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方山大王与任公大王斗法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前山杨村志》
唯一号:
112434020220000565
专题名称:
方山大王与任公大王斗法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23/001
起始页:
0098.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解放前,到方山顶杨姑娘殿祈雨,总免不了要抬上任公大王的神位,祈求任公大王助一臂之力。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相传任公大王居住在岘口上坑,是岘口村民敬奉的神佛,在上坑建有他的庙宇。 任公大王以务农为生。在与上坑仅有一山之隔的黄光岭脚,种有80把田(合1.33亩)。他常在那里耕作劳动。 一天下午三、四点钟,方山大王从芝英卖柴回来,路过黄光岭脚,看见任公大王正开始在那丘田里种花麦(荞麦)。方山大王关切地说:“同年哥,今天不早了,下午这点时间花麦种不完了,还是早点歇夜吧!” “今天我想种完的。”任公大王答道。 “看样子下午还要下雨呢!再种要成花麦糊的。”方山大王继续说。 “你到天上撒尿吧!”任公大王冷冷地回答。 两人话不投机,方山大王顿觉不是滋味,于是转身就走。当走到草鞋坑时,方山大王用汤布①在坑里浸湿。到了黄光岭头,方山大王便作起法来,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双手力绞汤布。立时,天空乌云密布,豆点般的雨珠从天而降。 任公大王屈指一算,知道是方山大王捣的鬼,想必是刚才冲撞了他。于是立即将一根扁担①和一根担拄②插到上田岸。在扁担和担拄之间挂上一条汤布。汤布马上变成了一条彩虹,把雨拦截在田岸边。结果别的田里都受雨淋,唯有任公大王劳作的花麦田仍干燥如故,照样可以种花麦。 但是时间确实不早了,太阳行将下山。任公大王用担拄拄牢太阳,结果太阳停住不动。直到把花麦种完,抽掉担拄,太阳才滚下山去。 任公大王回到家里,已是鸡啼三遍,快要天亮了。 第二天早上,方山大王从方山顶挑柴出来到芝英卖,路过黄光岭脚,看见任公大王的田里花麦已经全部种好,知道昨天与任公大王斗法输了。从此,方山大王就处处相让任公大王一步,连祈雨时都忘不了把任公大王拉在身边,省得他作法与自己争斗,把祈雨的好事搞坏。这虽然是一种传说,但也说明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深奥道理。 ①汤布,长约6市尺,宽约2市尺,用白色土布做成。以前,从事田间劳动、上山砍柴和行路挑担时,作垫肩和擦汗之用。 ①扁担,长约6市尺,宽约2—3寸,厚约寸余,用坚硬杂木制成。扁平,中间稍宽,两头较窄,且有些上翘。两头向上处,每边还钉有两只竹钉或扁圆形铁钉,以防挑担时滑落。作挑箩筐、畚箕、尿桶、石头时用。 ②担拄,高度与肩齐平,用松木或杂木做成。中下部呈圆形,直径1寸多。最下部,有的人装有一小铁箍.以防磨损。上部2—3寸处,扁平,呈人额状,且有一个极。挑担时,一肩放担,另一肩放担拄,将担极牢,让重量两肩分摊。挑得吃力时,就用担拄拄地,担放在担拄上,进行休息和换肩。
知识出处
《前山杨村志》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芝英镇前山杨村的情况。其中包括序、凡例、大事记、记事篇、人口篇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芝英镇前山杨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