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北之骄》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013
颗粒名称: 自述
分类号: K826.3
页数: 15
页码: 52-66
摘要: 宁波市江北区籍学者余松烈的这篇文章记述了其生平经历和作物栽培史。
关键词: 作物 栽培 余松烈

内容


  1921年春,我出生在宁波慈谿的一个商人家里,起初家住在洪塘镇,后来搬到庄桥镇。小学是在庄桥镇的私立集成小学就读和毕业的,初中是在宁波中学初中部上的,高中是随着我父亲到南京,住在父亲的商店里,在南京市的第一中学上学。1937年夏,读完高二,抗日战争爆发,南京遭日机轰炸,我就逃往宁波家乡并辗转到浙江吴兴县住叔父的商店里,借读于东吴大学吴兴附中的高三。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在金山卫登陆,不久吴兴县就紧张了,就同叔父他们一起到吴兴县乡下山区避难,这才与农村、农业、农民开始有所接触。1938年5月间,与叔父等人由吴兴辗转避难到上海,托庇于上海租界。到上海后就饥不择食地找补习学校补课,1938年9月,我考入搬到上海的南通学院农科,在大学一年级上课,晚上继续在补习学校新开办的致用大学农学院上课。我想不起当时为什么要学农,我没有宏伟的理想和志愿,恐怕主要是机遇造成的吧!急于求学,择近就便。
  在致用大学农学院学习时,我还是一个不满17岁的小青年,这时我认识了两位同学,一位是郑广华,一位是邵霖生,他们都比我大8岁,是我的老大哥,当时已都有坚定主意的人。郑广华以后是山东农学院副教授,栽培生理学专家,是我国这一门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善于思考,长于分析问题,是我经常与其讨论栽培业务问题的人,得益颇多,可惜他已较早地去世了。邵霖生以后是中国农业出版社编审,一个生活阅历颇深,知识比较广博的人,他常常在讨论中提出切合实际的新问题,启发我们,为我们所接受。我同他们以后几乎是同命运共呼吸,几十年如一日,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坚持学农,深入农村,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与他们的影响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上海不是学农的好地方,我们应当到有农业、农民、农村的内地去学农,这是郑、邵两同学的主张。1940年春,我跟他们两人离开上海,冒险通过沦陷区,考入福建私立协和大学农学院读书。在协和大学学习期间,我的学习成绩良好,1941年,曾代表协和大学农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获农艺系全国第一名,增强了我学农的信心和决心。在协大毕业后,三人在福建永安不同的农业岗位上工作,但在礼拜天或假期,经常找机会在一起,漫谈形势、志愿、前途和如何对待农业工作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春,三人先后返回上海,根据我们三人共同意愿,在我父、兄等人的协助下,共同筹措创办专门从事农业的新农企业公司和新农出版社。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我与郑广华通过邵霖生等介绍到老解放区山东农学院工作,郑广华分配在植物生理教研室,我被分配在农学系工作,一直到现在。
  二
  在协大农学院学习期间,我开始接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技术”课程,颇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初期六年,我先后担任这方面的助教和研究学习工作,在导师赵仁镕教授和汤文通教授指导下,颇有收获,为今后我开展教学工作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当时与导师赵仁镕合作编写了一本《生物统计之理论与实际》(上海新农出版社出版,1947年)。以后又合作编写了《田间试验方法》(农业出版社出版,1979年)及《田间试验产量结果的直观分析法》(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
  1950年秋,我为山东农学院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基田,从事“小麦周期播种试验”和“分枝小麦的栽培技术研究”以及用种间杂交以改良分枝小麦的育种工作等。这是我在山东研究小麦的开始,一直到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在这一期间,我主要育成二个小麦品种山农1号及山农3号,研究出小麦深耘断根增产等技术。通过
  16年的田间试验实践和多次下放农村蹲点,以及向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裴继辰学习,跟班劳动,总结他的小麦丰产经验等,我开始对山东小麦有所了解,对山东农业、农村、农民有所认识,并初步建立了感情。
  1966年,当我在我省有名的小麦丰产区肥城县的汶阳日公社蹲点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被召回到学校时,已满校张贴着揭发我、批判我的大字报。从此我受到政治迫害,我的教师权利被剥夺了,我的研究小麦权利被剥夺了,我创建的小麦试验田(包括大量小麦育种材料和新创的种质资源)被占领了。所幸的是,在批判、侮辱之余,我仍能以被强迫劳动者身份参加自己实验田的部分工作和下放农村进行农村调查和强迫劳动改造。在这种情况下,我精神上有压力,情绪比较低沉,但仍能自得其乐地积累小麦生产经验,充实丰富小麦知识,思考小麦生产和试验问题,并偷偷地写论文,一直到1972年。
  1972年,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入学了,由于他们不满意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要求学校恢复我的教学工作,讲小麦栽培,讲生物统计,讲田间试验技术。1973年,我带领第一届部分工农兵学员去掖县西由公社进行生产实习,掖县是我省另一个著名小麦丰产县,借此机会我能又一次向掖县农民学习。1974年春,我又带领第二届工农兵学员的一部分到滕县的龙阳公社进行生产实习,6月底生产实习工作结束,同学们返回学校。我鉴于在学校环境心情不舒畅,而农村环境完全相反,它既是充满友情、温暖的环境,又是我可充分发挥工作优势和学习、试验研究的场所,因此要求学校同意我下放劳动,在滕县农村进行锻炼,一直到1978年,那年我已58岁了。
  在我下放滕县劳动锻炼的五个年头中,是我一生中最愉快、最紧张、最兴奋的时间,虽然生活比较艰苦,劳动比较沉重,但我始终沐浴在农民们的温暖友情中,是我向农民、向生产实践学习的最佳时刻,我在业务上获得较大丰收。滕县是山东省小麦生产大县,有小麦面积100多万亩,不仅在全省而且在全国很有名气,广大农民在长期生产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向生产实践学习,向农民学习,总结群众的生产经验,我走遍了滕县的丘陵、涝洼和平原,学习了高产单位的经验,也发现了后进单位存在的问题,既找出滕县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研究了个别单位的特殊情况,使我逐步做到对滕县的小麦心中有数。这样我就可能在全县小麦业务会议中,向有关领导、技术人员,结合当时麦田管理实际,讲一讲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这样我才能有把握地为当地干部和技术人员讲小麦课,到社队进行技术指导。不仅如此,我取得全县范围第一手资料,取得了对滕县自然条件和小麦生产比较全面的认识,这为我更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探讨和研究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解决小麦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1975年夏收后,我向滕县农业局提出办22个标点(生产)大队科技队长参加的小麦培训班,并主动承担了教学工作,教学结合生产,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学习生动活泼,效果良好。
  1975年秋,滕县县委在总结办小麦培训班的经验基础上,创办了“五七”农大,其中小麦班50人,学制一年,农闲时到我院接受专业基础课教学四个月;在生产季节,分阶段短期集中,由我主讲小麦栽培、小麦育种、田间试验技术三门课程,其他时间则回队参加小麦生产和试验工作,我则利用同学们回队时间,巡回到他们所在的生产大队进行指导,帮助解决生产和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相长,我自己也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
  一年制小麦班共办了三期,在小麦班上,我还根据小麦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新发现的苗头和大家的疑问,在二十二个生产大队全面布置了田间试验,由同学回队进行试验共同解决,并进行总结。这是有指导、有目的、有一定水平的群众性农业科学试验,对我启发很大。三年中共进行了二十多项试验,形成科研成果有15个项目之多。其中若干项目,我综合成“小麦丰产理论及栽培技术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三
  1978年,我正式返校工作,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和栽培生理研究所所长,我多么希望我所创建的、曾工作和劳动过近20年的育种试验田(包括自己和助手所搜集和创造的大量育种材料和种质资源)返归我手,能继续工作。考虑到我当时的职务,为了团结大家,我不能这样做。不得已,我另辟了新的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重新组织课题组搞科研工作,并将主要力量放在栽培研究上,例如继续进行在滕县开始的有关“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精播高产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生理基础、生态基础和先进栽培技术,进行“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等。
  从1979年12月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成立,任命我兼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起,到2003年卸任止,我兼任团长共五届历时24年。这是我一生中兼职时间最长,压力最大和最有意义的工作。小麦技术顾问团的任务是坚持认真学习山东省委、省政府有关农业生产和科技政策的指示和精神,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全省小麦生产情况,提出相应有针对性的技术意见供领导参考,同时在小麦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研究、技术经验总结以及小麦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不断提出新意见,解决新问题,做出新贡献。
  小麦技术顾问团开展工作的二十多年时间,正是我省小麦生产全面大发展的二十年。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省小麦总面积5500多万亩左右,总产为80亿公斤左右,单产为130多公斤。例如1979年全省小麦面积为5500万亩,总产为95亿公斤,单产为171公斤。至九十年代,全省小麦总面积已发展到6000万亩左右,总产达200亿公斤以上,单产为350公斤左右。二十年来,我省小麦发展迅速,主要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省广大农民、有关干部、科技人员的努力结果,小麦顾问团在充分利用小麦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动小麦生产发展也起到一定的绵薄作用。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冬小麦重要产区之一,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农民有丰富的小麦经验,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不断涌现出小麦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小麦技术顾问团在这样特殊条件下,坚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撰写大量技术材料,注重把新的增产技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把宣传技术、指导技术等作为发展小麦生产的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以来印发各类技术材料等二万余份,坚持常年技术讲座受训总计达上亿人次。用先进技术武装农民,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值得提出的,顾问团还在上级鼓励和支持下,组织以山东小麦技术顾问团成员为主体的全省小麦专家和科技人员撰写了《山东小麦》科学专著,于1990年出版,全书60万字,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自新中国成立40年来山东省小麦生产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科学水平,是山东省有史以来在农作物种植方面撰写的第一部较大的科学专著。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山东省小麦迅速发展”始终是小麦技术顾问团最重要的任务。为实现小麦大发展的目标,顾问团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农业生产的有关决定。深入全省各地,找准各个时期生产中的问题。在省科学技术委员的支持下,以顾问团成员为主,联合全省的小麦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及时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1981~1985年进行的《山东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技术开发试验》,针对山东省低产麦田比重大,增产潜力大的特点,运用作物生理、生态学原理和栽培技术,开展小麦低产变中产和中产变高产的研究,取得经验之后,广泛进行小麦低产变中产和中产变高产的开发,促使开发区小麦单产在开发前三年平均单产基础上,每亩每年平均增产25公斤,并推动全省3000万亩低产麦田大幅度增产。该课题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又如1986—1990年进行的《山东省小麦中产变高产模式与最佳栽培技术规程研究》。主要依据小麦光合性能的五个方面,采用计算机模拟与专家经验和生物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原理建立了鲁南、鲁中、鲁北和稻茬麦四种生态区小麦中产变高产的数学模型和具体农艺技术。同时提出小麦亩产400公斤向600公斤发展的关键技术。采用新技术后,使我省中产麦田增产显著。该课题1991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再如1995年
  ~2000年,顾问团还参加了“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小麦课题(三0工程,01课题)”的大量技术工作以及其他等等。
  通过20多年的小麦技术顾问团工作,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团结广大小麦科技工作者,发挥他们的作用和积极性是搞好顾问团一切技术工作的关键。
  从1982年到1991年,结合小麦技术顾问团工作,我以较大的精力投入“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几乎跑遍了山东省所有小麦丰产县,北到河北省、山西省,南到河南省、江苏省进行宣传示范推广。在这段时间内,根据不完全记载,我共讲课和在田间进行技术指导136次,听众包括各级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农民约3.6万多人次,示范推广效果良好。
  1991年,我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和补助,主持了“小麦衰老生理机制及其调控”的研究课题,以后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此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过去研究,又提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理论与实际”项目,现已获得初步成果,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已开始在山东省初步推广了。当然由于年龄等关系,这些大量研究工作大都是我和我的协作者、助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年青同志完成的。他们现在都已成为这方面的主力军。
  四
  1995—2000年,在山东省科委、农业厅的领导和支持下,组成课题专家组并以我作为首席专家主持了“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小麦课题”(三0工程01课题)工作。该课题是一个综合性小麦研究项目,既要应用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选育出适合我省的小麦优质高产新品种;又要开展小麦良种种子繁育工作,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工程技术体系,供应满足群众对于良种的优质种子需求;还要开展小麦优良品种的高产示范推广和小麦栽培技术及其理论的研究等,实行良种区域化,种植标准化,带动全省6000万亩小麦上一个新台阶。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这一项目,课题专家组确定依靠全省有关小麦专家(包括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全体成员)、科技人员、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协作,以及广大农民的支持合作和参与,制订了一系列组织、培训计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协议合同,以及技术指导、监督、检查、验收、纪录档案及财务开支等,实施具体分工,按计划执行。
  在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建立了山东省小麦新品种选育攻关协作组、协作网,组织全省优秀小麦育种单位和优秀选种科技力量,联合攻关。协作网各成员单位仍在过去小麦选种工作基础上,继续各自独立工作,但要求密切合作,互相提供种质资源,互相观摩,互相交流育种经验和技术,互相检查育种工作,进行联合品系比较试验,共同鉴定新育成品系,确定送省品种区域试验材料,共同商讨在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解决。支持、协助搞好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省预备试验和生产试验工作,扩大试验范围,提高试验质量。包括区域试验的地点、土地的选择,田间试验技术的高标准,在每年试验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对试验进行考察、检查等,以提高试验的代表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或消除试验的报废。
  在小麦良种繁育工作上,明确建立、健全并推广我省行之有效的“‘1.2.5’一圃三田小麦良种繁育体系”(“1”是小麦品种播种面积万分之一面积的株行圃或穗行圃和原种田;“2”是千分之二面积的一级种子田;“5”是百分之五左右面积的二级种子田。),在省、市(地)县(区)、分批、分期进行宣传和培训;并按原来的工作基础和地理位置确定18个县(市、区)为全省小麦良种种子繁育示范样板县,由良种种子繁育样本县,带动一、二个重点县。全省每个县都要抓好一、二个重点乡镇,形成一个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网,以推动全省小麦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进程,达到小麦良种繁育和良种种子供应的产业化的目标和满足农民对于良种种子的需要。
  在小麦良种良法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方面:印发技术材料(小麦高产示范良种繁育技术培训资料及优质专用小麦高产示范技术培训资料)在省市(地)县(市、区)、乡(镇)到重点村分批分组进行技术培训。依靠有关农业技术部门在不同年份(1995~1996年度开始),不同地区组织农民开展良种良法配套高产示范工作,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助,如种子、肥料等补助,大力给予技术指导。例如1997~1998年度,在全省49个县(每个市(地)均有一个至数个开发县),共建立高产示范田314.442万亩(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其中水浇田亩产600公斤高产攻关田2620亩,亩产550公斤高额丰产田60万亩,亩产500公斤高产示范田180万亩;旱地亩产350~400公斤高产示范田53万亩。又如1998~2000年,还在9个县建立大面积区域化小麦优质专用品种高产示范,12个县开展了7个新品种展示工作。所有高产示范田、优质专用高产示范田和新品种展示田等,在技术上、补助上均有比较合理的要求和规定。并在麦收时由专家负责进行验收。还专门邀请了十多位小麦栽培的教授、研究员和专家共同讨论并分别负责进行了10个课题的小麦高产更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并给予了一定的研究经费。
  这一项目经过大家五年的努力,效果显著,概括起来:
  1.共选育出小麦优质、高产新品种10个(已被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是我省小麦育种史上最多的5年;育成并已通过省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待审定的新品种6个;通过协作网联合试验,提名供省区域试验的小麦新品系362个;品种资源共搜集交换达8200份;育种资源创新,山农大通过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获得30个符合育种目标的新材料,山东大学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进行小麦五种近源属禾草及远缘植物燕麦与小麦体细胞的杂交材料若干份。
  2.在良种繁育方面,到1998年,全省及各市、县常年建立稳定小麦穗(株)行圃1300亩(一圃),原种繁育田4.5万亩,一、二级种子田200万亩(三田),年产良种的优质种子7亿多公斤,基本上能满足农民对小麦良种种子的要求;还开展了小麦良种种子的精选和种子包衣工作、小麦良种的更新工作。由于搞好小麦良种种子工作,提高了良种纯度、良种种子的播种质量,发挥了良种的遗传优势,有利于提高小麦单产和总产,并消除了过去在麦田中经常出现的“二层楼”、“三层楼”、“放哨”、“站岗”等品种混杂现象。
  
  3.小麦良种良法配套的高产示范工作成绩是显著的。(1)各年度通过专家测产验收,不仅基本都完成了各种示范高产田的产量指标,而且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桓台县,1995—1996年,由于县领导的重视,拨款3万元用于高产攻关田的种子肥料补贴,县、乡(镇)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农民积极参加这一工作,使省在该县建立一个高产示范点变为13个点,带动全县小麦增产。使全县39万亩小麦,在过去高产基础上,当年平均亩产504公斤,建成了山东省第一个小麦单产千斤县。1996~1997年,在本课题小麦高产示范工作的带动下,本年度获得历史最高单产县(市、区)有寿光、沂水、东港区、龙口、荣城、桓台、临淄、广饶、莱阳、平度,同时又建成了一个小麦单产千斤市——诸城市(全市63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01公斤)。1996~1997年也是山东麦产量达到历··最高年份,6059.9万亩小麦,平均亩产370公斤、总产224.3亿公斤。比1994年单产335公斤、总产203.3亿公斤(本课题开始前一年,也是当时历史上的最高产量)依次增加10.4%和10.3%,提前完成本课题计划目标。据分析,其增产原因主要由于气候因素正常和小麦生产显著提高了科技含量,包括品种遗传性的改良和遗传优势的发挥、种子质量的提高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应用以及加大了配套技术的推广面积(例如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在全省的推广面积,1991年为1000多万亩,而到1997年己达到近3000万亩)。(2)小麦高产示范,还推动了小面积单产的突破,有的创造了全国小麦单产最高(均为实打,专家验收)。1996~1997年龙口市北马镇前诸留村17.44亩水浇地,平均亩产707.30公斤。1998~1999年,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的2.3亩麦田平均亩产773.86公斤。1996~1997年,淄川区东坪镇河湾村1.045亩旱地,亩产694.70公斤等。在此以前我国小麦主产区(一年二熟)尚未出现过亩产650公斤以上的小麦。(3)优质专用小麦良种面积的扩大,由于小麦优质专用良种的高产示范带动下,到1999—2000年,山东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达1600万亩,居全国各省的前列。(4)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理论研究方面,10个课题都已启动,有的已完成并以论文形式发表(计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篇、3部专著);有的完成已通过鉴定并开始示范推广。
  通过对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开发小麦课题的5年工作,我深深体会组织起来、依靠群众的工作方法,能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的伟大力量。我已80多岁了,已进入耋耄之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科研攻关工作。但我仍希望以有生之年仍能继续不断从事小麦科技工作。
  1996年6月,滕县农民代表来我校,代表全县农民颁发给我金质勋章一枚,并且鼓励我说:“余松烈教授二十余年来,风雨无阻,往来滕州(原滕县),传播农业技术,把科学的良种良法亲自送到农民手中。为表达滕州120万农民百姓对余松烈感激之情,特作‘科技兴农,功勋卓著’金质勋章一枚(18K金制成,重39.75克),赠予余教授”。使我深受感动,我十分感谢滕州农民同志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这是我一生中获得的无上光荣。
  我既无高的学历,又未曾出过洋、留过学,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知识分子,我搞的专业——小麦栽培是一门应用科学,不是高新技术的学科,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我的成长过程是向实践学习,向农民学习,不断搞试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勤奋刻苦的学习和工作。我感谢党和劳动农民对我的培养,感激同志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知识出处

江北之骄

《江北之骄》

出版者:哈尔滨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43名江北籍专家学者的文章,意在增进海内外江北人与新江北的相互了解,激发爱国爱乡之情,同时对青少年起到教育启迪之功。包含照片、人物简介和回忆类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余松烈
责任者
余松烈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