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格山村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厚泽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3151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格山村概况
分类号: K295.5
页数: 3
页码: 53-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格山村概况,忠行422有盛公于1660年从万古塘迁来格山,格山是山美水秀的好村庄,座落在上山头南麓,东面紧靠寒山,南边是百余亩良田,西边与万古塘村相邻,村中有二大池塘,离村百米有太平水库东渠,勤劳的格山村人,继承先辈遗志,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辍的奋斗,繁衍生息,谱写春秋。
关键词: 永康市 格山村 概况

内容

忠行422有盛公于1660年从万古塘迁来格山,格山是山美水秀的好村庄,座落在上山头南麓,东面紧靠寒山,南边是百余亩良田,西边与万古塘村相邻,村中有二大池塘,离村百米有太平水库东渠,勤劳的格山村人,继承先辈遗志,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不辍的奋斗,繁衍生息,谱写春秋。
  一九四九年五月解放了的格山,二十户人家约七十人,百分之九十是文盲,在共产党领导下翻了身,组织了农会进行减租减息,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一九五四年全村人民又响应国家统购统销号召,开展互助合作,组织初级合作社,大办农业,大搞水利,修建成鱼样塘、坟前塘。一九五六年推广双季稻,一九五七年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一九五八年执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此谓三面红旗),家家办钢铁,户户洗铁砂,烧木炭,农村办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的所谓“共产主义生活”,搞每亩“万斤粮”讲大话,吹牛皮,浮夸风,愈演愈烈。至一九六一年造成全村粮食大减产,人们过着吃野草粗糠的生活,导致劳动力外流江西、福建谋生。一九六二年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核算,全村分成三个生产队,建起粮仓、牛舍、猪舍、水泥晒场,一九六四年进行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的四清运动,搞人人过关,一九六六年“四清”运动尚未结束。一个更荒唐的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造反派”打着革命的幌子,上串下跳,混淆黑白,颠倒是非,以破“四旧”为名,大搞打、砸、抢,制造冤假错案,忠实的格山人,仍然顶狂风、战恶浪。在一九七三年,购买了二台拖拉机,辟山造田10余亩,由村一级核算,分成二个生产队。一九七六年通电,家家户户安装了电灯,一九七七年建起碾米厂,实现了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吃饭不用愁的宿愿。
  全村人站在家门,胸怀全局,一九五八年至六二年,参加修建太平水库和太平水库东渠,一九七一年参加修建洪塘坑水库,一九七七年参加修建杨溪水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九八零年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改革开放政策,现在全村已有七十二户,三百余人,土地包产到户,人人放开手脚,出现了粮满仓、鸡鸭成群,鱼戏绿荷塘,新楼一幢幢,自行车、摩托车、电视机、电冰箱进入农家,一九九七年水泥路通村口,拖拉机、运输车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全村扫除了文盲,农家孩子闯入高等学堂,才子、文人遍布各地异乡。
  多秀丽呀!伟岸挺拔质朴的名木黄连木大树屹立在村中心,400多年的风风雨雨,是格山村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勤劳、忠实、俭朴的格山人忆往昔,有苦也有乐,道路崎岖,成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再谱灿烂的历史新篇章。

知识出处

厚泽志

《厚泽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资料力求翔实,上至有据可查,下限为1999年年底。 内容包括概述、村党政社团组织、农业、水利、山林、工商服务业与集市等16章节。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格山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