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岘川村做七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岘川志》
唯一号:
112434020220000401
专题名称:
岘川村做七习俗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12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从死之日算起,每过七天,都要举行祭奠,谓之“做七”。“一七”“二七”上坟祭奠,羹饭简便。“三七”最郑重其事。“三七”那天,众亲朋好友都要早早赶来,帮助张罗。傍晚一到即成群结队,拈香提灯笼,敲锣打鼓,上坟头迎灵回家供奉。供桌上摆满猪头鹅,各种供品、茶点,让死者享用。中间死者子女不断上香、敬酒,伏维尚飨。直到夜深,才敲锣打鼓,送灵回山。到坟场后,送灵的人即吹灭灯火,黑灯瞎火择异路回家。“四七”仍比较简单。“五七”招魂。“六七”为出嫁女儿祭期,专门让女儿祭奠。“七七”叫“满七”,要做满筵羹饭,宴请祖宗四代,以拜托诸先祖携带死者安息于地下。古时,除“做七”,到“百日”、“周年”、“三周年”,也有行祭奠的,今此礼已废,但做忌日羹饭的风俗,仍相沿至今。 今时,丧礼仪式大体依旧。奠仪等随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70年代以来,流行送花圈、挽轴。出殡时以花圈、挽轴多少衡量死者的荣耀程度。亲朋吊唁,改戴白帽为佩黑纱,做羹饭改为开追悼会等。
知识出处
《岘川志》
本志分记事篇和人口篇两个部分。记事篇分章、节记叙,以章统节,人口篇分世系和户传两章编排。志首设大事记,志末设编后记。
阅读
相关地名
岘川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