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图书馆
江北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江北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总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171
颗粒名称:
总序
页数:
2
内容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的演化和发展是一个生命体的成长发育和有机完善的过程。因此,城市不能割断历史,割断历史也就撕裂了现在,城市不能失去记忆,失去记忆便失去了憧憬。城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保持和延续着城市文化,并促进着城市机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赋予了人们真切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精心呵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维系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市将具有深远意义。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倚港生城,以阁兴名。这里是7000年中华文明的曙光——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思想史上明清时期浙东学派的重心;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洋务变革、中西方文化融汇的前沿。宁波特定的文化和地理“土壤”,孕育了史传久远、资源丰富、形态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南到北,北部文化的文气、中部文化的灵气和南部文化的侠气,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和风格在境内共生共荣:闻名天下的宁波汤团,千古绝唱梁祝文化,巧夺天工的千工床、万工轿,风情浓郁的“十里红妆”婚俗,描绘出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斑斓色彩。这是宁波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其精心呵护、传承发展,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的职责。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全社会积极参与势头方兴未艾;保护传承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一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保护能力明显增强;保护机制逐步健全,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在保护中传承,在开拓中前进,有效发挥了咨政育人、传承文明、普及知识、丰富生活的作用,为增强全市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提升宁波文化软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丛书是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从民问文学等七个大类入手,归纳分析了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特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丛书的出版,对于增强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和社会影响,提高全社会保护家乡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进入21世纪的宁波,对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形成了共识。我相信,在宁波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在全市广大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宁波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奇
知识出处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江北卷》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对宁波江北区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予以了介绍,见证了江北区在文化保护上所作的努力与探索,记载了散落在江北街坊巷道的重要文化印记。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