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177
颗粒名称: 人物故事
分类号: I276.3
页数: 11
页码: 4-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民间文学人物故事的简介内容,内容主要介绍了才子赵文华、大书法家梅调鼎、孝子张无择引兵救母、朱贵血染大宝山。
关键词: 江北区 民间文学 人物故事

内容

才子赵文华
  赵文华,江北慈城人,明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后官至刑部主事。无论人们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功过,在其老家慈城,一直流传着这位才子的许多传奇故事。
  赵文华的出生就带有传奇色彩。传说当年慈城南门来了一对夫妇,男的是风水先生,病状恹恹;女的步履蹒跚,大肚子凸显。夫妻俩来到一户人家,观看大门和院子,男的见院中有一方石雕护栏,高不过一尺,中间有水,非井非池。风水先生当即断言:“此出宰相之宝地!”
  说来败兴,房主夫妻年届五旬,膝下无子。此房还有一户居住者文某,乃房主多年至交,文某在此房屋既为借住,又为托管。房主与文某听了风水先生的话,不以为然,以为是调侃。
  风水先生见机轻执对方衣袖,说有事相商。面对房主和文某,风水先生道出心中想法:只要把院中小水池做成坟,后代必出大官。他其实已来日无多,愿在此葬身;老婆腹中有孕,出生后就是三家共同之子,以三家姓氏为名。日后由他赡养三家长者,并光耀三家门庭。
  房主和文先生初听觉得唐突,细加思量:自家既无子女,现这一提议倒也能接受,不失为深谋远虑之良法。三家相商后,就定下了此事。
  不久,风水先生之妻生一子。由于他姓赵,居住者姓文,房主姓华,于是儿子起名赵文华。赵文华出生后不久,生父便离世而去。按原先约定,风水先生坟墓就置在水池位子。
  赵文华渐渐长大,年少时便才智过人、有胆识,是远近闻名的神童。赵文华十岁时,县上来了钦差,人皆肃静回避,他偏是头顶书包挡道,钦差叱问,他振振有辞,强辩“孔圣”在上,岂有回避下跪之理?钦差无奈,只好让他上路去读书。多年后,赵文华高中进士,后又官职司空,入内阁,有“出将入相”之称。
  赵文华入朝为官之际,正是严嵩当道之时。当年严嵩进京求相,经慈城清道观求梦,少年赵文华曾为他“圆梦”,断言将要发迹为相。严嵩铭记在心,入阁成为首辅后,更是处处看好赵文华。赵文华于是拜严嵩为父,借此飞黄腾达。但赵文华考虑到严嵩作恶极大,早晚要倒台,便处处给自已留下后路。
  据说严嵩五十大寿这一天,各地心腹、众多干儿全都前来送礼拜寿,连同赵文华一起的门生共72人。赵文华最后一个匆匆赶到,递上一份湿漉漉的门帖和礼包,急急忙忙就要归去。严嵩留住了赵文华,让画师把72门生全都画上像,赵文华见状,突然扑地跑到严嵩面前,口称“万寿无疆”,因此画上的赵文华只留下了一个屁股后影。
  严嵩倒台后,皇帝下旨捉拿严嵩及其党羽,抄检严府所得画像门帖,照此一个个捉拿归案,只有一个屁股后影难以辨认。门帖之中还有一份空白无字的大红空帖,那是赵文华用乌龟尿磨墨写字,湿时清清楚楚,干后子虚乌有。严嵩党羽门生72人,一个个清查,到第71个何文秀,统统被杀头。第72个是赵文华,虽是严嵩的干儿子和重要党羽,可是细查门帖画像,就是找不到真凭实据,嘉靖皇帝最后判他发配充军。
  赵文华听得被判处充军,慌忙上前启奏万岁:“罪臣赵文华别无他求,只愿不发配于老家浙江宁波慈溪,除此,哪里都愿意去得。”这是赵文华退而求其次的小小伎俩,皇帝偏偏不识,就“强人所难”把他发配至慈溪。
  赵文华一行从京城出发,一到宁波,便改变旗号,打出“告老还乡”的招牌。到了家乡,两个儿子赵怡思、赵怿思仍任高官,加之以往也为家乡做过不少善事,地方官既不想也不敢得罪他,他也就得以在家乡有了告老还乡的身份,并有一定的势力。
  赵文华回家后,自度逃脱一死罪,难保日后不被掘坟戮尸,抛骨荒野,于是暗地派人造了36座一模一样的疑冢:沿江18座,沿山18座,坟前概不立碑。临死时,又将如何出丧,对两个儿子做了交待。出丧那天,儿子遵照遗嘱,用36支出殡队伍,抬着36具相同的棺材,葬在36处坟穴。此事轰动了整个慈城。
  赵文华以过人才智踏上仕途,又以老谋深算保全后事,功过是非,只能任人凭说。
  大书法家梅调鼎
  慈城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了许许多多传奇人物。大书法家梅调鼎,就是其中一员。
  梅调鼎,字友竹,号赧翁,清末慈溪县城人(今江北区慈城镇)。年轻时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因书法风格特异,与当时科举考试定例书体“馆阁体”相左,故数次不得参加省试。从此,他发愤习书,绝意仕途,布衣潦倒一生。后有《赧翁集锦》和《梅赧翁手书山谷梅花诗真迹》印行于世。
  其书法学习古体,前期多学“二王”,中晚期书法归于恬淡,至晚期书法已入化境。《沙孟海论书丛稿》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他的作品的价值,不但当时没有人和他抗衡,怕清代二百六十年中也没有这样高逸的作品。”而真正让慈城人记住梅调鼎的,不是他的书法,而是他那不求功名利禄、不沉沦、不附俗的高洁品格。至今慈城还口耳相传着
  “梅调鼎拒书李鸿章”的故事。
  相传,梅调鼎年轻时已极擅书法,中年时书法日益精进,声望日增,许多官吏与富商纷纷登门求字。而梅调鼎对这些腐败堕落、为富不仁的官商深恶痛绝,一概拒绝。
  话说当时的军机大臣李鸿章,虽然远在北京,却也耳闻梅调鼎的大名。一次,李鸿章见到梅调鼎的书法,发现确实流转潇洒,清新自然,又见笔力挺拔,就动了求书收藏的念头。于是,李鸿章差人带了他的名帖和酬金来到慈城,不料吃了梅调鼎的闭门羹。只见到梅调鼎家大门口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
  差人匆匆回报李鸿章,李鸿章听了,心里明白,这是梅调鼎借刘禹锡《陋室铭》之意而用之,分明是拒达官贵人于门外。看来求书之事,还得另谋他法,从长计议。此后,李鸿章采取了“迂回、侧击”的办法,刻意去熟悉和拉拢在京的慈溪籍官员,终于探得在京为官的慈溪籍官员钱清与梅调鼎为多年好友。这样一来,李鸿章打定主意,让钱清替他向梅调鼎求字。
  一天,李鸿章约请钱清上门,寒暄了半日,李鸿章才进入正题道:“钱大人,你与梅调鼎为同窗好友,拜托代求一幅字联如何?”钱清见李鸿章开口相托,不禁面有难色,低声答道:“中堂大人有所不知,梅调鼎其人生性怪异,商越富者越不写,官越高者越不写,钱越多者越不写,此事恐怕有所为难。”李鸿章想了一下道:“以钱大人与彼多年厚交,求书自赏若何?”钱清迫于李鸿章的地位,只得答应下来,记下了李鸿章自撰的对联内容,不日便赴慈城。
  钱清到了慈城之后,立即上门拜访梅调鼎,并说明了自已求书的来意。梅调鼎见是故友求书,推脱不过,便答应了下来,与钱清一道走进书房。钱清打量了书房,一如当年清贫,除了书桌与文房四宝之外,几乎是家徒四壁。书房里生着一炉炭火,焐着一盆热水,微微地冒着白气,经询问方知天寒地冻,唯有如此才可以习书无碍。
  梅调鼎铺纸研磨,钱清则赶紧说出想要求的字(其实是李鸿章想要求的字),梅调鼎拿笔饱蘸墨汁,右手横卧笔杆,猛然间落笔于纸上,时快时慢,一气呵成写完了上联,接着梅调鼎又书下联,书到第三个“少”字的时候,最后一撇又枯又长,见墨势已竭,稍蘸墨汁,接写,先把以上的三个字又依样“空行”了一遍以接行气,行毕“少”字,紧接着写了一个“荃”字,又一气呵成地写完了下联。
  接下去便是落款,梅调鼎将对联读了一遍,正欲下笔落款,忽然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这下联的“少荃”二字乃是当朝权臣李鸿章的字号,这分明是他拐弯抹角来索要我的字。幸而因为书到一半,墨干笔枯,断了对联的内容。差点让他得手,我必不能让他如意!
  梅调鼎不露声色,心中已然打定主意,他将毛笔反反复复蘸饱墨汁,又瞥了一眼钱清。钱清哪知梅调鼎已经发觉,眼见对联写成,心中已是暗喜,只等着他落款。但见梅调鼎提起笔来,“滴答滴答”一阵声响,墨汁已从饱蘸的毛笔上滴落在对联之上,钱清大惊,正欲上前抢过对联,梅调鼎一手将书桌上的对联揉成一团,口说:“墨汁污了无用矣。”说完往废纸篓里一掷,颓然坐在椅子上道:“写不好,写不好。”就此罢手。
  其后任凭钱清再三恳求,无奈梅调鼎心意已决,钱清只得悻悻而回,李鸿章求书的事也就这么落了空。
  这个梅调鼎拒书李鸿章的故事,已经在慈城流传了近百年。梅调鼎,已经成为了慈城人的一个象征,是传统慈城人风骨的体现!
  孝子张无择引兵救母
  慈城是闻名海内外的慈孝文化之乡。在慈城,关于慈孝的民间故事众多,其中流传最广和影响最深的,当属“三孝子”的故事。
  张无择是“慈城三孝子”中的一个。历史资料记载,其于唐代永隆初年(680)中举明经科,后官至中散大夫、和州刺史。
  张无择为官忠于朝廷,居家则至亲至孝。父亲去世时,他为父亲守孝丁忧,曾亲自背土结庐,整整七天滴水不进。他的孝行为人们广泛称颂。张无择去世后,葬于距慈城县城西约30里的虎胛山。
  历史上的张无择是唐朝人,但是慈城人口耳相传中的张无择救母的故事,却发生在北宋末年。其年代偏差的原因,经专家推断,大致有两种:一是历史上确有同名同姓之人,在故事流传的过程中,将二人年代混淆;二是救母故事是宋代人所为,但却托名于唐代的孝子张无择。然而不管何种原因,张无择引兵救母的故事,通过当地人代代口传,早在慈城人心里扎下了根。
  相传,张无择出生在慈城一户贫困的家庭,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只剩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极为贫寒。
  张无择的母亲自从丈夫去世以后,也因悲痛过度长期卧病在床,身体非常虚弱。年轻的张无择不得不独自撑起家来。他既要服侍母亲,又要下地干活,十分辛苦。左右邻居见他如此勤劳孝顺,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可是当时正值北宋末年,江南地区遭到金兵侵袭,到处兵荒马乱,慈城也不例外。县中百姓都生活在惶恐之中,害怕会遭到金兵掠夺与戕伐。张无择的母亲虽然每天躺在床上,却担忧在外干活的儿子,因此病情也越来越重。
  张无择没钱给病重的母亲看病,只好去外地向亲友借钱。这天,借了钱赶回家的张无择,路上碰到许多往外逃难的慈城人。惊疑不定的他,一打听,原来是金兵南下,将要杀到慈城。
  张无择赶忙跑回家中,马上背起重病的母亲往鄞州府(今宁波市)方向逃难。这时,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张无择为了不让母亲受冻,脱下自己的衣服披在母亲的背上,冒着大雪,背着母亲踉踉跄跄地往前走。当走到洪塘的时候,他似乎感到母亲不省人事,于是咬着牙,三步并两步,走得更快。万幸的是,他终于找到一户好心人家,于是讨了一碗热粥,一勺勺地喂母亲,自己却水米未进。过了一会儿,母亲终于睁开了眼。张无择见状,心里落下了一块大石头。然后又背起母亲,继续逃难。
  到了次日,张无择和母亲眼看着快要进入鄞州府地界的时候,后面逃难的人渐渐地越来越多,而且每个人脸上都神情惊恐。张无择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金兵就在后面不远,被追上的人都死在了金兵的屠刀下。张无择个子本来就矮小,背着母亲逃了这么远的路,再加上一天都没有吃东西,实在没有力气。这个时候他就想,如果我继续背着母亲跑的话,必然逃不了多远,就会被金兵追上。那样,母亲和自己都难逃一死。现在,唯有把母亲藏起来,自己引开金兵,那或许还能保得母亲一命。
  打定主意之后,张无择就四下寻找,看看哪里有母亲的藏身之地。忽然,他看到附近有一个水潭,水潭周围茅草遍地。于是,张无择就把母亲隐蔽地藏在溪水潭边,又用茅草把母亲盖起来,这样既不会被金兵发现又能为母亲保暖。张无择让母亲好好躲着,不要声张,自己去引开金兵,等把金兵引走了就回来接她。
  张无择告别母亲,朝着金兵追过来的方向跑去。张无择一边跑,一边大声叫喊。果然,金兵看到他了,纷纷朝着他追过去。张无择就这样引着金兵跑向了另一个方向。
  张无择的母亲在水潭边焦急地等着儿子回来,可是等了两天都杳无音信。后来,张无择的母亲被路人发现,得救,因此逃过一劫。可是张无择再也没有了踪迹。乡人被张无择的孝心感动,为了纪念他,就在当年他救母亲的水潭边,建造了一座桥,取名“悬慈桥”,并建了一座庙,取名“悬慈庙”。
  朱贵血染大宝山
  大宝山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妙山村。大宝山战役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战事异常艰难和惨烈,令人难以想象。
  1842年年初,当时在金华任副将的朱贵将军,奉命调来慈城,屯兵大宝山,准备协助收复失地镇海。朱贵将军率领精兵数百人和在军中服役的三个儿子,日夜兼程来到大宝山,等待军令。朱贵将军出身将门世家,部下士兵来自各地,有甘肃、陕西、四川、西藏等。这些人经他精心调教训练,个个作战勇猛,纪律严明,战斗力非常强。
  当时形势下,朱贵将军是个强硬主战派,而朝廷在英军接连攻陷定海、镇海、宁波后,对是战还是降仍然摇摆不定。朱贵将军的上司文蔚等不是主战派,因此,虽然他们的大本营就在附近的长溪岭上,任务是收复镇海,但脑子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
  一天早晨,天蒙蒙亮,英国侵略军1000多人在军官率领下,分别乘坐三艘小兵轮,从镇海口逆姚江而上,从裘市大西坝上岸,经过夹田桥,向慈城扑来,直逼大宝山。
  朱贵将军得知消息,不但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率军严阵以待,并且部署了上百个枪炮手开始正面阻击敌军。英军一次次的攻击和冲锋,都在死伤惨重下被打了回去。战斗从早晨打到傍晚,英军眼见正面进攻受阻,又增兵百人,分乘3艘兵轮,过丈亭江,从彭山与太平桥之间上岸,走西面,从山后向大宝山抄袭而来。
  在这紧要关头,朱贵将军连续派人请文蔚派兵从两侧的清道观和西悬岭包抄英军,同时派兵增援正面战场的大宝山。可惜文蔚2000多人却按兵不动,只是坐山观虎斗。朱贵将军的部队因此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
  一天激战下来,将士没吃没喝,弹尽援绝,但朱贵将军仍然率将士浴血奋战。天快要黑时,忽然将士们背后炮声大作,营帐也起了火,火光冲天。士兵报告:英军已从西北山坡攻上山来。朱将军听后仰天长叹:“文蔚若是及时出战,何有英军西山偷袭!”
  面对腹背受敌,朱贵将军只能将为数不多的士兵一分为二,一半就地死守,另一半则赶往西北坡迎敌。
  此时,部队虽然身陷绝境,但朱贵将军再一次激励将士以身殉国,奋勇抗敌,与阵地共存亡。他高举大刀,第一个冲进敌军,奋力砍杀。士兵扛着将旗,跟随将军奋勇杀敌。正当朱贵将军带头厮杀敌军时,英军头目瞅准时机,向朱贵将军“砰砰”开了两枪,朱将军倒下了,但就在他得意时,朱将军翻身跃起,大吼一声,手起刀落,直接把他的左臂劈了下来。英军头目一声惨叫,扑倒在地,朱贵连补几刀,敌军头目滚了几下便死在了朱将军的脚下。
  经过如此的激战,身负重伤的朱将军,仍忍着疼痛高举战刀,与士兵们一起砍杀,一口气砍了十多名英军。
  最后,朱将军的喉咙又中了一枪,最终倒在了大宝山下。朱将军的二儿子昭南也英勇殉国,三儿子共南则数次负伤,但醒来后继续杀敌,直至大旗击毁,无法再战,只好率部突围。
  大宝山战役,朱贵率领将士击毙英军众多,沉重地打击了英军的嚣张气焰。英军从此不敢深入宁波内地,不久便退出宁波。
  共南突围后,将父兄遗体护送回绍兴。朱将军奋勇杀敌的事迹上报朝廷后,深深地感动了道光皇帝。他派钦差大臣一路护送朱贵遗体到其老家甘肃安葬。之后,又连发五道圣旨,表彰朱贵父子功绩,追封朱将军为二品衔总兵。
  大宝山之役,朱贵部队共有215名官兵壮烈牺牲。当地群众把这200多将士遗体葬在西悬岭上,并建墓立碑,人称“百丈坟”。不久,人们又捐资建成“朱贵祠”,后来林则徐为朱贵祠亲笔题写一块“忠规孝矩”匾额。
  “大宝山之战”、“百丈坟”和“朱贵祠”,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见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丰碑。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