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28
颗粒名称: 刺绣
分类号: J523.6
页数: 5
页码: 137-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刺绣针法和刺绣制作过程的具体介绍。
关键词: 江北区 刺绣 民间美术

内容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古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刺绣即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线构成纹样或文字。它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刺绣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或西周时期。周代《礼记·祭义篇》中有提到,古代天子诸侯都有公室养蚕。蚕熟,献茧缫丝,把它们染成红、绿、玄、黄等色,以为黼黻文章。据《辞海》解释,“黼黻”即在古代礼服上绣半黑半白或半青半黑的花纹;“文章”在古汉语中,也是用青、红两色线或红、白两色线绣的意思。可见,刺绣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中国的刺绣除“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四大名绣外,宁波的“宁绣”也是中国刺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块瑰宝。
  宁波刺绣历史同样悠久,长期以来,宁波民间便有着“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习惯。到明清时期,当地出现了不少民间刺绣艺人,绣品销路也日益扩大。
  “宁绣”是宁波的传统工艺品,一般分为金银彩绣、平绣、包梗绣、刀绣。其中金银彩绣古朴雅致、色彩和谐、绣工精湛,最为著名。
  宁波刺绣制品多种多样,有床罩、绣衣、靠垫、门帘、桌布和背包等。它既是工艺欣赏品,又是生活日用品,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宁波刺绣的原料多选用各色真丝、人造丝交织的绸缎,用金银丝线绣在彩色平绣的图案周围:有的则将金银丝线紧密排列,填满图案的空间,融盘金与色绣为一体,富有高雅的装饰韵味。
  与一般中国刺绣的针法如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等不同的是,宁波刺绣主要有斜针、扣针、胖针、抽丝、朝纱、夹丝、晒毛针、打子针等十几种针法。宁绣独特的地方风格在于它构图简约,色泽鲜艳,多采用黑色、灰色、石青、酱红、赫黄、灰绿等柔和的色彩,再以金银线盘绣装饰。宁绣绣品的图案和大多刺绣作品一样,常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龙凤、如意、牡丹、百鸟等。
  从古至今,中国刺绣的制作工艺都较为繁琐和复杂,梁朝张率所写《绣赋》为其在看到刺绣制作过程时所发之感慨:“若夫观其缔缀,与其依放,龟龙为文,神仙成象。总五色而极思,借罗纨而发想。”别具特色的“宁绣”也有着繁复和精巧的制作工艺。
  一幅完整绣品的制作步骤主要有:设计、勾稿、上绷、勾绷、染线、配线、刺绣、落绷、装裱等几个步骤。之前,得首先准备好刺绣时所需用到的基本物品如丝线、白缎、绘画图案、剪刀、绣花针、绷子等。配线中,它首先需准备几股垂直线,依照着样本绣成形体,其中线路的起落比较关键,全在边缘,而且全是平行排比,要求边口齐整。
  一幅绣品,配色也非常重要。宁绣中,配色是一个单位、一种色线,没有和色。针脚太长的地方,要谨慎地加线钉住;然后用金线或银线平铺在绣面上,再以丝线短针扎上,每针距离一分到一分半,依所绣纹样而回旋填满。其中有二三排,也有多排。所扎线要对花(如十字纹),如同扎鞋底花纹,但比其花纹繁复。这样按照要求绣好后,就可以进行落绷、装裱等几个步骤,最后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宁波绣品。
  刺绣一直是旧时宁波女子的传统技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男耕女织的生活已经远去,民间学习及从事刺绣工艺的风气逐渐式微,越来越少的女子愿意传承上一代的刺绣技艺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历史传统,旧时那种家家户户从事刺绣的盛况已不复见。
  好在宁波江北区多个街道,还存在如张丽娟这样老一辈的宁波刺绣传承者。
  张丽娟居住于洪塘街道上沈村,她运用幼时从上辈那里学来的刺绣技艺,传承着“宁绣”的风格特色。她从1972年开始从事刺绣行业,至今已有40年,其主要作品有《鸳鸯》《百鸟图》等,其名下所携徒弟,也有数百。平时绣品包括图案丰富多彩的生活服装、歌舞服饰、戏曲服饰以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
  古镇慈城、甬江街道等一些地区,还有陈织蓉、蒋玉萍等刺绣者坚持着宁波刺绣的传统。她们能绣出《白鹤停青松》《鸳鸯戏水》等一些绣品。这些地区也有很多的刺绣技艺,并经过现代工艺的加工和改造,设计出了适合现代人日常生活的用品,在当地乃至全国各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力,更有些刺绣厂家的产品远销国外。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