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却亭的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187
颗粒名称: 赐却亭的由来
分类号: I276.3
页数: 2
页码: 3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赐却亭的由来地名传说,内容主要讲述了沈圭逊为人廉洁的品格和不愿助纣为虐的行为,便把沈圭逊常去的这座亭子唤做“赐却亭”。
关键词: 江北区 赐却亭 地名传说

内容

宁波江北区洪塘街道上沈村,有一条清澈绵长的小河,人们往河里一望,便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亭子的清晰倒影。
  这座古亭与一般江南的亭子不同,其一,柱不是常见木柱;其二,亭并非圆形,而是略呈长方形。
  该亭有石柱八根,南北各四根,石柱边长约28厘米,高达3米。这样的石柱亭子,附近仅慈城的师古亭可与之媲美,但师古亭却是常见的圆形亭。除了外形特别之外,这座古亭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赐却亭”。说起这个名字,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据洪塘街道老一辈人相传,第一个到上沈村建村构宅的人是南宋的沈明(字恒德)。其先辈在宋为官,抗元战死后,举家南下躲避战乱,约南宋嘉定年间来到这里。沈明见此处土地肥美,流水清澈,宜于安居乐业,便开垦、建房。自此,其家族世代安居于此。
  沈明后人传到“阜”字辈第五代玄孙时,长孙沈邦(字圭逊),成为赐却亭的主人公。
  沈圭逊生于元朝大德三年(1299),自小聪明过人,博学多才。元至治二年(1322),沈圭逊参加了元朝乡试。那时候,朝廷把天下分为11个行省、2个宣慰司和1个直隶省。所谓的乡试,其实就是一个行省的人才考试。
  元的统治者为蒙古人,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汉人第三等,而把长江以南长期抗元的汉人,定为当时社会最下等的第四等人。汉人在政治上和社会上遭到制度压迫和歧视。比如考试写策,汉人、长江以南的汉人要写试策1000字,蒙古人和色目人只要写500字。沈圭逊在八月二十日、二十三日、二十六日参加了江浙行省乡试的三场考试。自负才学的他,一举取得江浙行省第一名的成绩,并中解元。因此他不但成为举人,还受赐进士及第,于是有了充分的条件以参加第二年的会试。
  元代的会试只取天下举人中的300人参加。而这300个人里,最终还要淘汰200人。长江以南的汉人只可以75人参加。蒙古人和色目人尽管人数极少,却可以占到150人的名额。至治三年(1323)二月初一,沈圭逊参加了会试,从未时到黄昏,关在一间小屋里,由军差看守,相伴的只是笔墨和12幅白纸。又经过初三、初五两场会试,沈圭逊以“第四等人”身份,取得了会试成功,成为进士。之后,沈圭逊在三月初七的御试中,又由元英宗皇帝钦点为御试第四名。
  诗学才情一流的沈圭逊参加完御试后,一直在朝做官,直至学士。但在做官期间,沈圭逊亲眼看到元朝朝纲不振,官僚腐败,政府轻视文人和汉人,导致人民困苦以致国势艰危,于是,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毅然拂袖辞官回到上沈村。元顺帝屡次招他回去当官,他都坚定地拒绝,也坚决不接受元顺帝赐给的瑶琴玉棋。
  传说元顺帝的使者,老远来到上沈村请学士公沈圭逊受赐,却找不到人。村人说他到村西亭子里赏梅去了。使者又去村西请他受赐,沈公依然谢而不受,仍不愿为官。说完,便转身自顾赏梅而不再理会使者。使者讨个没趣,又不便发作,只得打马而归。一次次的推辞赏赐,使得沈圭逊在当时的村里名声大振。村民知道村里住着一位清高孤傲的大学士,有感于他的廉洁的品格和不愿助纣为虐的行为,便把沈圭逊常去的这座亭子唤做“赐却亭”。
  有了这样的典故,“赐却亭”在上沈村老百姓的眼里,已经不是一座普通的亭子。直至如今,依然保持得比较完整,石柱、鱼梁等仍然存留。
  赐却亭的故事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其代表着当时如沈圭逊这样的第四等汉人的才华和尊严,代表着中国古人高尚的节操。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