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染缝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07
颗粒名称: 织染缝纫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13
页码: 85-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织染缝纫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老虎头鞋、老式盘扣、香袋、弹棉花等。
关键词: 江北区 传统技艺 织染缝纫

内容

老虎头鞋
  老虎头鞋是宁波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老虎鞋”或“老虎头鞋”。老虎头鞋集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不但是手工作品,也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俗语有:“头双蓝(取谐音“拦”,即拦住不夭折),二双红(红能辟邪,可以免灾),三双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长大成人)。”
  有了蓝、红、紫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可保佑孩子长大中安然无恙。
  孩子穿虎头鞋的时间在一岁左右。此时的儿童刚开始学走路,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这时父母给孩子穿虎头鞋,利于孩子脚踏实地。更重要的是,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保平安,呵护孩子健康长大。
  宁波虎头鞋为纯手工制作。其做工复杂,要求穿着舒适、美观、保暖,所有鞋子样式无重复。制作工艺流程大致分九步:
  一、制作鞋底。根据老虎鞋的类型不同,分为纳底和糊底两种。做的时候要根据宝宝的不同年龄,做到软硬适合。
  二、制作鞋面。鞋面大部分采用丝绸缎、棉布等材料。
  三、制作鞋面衬里。根据老虎鞋的不同类型,分为羊绒、丝绒棉、棉布等。
  四、制作鞋帮。老虎鞋的重要工艺之一,要做到让孩子穿得舒适又易穿脱。鞋帮完成后是制作鞋帮衬里,鞋帮衬里即也是鞋面衬里。
  五、鞋底绣花。根据老虎鞋的类型不同,在鞋底绣各种花纹图案。
  六、棉鞋填充。填充物根据不同需要,可分为新棉花、丝绵、驼绒、腈纶棉等。
  七、缝合鞋面和鞋帮。缝合时要做到不留断线,结实美观。
  八、制作虎头五官。即给老虎鞋制作耳朵(布料)、鼻子(布料)、胡须(丝线)、毛发(动物毛发)、眼睛(丝线手绣)、眉毛(丝线手绣)、脸部“王”字(丝线手绣)并合理组合,使老虎头更加逼真、生动。
  九、整体修整。这时候老虎头鞋基本制作完毕,需要对鞋子的整体进行修整,注意鞋的线条等问题。
  经过以上九道完整的工序,精致而实用的宁波“老虎头鞋”即告完成。
  目前,江北区做老虎鞋技艺精湛的要数中马街道的王惠兰。
  王惠兰自幼喜欢手工艺品制作。年轻时,看见街头小贩一边做老虎头鞋,一边叫卖,于是在旁边仔细观看,回家后不断加以揣摩,学习而成。
  王惠兰制作的老虎头鞋,工艺好,式样精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如今,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过去民间的传统手艺。而作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老虎头鞋,既是人们对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表达了宁波人民族文化的信仰以及对亲情的倾注。
  老式盘扣
  盘扣亦称盘纽,使用于传统中国服装,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所用。盘扣制作工艺包括盘、包、缝、编等多种手法,在样式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也极为讲究,充分表现出设计者高超的技巧和不凡的创造力。
  在宁波,盘扣也深受人们的喜爱,1963年出生的宁波江北的黄平飞,就是一个传统盘扣制作的传承人。她从1982年到1990年一直从事盘扣制作,手艺从原华东绣品厂师傅任柏年处传承。也有从当地妇女、老人处口头传承,手把手帮带的。
  盘扣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蝴蝶盘扣、蓓蕾盘扣、缠丝盘扣、镂花盘扣等。同样的盘扣缀饰在不同款式的服装上,表达着不同的服饰语言。
  盘扣由称之为“襻条”的折叠缝制的细条布料编织而成。这和现代用整块硬质材料打洞而成的纽扣不一样。如:布料细薄可以内衬棉纱线,做装饰花扣的襻条,一般则内衬金属丝,以便于定形。
  盘扣的花样主要分为直扣、花扣和琵琶扣三大类。无论哪一种盘扣,都要先做成硬条,然后再盘制。
  宁波老式盘扣的工艺流程,根据形状的不同而略有差别。
  盘扣制作前,需要准备好缝衣针、棉纱针、剪刀、各种颜色的棉布和绸缎等材料。盘扣类型一般可分为一字纽、桃子纽、蝴蝶纽和剪刀纽几种。
  一字纽相对比较简单,制作时,先裁斜条,将斜条用针制成一条直线,然后一边盘成纽扣头(圆葡萄形),另一边盘成套锁状(即纽襻)。
  桃子纽,先裁斜条,将斜条用针制成一条直线后,需将其一边先盘横向的桃子形状,再在桃子前盘纽扣头(圆葡萄形),另一边也先盘横向的桃子形状,再在桃子前盘套锁状圆环(即纽襻)。
  蝴蝶纽,是一边先盘横向的蝴蝶形状,再在蝴蝶前盘纽扣头(圆葡萄形),另一边也是先盘横向的蝴蝶形状,再在蝴蝶前盘套锁状圆环(即纽襻)。
  剪刀纽在制作时,要把布条一边先盘成横放的剪刀形状,再在剪刀前盘成纽扣头(圆葡萄形),另一边也是先盘成横放的剪刀形状,再在剪刀前盘成套锁状圆环(即纽襻)。
  以上几种常见的盘扣,现在一般用于中国传统的唐装、中装或各类旗袍上。
  老式盘扣是中华古老文化精细、雅致的韵味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复杂多变的手工技艺的实际例证。现今流行的中国结,就是由盘扣的技艺演变而来的一种手艺。
  老式盘扣以其特殊的工艺性,细腻、婉约的手工嵌边和盘花扣,表现了国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艺术追求。
  盘扣蕴含着细致,每一种都有表现其特征的名字,从普通直形扣到栩栩如生的蝴蝶扣、蜻蜓扣、菊花扣、梅花扣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寿形扣等,有近百种之多。在形形色色的传统旗袍上,衣襟上的盘扣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民族风韵也浓缩其中。
  香袋
  香袋又名“香囊”、“香包”、“荷包”等,是民间较为常见的一种手工艺品。
  香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当时,人们就已经开始佩戴香袋来祛除秽气。三国时代诗人繁钦的《定情》诗中有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这里的“香囊”一词,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香袋。至后世的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香袋更是成为十分普众的装饰品。众多的戏曲、小说、诗歌里都写到过香袋,或把香袋作为意象加以歌咏。《红楼梦》中就有关于“什锦春意香袋”的描写。
  关于在传统节日端午节佩戴香袋的习俗,还有一个民间传说。
  相传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午时,就会有许多妖魔鬼怪出来活动,祸害人间,弄得老百姓们苦不堪言而又毫无办法。这时,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给人们托梦,说妖魔鬼怪最怕的是金属和香气,只要在那一天戴上金属和香气之类的饰物,就能避开妖魔鬼怪的侵害。人们纷纷相传观世音菩萨托梦的事,并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身上佩戴各种各样的金属或者香气之物来辟邪。这一天果然平安无事。从此,此习俗被流传下来了。
  人们习惯在端午节佩戴香袋是因为端午前后气候开始逐渐炎热,蝇虻等一些毒虫开始活动,瘴气上升,容易诱使人们患上疫病。而佩戴香袋能够祛邪解毒,是因为香袋一般都加入了雄黄、艾草、薰衣草等香料。人吸入这些香料,会感觉经脉畅通,祛邪扶正,也能使蛇虫等闻之远遁,起到祛病强身、清爽神智的作用。
  香袋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在古代,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香袋,而且香袋形态也是千姿百态、各具情趣。
  香袋主要分为外面的布囊和里面的香料两个部分。香料多选用艾草、薰衣草、冰片、川穹、樟脑、白芷、雄黄等一系列中草药,并碾磨成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外面的布囊则式样不同,做法也各有不同。
  这里列举大家较为喜爱且较为常见的生肖香袋的制作过程。
  制作生肖香袋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针、线、剪刀、各色布块(以真丝织锦缎为佳)、八面光(一种装饰品材料)、珠子(塑料珠子、玻璃珠子皆备)、棉花,以及调配好的香料。
  制作时,首先确定生肖香袋图案,选择好相应的布料,并在选好的布料上画好正反面的生肖图案。接着用两三层薄布,重叠贴在一起,并将画好图案的布料贴在最外层,用剪刀沿着画线将布料上的生肖图案裁剪下来。接下去,把裁剪下来的正反面图案拼在一起,进行缝边。一边缝,一边将事先准备好的香料与棉花填充到布囊里,再进行锁眼、锁边等工序,然后把香袋的边缝紧。用八面光、珠子等装饰物做成生肖香袋的眼睛、嘴、纹饰等,钉在香袋上。最后,再用红线做成香袋的装饰须条和挂线。这样,香袋制作就完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生肖挂件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香袋也逐渐超越原本单纯的辟邪作用,变成一种蕴含深层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人们在端午佳节互相馈赠香袋,不仅仅是希望对方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把香袋视为一种吉祥如意的寄托与象征物。
  现在会手工制作香袋的人越来越少。江北区除了方翠仙、金彩娣等少数几位老人还会手工制作香袋,更多的年轻人则是购买机器制作的香袋作品。
  为了使制作香袋这门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不至于失传,江北区特意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把一些老手工艺者请入学校,在学生们中间教授手艺。这一创新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传承效果。一个个精美的香袋,出自天真烂漫的学生之手,正是香袋这一优秀民间手工技艺传承生生不息的最好写照。
  弹棉花
  “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这是宁波弹棉花工匠们对这门手艺的一种诠释,也是对自己劳动情景最为形象的一种描述。
  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虽然如今城里已不多见,但上年纪的宁波人,都对它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弹响和一片片花絮飞,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表演,让孩子们惊讶不已。
  弹棉花的工具主要有大木弓、用牛筋做的弦、木棰、铲头、磨盘等。虽然弹棉花的工具较为简单,但弹棉花的每一步骤却毫不简单。
  弹棉花,实际上指的是弹棉胎,也有弹棉褥(垫被)。棉花去籽后,再用弦弓弹蓬松。如果是絮棉被、棉衣的棉,那就直接进行加工。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以提取棉花,把棉花拼成方形。弹时,木锤频频地击弦,使放在木板上的棉花逐渐弹蓬松,再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方向布成网状,以便固定棉絮。布纱由两人完成,最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
  弹棉花不仅费力,也是个精细活。敲弓的时候要花大力气,拉线则是细致的工作,要两个人一起才能完成。最后,在棉被上排布一个花样,一条棉被初具雏形。最后经过多次压磨,一条松软、暖和的棉被就完成了。
  弹棉花,从弹、拼到拉线、磨平,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挺费时间。旧时,手艺熟练的弹棉花人,一天也只能弹一两条棉被。
  弹棉花的标志性动作是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会发出声响。这使得弹棉花这门独特的手艺,在操作时,会出现富有节奏的音乐声。所以,宁波弹棉花的行当还留下了一首《弹棉花歌》。歌词这样唱:
  弹棉花啰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哟,
  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哟,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
  哎哟勒哟勒,哎哟勒哟勒,
  弹好了棉被,那个姑娘要出嫁,那个姑娘要出嫁!
  弹棉花啰弹棉花,半斤棉弹出八两八哟,
  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哟,弹好了棉被姑娘要出嫁!
  弹棉花也有习俗:作为女儿嫁妆的棉絮,都要用新棉;平时人们的被絮用纱,一般用白色,但用作嫁妆的棉絮,必须用红绿两色纱,以示吉利。如旧棉重弹,须先除掉表面的旧纱,然后卷成捆,用双手捧住,在满布钉头的铲头上撕松,再用弓弹。
  旧时,宁波周边农村有不少贫苦的农民,因生活所迫,整年在外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
  改革开放以来,江北文教路育才地区仍有不少“弹棉郎”在营生。20世纪末,弹棉花这个老手艺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老百姓家里很少使用老棉絮棉胎,取而代之的是品种繁多、色彩丰富的各种腈纶被、九孔纤维被等,同时,弹棉花的手艺也慢慢地被机械化操作所代替。
  现在,宁波江北环城北路仍有一位手工弹棉花艺人郑九静。
  郑九静从1975年开始,一直从事弹棉花行当。他凭着祖父传下来的传统手艺,开办了一家弹棉花小店。
  弹棉花工艺虽然很古老,其手工技艺也被逐渐被机械化操作所代替,但这门传统手艺,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有被充分保护的价值。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