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天鹅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清溪乡志》
唯一号: 112434020220000543
专题名称: 斩天鹅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20/001
起始页: 0274.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官塘下村的西北面,有一块小山,形似一只卧伏的天鹅,俗称“天鹅孵孵”。相传这儿曾是一块风水宝地,要出一位真龙太子。当朝皇帝知道后,生怕失去他那世代相传的宝座,就派了中刚皇榜的程榜眼去斩“天鹅”,凿断“天鹅”头颈,让溪水从“天鹅”颈上流过,使宝地失灵,不再出真龙天子。 程榜眼带着手下驻扎在“天鹅”脚下,到处征集民工,收缴捐税,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他还规定:凡过往行人,年老的捧土三衣襟,年青的挑土三大担。一律不得违反。 一天,程榜眼正在帐中闭目养神。忽然路上传来一阵吵闹声。他微睁两目,凝神细听。 “老爷,我是官塘下村人,我母病重,急需抓药治病,你就行行好,先放我过去吧!我改日再来补挑“。这是一个年青人的哀求声。 “不行。年青人过此地必须挑土三大担。这是上面的指令,任何人不得违反。”这是手下气势凶凶的回答。这是一个年青人的衰求声。 “不行。年青人过此地必须挑土三大担。这是上面的指令,任何人不得违反。”这是手下气势凶凶的回答声。 “做人总得讲道理。我老母病得都快不行了,我好不容易才借了点钱。可你们……你们还让人活不?” “这我们可管不着。要讲理么……请到老爷面前讲去请吧……”说完,一阵冷笑。接着传来一阵拉扯声。 程榜眼听得明白,他踱出帐篷,慢慢走近吵闹的人群,故意咳嗽了几声,然后威严地喝道:“何人敢在此吵闹?来人,给我拿下。”年青人见程榜眼不分青红皂白,早按捺不住了。 “狗官,我是你娘舅!”一声怒喝,“啪啪”顺手就给了他两记耳光。程榜眼恼羞成怒,刚想发作,可是他眼珠一转,“堂堂的榜眼大人,挨了村夫野民的打,这脸往哪儿搁啊。俗话说:挨娘舅的打不丢人。我就顺水推舟,先认了‘娘舅’再说吧。”想到此,连忙点头哈腰道:“舅舅息怒,外甥有眼无珠,多有冒犯,望舅舅宽恕。”一转脸又朝手下骂道:“混蛋,舅老爷来了,还不快快放他过去”吓得一班手下赶忙恭恭敬敬让开了道。 当这个年青人抓药回来时,程榜眼早已着人备下轿子等在路旁。他非要“娘舅”坐上轿子不可。这“娘舅”也真拗,他死活就是不肯坐。刚好有个卖完小猪的人担着黄篮走来,程榜眼就命手下夺过黄篮,把“娘舅”塞了进去,抬起就走。人们对这个年青人的倔劲交口称颂。从此以后这一带就流传下这样一句话:“出名官塘下蛮,有轿不坐坐黄篮①。” 过了几天,程榜眼差人送来一对石鼓,算是送给“娘舅”的礼物。乡亲们弄清了事情的原委,都纷纷劝年青人道:“当今世道,是他们当官人的天下。程榜眼丢了面子,决不会放过你的,你还是快快逃命去吧。” “我就不走,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你……你……“,胆小的母亲一急,话都说不成句了,“你是我们家的独根苗,你要是有个好歹,可叫为娘怎么活啊。“说完嚎啕大哭。犟小子最见不得娘掉泪,他一时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还是避避风头再说吧。”几个老年人又劝说道。他想了想,才勉强点了点头。于是,在一个深夜,这年青人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逃离了家乡。他到处流浪,最后流落到温州,在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落了户。不久,他娶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为妻。他子孙兴旺,一代又一代,那地方由原来的几户人家变成了一个拥的几百户人家的大村庄,据说这就是现在的温州永官塘。

知识出处

清溪乡志

《清溪乡志》

本文记述了清溪乡的情况。其中包括前言、凡例、题词、图片、清溪乡行政区划图、大事记、清溪兵事、总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

阅读

相关地名

象珠镇清溪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