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滩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40
颗粒名称: 宁波滩簧
分类号: J892
页数: 3
页码: 173-1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曲艺宁波滩簧的简介情况的具体介绍。
关键词: 江北区 民间艺术 曲艺

内容

滩簧是曲艺的一个类别。清代中叶形成于江浙一带,分为“前滩”与“后滩”。前滩移植于昆剧剧目,将昆剧曲词加以通俗化;后滩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表演者3至11人(须为奇数),分角色表演,自操乐器,围桌而坐唱。分别有苏州滩簧、杭州滩簧、宁波滩簧、本滩等。
  清末以来,各地滩簧大多发展为戏曲,如沪剧、锡剧、苏剧、甬剧等,形成滩簧系统剧种。
  宁波滩簧俗称“串客”,相传是清乾隆年间的田头山歌和唱新闻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而来。它最早在江北区出现,然后开始流行于宁波及其周边地区,后来再逐渐扩大到镇海、慈溪和舟山等地。约在1880年串客班进入上海茶馆演唱时改为“滩簧”。
  旧时,滩簧多在喜庆堂会、庙会等人多的场合演唱。农村闲暇或逢年过节等时候,人们也会请艺人前来村里的晒谷场等空旷场地表演。
  宁波滩簧多数是反映男女青年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内容,与当时小市民的社会心理相吻合,因此很受群众欢迎。但在当时的封建统治者眼里,男女青
  年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是“大逆不道”,因此,串客班的节目被视作“花鼓淫戏”,诲人不贞,而屡遭查禁。
  道光十九年(1839),抚部院裕谦出示布告称“禁止九条,足正人心,以原风俗”。其中就有,“四、男茶馆的弹唱词曲者,不论有目无目,只准男人不准妇女,只准唱忠孝臣子义夫节妇劝人为善之曲,不准唱才子佳人私奔苟合以至豪强争斗诱人为恶之曲,五、戏园不准妇女杂坐;六、戏园不准演唱各种淫戏;七、花鼓淫戏不准演唱..”
  从此以后,串客班在城里站不住脚,转入山野农村等地活动。直到民国初期,仍不能公开在城里演唱。
  光绪年间,串客艺人邬拾(读“尺”)来邀集一批艺人组成串客班,首次到上海茶馆演出,改称“宁波滩簧”。以后,又有串客班分几批到上海茶馆、八仙桥、恒雅登小剧场演出。
  为适应观众需求,求得自身发展,宁波滩簧在剧目、音乐、表演以及化妆、布景、道具等方面做了很大改进,并扩大演出阵容,向大戏班方向发展。
  民国初年,开始出现女演员登台演出。
  这样,串客班已由原来的曲艺形式,步入戏剧范畴。1938年,宁波滩簧演出时装文明大戏,时称“改良甬剧”。
  宁波滩簧发展初期,演出时台上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服装、道具、化妆也十分简单。伴奏的道具多为锣、板、鼓、胡琴、三弦、扬琴、琵琶等乐器。生角头戴西瓜皮帽,身穿长衫,手中拿把折扇,旦角着旗袍或上身穿大襟布衫,下身着裙子,脚蹬一双绣花鞋,鬓边插朵花,手拿一块手帕。发展到后期,服装和道具才逐渐丰富起来,规模类似于越剧、京剧等大剧种。由于甬剧多数演清装戏和20世纪30年代的戏文,包括现代戏,所以以这几个时期的服装道具居多。
  宁波滩簧的角色行当主要分为生、旦、丑、老生、老旦五类。演出的大都是“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的“对子戏”,而且没有女演员,旦角由男子充任,用的是阴阳嗓子,即“里口”。小生称“清客”,丑角称“草花”,小旦未出嫁的称“下旦”,已出嫁的称“上旦”。
  宁波滩簧的代表作主要有:《摸蛳螺》《扒灰佬》《阿增算命》《拔兰花》《卖草囤》《陆瑞林掏风藤》《还披风》《秋香送茶》《庵堂相会》《双落发》《借披风》《绣荷包》《卖馄饨》《三县会审》《天打张继宝》《啼笑姻缘》《杨乃武》等。其曲调因从田头山歌、流行小曲中发展起来,流畅明快,为听众熟悉和喜爱。
  如今,江北区内精通滩簧技艺的市民已不多见,较有名的要数现年70岁的顾象初老人。他从1961年起,就从事滩簧演出,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演出经历。顾象初演出的行当以旦角为主。其在《扒灰佬》中的阿公爹形象,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纵观串客——串客班——宁波滩簧——甬剧的历史可以看出:串客只是一种曲艺形式;串客班已孕育着向戏曲发展的种子,它是串客向甬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界碑,并使滩簧艺术部分表演元素融入甬剧,得以发扬光大。
  滩簧作为一种单独的艺术表现形式,近年来呈消亡态势。其传承人也越来越少,宁波范围内的表演也不再常见。对于作为宁波文化符号之一的滩簧,我们应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这一传统文化。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