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民情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屋陈氏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343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民情习俗
分类号:
K892.455
页数:
2
页码:
8-9
摘要:
本文记述的新屋村民情习俗包括春节、清明、冬至、婚嫁、丧葬等情况。
关键词:
新屋村
民情
习俗
内容
春节 每逢大年初一上午,集中到祠堂祭祖放鞭炮、拜太公,祠堂中间挂着龙凤扁(注文化大革命毁掉),祭拜结束后,由常产管事分馒头,男的在60岁以下各分一对,60岁加一对,70岁加二对,80岁加三对,90岁加四对,100岁加五对,放千子加三对,小学毕业加一对,初中毕业加二对,高中毕业加三对,大学毕业加四对。每逢大年三十日下午挂出太公太婆像,太公是皇封陈元大夫,挂在香火堂屋中间(现危房拆除),面前挂着铜锣金鼓至初三晚收芷,正月半灯节十三日挂至十七收芷,由常乡管每年轮流,以示记念。
清明 由常产管事带领,凡是男性都到山头里祭清拜太公,返回路口分铜板,还放祠堂烧清明饭,男性可得到一份麦饼包,按户分给清明饭,利常称大常,下有仁义、智信、四小常。
冬至 村有个牺牲会,由牺牲会统一烧大锅粥,敲起大锣,撒遍全村,撒得越高越好,撒给无下代去世人吃,有下代冬至都做更饭给祖宗吃,解放后有时间破除迷信,改革开放大部恢复。
婚嫁 49年解放前,婚姻由父母亲包办穷人的幼女从小就送别人做童养媳(小媳妇),还有卖妻点妻,男生活困难把妻子背着卖掉。点妻生活困难点给富人生儿接代。我村处于永东交界,婚礼永康风俗,新娘嫁出用斗抬,半路出嫁用被笼轿抬,东阳风俗新娘出嫁(用花龙四桥抬,不伦嫁或娶永康按永康,东阳按东阳风俗进行,亲友邻居送礼祝贺,解放后实行婚改,不准包办。)不准轿抬,解放初采用扭秧歌接送新娘,后手车推,现用摩托车、小轿车,但根据人们家庭条件,不千篇一律。
丧葬小孩死叫马头鬼,十岁以上至二十岁以下叫取借鬼(注前世欠他帐),36岁以上大人死去叫短命鬼,60—70岁死去可称老丧,喜丧好福气,古语说做人30毫40富50—60办死路,只可5老6老,不可7老8老的悲观论调,有条件户50岁就做顺月材,也称寿材,树大屋漆红,称金漆棺材二头红,条件差的漆黑,贫富之分的标志,老人死后,送活无相,吃落地饭,亲人衣裳反面穿,挂起白头绳,带上白帽,腰捆稻草绳,所有房屋和土地都贴插白纸条,以示添孝,接下请先生看坟地,择日时出葬,有的娘家兄弟孙要来提丧葬条件,做佛事开路,马头鬼死后,叫一穷人用畚箕背去丢进火筒塔,取借鬼短命死去,用板钉简易棺材不漆红、黑,二人抬葬用二面大锣,不用铜锣金鼓,不通亲友邻居送葬,老丧四人抬棺,儿子女婿抚材,长孙背魄方,长女提香碗,亲友邻居都来送葬,扛到百步外,女婿囡儿孙婿都包利士,放在棺材背,给抬棺人一点厚礼,送丧人回家后吃餐利士饭,出葬第一个晚上要送火种到坟头,第二个晚上送半路,第三晚上送百步外(注稻草捆烧送),接下做七个七,三七到坟头接回家,晚上送出,五七要在楼上大声痛哭,提醒死者上五台山,不会走错路,六七由长女备好猪头鹅到坟前祭祀,后把所有礼品送回娘家,请丧葬动用人吃,表示谢意,娘家要回还谷米豆麦,其它七用做更饭形式,七七结束接下纪念一周年,也用做更饭,自98年12月24日永康市人民政府规定实行殡改,禁止土葬实行火化,改用骨灰集中公墓。
知识出处
《新屋陈氏志》
本书记述的桃溪陈氏志序言、张西院村陈氏族事、新屋村情、当代人物简介、旧谱序跋、旧谱辑存、己故人物、景世纪略、世系、行传、宗谱重修编委会名单及赞助芳名录、编后记等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新屋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