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馒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201
颗粒名称: 乌馒头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3
页码: 64-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农产品加工乌馒头的制作技艺和制作工序的具体介绍。
关键词: 江北区 农产品加工 乌馒头

内容

乌馒头是慈孝文化之乡——慈城最有名的特色糕点之一。
  乌馒头最早统称为馒头,但因为其馅在外,也被称作盖浇馒头。据传,宋高宗赵构当年从
  温州返回,再次途径慈城时,在街头看到涂着乌黑油亮糖浆的馒头,偶然尝了之后,不觉脱口
  而出:“这乌馒头好吃。”圣口一出,于是“乌馒头”的名字就这么叫出来了,而且一直沿用至
  今。
  据曾做过乌馒头的老慈城人说,乌馒头制作技艺比较简单。旧时馒头上的黄糖比较浓,呈乌黑状。盛粉浆的钵头,过去用陶制,现在都改用白铁皮制作。旧时,每只钵头底(乌馒头模子)都会垫上一张梧桐叶,以防止乌馒头出笼时粘底。现在改为在每只铁皮模子上刷一道油,以达到同样效果。
  1929年10月出生的陈满昌师傅,1948年开始从事乌馒头等糕点的制作。陈老师傅特别擅长制作传统乌馒头和饴糖,系统地掌握了这门技艺。陈师傅师从“裕丰”陈友富学艺。满师后,陈满昌一直从事“乌馒头”和相关食品的制作。新中国成立后,慈城成立供销社,陈满昌在一家副食品商店工作。那时没有收授学徒。现在陈师傅年过八旬,其乌馒头制作技艺,后继乏人。
  目前,镇内从事乌馒头制作的点心店有20余家,而且以乌馒头为主的点心等已深得新老慈城人的喜爱。
  乌馒头制作的原料一般有麦粉、黄糖和酵母。
  制作的工具有蒸笼、模子盆(陶瓷、铁皮)和大缸。
  制作乌馒头必须经过几道严谨的工序:
  首先,以1斤半麦粉和1斤清水的比例,将麦粉和水倒入专用的大缸进行搅拌。麦粉和水倒入缸后,接着是放入适量酵母(视季节气温而灵活掌握)继续拌和粉浆,然后密封,盖好盖子,任粉浆发酵。若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半小时后,粉浆表面就会起泡,并会高高隆起。另备糖水一盆,用勺子将糖水均匀舀入定制的乌馒头模子里,然后倒入粉浆。约15分钟后,模子里的粉浆再次起泡隆起(俗称二次发酵),这时开始上蒸。上蒸15分钟后,热气冒顶时,乌馒头就可以出笼了。
  制作过程中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如蒸馒头不能用热水,许多人爱用热水或开水蒸,以为这样蒸得快。其实这不科学,因为生冷的馒头突然遇到热气,表面会粘结,容易使馒头半生半熟。正确的方法应是在锅内加冷水,放入馒头后,再加热升温,可使馒头均匀受热,松软可口。
  发酵的水温也很讲究,如发酵粉融于温水中,水温不能超过40摄氏度。如果发好的面团有酸味,可以加一点碱面中和。一般只要不是发得太过,不加碱也没有关系。
  还有就是在蒸馒头的过程中不能掀锅盖。馒头蒸好后,也不要急于掀锅盖,最好焖十分钟再掀盖,以防止馒头形状出现塌陷。江北千年古镇慈城现在仍然保留着五月端午吃乌馒头的习俗。乌馒头还是端午节时晚辈孝敬长辈,特别是准女婿孝敬岳父母的必备礼品。这一习俗作为慈孝文化之一,代代相传。
  慈城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因为宋高宗赵构在慈城起名,所以“乌馒头”仅限慈城生产,外地商家唯恐触犯皇命而受罚,都不敢擅自制作“乌馒头”。如今,“乌馒头”依然是慈城独特的糕点食品。乌馒头制作的技艺,仍有代代相传的价值。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