喜糖、唱歌、说笑、闹新房等,成为较长时期内的新风尚。近些年来,又兴起办喜酒、送贺礼习俗,少则十余桌,多达数十桌。尤其是城市婚宴,近于奢华。男女双方在饭店、宾馆合办,新人、宾客用小汽车接送,宴前亦有“见大小”,婚礼由专业赞礼兼寿翁主持,吉词新老合璧,向宾客介绍新人特点及恋爱过程,还有双方父母讲话、祝贺等。农村婚筵仍由男女双方各办,男方喜筵中增加了一种诙谐搞趣活动,即“见大小”仪式中请公公背“火耙柄”、婆婆戴“羊角尖”,以活跃喜宴气氛。
  时代在发展,宁波婚俗也随着时代在变化!
  鸡毛兑糖
  一条竹扁担,两只竹箩筐,一身粗布衣,手里摇着一只拨浪鼓,一边走,一边还不住地吆喝“鸡毛兑糖喽——鸡毛兑糖喽——”。不管寒冬腊月还是三伏酷暑,人们总是能见到那些走街串巷的身影。这就是旧时“兑糖佬”的真实写照。
  “兑糖佬”是浙江人对从事鸡毛兑糖这项特殊职业的人的一个总称。鸡毛兑糖是一种传统商贸习俗,最早约在清明之际出现在浙东地区。之后又在浙江其他地区逐步开始流行,之后还延及浙江周边的江西、福建等省,及至扩展到全国各地。新中国成立前后,鸡毛兑糖盛行于甬城的城乡各处。
  鸡毛兑糖也是一种物物交易的商贸形式。挑担的兑糖人,用自制的糖(多为麦芽糖),挨家挨户换取一些零碎杂物,不用钱币作为中介的买卖。兑糖人交换来的物品并不局限于鸡毛,通常还有废铜烂铁、破布麻片、鸭毛、鹅毛、乌龟壳、甲鱼壳乃至猪毛(猪鬃)等。兑糖佬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杂物收取之后,再回销到特定的工厂作为生产原料,以换取一定的差价,就像现在的废旧物资回收。
  宁波地区当年从事鸡毛兑糖的人不少。最有代表性的是江北区庄桥费市村一带。那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鸡毛兑糖的商贩。当地称为“敲糖人”。由于受到宁波地区独特的地域商贸文化影响,当地鸡毛兑糖的习俗,略异于浙江其他地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商贸习俗。如从事鸡毛兑糖这个行业的人,有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行外人称之为“敲糖帮”。
  敲糖帮按其生意不同,进行了具体而又严密的分工,大致可以分为“坐坊”和“担头”两类。
  “坐坊”下分为“糖坊”、“站头”、“行家”、“老土地”四个不同“部门”。“糖坊”的任务是制作糖粒、糖饼等供敲糖人换取杂货,同时还收购或代销敲糖人收来的货物;“站头”是指敲糖人常居住的小客栈,这些小客栈有时还经营糖担的托运业务;“行家”是专门采购各类小百货以供敲糖人经营的人;“老土地”则是指专门收购敲糖人换回的货物的人。
  “担头”一般指挑着糖担换取杂货的敲糖人。“担头”里德高望重的领导人物称为“老路头”,这些人由于精于敲糖业务,且多是从敲糖帮里公议后推举出来的“精英”,故其往往是独当一面,统领一个地区的所有糖担。“老路头”之下有“拢担”。这些人是各村镇的糖担首领,也是众人推举出来,负责带领本地的糖担,其能力略逊于“担头”。“拢担”之下又有“年伯”。“年伯”由“拢担”任命,照管五到七副糖担。最后挑着糖担在大街小巷穿行的统称之为“担头”。这些“担头”常常是新手或者是资历较浅的敲糖人。在这样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下,整个敲糖帮鸡毛兑糖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展开。
  旧时,敲糖人还有自己独特的歌谣:“蓝白棉纱老牌针,各种各样化妆品,大小木梳加蜜糖,快快来换试一试!”每当大街小巷中出现这样的歌谣,最开心的莫过于当地的小孩。他们往往三五成群,拿出自己家里的杂物来换糖,享受这少有的“甜蜜时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鸡毛兑糖”这个名词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了。在庄桥当地,也没有人再从事这一传统商贸习俗。它留在人们心中更多的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研究的角度说,兑糖佬及其相关活动的背后,有许多需要关注与研究的内容。因此相关资料的调查与收集工作,也需要下大气力进行。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