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39
颗粒名称: 曲艺
分类号: J892
页数: 11
页码: 173-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曲艺的具体情况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宁波滩簧、宁波走书、四明南词、甬剧等。
关键词: 江北区 民间艺术 曲艺

内容

宁波滩簧
  滩簧是曲艺的一个类别。清代中叶形成于江浙一带,分为“前滩”与“后滩”。前滩移植于昆剧剧目,将昆剧曲词加以通俗化;后滩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表演者3至11人(须为奇数),分角色表演,自操乐器,围桌而坐唱。分别有苏州滩簧、杭州滩簧、宁波滩簧、本滩等。
  清末以来,各地滩簧大多发展为戏曲,如沪剧、锡剧、苏剧、甬剧等,形成滩簧系统剧种。
  宁波滩簧俗称“串客”,相传是清乾隆年间的田头山歌和唱新闻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而来。它最早在江北区出现,然后开始流行于宁波及其周边地区,后来再逐渐扩大到镇海、慈溪和舟山等地。约在1880年串客班进入上海茶馆演唱时改为“滩簧”。
  旧时,滩簧多在喜庆堂会、庙会等人多的场合演唱。农村闲暇或逢年过节等时候,人们也会请艺人前来村里的晒谷场等空旷场地表演。
  宁波滩簧多数是反映男女青年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内容,与当时小市民的社会心理相吻合,因此很受群众欢迎。但在当时的封建统治者眼里,男女青
  年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是“大逆不道”,因此,串客班的节目被视作“花鼓淫戏”,诲人不贞,而屡遭查禁。
  道光十九年(1839),抚部院裕谦出示布告称“禁止九条,足正人心,以原风俗”。其中就有,“四、男茶馆的弹唱词曲者,不论有目无目,只准男人不准妇女,只准唱忠孝臣子义夫节妇劝人为善之曲,不准唱才子佳人私奔苟合以至豪强争斗诱人为恶之曲,五、戏园不准妇女杂坐;六、戏园不准演唱各种淫戏;七、花鼓淫戏不准演唱..”
  从此以后,串客班在城里站不住脚,转入山野农村等地活动。直到民国初期,仍不能公开在城里演唱。
  光绪年间,串客艺人邬拾(读“尺”)来邀集一批艺人组成串客班,首次到上海茶馆演出,改称“宁波滩簧”。以后,又有串客班分几批到上海茶馆、八仙桥、恒雅登小剧场演出。
  为适应观众需求,求得自身发展,宁波滩簧在剧目、音乐、表演以及化妆、布景、道具等方面做了很大改进,并扩大演出阵容,向大戏班方向发展。
  民国初年,开始出现女演员登台演出。
  这样,串客班已由原来的曲艺形式,步入戏剧范畴。1938年,宁波滩簧演出时装文明大戏,时称“改良甬剧”。
  宁波滩簧发展初期,演出时台上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服装、道具、化妆也十分简单。伴奏的道具多为锣、板、鼓、胡琴、三弦、扬琴、琵琶等乐器。生角头戴西瓜皮帽,身穿长衫,手中拿把折扇,旦角着旗袍或上身穿大襟布衫,下身着裙子,脚蹬一双绣花鞋,鬓边插朵花,手拿一块手帕。发展到后期,服装和道具才逐渐丰富起来,规模类似于越剧、京剧等大剧种。由于甬剧多数演清装戏和20世纪30年代的戏文,包括现代戏,所以以这几个时期的服装道具居多。
  宁波滩簧的角色行当主要分为生、旦、丑、老生、老旦五类。演出的大都是“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的“对子戏”,而且没有女演员,旦角由男子充任,用的是阴阳嗓子,即“里口”。小生称“清客”,丑角称“草花”,小旦未出嫁的称“下旦”,已出嫁的称“上旦”。
  宁波滩簧的代表作主要有:《摸蛳螺》《扒灰佬》《阿增算命》《拔兰花》《卖草囤》《陆瑞林掏风藤》《还披风》《秋香送茶》《庵堂相会》《双落发》《借披风》《绣荷包》《卖馄饨》《三县会审》《天打张继宝》《啼笑姻缘》《杨乃武》等。其曲调因从田头山歌、流行小曲中发展起来,流畅明快,为听众熟悉和喜爱。
  如今,江北区内精通滩簧技艺的市民已不多见,较有名的要数现年70岁的顾象初老人。他从1961年起,就从事滩簧演出,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演出经历。顾象初演出的行当以旦角为主。其在《扒灰佬》中的阿公爹形象,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纵观串客——串客班——宁波滩簧——甬剧的历史可以看出:串客只是一种曲艺形式;串客班已孕育着向戏曲发展的种子,它是串客向甬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界碑,并使滩簧艺术部分表演元素融入甬剧,得以发扬光大。
  滩簧作为一种单独的艺术表现形式,近年来呈消亡态势。其传承人也越来越少,宁波范围内的表演也不再常见。对于作为宁波文化符号之一的滩簧,我们应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这一传统文化。
  宁波走书
  宁波走书原称“莲花文书”,又名“犁铧文书”,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宁波走书约诞生于同治年间,据艺人们相传,其最早从上虞流入;也有说形成于清光绪年间的余姚农村,清末明初传入宁波城区,继而又影响至镇海、舟山等地区。
  当时,曾有佃工,在农作之余自娱自乐,你唱我和,借以消除劳累。后由唱小曲发展到唱带故事情节的片段,还会在夏夜乘凉或冬日闲暇之时,几个人凑在一起到晒场、堂前演唱。还有一些人,逢年过节出家门,唱曲赚一些“外快”。当时演唱并没有什么乐器,只有一副竹板和一只毛竹根头用来敲打,曲调节拍也十分简单。光绪年间,这种演唱方式已在余姚农村流传,有一些闲时从事曲艺演唱的农民、小贩和手工业者,后来成立了一个组织——“杭余社”,经常交流唱经验,研究曲艺书目。其中有位叫许生传的老先生,吸收了绍兴莲花落的曲调,率先采用月伴奏,自弹自唱,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艺人也都采用各种乐器伴奏,还四明南词、宁波滩簧、地方小调中引进不少曲调,并加以改造应用。同时,在内容方面也有了加,出现了如《四香缘》《玉连环》《双珠凤》《合同纸》《红袍》和《绿袍》等一些长篇。
  宁波走书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相当盛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演唱区域越来越广泛,当时宁波、舟山地区外,还在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演唱。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成立了曲艺改进会,创作了大量紧跟时代步伐的作品,还把不少传统书目改成现代书目。渐渐,宁波走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曲调、伴奏乐器、腔调、表演形式以及主要的传统书目和舞台效等。
  与其他曲调不同的是,宁波走书常用四平调、马头调、赋调三种(俗称“老三门”)。有,走书也用还魂调、词调、二簧、三顿、三五七等。
  走书演唱伴奏时,四弦胡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乐器,也是宁波走书音乐风格独特之处。
  宁波走书分说功、韵白、分口、方言、插白等几种腔调。
  说功又指表书,俗称表白,用于介绍时代背景、前段书概况和书中情节人物等;韵白是指利韵脚的音乐性,生动、流畅地发挥表书的效果:分口则利用不同语言、腔调,来区别书中各种物对话的语言;插白是走书演员在演唱的过程中,插入表白,以补充和改善唱词的不足。
  每种曲艺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宁波走书也是如此。它的表演形式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开始时是一人自拉自唱的“坐唱”;后有了简单的伴奏,演员一般坐在桌子后面表演,乐队在桌子横旁。演员在桌后动作幅度较小的表演,称为“里走书”;后期,演员与乐队相对各一旁,在台上有较大空间的表演,称为“外走书”。
  从坐唱,发展到站起来表演、分口饰角色,台上动作的幅度逐渐变大,走书之名也由此得来。
  新中国成立后,宁波走书进行了多次改革和创新,在表演方面已发展到男女双档,伴奏的力也不断加强。
  20世纪80年代末,宁波走书在新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走向衰弱。
  宁波走书的主要传统书目有《白鹤图》《黄金印》《四香缘》《十美图》《玉连环》《何秀》《胡必松》《双珠球》《三门街》《大红袍》《绿袍》《珍珠塔》《麒麟豹》《玉狮子》天宝图》《文武香球》《包公案》《狄青平西》《紫金鞭》《小五虎平南》《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乾坤印》《薛刚反唐》《金鱼缸》《穿金线》《盘龙镯》《绿牡丹》等。这些目早期为无丝弦伴奏,只以竹板或毛根头来击节;近几十年来,主要以四弦胡琴为主奏乐器,奏者兼伴唱,亦可演出。
  演出时,“三档”以上者则辅以二胡和琵琶或扬琴,还可以加配三弦、阮及至大提琴。
  宁波走书胡琴伴奏时多不用长弓,而以短弓强奏弱拍和后半拍,以形成活泼、跳跃、强劲的波特有的音乐风格。除开场时演奏较长的《大起板》和四明南词曲调中的“耍弹”外,还有独的长段器乐曲。优秀的乐师在演员表演时,还会加入一些短暂的类似效果的配乐,如开门、关、雨声以及一些表现人物心理反应的声音为烘托。
  目前,宁波走书表演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可以见到。虽然有许多年龄较大的老宁波还喜爱听宁波走书,但能传唱的人却比较少。
  宁波江北区的不少街道社区,有不少宁波走书的传承者,如环城北路非常热爱曲艺表演的陈素英,1973年开始传唱宁波走书,还会自编自唱其他多种曲艺节目。擅长演的曲目有《大红袍》《薛刚反唐》等;大闸社区今年59岁的张秀玉,从艺时间20年,演出过剧目《大红袍》《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薛刚反唐》《大闸社区》等。经常在社区唱自编自演的曲目;慈城古镇的周乾良,具有一定的说唱功底,也经常在城乡各地进行宁波走书表演。1981年,周乾良在洪塘举行的一次民间艺人曲艺考核活动中,认识了当时担任宁波曲艺团团长的郭鹏飞,被郭鹏飞收为第13位弟子。经过师父辅导,周乾良的说唱技艺大为长进,曾先后被江北区白沙、鄞州区、五乡以及舟山等许多地方邀请去演出。慈城地区的山区乡村,更是周乾良和他的搭档常去演出的场所。每场演出观众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深受欢迎。
  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是曲艺的一种,也叫“四明文书”,是用宁波方言说唱的一种弹词。它一般流行于宁波地区。
  四明南词原以文人业余演唱居多,清末出现了专业艺人。早期的四明南词分生、旦、净、末等角色演唱,后来发展为一人自弹三弦演唱。演唱时,可一人打扬琴伴奏,也可两三人加用琵琶、二胡等伴奏。唱词一般为七字句。传统书目都是长篇,主要书目有《珍珠塔》《玉蜻蜓》《双剪发》《白蛇传》《双珠球》《十美图》《雨雪亭》《双珠风》《西厢记》等30余部,因此四明南词又称“宁波文书”。
  四明南词属弹词类。由于词章华丽、曲调优雅,深受旧时士大夫们欣赏和喜爱。四明南词一般不进书场、茶坊,而多在寿诞、喜庆的堂会上演唱。
  据在老艺人中颇为流行的说法,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过宁波,并在白衣寺章状元家住过。当时他听了宁波文书,十分赞赏。还有传说,乾隆回京时,特意叫了一班南词艺人进宫演唱,自己也跟着学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有实证可考的历史,约300多年。
  在明末清初时,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文人,组织了类似票友形式的“诗词歌赋社”和“丝竹社”,以对南词曲调、节目进行专门的研究。道光年间,南词十分繁荣,宁波城新街一带有“崇德社”“引凤轩”等组织,连同郊外、镇海、奉化一带从事南词演唱的艺人,总共约280多人。
  后来,南词渐渐走下坡路,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演唱南词的艺人仅剩下二三十人。其中较有
  名气的有滕云清、陈世卿、戴善宝、陈金恩、何贵章、柴炳章、陈莲卿等。
  镇海蛟川走书艺人汤鑫森与高礼刚的父亲唱南词也十分有名,因此,蛟川走书中融合了不少南词的曲调。
  著名甬剧艺人徐凤仙、金玉兰也曾学过南词。
  南词艺人组织的社,多在农历六月十一日和十一月十一日这两天集会。届时,厅堂中会挂起伏羲、轩辕、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唐明皇、李白、李龟年的神像,并拈香供奉。南词艺人们对唐代乐师雷海青也十分崇拜。据传雷系盲人,在安史之乱中被安禄山俘获,却手捧琵琶大骂安禄山,最后把琵琶砸向了安禄山。这种英雄气节,为南词艺人们钦佩和敬仰。
  四明南词表演时并无统一服饰,一般是穿传统长袍。桌上放三样道具:醒木、折扇和手帕。
  四明南词的声腔与流派主要分四明南词、绍兴乱弹和时令小曲三种。大书(长篇)中,则以四明南词声腔为主,兼用经过吸收融合了的绍兴乱弹,偶尔也会用些时令小曲。
  四明南词传统的表演的书目有《珍珠塔》《玉蜻蜓》和《双剪发》等。
  南词唱词中,有劝人为善的说法,如:“日出东方万里江,劝君行船莫行凶,行船人好比深山青松梅,行恶人好比三月桃花满园红,那一个要到深山去看青松要晓得青松古柏年年在,桃花山船红是红,碰不得雨,碰不得风,三夜雨来四朝风,雨打桃花一切空。
  今天的四明南词演出场所,可以是家里或户外空地,有时也会在特定场所如寿宴、吉庆的堂会、书场或茶坊。江北甬江的徐云芳先生,从1960年开始演唱南词,一直到1998年。徐云芳先生擅演曲(书)目主要有《珍珠塔》和《玉蜻蜓》。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四明南词正面临着严重的消亡危机。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四明南词演员纷纷转业,后继乏人,仅存的几位老艺人也年逾古稀。抢救四明南词已是燃眉之急。
  近年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联对四明南词等本地民间曲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工作:成立了曲艺音乐集成编委会,汇编出版书籍资料,介绍有关四明南词的历史渊源、曲目、音乐、机构、人物等内容;成立了宁波市曲艺专家委员会,对四明南词保护工作展开论证和研讨;建立起完善的民间文化艺术档案,摸清了健在的老艺人生活、身体状况,做好艺术抢救工作,等等。
  甬剧
  甬剧是用宁波地区方言演唱的一种戏曲剧种。关于甬剧的起源说法有二:一说是由宁波地区的田头山歌、马灯调融合盲人“唱新闻”发展而来;另一说来自部分甬剧老艺人,认为甬剧是“串客”与“宁波乱弹”的合流。
  宁波甬剧属于花鼓滩簧声腔。它最早在宁波及其附近地区演唱,当时称“串客”;188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后,又称“宁波滩簧”;1924年,“宁波滩簧”在上海遭禁演之后,称“四明之戏”;1938年上演时装大戏后,又称“改良甬剧”;直到1950年,这一剧种才正式定名为“甬剧”。
  甬剧音乐曲调丰富,约有90种。其主要有: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演化而来的“基本调”;从宁波乱弹班中带来的“月调”、“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以及四明南词和一些地方小调。
  甬剧的基本调(亦称“老调”),主要用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较复杂的思想表情,叙述故事情节;小调则用来作为情节片段之间的穿插。
  甬剧在服饰、道具、乐器方面也很有特色,服饰主要有福禄双蝶簪、旗袍、凤冠;伴奏乐器则以二胡、鼓、叉、钵为主。
  新中国成立前,有较多的甬剧表演团体活跃在上海、宁波等地。当时著名的甬剧艺人有贺显民、徐凤仙、金翠香、金玉兰、黄君卿等。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成立堇风甬剧团,宁波成立宁波市甬剧团。上海堇风甬剧团以改编整理传统剧目为主,优秀作品有《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双玉蝉》《借妻》等。宁波市甬剧团以编演反映现代生活为主,主要作品有《两兄弟》《亮眼哥》《红岩》等,同时也整理了《田螺姑娘》等一批传统戏。
  甬剧适宜于演清装戏、30年代西装旗袍戏和现代戏,特别擅长于演现代戏,因此受到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及广大观众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宁波、上海两地甬剧团演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宁波、上海、舟山等地。其中上海菫风甬剧团曾在1962年进京演出,宁波市甬剧团在1990年和1995年两次赴京演出,均产生过较大影响。目前甬剧专业表演团体仅存宁波市甬剧团一家。
  甬剧从1953年开始在孔浦当地盛行,目前在江北红梅社区扎根。当地居民最喜爱的表演剧目是《送凤冠》。梅玉英、陈爱娣、金玉兰、徐玲娣、何亚飞等是当地较著名的甬剧艺人,同时也是红梅戏曲队的核心力量。红梅戏曲队队员目前有15人,其中传承人为梅玉英。
  梅玉英从小就喜爱戏曲,1953年,5岁的她即开始向邻居王阿香学习,早期通过收音机或地方戏学唱,现任社区戏曲队队长。
  红梅戏曲队每周六在红梅社区文化宫进行排练,经常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文艺演出,深受广大居民喜爱。
  2010年6月,省教育厅、文化厅联合发文,公布全省62个大中小学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其中江北区育才小学(甬剧教学)成为宁波地区仅有的6所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的学校之一。与此同时,学校还成立了“红领巾甬剧团”,小演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了《典妻》《九斤姑娘》《牡丹对课》等一批甬剧经典剧目。
  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育才小学的甬剧教学硕果累累。学校也先后被评为省、市艺术特色学校,宁波市艺术教育“晨风奖”先进集体。
  育才小学的甬剧特色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作为地方剧种,甬剧是保留和发展宁波地方方言和地方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以其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剧目特色与艺术特点,为苏、浙、沪一带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作为宁波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独特载体,甬剧对于提高宁波城市知名度,对于宁波文化大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宁波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自我完善和不断地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宁波甬剧也在不断地创新,创新后的甬剧已经拥有了一种将地方文化和西方故事结合起来的新的戏剧形式,在各种国际平台上,将甬剧的柔美与甬剧的文化精神充分地展现给了国际友人,不仅加深了中外文化的学习与交流,更宣传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