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岩渡里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3390
颗粒名称: 序言
页数: 2
页码: 6-7

内容

村志是历史,是一个村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又是全人类的历史。村志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历史的兴衰,民众的休戚,人性的善恶。古人云:经以载道,史以记事,而实际上道无所不在,散于事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知道之万世兴弊。史可鉴今,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只有真正的借鉴历史,认清了自己的源头,总结了成败之经验,我们的社会才有进步,我们的社会才会发展,这便是我们修编村志意义所在。
  我们的始祖王宏是唐朝中和年间人,官任吏部尚书,权行兵部军伍事,来自括苍,安家于东阳孝顺乡之合浦,后舍宅为寺迁于双溪,时经几代,历史变迁,到崇十七公次子世葵公字子阳始迁来永康。因村庄三面都是山石,故取村名为岩渡里,惟北面独缺,族人建祠口外,以土城作为屏障,树林森蔚,隐然不见村庄,西面有山峰,高达数百米,形似羽翼,名为鸦峰,峰势连绵直达村后,故称为来龙山。东面有斗牛岩,是离村只高山畔,有二石势若斗牛,又称为石牛山。下面的平畈,就是村民生活的土地,离村里许山上有仙神桥,大塘水库上面,有一石峡,流水铮铮有声,上面相传为仙屋,有巨石仙人立于仙床上面,形像逼真。更有巨大岩石横架于涧水之上,在炎热的夏天进入里面凉爽异常。南面山上有一古洞,可容人百许,名为翠竹洞。上面有溜高十几丈,故名为水溜孔。对面岩石称为召佛岩,村中小溪由水库流水及山涧流水汇入村外面渠道,灌溉于全村人民的生活土地。岩渡里村居民全是王姓,迁居格山沿村的王姓村民,都是同宗同祖,许多忠孝有才有德之士,更有许多名人在全国各地工作,办厂经商能人,颇有许多宏图大展之士,还有几户婚姻嫁娶关系各姓村民,大家都能和衷共济,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结成了一个友好的集体,同时也都能为本村繁荣昌盛、兴旺发达、飞速发展起来,大家同心同德,众志成诚,共同奏出一支胜利和前进的凯歌。

知识出处

岩渡里志

《岩渡里志》

本志分为记事篇和人口篇二个部分,记事篇分为章节记叙,人口篇分为世系表,人物简传、入志范围:党政界乡镇正职以上者,军界营级以上者,教育界(包括完小校长)、科技、卫生、企业界、中级职称以上者、艺术界市级协会会员以上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