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整雅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3261
颗粒名称: 教育
分类号: F527.55
页数: 2
页码: 34-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至2001年浙江省永康市整雅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教育工作 教育事业 整雅村

内容

整雅由于村小、人少,经济力量薄弱,没有办学能力,要读书就得去溪岸等地就读。因此识字人不多,文化落后。民国初期,只有几人小学毕业,后期初中、高中为数不多。为了奖励子孙读书设立贤租,每个小学毕业生可领取稻谷20斤。民国21年(1932)把贤租田改为办学基金田。兴办整雅初级小学,鲍氏子孙可以免费上学读书,但也只能读到初小(1-4年级),读高小就得去外地。老师(过去称先生)的工资从常产中支付。只有一个老师,校址设在元秀公祠。
  解放后,学校由政府接管,整雅是一所村小,一个复式班(1.3年级),一个教师,工资由国家发。读完三年级就升上寮前小学。文化大革命后期,小学下放大队办,整雅村小被撤并入大坟山小学。现在整雅初中已是普及,就读大、中专院校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具有大、中专毕业的已为数不少。现在整雅人对文化科学知识的追求愈来愈强烈,做父母的对子女的知识投资不足为惜。
  祠堂庙常仓
  鲍氏宗祠 旧称老祠堂,建于嘉庆3年(1789),共三进,咸丰丁巳年(1857)建两厢,民国8年(1919)建造前进戏台。祠堂内原悬挂皇帝所敕匾额“三世司隶”等9块,石柱上刻有对联,现在这些标志着祖上功德,业绩的证物都已烧毁,实为惋惜,无法弥补。合作化时期用作养猪场、养牛场,现在出租作厂房。

知识出处

整雅志

《整雅志》

本志集《整雅鲍氏宗谱》村情两方面的内容,凡居住在整雅村的村民,不分姓氏、政治观点、社会地位、宗教信仰、职业,根据自愿都可参加,不愿参加保留原谱所载,不书新丁。拟集分、村族史事、记事篇、行第排列、世系图列、名表、传介、传记、墓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整雅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