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25
颗粒名称: 根雕
分类号: J322
页数: 3
页码: 128-1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根雕的创作流程和根雕的制作材料的具体介绍。
关键词: 江北区 根雕 民间美术

内容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自生与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的艺术。它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和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白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依据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与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根雕工艺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发展,至明清日臻完美。慈城艺人创作的根雕工艺品出现在明代。至今,群众性的根艺创作活动仍十分活跃。
  江北根雕艺术业余爱好者胡德权,生于1926年,1972年开始从艺。20世纪80年代初,胡德权边看相关报刊,边学根雕。退休以后,他全身心投入根雕创作。1992年,他加入浙江根艺美术协会;1993年加入全国性根艺协会;1996年,被浙江省民间美术协会评为“根艺美术家”。其间,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展览和比赛,成就颇丰。1991年8月,他的作品《千年石狮》获浙江省“天工大奖”;1992年10月,他的作品《雄鹰》,获浙江省金牌奖;2004年,作品《晚霞》获首届根艺博览会银奖。目前,他尚有根艺藏品30余件,没有收徒传授根雕技艺。
  根雕的材料有松软、粗硬之分。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等,是雕刻的上等材料,其制作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刻起来比较费劲、容易损伤刀具。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简单,雕琢起来比较容易的作品,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作品质感。根雕的工具一般有凿、刻刀、锉刀、斧头、榔头、砂纸、钢丝锯和硬毛笔等。
  根雕创作流程一般如下:
  一、选材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根雕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的树木根块来进行雕刻。根雕选材标准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点,同时符合四点的素材在自然界极为难得。一般生长在平原或上层较厚山地的树根,因水和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处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养分缺乏,渐渐地变形,年代越久,质地就越坚,造型也更为奇特,是根雕的理想用材。
  二、修整选定树根后必须有一个大致的创作思路,该树根能否制作什么样的造型或如何雕刻,要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作简单的修整,但不易随便去除枝杈,给造型创作带来人为的遗憾。
  三、去皮将树根浸泡在容器内,用重块压住树根使树杈不露出水面,浸泡时间大约10至15天为宜。待树根表层腐烂后,用小锤子轻打使表层皮自然脱落,这种方法不损块纹理。另一种方法是浸泡后晒干,待表面一层皮自动起来,用刀轻轻撬起,外层皮就自然剥离。
  四、干燥要使树根达到古色古香的效果,可采用草木灰熏烤的方法进行处理。烧草后,利用草灰余热将树根埋入灰中进行熏烤,熏烤后内表层为灰黑色,处理表面并上色后使作品古色古香,形似古董。
  五、定型、雕刻巧妙地运用树根天然的纹路和形状,不作大面积的人为雕刻,保持原有自然形态,完成人物、动物、物品挂件或书法等造型。
  六、上漆多采用清漆防腐或上地板蜡的方法,如想达到古色古香的效果,漆片浸泡后在表面刷一层,待干后再用清漆照光或上蜡就行。
  经过这样六个步聚,一件根雕作品就完成了。
  传统根雕有着丰富的内涵,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根雕艺术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内容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艺术手段之一的中国根雕艺术,还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新作品,以更好地宣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