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宗祠、凉亭、庙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厚泽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313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宗祠、凉亭、庙宇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7
页码: 28-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厚泽村宗祠、凉亭、庙宇简介情况的具体介绍,主要介绍了孚六公祠、明三公祠、廷干公祠、诚斋公祠、若端公祠、汝崇公祠、守主公祠、修礼祠等。
关键词: 厚泽村 古建筑 宗祠

内容

孚六公祠
  孚六公名廷义孚其行六其第,谦七公次子,生于洪武甲戌年(公元1394年)所遗常产甚厚,计丁分谷,行之有年,后众孙商议,为廷义公建特祠,以为四时祭祀之所,于1878年建成(石柱由各房乐助)。
  本祠分三进计26间画栋雕梁,人称华丽。因年久失修,现已栋塌墙崩,疮痍满目了。中厅有楹联一付:
  紫诰金章望隆沛国 芳兰玉树秀毓荷塘
  大门上孚六公祠四字和这付对联为村人朱双炉所书。
  明三公祠
  和行六埙公私行明三,字良达,配屠氏,合葬本都五保尚书堂庵山飞雁湖之原。当年田连阡陌华夏蔽日,称族中巨富。道光年间(1821~1850)子孙本想替他建庙,因基址难定,直到光绪癸酉(1889年)由其子孙继繁等商定在郭山脚(现为一块山)建祠,坐北朝南后寝三间朝厅三间穿堂一间夹厢10间共19间。于光绪15年(1890年)完工,公有三子,分孟仲季三房,故明三公祠,又称三房祠堂。
  廷干公祠
  继行118廷干公(远行82公第四子)生于公元1972年,卒于公元1854年。遗有良田20余亩,公元1945年子孙昌行寿生章淑等倡议变卖良田为公建祠,得到众子孙赞同,遂于同年腊月动工,越一年而祠成。该祠地座孚六公祠正前方城下塘之东,坐北朝南,计三进26间。人民公社后后进靠西三间连中厅为第五生产队实物仓库,近十年来承包给私人办厂,经多次修理尚算完好,但已陈旧不堪也将面临倒塌。
  诚斋公祠
  成行244允灿公字明先号诚斋,旧有家庙一座,早已倾颓不堪。咸丰壬子(公元1852年)太平天国战争朝厅被毁,目击心伤,子孙发起重新修葺。所需费用由房下众丁乐助,并以坐椟法集资,受到广泛的响应,很快筹足资金动工重建,不久庙貌重新,时为十九世纪末。
  祠坐百金园东南角,计17间,造工精致人皆赞许,但因无人管理已倒塌半数。诚斋公葬凤凰山下手母墓下,娶王氏,子五。
  绿埜怀斋远82琏公字对溪,为乡进士。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于大宗祠正前方建祠一座,名曰“绿埜怀斋”,俗称“新书堂”,实为别墅。
  本建筑分三进23间,规模宏大,雕梁画栋,东西二楹窗明几净,可供子孙肄业。
  琏公为乡进士贡生,学识渊博。乾隆己丑年(公元1769年)首倡捐资修建大宗祠,积极帮助张岭口始祖建祠,并积极参与修谱撰写谱序及传略记事11篇。嘉庆庚辰(公元1820年)大旱灾情严重,琏公出谷百余石,救济困难户170户计500余人,为安定社会作出贡献。1822年葬官屋,现此祠已大部分倒塌,所馀数间也朝不保夕了。
  后进中厅有对联两副,其一曰:
  华溪水源流长拱,绿野翁祀事永修。
  其二曰:
  水木肇野塘祖德宗功瓜瓞绵延联赤岸,
  本支分张岭春露秋霜家口涉降格朱公。
  若端公祠
  贤71懋芳公字若端,娶马氏。建祠于来龙山之东坐北朝南,计14间,前进和厢房建有楼层,1930年间重建一新,历来让缺房户居住,至今尚算完好。若端公生于康熙壬申(公元1692年),卒乾隆辛未(公元1751年)。
  汝崇公祠
  忠265礼公字汝崇,俗称乐常公,常下理事章廷公发起为汝崇公建祠,以坐椟法向子孙筹资,并按丁派工。于公元1937年动工,1942年完工,分三进计九间。朱漆辉煌,颇有气概,祠坐明三公祠以东。
  守主公祠
  成行175守主公为乡饮宾,建有特祠一座,计九间,坐落下明堂南端坐东朝西,为本村中心地点。文革期间曾作为村革委会办公室,以后成为村碾米厂,担负全村粮食加工重任,历经修理改造,至今尚算完好。守主公为恕下西常,葬三皇庙。子六,父益礼公忠行2650
  修礼祠
  本祠地处下塘以东,南发路以西,计16间,造工精致颇具规模,经多次改建已面目全非。
  此祠建于何时为何人所建,无从查考,据传说信下成244允灿公第三子德344光颖公,经营火腿行业获利颇丰,纳侧室林氏,贤淑勤劳,持家有方,家境富裕。因受封建礼教束缚,侧室不能在家庙正寝安神,因而悲伤涕零。其子天士贤581天昌贤619出于孝心,为母建成特祠,以妥先灵曰“修礼祠”。
  惜字炉
  我们祖辈非常爱惜字纸,主张废字纸集中焚毁。不知何年起在本村小学东溪沿建有石质惜字炉一座,高约二米五左右,六角形,炉堂直径约一米。设有炉口,上镌刻惜字炉三字,四周设有小洞以利燃烧。此炉设立后村民都能自觉地将废字纸送入炉内焚烧,美化了环境。在大力提倡二个文明建设的今天是值得借鉴的,可惜此炉亦在文革中拆掉。
  节孝坊
  本村孚六公祠东门前建有节孝坊一座,该牌坊取优质石料,经精加工而成。高约六米宽四米,横梁正中镌节孝二字,顶端设有长方形匾额,上书“圣旨”二字,中间匾额镌有“贞操冰清”四字。因朱文芳妻胡氏忠贞守节孝敬公婆,受皇上嘉许,敕建的此坊端庄高大可供观赏,这毕竟是封建主义套在劳动妇女头上的精神枷锁,已于文革期间在破四旧声中拆除了。
  凉亭
  厚泽亭
  厚泽亭原名大路亭,于清嘉庆元年(1769)由祖先德376光宗公倡议建造,当时亭址在大路塘角故名大路亭。永东路建成后凉亭移往路北前山脚,改称厚泽亭。抗日战争爆发,物资运输频繁,路边亭成为运输苦力(主要是人拉车)休息吃饭场所,因此厚泽亭周边旅店饭馆应运而生,门庭若市,非常热闹,为适应过往行人需要,村民自发组织茶会,无偿供应茶水。直至八十年代末交通运输发展,人们结束了长途跋涉,肩挑手拉的艰苦历程亦敲响路边亭的丧钟。
  水口殿亭
  水口殿顾名思义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但水口殿亭为过往行人提供休息避雨之所。文革期间被毁,70年代照样重建,行人称便,群众欢迎。
  钱塘亭
  亭处钱塘东北角,原为金华大路要冲。于1723年由朱文亲的第五世祖懋爱公独建,以后又由朱文亲独资修理。文革后梁塌墙崩,由村人朱文占、朱贵干、朱介铭等筹资重建,于1988年完工。
  朱殿亭、下庄殿亭,均建于金华大路、永康大路旁,为过往行人及周边田间劳动者休息避雨发挥作用,社会不断发展,凉亭也逐渐被冷落。
  北山下凉亭
  北山下凉亭,此亭建于朝山脚是村人上山砍柴及远离村庄的北山下一带劳动的唯一休息避雨吃饭场所,现在没人上山砍柴了,劳动也不在外用餐了,凉亭亦被冷落了。
  庵堂庙宇本村有庵堂庙宇多处,其中山皇庙、华溪乡主、朱殿、下庄殿,早已倾圯,水口殿于文革时期被毁,八十年代重修,1996年全市拆庙,佛像被毁。
  永宁庵原名永庆庵俗叫佛堂,清嘉庆时曾由朱链、朱天土俩发起重建,民国31年因建褒功祠被拆。1995年黄金宵发起重建永宁庵,次年完工,时值我市大力开展拆庙迁坟,永宁庵被改为老年宫。
  水口殿横头土城
  我村东郊,原设土堡以作屏藩,因年久失修,清光绪12年(1886年)由廷遵、廷煌、继远、文龄、文江、文助、文开、樟生、章乌等发起重修土城,每丁助沙百担,和常和廷煌助田作基,助钱买石者不乏其人,次年告成。

知识出处

厚泽志

《厚泽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资料力求翔实,上至有据可查,下限为1999年年底。 内容包括概述、村党政社团组织、农业、水利、山林、工商服务业与集市等16章节。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市厚泽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