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法家梅调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179
颗粒名称: 大书法家梅调鼎
分类号: K825.6
页数: 3
页码: 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人物故事大书法家梅调鼎简介和民间传说情况的具体介绍。
关键词: 江北区 民间文学 梅调鼎

内容

慈城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了许许多多传奇人物。大书法家梅调鼎,就是其中一员。
  梅调鼎,字友竹,号赧翁,清末慈溪县城人(今江北区慈城镇)。年轻时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因书法风格特异,与当时科举考试定例书体“馆阁体”相左,故数次不得参加省试。从此,他发愤习书,绝意仕途,布衣潦倒一生。后有《赧翁集锦》和《梅赧翁手书山谷梅花诗真迹》印行于世。
  其书法学习古体,前期多学“二王”,中晚期书法归于恬淡,至晚期书法已入化境。《沙孟海论书丛稿》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他的作品的价值,不但当时没有人和他抗衡,怕清代二百六十年中也没有这样高逸的作品。”而真正让慈城人记住梅调鼎的,不是他的书法,而是他那不求功名利禄、不沉沦、不附俗的高洁品格。至今慈城还口耳相传着
  “梅调鼎拒书李鸿章”的故事。
  相传,梅调鼎年轻时已极擅书法,中年时书法日益精进,声望日增,许多官吏与富商纷纷登门求字。而梅调鼎对这些腐败堕落、为富不仁的官商深恶痛绝,一概拒绝。
  话说当时的军机大臣李鸿章,虽然远在北京,却也耳闻梅调鼎的大名。一次,李鸿章见到梅调鼎的书法,发现确实流转潇洒,清新自然,又见笔力挺拔,就动了求书收藏的念头。于是,李鸿章差人带了他的名帖和酬金来到慈城,不料吃了梅调鼎的闭门羹。只见到梅调鼎家大门口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
  差人匆匆回报李鸿章,李鸿章听了,心里明白,这是梅调鼎借刘禹锡《陋室铭》之意而用之,分明是拒达官贵人于门外。看来求书之事,还得另谋他法,从长计议。此后,李鸿章采取了“迂回、侧击”的办法,刻意去熟悉和拉拢在京的慈溪籍官员,终于探得在京为官的慈溪籍官员钱清与梅调鼎为多年好友。这样一来,李鸿章打定主意,让钱清替他向梅调鼎求字。
  一天,李鸿章约请钱清上门,寒暄了半日,李鸿章才进入正题道:“钱大人,你与梅调鼎为同窗好友,拜托代求一幅字联如何?”钱清见李鸿章开口相托,不禁面有难色,低声答道:“中堂大人有所不知,梅调鼎其人生性怪异,商越富者越不写,官越高者越不写,钱越多者越不写,此事恐怕有所为难。”李鸿章想了一下道:“以钱大人与彼多年厚交,求书自赏若何?”钱清迫于李鸿章的地位,只得答应下来,记下了李鸿章自撰的对联内容,不日便赴慈城。
  钱清到了慈城之后,立即上门拜访梅调鼎,并说明了自已求书的来意。梅调鼎见是故友求书,推脱不过,便答应了下来,与钱清一道走进书房。钱清打量了书房,一如当年清贫,除了书桌与文房四宝之外,几乎是家徒四壁。书房里生着一炉炭火,焐着一盆热水,微微地冒着白气,经询问方知天寒地冻,唯有如此才可以习书无碍。
  梅调鼎铺纸研磨,钱清则赶紧说出想要求的字(其实是李鸿章想要求的字),梅调鼎拿笔饱蘸墨汁,右手横卧笔杆,猛然间落笔于纸上,时快时慢,一气呵成写完了上联,接着梅调鼎又书下联,书到第三个“少”字的时候,最后一撇又枯又长,见墨势已竭,稍蘸墨汁,接写,先把以上的三个字又依样“空行”了一遍以接行气,行毕“少”字,紧接着写了一个“荃”字,又一气呵成地写完了下联。
  接下去便是落款,梅调鼎将对联读了一遍,正欲下笔落款,忽然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这下联的“少荃”二字乃是当朝权臣李鸿章的字号,这分明是他拐弯抹角来索要我的字。幸而因为书到一半,墨干笔枯,断了对联的内容。差点让他得手,我必不能让他如意!
  梅调鼎不露声色,心中已然打定主意,他将毛笔反反复复蘸饱墨汁,又瞥了一眼钱清。钱清哪知梅调鼎已经发觉,眼见对联写成,心中已是暗喜,只等着他落款。但见梅调鼎提起笔来,“滴答滴答”一阵声响,墨汁已从饱蘸的毛笔上滴落在对联之上,钱清大惊,正欲上前抢过对联,梅调鼎一手将书桌上的对联揉成一团,口说:“墨汁污了无用矣。”说完往废纸篓里一掷,颓然坐在椅子上道:“写不好,写不好。”就此罢手。
  其后任凭钱清再三恳求,无奈梅调鼎心意已决,钱清只得悻悻而回,李鸿章求书的事也就这么落了空。
  这个梅调鼎拒书李鸿章的故事,已经在慈城流传了近百年。梅调鼎,已经成为了慈城人的一个象征,是传统慈城人风骨的体现!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人物

梅调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