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永康市河头村大小麦的播种方法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唯一号:
112434020220000202
专题名称:
永康市河头村大小麦的播种方法
文件路径:
1124/01/object/PDF/1124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106.pdf
专题类型:
粮食
专题描述
传统播种都用点播,畦宽3至4尺,行距1尺,每亩播种量2.5至3公斤,播种季节在11月中下旬。60年代,改点播为条播。70年代,改狭畦为宽畦,畦宽八尺,深沟,沟深见塥,亩播种量5至6公斤,石灰水浸种,磷肥拌种,上面盖草木灰,栏肥。施肥,传统放清子(不施肥),麦苗出土后抢施麦枪肥。春节前后各施一二次肥。1969年,提倡基肥足,追肥速,腊肥重,春肥厚,稳肥巧的原则。70年代,又有改进。80年代,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促低节位分蘖。80年代,推广稻坂麦。晚稻收割后,不用翻耕,直接施上基肥,把麦子撒播,然后开沟,盖土。除草,传统年前锄铲一次,深锄叫“掏麦”,第二次浅锄,叫“刨麦”。70年代,推广压麦,通常在麦苗三叶期进行,晴天、土燥、苗大重压,雨天、有露水时不压,苗小、土湿时轻压。压麦后重施人尿,化肥,塘泥桨等,不锄草。推广稻坂麦,也要压麦。除草多用除草剂,在播前均匀喷在地面。
知识出处
《河头村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记载了河头村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和历史沿革,以及山川地理地貌的演变,翔实地记录了该村的政治、经济、人文等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河头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