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 节令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坟山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3067
颗粒名称: 第七部分 节令习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14
页码: 285-2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康市古山镇大坟山村节令习俗的情况。
关键词: 大坟山村 节令习俗

内容

一.我国主要节日
  公历 一月一日 元旦也称“小过年”意味着一年复始
  农历 正月初一 春节也称过年
  农历 正月十五日 元宵节也称灯节
  公历 二月十四日 情人节(原西方国家节日)
  公历 三月十二日 植树节
  公历 四月五日 清明节(有时是四月四日)
  公历 五月一日 国际劳动节
  公历 五月四日 中国青年节
  农历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公历 五月份第二个星期日 国际母亲节
  公历 六月一日 国际儿童节
  公历 六月份第三个星期日 国际父亲节
  公历 七月一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日,香港回归纪念日
  公历 八月一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农历 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公历 九月十日 教师节
  农历 九月初九 重阳节(老年节)
  公历 十月一日 国庆节
  公历 十二月二十五日 圣诞节(原西方国家节日)
  农历 十二月最后一天 除夕
  二.节令习俗
  (一)立春
  俗称上春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意即从这一天开始。万物复苏,地气转暖。这一天家家户户在门窗上插上扁柏、竹枝、万年青,以示抽青之意,这天户户都要吃上青菜,鸡子索面,有上春日大于年之说,这天早上不能用菜刀切菜、禁忌挑人肥、栏肥、不骂人、不争吵、不洗衣,大忌打架,逢人说吉利话。
  (二)过年
  农历十二月最末一天称“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称“春节”,迎新春,处处欢庆、放鞭炮。现在国务院规定,全国放假三天,共庆佳节。
  1、除夕,家家户户要净厨,大搞清洁卫生,杀猪、羊、鹅、裹棕、起糕、烧两年饭、贴春联对,三牲祭品谢年,吃团园饭、叫“隔岁”分压岁线,以示有食有余,明年可发财,“坐雪夜”俗称守长夜、长福长寿之说,半夜子时开门,放鞭炮叫“开门”。
  2、春联,俗叫“过年对”,先大门,次斗方,楹联,灶君,菜橱,栏头,行担,谷柜,秤等都要贴上红纸,丧家对联用素色,以示哀悼。
  3、谢年,旧时谢年,桌上摆三牲礼品,以前女的不参加,小孩不准讲话,一家之主焚香,大小叩首礼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诸事大吉大利,万事如意。三叩首、三斟酒、焚纸钱,放鞭炮、祝拜。一杯斟酒落地,买田置地,二杯斟酒落地大吉大利,三杯斟酒落地,保佑全家老少凑头清健。一九五八年以来,极“左”思潮影响,刮五风,四清,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不断,谢年这一习俗,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谢年这一习俗日趋兴盛,叩谢天地的心越来越诚,摆供的祭品越来越丰盛,放鞭炮的档次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长.。
  4、春节,古代正月初一叫“元旦”,建国后改称“春节”,大年初一早餐,全家大少吃鸡子索面,旧时初一天,不扫地、不做其他农活,中餐吃羹、粽,意为耕种犁头实,人们相遇,道喜祝贺,讲吉利话。年初一夜,早睡觉、不点灯、俗称“老鼠嫁囡”,现时尚留部分习俗。
  5、瞻祖,旧时年初一早餐后,拿凉笼香纸火炮,到仙间祠堂先祖处拜年,叫“拜太公”、焚香礼拜、放鞭炮,由族长分麻酥,每人一双,有“新经”、“老人”之分,小学以上学历者均为新经,六十以上者均为老人等另加一份,即双名份。本村从一九八一年起,大年初一日又兴起分麻酥,按现有人口分,不分姓氏,每人三双,(村、一队、二队)计三个单位分发,先集中里面香火仙间再到老祠堂,向老祖宗拜年,在祠堂前广场放火炮,热闹非凡。
  6、拜年,旧时,年初二开始拜年,先向长辈拜起,一直拜到平辈为止。礼物是麦饼肉、果子包、囡到娘家拜年,要用炒米粉、回凉笼的是索面、粉干、其他等,表示有食有余。路上拜年客人来人往,热闹非常,现在拜年,有的年初一就开始,礼物也不同,大多用保健品盒头、补酒、人参、高级饼干等其他礼物。
  (三)灯节
  正月十三至十七日称“灯节”,正月十五称“元宵节”。灯节期间,十三日晚要上灯,门上挂各式样灯壹盏,公共场所挂纱灯,一些有迷信观念的还要到祖坟上上灯,点上腊烛、香等。灯节期间还兴起迎龙灯。
  (四)清明节
  清明头十天开始祭清,在祖坟上标白纸,以示悼念。以前祭祖有个规矩,先祭族祖再祭房祖,后祭宗祖,从大到小,祭后三牲,祭礼品物,按照子孙,照男子分份子、新经、老人、双名份,现在祭清规矩不同,磨掉从大到小,没有常会产,自由祭祖。
  (五)端午节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即是一个阳节,象征着阳气开始盛旺。“吃过端午粽,棉衣远远送”,这一天不是吃粽、就是食麦饼、肉麦饼,桌菜丰盛。户户门上插上菖蒲、艾蒿,以驱阴、邪、鬼、菖蒲以示宝剑,艾蒿以示仙帚,午时喷雄黄酒以示驱邪,小孩子挂上端午香包,大蒜杆剪成小段和五色布片相隔串连起来,有的挂香包、樟脑丸结成绣球,以除邪气。
  (六)立夏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这表示夏日的开始,立夏日要吃红枣、鸡子酒,俗称接脚骨。禁忌坐门槛,坐门槛要脚酸,将小孩秤过体量。
  (七)夏至
  夏至,天气真热,夏收夏种要开始了,本村有个要做福的习俗,未天亮将一只猪抬到赵店本保殿杀掉,以示祭神,祈神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口平安吉祥,请念佛先生等一班人,手拿龙角锣麻辫,桑条、米、茶叶、小石子等物,从井雅村田野至大坟山村田野到赵店村田野,绕回一圈,往本保殿止,以求平安吉祥,俗称做“夏至福”。
  (八)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旧时要祭祀孤魂,叫“施生”。循传统习惯,户户过七月半,卖肉办菜、舂麻糍、烤麦饼。
  (九)八月十三
  八月十三是我村历史性的节日,本村与井雅村、溪干村、称四保案,迎胡公上方岩打罗汉及其他文娱活动,热闹非常,各户要裹粽、做新衣服。
  (十)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拜月。旧时由外公外婆送给外甥月饼,晚上摆在天井上摆月,插香点燃。现在比以前丰盛,有小孩的家都摆上各种果子、糕点、很热闹。
  (十一)九月重阳老人节
  从一九八八年起,农历九月初九的“老人节”,由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老年人举行庆祝会,老年协会对高龄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慰问,开庆贺老年人长福长寿会,会上糕点、糖、瓜子、茶,说笑谈欢,快乐非常。
  (十二)冬至
  意为寒冷将至,俗言“有的过冬至,穷的冻一季”之说,冬至称鬼节,冬至的前三后四期间要祀祖,祭孤魂,施生粥。家家过节,办菜料,很丰盛。
  三.嫁娶婚礼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解放以前一般为封建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婚时先互换龙凤贴,贴上写明男女双方时辰八字,接着由男方送上聘礼,也叫“担聘”即成事实婚姻,双方择吉日再嫁娶。
  聘礼:由过去的花生、糖果、发丁、布匹、毛线、服装之类,发展到现在新增高档服装、金银首饰、应有尽有。条件好的甚至十万、几十万、上百万的红包或存折。
  嫁妆:由过去的鞋袜、灯台、火笼、橱柜、木桶、箱等日常用品,到七十年代逐步另增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二用机称“四大件”;八十年代又新增冰箱、彩电、洗衣机、摩托车新四大件,直至现在电脑、空调、太阳能、小轿车或上万、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存折。
  红包:婚娶时男方要向女方送去十个红包,厨、樽、盘归跟灶者,梳妆归扮上轿者,吹、唱归小唱乐队,迎、送归接轿者,此外马桶内女方放红包,归挑者。
  迎娶:前一天由男方给女方送馒头,一爿连头连尾的猪肉,另有羊、鹅、鱼、酒、糕等礼物。娶亲那天,新娘一番梳妆打扮,头戴凤冠按择好的时辰由大哥抱上轿,二哥揭轿帘,再由利市侬(人)将装有九样果子、蜡烛、红包等物的篾托盘送放轿内,放起鞭炮,吹吹打打起轿,连同嫁妆一起抬的抬、挑的挑,随新娘起轿,送行的人点燃蜡烛送至百步门内,母亲当即上楼梯“哭上轿”其祝词是“囡啊囡,花轿两头红,外甥生来望外公。”囡啊囡,我上楼梯尖,外甥生来整大牵(或成大仙)”之类吉祥语。
  路上轿夫故意把花轿抬得东倒西歪,摇摇晃晃搞笑寻开心,快到新郎家时,大家在路上争抢“果子袋”,一到村口,迎亲的队伍大放喜炮,十分热闹,落轿时,由二个伴娘搀扶着,新娘脚踏布袋(草席)一只接一只往下传,寓意是“传宗接代”。
  迎亲:迎娶新娘也经历坐花轿→秧歌队→步行迎娶→用手推车推--坐自行车→摩托车带→拖拉机接送,发展到现在面包车、小轿车迎亲,女方的嫁妆也由过去用轿扛抬,用扁担挑,改用面包车、运输车运送。
  宴请:一般都安排在晚餐,新娘一般在新房内就餐,男方专请厨师准备数天,视其经济条件及亲朋好友的情况,请几桌、十几桌、几十桌。
  现在宴请大多在宾馆饭店举行,男女双方的长辈、亲朋好友一齐聚会,一起喜庆,一起宴请,即使有的喜欢在家里热闹请客,也由宾馆或饭店,把请客时所用的器具桌凳搬来,由他们承包承办婚宴。
  在宾馆或酒店的宴会大厅举行,回家里闹新房,西洋鼓乐队在门口奏乐迎宾,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司仪主持,宾客到齐后,礼仪开始,新郎新娘伴随着礼花步入宴会大厅,礼仪除了传承礼教范围内的传统仪式如拜天地、拜长辈、拜来宾、互拜之外,还新增了新郎新娘互赠信物、互表爱心、互相拥抱、接吻、向长辈表孝心、喝交杯酒等互敬互爱、热情大方之举,主持人还当场出了一些引新郎及宾客开心搞笑、以结婚为主题的节目,整个大堂欢声笑语,整场婚礼既隆重又热烈,宾客既文明又开心。
  以前的婚礼由利市长者主持,拜天地、祖宗、公婆、夫妻互拜等仪式,皆有红包作见面礼,新娘送进新房后,看望新娘的人络绎不绝,伴娘揣上竹盒,把发丁(爆米花)、花生、糖果等分发给大家,“讨果子”、开始闹新房。
  现在,有专门的新婚庆典公司,有的还恢复了坐花轿、戴凤冠等喜庆习俗,包揽全程全套为婚礼服务,婚礼办得更喜庆、更热闹、更省事。
  洞房花烛夜闹新房,婚礼进入高潮有越闹越发之说,活动内容有望恭喜、猜果子谜、送洞房、“迎灯”等活动。
  如望恭喜,由闹者手擎花烛,口唱祝词,把新娘从床“上横头”引至床“下横头”,再引到地中央,众人在旁观看,从头望到脚后再唱起祝词,把新娘引回床上横头
  猜果子谜。由通过猜果子谜向新妇讨果子,有的伴娘(领袖姑娘)早有准备,对答如流。
  迎灯。意为劝新娘喝酒,参加者分里、外场,新娘、伴娘为里场,逗者三至五人为外场。取支香,去香末,折成龙灯状,插在萝卜卜块上点燃香杆,依次来回推送到各位座前,火熄在谁座前,谁喝酒。
  送洞房。则逗新郎新娘同饮交杯酒。用二只杯,一根红线相连接,新郎新娘各执一杯,送亲者手执红线,一再祝词劝酒,酒一酌再酌,执绳者逐渐把红线拉紧,直至二人喝酒时,两额相碰,满堂喝采欢笑。
  有的闹法十分出奇,千方百计把新郎、新娘、伴娘的鞋脱下来,把床上的枕头、手巾等用品拿出来用果子换取,更出奇的是待新娘新郎送洞房后,如把凤冠、霞帔、棉被衣服一经拿出,即放火炮把大家惊醒。此时,主人家喜孜孜,做大舅的想方设法与闹新房者谈判用糕点、糖果、香烟等取回,第二天,午餐再摆几桌请大舅。
  永康果子谜
  旧时闹新房,望恭喜讨果子的贵客到来站在新房门口高声喧唱:“蜡烛花开喜台台,今夜小弟到此来,多为快活望恭喜,未知主家欢喜不欢喜。”主家当然是新郎的父母或陪新娘的伴娘。“欢喜,欢喜。”望恭喜讨果子的贵客进房,接着唱诗句望恭喜,开始讨果子。
  ★ 身生高山树蓬尖,水头果子第一联,
  侬客来去不离我,将我己身卖铜钱。(茶叶)
  ★ 四讨果子四角方,方钦思想望姑娘,
  表姐赠我珍珠塔,高中状元转他乡。(方饼)
  ★ 五讨果子长方条,身穿衣衫是白袍,
  粮食数我为第一,天下果子算我高。(糕条)
  ★ 六讨果子肚里空,火气烹上来成功,
  苏秦有朝出头日,堂前小姐坐当中。(麻酥)
  ★ 若要果子四方角,赛比天上吕纯阳,
  若要果子乌又乌,赛比天上何仙姑。(方饼、瓜子)
  ★ 七讨果子乌又白,拿归拿出好请客,
  高等之人份重半,土著要吃不分拍。(糯米糕)按月令水果谜
  ★正月出门二月有,三月归来望娘舅,
  娘舅向我真亲客,自小父母娘家走。(白果)
  ★二月花开白飘飘,青青树下打樱桃,
  穿起青衣不好食,去落青衣换红袍。(麦李)
  ★三月花开一点红,绿叶红花坐当中,
  东方老仙都爱我,石榴花开再相逢。(桃)
  ★四月花开长又长,满身生起是刀枪,
  九冬十月来落地,生起三子状元郎。(大栗)
  ★五月花开红又红,未成开花结金钟,
  结起金钟人人爱,千子万孙坐当中。(石榴)
  ★杨州美女五月红,美女生好出山东,
  金榜题名真富贵,红红火火坐朝中。(杨梅)
  ★六月果子水上游,未成开花结绣球,
  结起绣球人人爱,七子团圆坐钟楼。(莲子)
  ★七月花开水上飘,二角尖尖赛抢刀,
  人人说我生不好,水中果子算样着。(菱角)
  ★八月果子青又红,绿叶丛中生相同,
  交着九冬十月节,二头圆圆像灯笼。(柿子)
  ★九月果子红又黄,哥弟八个共衣裳,
  新郎新妇福气好,个个儿孙状元郎。(桔子)
  ★十月花开白里黄,今年开花明年尝,
  有人说我生长久,个个儿孙做君王。(枇杷)
  ★ 十一月果子圆又黄,白面书生归科场,
  甘罗十二做宰相,姜公八十遇文王o(桂圆)
  ★ 全年果子长又圆,新妇扛归庆团圆,
  脱落红衣全身白,白里黄心真新鲜。(红鸡蛋)
  ★ 小小果子真稀奇,家中出个小张飞,
  异样果子福建出,新妇扛归讨接枝。(荔枝)
  ★ 身生田洋青又青,甘罗回家采取名,
  穿起红袍赵匡胤,脱落红袍李世民。(甘蔗)
  ★ 天上月镜照来高,身穿衣衫是白袍,
  红花绿叶当中坐,八月十五来上朝。(月饼)
  ★ 有名果子青又青,有情有义玉堂春,
  关王庙里来相会,公子状元中头名。(青果)
  ★ 出生福建有名坑,头年开花次年生,
  外面生坑真个硬,里面分格格里生。(核桃)
  ★ 早春果子珍珠红,骑马带枪赵子龙,
  面涂杭州好香粉,口抹胭脂一点红o(樱桃)
  ★ 绣龙绣风分几层,牡丹花鸟在中庭,
  红红绿绿讲勿了,四角还有好花名。(香袋①)
  ★ 今夜果子都讨全,领受果子分团圆,
  洞房花烛是大事,早生贵子中状元。(早生——枣生)
  注①:香袋是从前妇女放身边的袋,内装降香、檀香、香气袭人。
  注②:讨果子时新妇、领受为里场,讨果子的及其他人为外场。
  《永康果子谜》原载2008年03月24日《永康日报》
  四.竖造礼仪
  俗话说:“娶亲竖屋千年期”,建房为人生中的大事。
  过去竖屋一般是土木结构,经济条件较好的用石板灰沙铺地,用砖筑墙。事先请风水先生选择吉日,开基、定角、打木桩,竖造开工时均要给红包利市放鞭炮,立好屋架亲朋好友给主人送红包、米酒、杨梅糕果、贺联、中堂、火炮等物前来道喜。时辰一到呜炮上梁,在栋梁上贴上“紫微拱照”、“福星高照”、“黄道吉日”之类横披。主人要分响子(一般用新鲜木头做成,用朱红染成的红色小锤子),栋梁上挂灯笼、米筛、手剪、镜尺、响子一对、鸡笼一只(内有白雄鸡一只)、茶叶米等物,以示招吉驱邪,上梁当天还要宴请鲁班(包头):一副猪头鹅、一作豆腐、红包利市、一坛酒。桌上摆上墨汁、角尺、斧头、响子之类,意为请“鲁班”,祭时敲铜锣金鼓,敬酒、三跪拜,此后主人设宴请客,以示感谢。请客前要舂麻糍。祭鲁班的豆腐、米酒、糕果及利市让工匠拿走,响子分给大家。宴请时入座有序,先由石匠、木匠、泥匠、瓦匠为首席,意为石匠打石立、泥匠奠基石、木匠立梁柱、瓦匠顶风雨,接着按辈份依次排座。
  新屋竖好上灯三天,将几盏灯笼挂在栋梁上,每天晚上鸣炮、敲锣点灯、梁上挂的鸡笼要三天方能取下,上梁用过的白雄鸡续养不杀,称它为“千年鸡”,谐音意为“千年基”。
  新屋造好后选择吉日归屋,归屋时要提灯笼,用上手秤、扫帚、簸箕、米升等物。手秤象征主人,扫帚象征奴仆,归屋时灯笼引路,先手秤进屋,挂在栋梁上,接着让扫帚簸箕、米升等物进屋,意在年年粮食丰收簸不完,米升量不完,讨个好兆头。
  现在建房大都用砖石钢筋混泥土结构,请客一般请饭店宾馆上门操办,但还能保留既求吉利、又喜庆的传统方式。
  五.祝寿礼仪
  人出生的那天俗称“生日”,每年的生日一般要吃鸡子索面,有“吃过生日面越来越长寿康健”之说。
  凡逢整十生日,一般要庆贺,亲朋好友有送鸡蛋、面条、衣料鞋袜、或红包之类。主人一般用猪肉一刀,鹅腿(肉),用糯米粉做的杨梅糕果、馒头、蛋糕、面包等回敬。四十岁,一般不做寿,有“贺三不贺四,贺四要道气”之说,客观上“四”的谐言不利,另外人到四十岁左右,长辈年老要奉养,子女未成人该供养,正是落“儿囡腰”的时候。
  八十年代,贺寿方式,随着经济条件的宽裕而更新,除请客外还给全村放电影,特别是六十岁以上老人的贺寿,老年协会为其开会祝贺,宴请亲朋好友聚会,还有请剧团演上几天几夜的戏,把“大十”的生日过得热烈喜庆开心。
  六.丧事礼仪
  丧礼,是人生的最后一项礼仪,俗称“办丧事”。确认人一断气,马上为死者梳洗、穿衣,将遗体移至厅堂,简铺停放。亲人即反穿上衣、腰系草绳,敲起丧锣、点起火把,把死者用过的被褥、旧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送出百步门外焚烧,称作“送活无常”,回家后,马上给死者设灵堂,灵堂里要香火不断,日夜有人“守灵”。亲朋好友接到“报丧”后,陆续送来香纸火炮、彩被、豆制品、锡箔等礼物,家族选择与亲人无冲破的吉日下葬。
  出殡那天,请司仪主事,送葬者戴白帽、白花或黑袖章,子女、女婿、娘家孙等近亲还要穿白衣(双关头巾)。出殡前先在灵堂前做羹饭
  亲人按辈份跪拜,有的还请来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亡灵,接着由三个亲人分别捧头、捧脚、抱腰把遗体入殓,称“落棺”。然后由主事者把彩被一床一床盖在死者身上,边盖边吩咐是谁送的,还吩咐死者“不要怕响雷、狗来丢个棕子”等一些叫做“吩咐落棺材”。棺材一般由四人抬,起扛时哭声、锣声、唢呐声、鞭炮声大作。
  出殡时先由二个亲人把雨伞、火笼、拐杖、灯笼等拎香碗,边跪边走在最前面,接着拿火把、分路钱、放鞭炮、吹吹打打跟随上来,棺材抬到“百步内”有专人敲“水碗”,抬棺材的接着讨“利市”(红包),送葬的人群随后接上,与死者生肖有冲突的把竹枝叶放在身边。抬到山上已挖好的墓穴,待落棺时辰一到响声四起,棺材放进坟穴,送葬者每人扒把黄土撒到棺材背,摘去白衣帽,每人分来一团棉花、一根红线,至亲另加一盏灯笼,回家。最后大家一起享用丧宴斋饭。
  为使死者适应“下世”阴间生活,要向新坟送三天火把,每隔七天要做羹饭,称为“做七”。
  政府实行殡葬火化改革后,我村率先建起安放骨灰盒的“百岁坊”,丧葬程序随之简化,但仍保留一些送“活无常”哭丧守孝等一些对死者悼念的习俗。遗体送市殡仪馆火化后装入骨灰盆,根据亲族的需求选择骨灰安放日,举行葬礼。如有特殊情况,可把骨灰盒存寄殡仪馆。出殡前夕领回骨灰盒,在家里摆设灵堂。
  亲朋好友送的礼品大多是花篮、花圈、红包等物。
  出殡那天,有的在应氏宗祠前面的广场上简易搭棚作暂时灵堂,亲朋好友开追悼会,向死者致哀,由主持人或家人致悼词,评价死者一生功德,启示后人,接着做羹饭(做”三七”仪式一并完成),亲人分别给死者跪拜。
  最后由亲人手捧骨灰盒、肖像、撑伞,吹吹打打,鸣放鞭炮,人们分别扛着挽联,花篮、花圈,庄严肃敬的心态,绕村一周把骨灰盒送到百岁坊,按指定的穴位安放。主人给送殡的客人回礼、分红线条后,集中到应氏祠堂用餐(斋饭)。
  七.分龙节
  六月六,猫狸家狗洗洗浴。1926年本村置办了水龙(灭火器具),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都要举行“分龙节”。
  这天,先从祠堂抬出水龙,摆放在隔塘岸上。接着安装好水泵、活塞、水管、喷水枪等零件。再在大园木桶里装满水,由四个精壮力健的小伙子用力摇水泵,这时,喷水枪的水能喷好几丈远。每年六月初六要试水检修一次。用时灭火以便本村村民减少火灾损失。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塘沿,观看分龙节的热闹场景,在六十年代前,分龙节成了本村独有的古老节日。
  本部分《节令习俗》中的一、七为新编;二至六根据一九九二年《社林村志》整理——编者注。

知识出处

大坟山村志

《大坟山村志》

志是一村的历史、是知识的宝库、科学文化的结晶。是一村的古今总览,是一部承先启后的传世著述,它具有资政、教化、存史的三大功能,使之前有所稽,后有所鉴,对于激励今人、启发后代都有重大的意义,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宏伟工程,衷心祝愿社林人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同心同德创造更大的功绩,载入新的史册。

阅读

相关地名

古山镇大坟山村
相关地名