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永康市河头村迎案、打罗汉民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唯一号:
112434020220000223
专题名称:
永康市河头村迎案、打罗汉民俗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175.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解放前,河关村有迎案、打罗汉的习俗。永康境内,若干村庄组织罗汉班,就近各村的罗汉班联成一保,集体上方岩拜胡公。城区有在城六保,在城八保之分。河头村属于在城八保的行列。 在城八保,由东库、长城苏溪、下宅口、姚家垅德茂堂、大徐、岭张、枫树下楼、河头8个村庄组成,成立有胡公会。约定在农历九月初三祭叉,初六游案,初八上方岩。 练武 每年农历七月,河头村的罗汉班就开始组织排练。先是发动报名,报名之后食拢头酒,食过酒就开始训练。参加罗汉班训练的大都是男青少年。也有在青少年时练过拳脚的壮老年。练习一般在晴天的夜晚进行,上台门明堂即是训练场。每晚挂三管煤油灯,在专聘的拳师指导下练习棍棒、刀枪、拳术等武术技艺。 八月底开锣,开始队列队形的演习训练。参加打罗汉的人,上着白色短衣,下着大红布裤,脚着轻底花节鞋,武士装束,英姿飒爽。 祭叉八保胡公会所属村的罗汉班于九月初三到八保胡公神座供奉村(每年轮流供奉,八年转轮)举行祭祀仪式。胡公神座高一米余,底径一米阔,呈鸡心体,用樟木段雕琢而成。木头的正面镂成半空,从下而上刻有方岩山的景观,胡公居中,朱漆镏金,并饰有许多小绒花,在顶端披着一块大红披风,显得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神座下有鞍马,供背迎者顶头落肩。迎胡公神座者,须是八保的理事,身穿长衫,头扎红布。相传雕刻胡公神座的樟木是东库人从洪水中打捞起来的,所以立东库村为第一保。 仪式过后,就在那个村的广场上打罗汉。开始先是团阵、参阵。在锣鼓声中,四扇蜈蚣旗领头,后面是四把月牙大刀,四滚叉,四盾牌,再是棍棒队。蜈蚣旗、月牙大刀在方阵四面搭成四门,罗汉队围绕四门,左进右出,右进左出,然后冲出总门,绕成圆圈,旗、刀、叉、棍向中心齐压,大喊一声,即参阵结束。接着是各种武术表演。先舞大刀,滚叉,后是打拳。拳术有:刁马三战拳、小黑虎拳、七步八步拳、大小红拳,两人对打的拆拳。然后是打棍、拆棍、拆盾牌,还有滚地簟,调刀,舞流星、滚灯(碗中盛米,米中插上燃着的蜡烛,把碗放置于额上旋转)等等。表演者个个精神抖擞,伴着有节奏的锣鼓声,呈现着一派威武雄壮的气氛。当时河头罗汉班上场表演比较有名的拳手,有吕和平、吕思训、柳堂〓、吕凤水、吕大发、吕灵钦、吕灵显、吕灵安、姚水金、吕宝发、吕方云、吕世炉等人。和平的罗汉拳,凤水的猢狲洗面(猴拳),柳堂〓的生姜拳,宝发的棍、灵钦、岩云、思训、汝金的大刀花,观众都十分爱看。 迎案 九月初六日一大早,胡公神座就从供奉村出发,按预定的线路游案。沿途张贴榜文。小队铳手肩扛铁铳为先锋(铁铳像老式步抢,把火药装入铳管,用通条压紧,点上导火线,火药在铁管中燃爆,朝天冲出,发出强烈的如鸣炮的轰鸣),在胡公神座落马和启程时都要放一阵。炮手后边高高擎着一面用淡黄色的布制成的长5尺,宽2尺的旗帜,上书“在城八保,胡公大帝”字样,系在去了枝留下主梢的毛竹上。紧随后面的是一列花旗队,再是锣鼓乐队,执事牌队,香案,胡公雕座,黄凉伞,再后面就是各村的罗汉班和民间歌舞班。胡公沿途停留点,事前都作好安排,那里早就安放着方桌和茶水迎候。胡公神座一落马,便有许多善男信女在桌上摆上三牲焚香礼拜。游案时,罗汉班沿着游案的线路一村一村地打罗汉,场地空旷的场合,几班罗汉处在一起品会场(竞赛)。 每班罗汉班后还跟随着“荷花心”,由三四岁的儿童,身着古装,化装成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骑坐在大人的肩上迎游。迎案的队伍,除了罗汉班还有十八蝴蝶、哑口背疯、十八狐狸、纸马、花船、铜钱棍、莲花落、三十六行等民间歌舞队。河头村的十八蝴蝶特别受各村观众的欢迎。 上方岩 九月初八河头村罗汉班在初七后半夜动身,到荆山夏稍作休息,在芝英木杓塘扎案,与其他保汇合等待天亮。天一放光,就由归案村的几个体魄强壮的青年,从出案村的头旗手中接过头旗和一面大锣,快步接力向方岩山上跑,把“在城八保,胡公大帝”的头旗插上岩顶天门,并去胡公庙前去拔蜡烛,收香纸。原来,方岩胡公庙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上方岩的香客多,都要点烛,可烛架有限,点一会儿就由庙祝拔去,而有案上岩时,就由迎案的保拔烛,供归案村供奉胡公使用。永康上岩的案多,在城八保轮到初八的早上,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把头旗插上岩顶,尽早赶到胡公庙前收蜡烛。 落岩 落岩之后,要在芝英市基打罗汉,品会场。这时,儒家、前杭、前山杨等村的吕姓宗亲拳手们也参予献艺,盛况更是空前。落岩之后,所有罗汉队护送胡公神座到新归案村。归案时要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每件信物都要按照薄记当面一一点数,就是胡公头冠上的小绒花也不可少一朵。归案村都要请剧团演戏。 解放以后,全县打罗汉活动一度停止。1980年后,不少地方又重新兴起,但河头村未有恢复。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